APP下载

大作曲家门德尔松的音画世界

2023-02-22段召旭

美育 2023年11期
关键词:门德尔松序曲歌德

段召旭

参加过婚礼的人,一定见过这样的画面,伴随着庄严的《婚礼进行曲》,新郎和新娘许下爱的誓言,场面温馨而浪漫。这首闻名遐迩的乐曲出自19世纪德国著名作曲家菲利克斯·门德尔松·巴托尔迪的代表作《仲夏夜之梦》。

门德尔松家世显赫,祖父是一位大名鼎鼎的哲学家,被称为“德国的苏格拉底”,父亲是一位出色的银行家。门德尔松自幼便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培养出了极强的自律性,年纪轻轻就已经被人们视为可以与巴赫、莫扎特和贝多芬齐名的伟大作曲家了。这样的音乐天才得到了许多艺术大师的赞赏,门德尔松甚至还与德国的大文豪歌德成了忘年交。

忘年交歌德

1821年,12岁的门德尔松在老师策尔特的带领下,去魏玛拜访了当时已经72岁的歌德。歌德在德国文化界的地位不言而喻。他不但是诗人,还是小说家、哲学家、科学家、政治家……这样泰斗级的人物,性格自然有些高傲和孤僻。曾经有很多天才少年都去拜访过歌德,见过莫扎特和贝多芬的歌德对这些所谓的神童一概嗤之以鼻。然而,门德尔松成了唯一的例外。在门德尔松写给家人的信里,他这样描述了自己和这位伟人的初次见面:

……难以置信这是真的,站在我面前的就是那个脾气古怪又可亲可敬的前辈。他很友善,跟我想象中的样子完全不同……每天上午和下午,我都会去见这个《浮士德》和《少年维特之烦恼》的作者,一个和蔼的长者、亲切的朋友,这一切太美妙了!

当天下午,门德尔松就为歌德弹奏了几首乐曲。之后,他每天都会去为歌德演奏,有时甚至会持续八个小时。歌德对门德尔松的音乐才能极尽赞美。他曾听过 13岁的莫扎特演奏,他对门德尔松的老师策尔特说:“这个小鬼在即兴方面的表现简直就是奇迹,难以置信他这么小的年纪就可以做到这一点……你的这个学生就像当年的莫扎特一样,已经完全跨越了年龄的鸿沟。”

面对文坛泰斗的盛赞,门德尔松的老师保持了清醒,他告诫门德尔松:“有很多人都有一个‘莫扎特式的开端,但最终能达到他那种成就的人却一个也没有。”

此后,门德尔松只要途经魏玛,都会去看望歌德,两人一起畅谈艺术与人生,并且一直相谈甚欢。在最后一次相见时,歌德把自己的代表作《浮士德》的一页手稿送给了门德尔松。两年后,歌德就去世了。平静的海与幸福的航行

门德尔松与歌德的交往,促使他创作了一部重要的交响序曲——《平静的海与幸福的航行》。这首交响序曲的创作灵感来自歌德的同名诗歌——《平静的海与幸福的航行》。歌德在诗歌中讲述了自己从意大利那不勒斯前往西西里岛时的一次海上经历:当在四周寂静无风的海上漂泊时,恐惧感深深地笼罩着自己,然而当风浪再起、船只靠近岸边时,恐惧的情绪立刻烟消云散。

这首诗歌不止激发过一位音乐家的创作灵感。在门德尔松之前,贝多芬就曾创作了同名的合唱曲,歌词直接借用了歌德的原诗。门德尔松则是用音乐展现了两幅不同的画面:序曲的第一部分表现的是暴风雨来临前平静的大海,而第二部分展现的则是船只在风雨中飘摇的场景。最后门德尔松用欢快的小号来收尾,表示船只已经安全驶入港口,呼应着歌德原诗中的最后一句“我已看到陆地”。这首序曲的开头和结尾都表现了平静的气氛,营造出的感觉却完全不同:开头是蕴藏着恐惧的“死一般的寂静”,而结尾则是摆脱了恐惧后回到家的平静。

值得一提的是,门德尔松在创作这首序曲时,完全是在“纸上谈兵”,因为那时的门德尔松还从来没有过在大海上航行的经历。当门德尔松第一次乘坐轮船从德国汉堡出发前往英国时,他发现真正的航海和他凭借想象在《平静的海与幸福的航行》中所描述的完全是两回事。这次海上航行是门德尔松一生中最艰难的经历,一路上充满了坎坷,颠簸、狂风、浓雾……当轮船到达泰晤士河口岸时,门德尔松已经因为晕船而虚弱不堪。

赫布里底群岛

门德尔松除了是一位音乐大师外,还十分热爱绘画,他常常在旅行中用画笔把沿途的湖光山色一一记录下来。他曾对朋友说,自己有一段时间“一点音乐都没创作,所有时间都用来绘画,直到眼疼、手酸才停下來”。

门德尔松的绘画天分使他的音乐作品充满了画面感,成为一幅幅“音画”,其代表作当属《赫布里底群岛》序曲。

1829年,门德尔松和朋友去了苏格兰高原,参观了一个位于赫布里底群岛上的海洋岩洞——芬格尔山洞。这里的景色令门德尔松赞叹不已,他在写给父亲的信中写了一段21小节的钢琴谱,并写道:“这是为了让你知道赫布里底群岛带给我一种怎样奇特的感受。”

此后,当门德尔松到达维也纳时,再次燃起了创作《赫布里底群岛》序曲的热情。经过三年的酝酿,门德尔松终于在之前的21小节钢琴谱的基础上创作出了《赫布里底群岛》序曲。

关于《赫布里底群岛》序曲的标题还有一个有趣的小故事。这首曲子曾被冠以多个名字。比如门德尔松在1830年的手稿中,将其命名为《孤独岛屿的序曲》,并在给家人的信中说:“我正在很努力地创作《赫布里底群岛》序曲,我想把它命名为《孤独岛屿的序曲》。”1832年在伦敦首演时,这首曲子的名字变成了《赫布里底》;1833年在德国柏林第二次演出时,名字又变成了《在赫布里底》;1834年在德国莱比锡演出时,名字则变成了《芬格尔山洞里的奥西亚》……而这首曲子最广为流传的一个名字是《芬格尔山洞》。这个名字并不是门德尔松起的,而是出版商为了提高销量,以一个广为人知的小岛的名字进行命名的。

门德尔松在游览赫布里底群岛时,曾画了一幅名为《赫布里底群岛与莫文岛》的钢笔画,而在这首《赫布里底群岛》序曲中,门德尔松又以音乐的方式表现了赫布里底群岛中的莫文岛,让听者仿佛置身于蔚蓝色的大海边,欣赏着海浪翻滚、光影变幻的美妙景致。就像一位音乐家对这首序曲的描述一样:“(门德尔松)和他的前辈们完全不同,他的曲子中充满细腻的感受和情感的表达。当听到这首序曲时,你或许可以想象科尔曼面对孤独海岸悲叹的场景,可以听到芬格尔激昂的语调或是遥远战场的冲突和喧嚣声。”门德尔松也曾说过:“贝多芬在他的序曲中所做的是什么?是用音乐的色彩为作品的内容上色。而我也同样这么做了。”正因如此,门德尔松被誉为音乐界的“抒情风景画大师”。

知识拓展:

门德尔松

菲利克斯·门德尔松(1809—1847),德国作曲家,19世纪上半叶浪漫乐派的重要代表之一。其音乐以结构工致、旋律流畅、风格典雅、技法精湛而著称。代表作有第三(《苏格兰》)、第四(《意大利》)交响曲,戏剧配乐《仲夏夜之梦》,管弦乐序曲《芬格尔山洞》《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钢琴曲集《无词歌》等。——摘自《新华词典》

《婚礼进行曲》

时任柏林宫廷乐长的门德尔松,应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四世的要求,為《仲夏夜之梦》剧目在波茨坦再次上演创作配乐。门德尔松在原有《仲夏夜之梦》序曲之外额外创作了12首配乐,其中就包括著名的《婚礼进行曲》。《婚礼进行曲》是门德尔松为整部戏剧最后一幕中出现的几次婚礼场景专门设计的,旋律柔美动人,给人以幸福感,因而直到今天还经常被当作背景音乐在婚礼上使用。正如评论家唐纳德·托维所言:“世界上没有一首最伟大的音乐或者最伟大的诗歌能像这首《婚礼进行曲》一样,被如此频繁地使用。”——摘自《大家之家 1 艺术卷》车吉心 谭好哲 主编

歌德

约翰·歌德(1749—1832),德国诗人、剧作家、思想家。曾任魏玛公国枢密顾问。除诗歌外,有日记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剧本《葛茨》等,表现了强烈的反封建意识。诗歌体悲剧《浮士德》是其代表作,创作时间前后长达60年,广泛地反映作者所处的德国社会生活。——摘自《新华词典》

猜你喜欢

门德尔松序曲歌德
歌德的书
走进课本里的春天
性感序曲
门德尔松音乐作品创作风格浅析
春之序曲:创新聚力谱新章
春节序曲
“浪漫派大师”门德尔松的故事(二)
门德尔松的诚实
诚实更重要
我要歌德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