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舞蹈艺术语言的分类及表现功能
——评《舞蹈艺术语言的表现研究》

2023-02-22谢迟,曹玺

科技管理研究 2023年1期
关键词:表现力舞蹈动作

书名:《舞蹈艺术语言的表现研究》

作者:郭贝贝

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ISBN:978-7-5170-5724-6

出版时间:2018年5月

定价:80元

舞蹈艺术是以人体动作为基础,借助神态、音乐、环境等要素叠加形成的视觉艺术形象。其能够直观展现出人体的灵动美感,同时也有着丰富的情感表现力。作为舞蹈艺术语言的物质载体,舞蹈语言是表现舞蹈审美特色与艺术内涵的重要手段,能够反映出一定的抽象精神内容,其能够通过隐喻、象征等手法,将舞蹈动作中的文化意蕴传达出来。可以说,以身体动作为主要构成要素的舞蹈语言是舞蹈作品的核心主体,其具有良好的艺术表现功能。为此,笔者对舞蹈艺术语言进行总结归纳,梳理出不同的语言类别,深入探究其功能表现形式,从而为舞蹈作品艺术形象的创作提供理论支撑。

由郭贝贝编著、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的《舞蹈艺术语言的表现研究》一书,聚焦于舞蹈语言在舞蹈表演与创作中的重要性,详细论述了舞蹈动作语言、时空语言、技术语言等的具体表现,充分展现了舞蹈艺术的语言特色与多元功能,具有良好的参考价值。本书共包括五个章节。第一章围绕舞蹈艺术本身,先阐述舞蹈的类别与表演形式,然后详细介绍了舞蹈的本质特点、社会功能以及审美性,并列举出一些舞蹈常用的术语。第二章基于舞蹈的背景音乐,分析如何利用音乐语言来提高舞蹈的艺术性。第三章重点关注舞蹈艺术的结构语言,针对其题材选择、开头、结尾、高潮部分的表现方式进行详细论述。第四章立足空间视角,结合舞蹈美术、道具、布景等元素,深入分析如何提高舞蹈艺术的表现力。第五章从技术层面出发,详细介绍了舞蹈编导以及不同舞蹈的语汇特点。

书中指出,舞蹈艺术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符号,能够有效彰显出舞蹈作品的生命力,具有良好的继承性与创造性。笔者结合2022年武汉体育学院研究生院教育教学研究项目“艺术硕士研究生舞蹈领域专业实践课程教学模式研究”(YJSJG2021005)阶段性研究成果认为,随着时代环境的变迁,舞蹈艺术语言会不断更新自身的语言风格、艺术形式以及表现手法。在舞蹈创作过程中,舞者必须对舞蹈语言有着清晰的认知与感受力,灵活应用其艺术功能与表现方法,才能够塑造出舞蹈的人物形象,表达出丰富的情感内涵。舞蹈艺术语言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舞蹈单词,顾名思义即舞蹈动作。这是舞蹈艺术语言的基本要素,通过肢体动作与面部表情、造型等的相互配合,流畅地展现出舞蹈形象,给观众带来丰富的视觉体验。其中,舞蹈动作主要通过头部、手臂、肩膀、腿部等的协调联动,表演出具有节奏韵律与连贯性的舞蹈姿态,进而反映一定的社会生活及人物形象。舞蹈表情则是在舞蹈表演过程中展现出的情绪变化,包括喜怒哀乐等情感,从而刻画出人物性格、情感以及思想意识,增加舞蹈作品的情感表现力。舞蹈造型是以自然景物、自然生物为原型,经过艺术加工而成,反映出舞蹈人物情感思想的形态特征。比如,蒙古舞中马儿奔跑的动作,充分展现出草原儿女豪迈奔放的性格。

第二,舞蹈语句。舞蹈语句是基于特定的情感意图,采用完整的逻辑顺序,将单一的舞蹈动作编排成连续性的舞蹈片段。这一过程不仅使得舞蹈动作数量得到增加,而且意味着舞蹈形式与内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通过舞蹈语句,舞蹈作品所蕴含的生活内容、情感意识等也能够逐步呈现出来。比如,在舞蹈《海浪》中,为了表现出海燕自由飞翔的姿态和海浪翻滚的过程,舞者采用身体蜷曲、滚跌、蠕动等一系列动作,形象生动地塑造出海燕与波浪的形态特点。

舞蹈艺术语言十分丰富,有着较强的艺术表现力与情感传达力,在塑造舞蹈作品形象、提升舞蹈艺术内涵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具体来说,舞蹈语言的表现功能包括以下两点:其一,塑造人物形象。舞蹈表演不仅能够展现表演者身姿体态的优美,还能够以此为手段表现出一定的社会生活内容,塑造出特定的人物形象,以反映特定的思想情感。而舞蹈语言则具有良好的情感表现力,能够通过夸张形象的舞蹈动作、身体语言等表现出乎舞蹈的审美意象,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立体。其二,营造特定的舞台氛围。舞蹈表演离不开舞台环境的渲染与烘托,需要借助灯光、音乐、布景等元素,营造出能够充分展现人物活动的舞台环境。而舞蹈艺术语言能够利用舞台的灯光、道具,将舞蹈形象生动刻画出来,让观众沉浸在良好的艺术情境中,从而产生丰富的想象。

猜你喜欢

表现力舞蹈动作
如何增强声乐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如何通过线描画提高幼儿观察力和表现力
学舞蹈的男孩子
舞蹈课
论报纸新闻摄影专题的表现力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动作描写要具体
试论新闻摄影艺术表现力的提升策略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