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质性地方政府竞争、绿色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
2023-02-22刘广亮冉启英苏旭峰
刘广亮,冉启英,赵 蓉,苏旭峰,5
(1.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46;2.上海商学院商务经济学院,上海 200235; 3.新疆大学创新管理研究中心,新疆乌鲁木齐 830046;4.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北京 100871;5.塔里木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新疆阿拉尔 84330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长期保持中高速增长,创造了“中国奇迹”[1]。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一系列问题[2],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创新增长动力是破解我国经济发展困境的关键环节,绿色技术创新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有效路径[3]。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不断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支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建设实体经济、技术创新、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在我国经济新常态下,有效的市场和有为的政府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力量[4]。实践中,地方政府竞争行为能够直接影响生产要素的流动,对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产生影响,地方政府竞争行为影响着绿色技术创新的发展,地方政府竞争对当下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深远影响,地方政府选择“做正确的事情”显得至关重要[5]。因此,厘清地方政府竞争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制已成为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要科学问题。
1 文献综述
财政分权理论为分析地方政府竞争提供了理论依据,认为人口会根据自身对公共物品的需求进行迁移,人口流动会对地方政府治理造成外部压力,倒逼着地方政府提升自身运行效率和公共品供给质量,通过吸引生产要素流入促进经济增长,进而提高当地税源[6]。产业结构升级是指技术差异性和国家主导产业更替所引起的产业结构的转变,政府主导行为和绿色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升级发挥着重要作用[7]。现有文献关于地方政府竞争同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并没有取得一致意见:一方面,在财政分权制度下,地方政府可能存在投资偏好行为导致政府过度发展高税收、高经济产出的第二产业,忽略了其他产业发展,进而抑制了产业升级[8];另一方面,地方政府财税协调有利于地区间实现产业升级和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地方政府财税竞争通过促进关键要素流动能够显著促进产业结构升级[9]。
技术创新是在西方经济学中内生增长模型的基础上提出的,新古典经济学派的内生增长模型的理论指出技术进步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10]。“绿色技术创新”是Brawn等[11]于1994年提出的,将绿色技术创新界定为减少环境污染、降低能耗及原材料消耗的技术、工艺或产品的统称。当前的研究认为绿色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绿色技术创新是产业结构升级发展的重要传导机制,绿色技术创新可以促进新的产业和产业部门形成,是产业转型发展的核心因素,绿色技术创新通过刺激需求的变化可以直接影响产业发展周期,对产业结构升级有显著促进作用[12]。
已有的文献围绕着地方政府竞争、绿色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展开了深入研究,并取得显著成果。但是仍有以下方面有待提升,第一,鲜有文章就地方政府竞争、绿色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制进行探究,缺乏揭示地方政府竞争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传导机制;第二,多数文献选取增长竞争、财政竞争、税收竞争等单一指标表征地方政府竞争,不能全面、科学、准确地刻画出地方政府竞争水平;第三,鲜有文章从异质性视角探析地方政府竞争对产业结构升级作用的差异性。基于此,本文构建异质性地方政府竞争的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测算经济竞争、生态竞争和服务竞争,并以绿色技术创新作为中介变量考察了地方政府竞争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传导机制。
2 机理分析与研究假设
2.1 异质性地方政府竞争与产业结构升级
地方政府竞争是指在一个国家内部不同行政区域,为了吸引资本、技术和人才等生产要素的流入,在投资环境、法律制度、社会服务、生态环境、政府效率等方面展开的跨区域竞争[13],地方政府竞争已经从单一维度的财政分权延伸到服务竞争、生态竞争、经济竞争等维度。(1)经济竞争是指地方政府为了促进地方经济增长利用税收、引资和投资等方面的政策优势与周边地区争夺生产要素资源的竞争。经济竞争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存在两种作用:一方面,地方政府为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更加倾向于投资高税收、高产出、时间短的行业,导致要素资源分配不均,造成产业间发展失衡,抑制了产业结构升级;另一方面,地方政府的过度干预会影响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经济呈规模扩张式发展,经济的快速发展依赖于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地方政府竞争存在“逐底竞争”效用,抑制产业结构升级[14];(2)生态竞争是指地方政府面临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环境恶化的约束时,通过提高环境规制水平等手段,提升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展开的竞争。一方面,政府通过生态竞争等提高环境规制水平,可以将企业排污成本内部化,能够迫使企业在生产方式、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调整,提高生产效率;另一方面,严格的环境规制会加大污染密集型企业进入的边际成本和沉没成本,清洁型和服务型企业数目增加,促进产业结构升级[15]。(3)服务竞争是指为吸引人力资本流入,地方政府通过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以及完善的人才引进政策而展开的竞争。服务竞争通过完善公共服务保障体系,增加公共产品供给,吸引人力资本流入,人力资本存量增加可以实现其它生产要素的集聚,促进了生产要素在产业间的转移和配置,加快了产业结构升级[16]。基于上述分析,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H1:经济竞争对产业结构升级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H2:生态竞争对产业结构升级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H3:服务竞争对产业结构升级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2.2 技术创新的中介效用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绿色技术创新的内涵不断深化,绿色技术创新是指以保护环境为目标,遵循生态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提高资源利用率与生态环境系统相协调的新型的现代技术系统[17]。绿色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一方面,绿色技术创新可以加速生产技术和设备的更新改进,提高传统产业的资源利用率,促进资源实现优化配置,产业结构向高质量知识集约方向发展;另一方面,绿色技术创新能够催生低成本、低投入、低消耗的新兴产业,新产业会吸引创新型人才和剩余劳动力转移,劳动就业结构显著改善,产业结构升级发展[18]。地方政府竞争通过吸引资本、人才等生产要素的流入,有利于关键创新要素融入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中,实现地区生产效率水平的提高,促进产业经济发展转型,即存在着“地方政府竞争—绿色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传导机制。
具体而言(1)经济竞争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绿色科技创新具有周期长、风险大、收益回报不确定等特点,地方政府更加倾向于投资短平快的项目,科技支出投向那些“多、快、好、省”的创新项目,挤占了绿色技术创新的研发成本,绿色技术创新的弱化对产业结构升级产生抑制性作用[19]。(2)生态竞争主要体现在政府的环境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地方政府为了提高区域环境质量,不断加大环境治理投资,提高环境规制水平,倒逼着企业不断进行绿色生产和绿色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20];(3)服务竞争为企业和居民提供更高的服务水平吸引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是绿色技术创新的基础,可以促进人力资源与企业原有人力资源进行整合,有利于绿色技术创新的展开,加快信息知识在各创新主体间传播和共享,实现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发展[21]。基于上述分析,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H4:经济竞争通过抑制绿色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升级产生抑制作用。
H5:绿色技术创新加强了生态竞争对产业结构升级促进作用。
H6:绿色技术创新加强了服务竞争对产业结构升级促进作用。
3 研究设计
3.1 模型设定
3.1.1 基准模型构建
本文旨在分析异质性地方政府竞争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主要采用最小二乘法模型和面板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最小二乘法模型的构建如式(1),面板固定效应模型的构建如式(2)。其中,固定效应模型相对最小二乘法模型假设条件更加宽松,且能够充分考察个体差异性[22]。
式(1)中,i和t分别为地区和日期;β为系数向量;ui为地区固定效应;vt为时间固定效应;ε为随机干扰项;被解释变量为Industry(IND)表示产业结构升级;核心解释变量为Compete表示地方政府竞争;X为一组控制变量。
3.1.2 中介效应模型
借鉴温忠麟等人[23]的研究,采用逐步回归的中介模型方法,对绿色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进行检验,模型的具体公式构建见式(3)~(5):
其中:M为中介变量,c为总效应,c=ab+c’。ab表示中介效应,即间接效应,c’表示直接效应。X为一组控制变量。
采用逐步回归法检验中介效应:第一步,考察式(3)中地方政府竞争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总效应,测度系数c是否显著;第二步,考察式(4)、式(5)中地方政府竞争对中介变量程度的作用效果与中介变量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测度系数a和b是否显著,若均显著则证明存在中介效应;第三步,考察式(5)中地方政府竞争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直接效应。
3.2 变量测量
3.2.1 被解释变量
产业结构升级被定义为从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转变的过程或趋势,是指产业结构不断向服务业转变,即由传统工业向第三产业转变。产业结构升级(Ind)。本文参照干春晖等[7]的研究,选择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的比值表示产业结构升级。
3.2.2 解释变量
地方政府竞争是一个综合系统,涉及到经济、生态、社会等多个方面,结合目前国内外对地方政府竞争的研究,本文分别从经济竞争(EGC)、生态竞争(EC)、服务竞争(SC)视角,选择12个测度指标,构建了异质性地方政府竞争的指标体系(见表1)。采用熵值法对各省2007—2019年地方政府竞争进行度量,熵值法属于客观赋权法,可以有效避免人为因素带来的偏差。
表1 异质性地方政府竞争评价指标体系
3.2.3 中介变量
绿色专利授权数被视为突破性绿色技术进步,在表征技术创新的同时能够侧重于反映地方政府对于绿色技术创新的重视程度[24]。绿色技术创新(GI)。本文基于世界知识产权局(WIPO)发布的绿色专利国际专利分类(IPC)编码,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供的专利申请信息筛选各省市2007—2019年度绿色专利授权数,作为绿色技术创新的代理变量。
3.2.4 控制变量
本文控制变量如下:(1)数字经济(DE)。采用数字经济规模来表征数字经济发展程度,以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作为核算数字经济规模的两个部分,对我国各省数字经济规模进行核算。(2)对外开放程度(Open)。本文选用地区进出口总额与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比值来表示。(3)信息化水平(Infor)。邮电业务量是邮电部门在一定时期内为社会提供的各种完整的邮电通信服务的数量,本文选用邮电业务量表示信息化水平。(4)人口总量(Pop)。常住人口一般被定义于在一地区居住6个月以上,本文选用常住人口数表示人口总量。(5)固定资产(FA)。固定资产定义为企业生产过程中经营管理而持有的有形资产,本文选用固定资产投资额表示。
3.3 数据来源与变量的描述统计
研究数据主要源自《中国统计年鉴》(2008—2020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2008—2020年)、《中国环境年鉴》(2008—2020年)及各省份统计年鉴。此外,为了消除异方差的干扰和量纲问题,部分数据进行对数化处理,变量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变量描述性统计结果
4 实证研究结果
4.1 基准回归结果
为考察异质性地方政府竞争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直接影响,本文对基准模型进行估计,基准回归见表3所示。其中,表3模型(1)~(3)分别为经济竞争、生态竞争、服务竞争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最小二乘法模型回归结果;表3模型(4)~(6)分别为经济竞争、生态竞争、服务竞争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固定效应模型回归结果。固定效应模型相对于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充分考虑了个体的差异性,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变量之间的关系,且最小二乘法模型回归结果与固定效应模型回归结果相近,故以最小二乘法模型回归结果为参考,主要分析固定效应模型回归结果。
表3 异质性地方政府竞争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基准回归结果
表3(续)
从表3模型(4)可以看出,地方政府经济竞争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回归系数显著为负,表明地方政府经济竞争对产业结构升级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验证了假设H1。地方政府经济竞争对要素资源的行政管制加剧了要素市场扭曲,为企业寻租创造了有利的条件[25]。一方面,地方政府过于追求经济增长速度时,会放松环境规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本地区成为“污染庇护天堂”,容易导致地方经济发展呈现规模扩张式发展,形成高产出、高排放的发展模式,传统低效率的落后产业在要素扭曲市场能够以较低生产成本进行生产,导致落后产能企业因享受超额利润而免遭市场淘汰[26];另一方面,要素市场扭曲严重削弱市场机制对要素资源的配置能力,阻碍了劳动要素从资源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地方政府经济竞争抑制了产业结构升级[27]。此外,地方政府经济竞争对企业优惠补贴行为受到扭曲要素市场和企业寻租行为的影响,产能落后的企业能够继续存活,导致结构性产能过剩加剧,形成产业结构低端锁定。
从表3模型(5)可以看出,地方政府生态竞争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回归系数显著为正,表明地方政府生态竞争对产业结构升级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验证了假设H2。一方面,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实施,地方政府竞争逐渐由唯GDP至上转向生态文明建设的竞争,加速了传统高消耗、高污染的落后产能产业的淘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另一方面,地方政府生态竞争迫使企业通过管理模式改进、企业结构改变,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向中高端升级[28]。此外,随着地方政府竞争逐步转向生态文明建设,官员在考核的约束下,会加大对新兴产业和服务业的扶持政策。
从表3模型(6)可以看出,地方政府服务竞争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回归系数显著为正,表明地方政府服务竞争对产业结构升级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验证了假设H3。地方政府服务竞争能够提高地方公共服务能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是吸引人才的重要手段,人力资本的累积对于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一方面,人力资本高级化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能够带动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意味着较高的生产效率,诱发劳动要素从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向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调整[29];另一方面,人力资本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基础保证,人力资本的提高可以提升企业劳动生产效率促使产业结构向合理化、高级化发展。此外,随着劳动者知识技能的提升,消费观念不断改变,能够促进消费结构升级,进而影响着产业结构升级[30]。
4.2 稳健性检验
为了验证结果的稳健性,采用2种方法对样本进行稳健性检验:第一,剔除年份,改变研究时间的跨度,2008年金融危机的出现导致数据存在结构性突变,故将2008年的数据进行剔除,同理,结果参见表4模型(1)~(3)。第二,改变样本容量,直辖市与其他省市在发展环境和发展模式上有所区别,故将直辖市的数据进行剔除,同理,结果参见表4模型(4)~(6)。稳健性检验表明,主要变量的系数在方向性上和显著性上与原模型基本保持一致,证明了上述结果的稳健性。
表4 异质性地方政府竞争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稳健性检验结果
表4(续)
4.3 中介效应分析
为了进一步探究地方政府竞争如何通过绿色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升级产生影响,对中介效应模型进行回归检验,结果报告如表5所示。其中,表5中模型(1)~(3)为经济竞争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中介效应回归结果;表5中模型(4)~(6)为生态竞争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中介效应回归结果;表5中模型(7)~(9)为服务竞争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中介效应回归结果。
表5 异质性地方政府竞争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机制路径检验结果
表5可以看出,异质性地方政府竞争视角下,绿色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回归系数均显著为正,表明绿色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升级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一方面,绿色技术创新能够促进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提升传统能源的利用效率,加速产业结构向集约方向发展,实现资源优化配置,驱动传统产业结构升级[31];另一方面,绿色技术创新可催生诸如清洁生产技术、再生能源技术等新工艺与新产品,为生产要素从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转移提供了可能性。此外,绿色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外溢性,绿色技术创新积累会进一步深化产业分工,不断出现新产业、新技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32]。
表5模型(1)~(3)可以看出,经济竞争对绿色技术创新回归系数显著为负,绿色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升级回归系数显著为正,中介效用显著,即经济竞争抑制了绿色技术创新进而对产业结构升级产生抑制作用,验证了假设H4。地方政府为了争夺经济发展的主动权,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并将有限的政府资金投入到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产业和行业中,采用一系列偏向性的财政政策,忽略了见效慢、投资高的绿色科技创新领域,挤占了绿色技术创新投入[33]。在经济竞争中,地方政府存在唯GDP至上的观点,无法改变企业“高投入—低产出—高能耗—高污染”的传统生产模式,地方政府经济竞争抑制了绿色技术创新,进而对产业升级产生抑制作用。
表5模型(4)~(6)可以看出,生态竞争对绿色技术创新回归系数显著为正,绿色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升级回归系数显著为正,中介效用显著,生态竞争通过绿色技术创新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验证了假设H5。生态竞争通过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加大环境规制力度,能够诱发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促进清洁、环保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加快产业结构升级[34];与此同时,政府环境管理通过排污收费、排污权交易及税收等手段推动绿色技术创新,国家产业政策、科技投入政策对绿色技术创新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绿色技术创新的提高能够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表5模型(7)~(9)可以看出,服务竞争对绿色技术创新回归系数显著为正,绿色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升级回归系数显著为正,中介效用显著,服务竞争通过绿色技术创新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验证了假设H6。一方面,地方政府服务竞争能够吸引人力资本流入和提高本地人力资本水平,人力资本的集聚作用可以直接影响绿色技术创新,实现企业向创新程度更高的产业转型[35];另一方面,地方政府服务竞争能够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大批新兴产业进入,新进产业能够对本地关联产业提出新要求,实现从单一产业的绿色技术创新延伸至整个产业链中,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整体来看,异质性地方政府竞争视角下绿色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升级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地方政府经济竞争、生态竞争和服务竞争通过影响绿色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升级产生影响,即异质性地方政府竞争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中介效应均显著,存在着“地方政府竞争—绿色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传导机制。其中,经济竞争抑制了绿色技术创新进而对产业结构升级产生抑制作用,绿色技术创新加强了生态竞争和服务竞争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
5 结论与启示
基于我国2007—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固定面板模型估计了地方政府经济竞争、生态竞争以及服务竞争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直接影响,并以绿色技术创新作为中介变量考察了地方政府竞争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传导机制。结果表明:(1)异质性地方政府竞争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差异性,经济竞争对产业结构升级有显著的抑制性作用,生态竞争和服务竞争对产业结构升级有显著促进作用,稳健性检验表明主要变量系数在方向性上和显著性上与原模型基本保持一致。(2)绿色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表明存在着“地方政府竞争—绿色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传导机制。经济竞争抑制了绿色技术创新进而对产业结构升级产生抑制作用,生态竞争和服务竞争通过提高绿色技术创新间接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
基于上述结论,得到以下启示:(1)完善政府考核体系,转变政府考核方式。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不断深化地方政府竞争维度,提高地方政府部门的绿色发展意识和环境保护责任,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现地方政府竞争导向从经济增长向生态文明建设、居民服务提升等方面转变,促进经济转变发展模式,提升产业结构升级水平。(2)建立绿色技术创新有效机制,发挥绿色技术创新引擎作用。各省份应大力提高研发投入,提高科研奖励以激发科技工作者技术创新,积极推广绿色创新生产生活方式;国家科研机构和企业要加强沟通与合作,加快提升新技术的开发利用水平,催生诸如清洁生产技术、再生产品等新工艺与新产品,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