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思政教育要走适合自己的路

2023-02-22太原市育才幼儿园刘桂英

山西教育·幼教 2023年1期
关键词:思政幼儿园家长

■文/太原市育才幼儿园 刘桂英

高明的学校领导,首先应该是高超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善于运用一切场合、一切载体、一切方式来做思想政治工作,并能带动所有教职员工和学生共同来做思想政治工作。

——习近平

2014 年“课程思政”的正式提出,再次刷新了所有教育人对思政教育重要性的认知。2022 年,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的本质和宗旨、方法和途径又做了明确指示。学前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开始,面对3—6 岁年龄段的幼儿,如何把“大道理”讲深、讲透、讲活,依旧是一项需要不断创新、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以太原市育才幼儿园为例,思政教育的开展在最初也引来诸多不解,如:孩子这么小,他们懂什么?提前灌输政治类东西,会不会为时过早?这些不同的声音给予幼儿园思政教育的启示是:思政教育≠政治教育,幼儿思政教育≠幼儿园思政教育。

如何让幼儿园的思政教育具有学前教育领域的特点,如何让思政教育发挥为教师积淀教育信仰、为幼儿打好精神底色、为家长输送德育能量的全育作用,笔者认为,需要处理好以下三方面关系。

一、处理好“一盘棋”与“先手棋”之间的关系

思想政治工作是幼儿园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只有方向不走偏,育人功能才会不走样。

抓牢“关键少数” 在实现“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的过程中,解决“桥或船”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幼儿园需精心培养和组织一支过得硬、靠得住的核心队伍,从“关键少数”开始,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修养到不愧为人之师表的地步,使榜样的力量成为行走中的党课、团队中的楷模。这个“关键少数”,首先是班子成员的头雁效应,大是大非面前的政治立场、急难险重任务面前的勇于担当、既能任劳又能任怨的忠诚品格,都将是幼儿园思政教育的“活”教材,也是幼儿园思政教育工作部署的“先手棋”。其次是要善于挖掘教职员工队伍中的“关键少数”,如退役军人这个群体,他们曾在部队有过“服从命令是天职”的训练,树立“专班精神”,亦可成为教育战线上担当奉献的“特种兵”。再有是要善于发现在某一方面已经崭露头角的优秀教师,通过新媒体宣传的方式,鼓励他们成为营造思政教育环境的支持面。

打造品牌效应 开展“党建+课题双轨思政探究”新模式,前者指向教职工的思政教育,强“立德”修炼内功,后者指向幼儿的思政教育,重“树人”坚守初心,从而实现八小时内外、线上与线下、显性与隐性教育相统一的“行为示范”作用,杜绝“两张皮”现象。如:创建“星级”党小组阵地建设,充分发挥纪律作风严、业务融合好、学习氛围浓、服务群众实、创新意识强的党员先锋作用,通过党建活动月、党员考核单,把思政工作做在日常、做到个人;创建基于思政小故事为主体的思政教育主题墙,通过伟人故事、英雄故事、运动健儿故事、科学家故事、劳动者故事,让英雄人物在师幼的走走停停间浸润心田,提升心智素养;创建思政直播间微信宣传,通过固定时间、全员讲述的方式,唤醒师、幼、家长对无数先烈、行业楷模的致敬和尊崇,让教育更具中国精神;创建师、幼、家长行为规范,通过“有政治底色肯常学常新”“有健康体魄懂勇敢坚持”“有榜样力量善反思育己”的方向引领,共同传递“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

二、处理好“想大问题”与“做小事情”之间的关系

幼儿园思政教育若要稳扎稳打、切实推进,则需要有把虚功做在实处的教风。

建立“大思政观” 思政主题教育与日常思政渗透教育,二者是“主渠道”和“微循环”的辩证关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前者考量的是教师设计思政活动的教学基本功,后者考量的是教师关于立德树人的深度思考;前者通过富有仪式感的形式为幼儿接受思政教育留下一个个里程碑,后者通过水滴石穿的感化让幼儿真正成长为一个有爱国情、强爱国志、懂报国行的中国人。如,利用重要节日精心设计主题思政教育,邀请现役部队官兵、抗美援朝老将、省市党校家长如约走进思政课堂,一段亲身经历、一张泛黄旧照、一块压缩饼干、一枚领花手环、一幅抗战地图,都足以让幼儿对“英雄”这个响亮的名词油然升起无比崇高的敬意。从听故事到讲故事,再到讲好自己的故事,就是幼儿园教师从思政主题活动向生活中的思政积极过渡的完美衔接。如,备课本上可以增加“今日思政小故事”一栏,用倒逼的方式促进教师养成“传道”的思考常态,再通过教研进行提炼汇总,逐渐形成以幼儿为中心的“思政小游戏”“思政主题墙”“思政好绘本”等系列教育内容。

细化“小思政点” 幼儿园开展思政教育活动,务必规避“三个不要”,即幼儿听不懂的话不要讲,幼儿够不着的要求不要提,不能使幼儿产生共鸣的活动不要搞。教师要时刻站在幼儿角度,努力寻找每一个教育契机中的思政价值。如,二十大开幕式的观看活动,倘若只是拍一张照片、立定站好跟唱国歌,实则没有什么教育的力量。这个时候,如果我们和孩子的互动话题是这样的:

这是什么地方?(了解人民大会堂是组织重大活动的场所)

能到这里的人都是怎样的人?(各行各业非常优秀的人)

他们集聚在这里干什么?(共议和老百姓密切相关的事情)

你认识开幕式上坐在最中间的那个人吗?(认识国家最高领导人)

大家为什么要默哀?什么是先烈?(知道人们向逝去的英雄表达敬意的方法)

能将社会大课堂中的“大问题”融合到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小事情”上,激发共情、引发思考,这是对幼儿园教师有效开展思政教育的基本要求。

三、要处理好“家园携手”和“有效共育”之间的关系

任何一件事情,参与度高低是决定其质量的重要因素,因为参与就是沟通与理解,参与就是学习与成长。

建立家长资源库 这是一个关系到思政教育的主战场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教育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中,称教师为“大先生”“筑梦人”“系扣人”“引路人”,幼儿园要最大化地把这一教书育人责任延伸为社会责任,通过家园携手,实现有效共育。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对每年的新生家长进行教育资源梳理,根据幼儿园工作需要和家长职业特点,可分别组建面向教职员工的党史学习教育宣讲组,面向幼儿的思政小故事讲述组,面向单亲家庭的心理助力关怀组,面向全园家长的“我为幼儿园发展献策”家委会组,只有将这项工作制度化、常态化,才能够更好地体现家园共育“家”在先的主体责任;二是制定各组工作职责,通过制度保障让小组成员的选拔与换届、活动的组织与对接、资料的整理与宣传等工作固化下来,特别是在幼儿园重要变革、重要决策、重要事项方面,施行家委会发声模式,和谐的育人环境、知行合一的工作作风,本身就是思政教育最好的环境创设;三是启动“园长谈心谈话日”,以园领导班子成员为主,以“月”为单位展开,做到“两个提前、两个结合、两个留存”,即提前向家长进行需求征集、提前和家长约定面谈时间,结合当前社会关注度较高的敏感话题、结合班级家园共育中的难点堵点问题,谈话记录要留存、家长反馈要留存。最好的尊重,莫过于让家长知道幼儿园教育行为背后的专业思考。这样,家庭才会真正成为思政教育的主战场。

树立家长“典范” 必须有家庭的参与,幼儿思政教育才算圆满。如:我们可以通过新生家访、家长沙龙等方式,积极宣传家庭建设的重要性和成功案例,鼓励每位家长要做自己孩子人生成长中的“典范”;园领导可以加入班级家长群,通过家长和教师的对话及时察觉优秀家庭教育的典型行为,并以小专题报道的方式给予积极回应,鼓励每位家长争做班级正能量传播的“典范”;每年大班毕业时,积极选树重大活动随叫随到、家长志愿勇于争先、育儿经验堪称榜样等方面的优秀家长,并为他们录制获奖感言,作为下一届新小班家长开学第一课的榜样对标“典范”。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的意见》强调,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思政课建设要融入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各方面,要充分彰显思政课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功能。幼儿园思政教育,只有做到家庭、幼儿园、社会同向发力,才能真正实现“只有教育才能让人称其为人”的思政力量。

猜你喜欢

思政幼儿园家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我爱幼儿园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欢乐的幼儿园
我心中的好家长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爱“上”幼儿园
家长请吃药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