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背景下以学生为主体的带教模式在内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3-02-22刘桂林庄慧魁蔚青郭雪峰李东晓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3年2期
关键词:教学法测试能力

刘桂林 庄慧魁 蔚青 郭雪峰 李东晓

随着互联网科技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大数据的浪潮已经席卷了包括医学在内的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1-3]。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也正面临着时代挑战。临床实习是一个医学生转变为临床医生的重要过程,是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临床实习教学是培养新时代医学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医学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大数据背景下,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变的多样化,教师的任务不再是单一的传授知识,还要帮助学生对海量的数据进行筛选、分析、整理和归纳。为适应大数据时代,国外一些医学院校已逐步改变教学策略,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4-5]。在实习教学中,将临床医学教学特点和大数据时代特征有机融合,使以教师为主体的临床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主体的临床教学模式转换,使“教”与“学”双方在数字化浪潮中顺势而为,才能更好地完成实习教学,培养适应数字化医疗的新时代医学生[6]。本研究中,我们比较了传统带教模式和以学生为主体的带教模式在教学效果中的差异。以期为更好的培养数字化医疗时代的医学生提供方法和思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山东中医药大学2021 年7—12 月期间到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科实习的中西医临床专业本科生72 名为研究对象(共12 个实习小组,每组6 名),其中试验组36 名,对照组36 名。试验组男生16 名,女生20 名;对照组男生14 名,女生22 名。试验组学生年龄21~23 岁,平均年龄(21.69±0.62)岁,对照组学生年龄21~23 岁,平均年龄(21.38±0.74)岁,实习前内科学成绩试验组平均分为(66.61±7.47)分,对照组平均分为(68.19±9.28)分,两组年龄、性别及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所有学生均参加科室正常的实习工作,按时上下班,参与日常查房,协助进行患者诊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临床带教方法,以教师为主体,即带教老师负责,学习形式以讲授为基础的学习(lecture-based learning,LBL)教学法为主,LBL 教学每周一次,教学时长为2小时。试验组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临床教学模式进行临床带教。具体采用两种形式:(1)自主学习:采用以病例为基础的学习(case-based learning,CBL)教学法、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法和以探究为基础的学习(research based learning,RBL)教学法。由教师指定学习内容,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让学生自己利用大数据时代下的各种信息渠道搜集资料,进行资料的整理,汇集,形成完整的PPT。每周进行一次自主学习的集中汇报(即集中自主学习)。学生按照小组自定顺序在集中自主学习时间进行PPT 汇报和小组讨论,学习时长为1 小时。(2)教学查房:教学查房是在临床带教老师组织下,以学生为主的师生互动的以真实病例为教授内容并行归纳总结的临床教学活动。教学查房每周一次,由教师指定或者学生自选典型病例,按照规范化的教学查房的流程进行。大体包括查房前的准备,学生病例汇报,学生床边查房,讨论与总结,时长约1 小时。每个实习小组在科室实习时间为1 个月。

1.3 观察方法

学生入科前进行理论测试,出科时进行理论及技能测试。理论测试成绩按照百分制计算;技能测试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病例分析和病历书写四项,每项也按照百分制计算。

出科时发放调查问卷,从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资料检索与分析能力、提高实践技能、使理论和临床更好的结合5 个方面反馈实习同学对临床教学模式的看法。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理论测试成绩比较

组间比较显示,两组入科时理论测试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科时试验组理论测试成绩较对照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显示,两组出科时理论测试成绩均较入科时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理论测试成绩组内及组间比较(分,±s)

表1 两组理论测试成绩组内及组间比较(分,±s)

2.2 两组技能测试成绩比较

经不同带教方法进行实习教学后,试验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病例分析成绩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试验组病历书写成绩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技能测试成绩比较(分,±s)

表2 两组技能测试成绩比较(分,±s)

2.3 调查问卷结果

教学方法实施后回收调查问卷,回收率100%,结果显示,在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资料检索与分析能力、提高实践技能、使理论与临床更好的结合方面、试验组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学生调查问卷结果 [名(%)]

3 讨论

本研究表明,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以学生为主体的带教模式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临床技能,包括病史采集能力、体格检查能力和病例分析能力。与传统带教模式比较,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能力、资料检索与分析能力、临床实践技能、理论与临床更好的结合方面均有较大的提高。

传统的LBL 教学法以教师为中心,由教师对知识进行整理、归纳,然后传授给学生,学生处于被动的接受知识状态,知识吸取率不高[7],而且自我发挥的空间较小。另外,教师不能够充分了解学生的需求和薄弱点;学生对信息的采集、分析、整理、归纳能力也没有得到行之有效的锻炼,大数据时代背景下,LBL 教学法存在很大的局限和不足。

大数据或称巨量资料,其分析应用从很早以前就已经开始。大数据研究机构Gartner 对大数据的定义是:大数据是指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数量大、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数据资产[8]。健康大数据是与人类健康相关的临床医疗、公共卫生、医药服务等多领域数据的汇集,具有数据的大量性、类型的多样性、处理快速性、准确性、易变性和价值性的特点[9]。随着人类社会进入大数据信息时代,将大数据分析融入医学课程教育体系,已成为促进医学教育和人类健康卫生事业发展的方向和重要手段[10]。大数据背景下,提高学生的数据素养,培养适合未来医学科学发展的创新型人才迫在眉睫[11],如何引导学生在海量的数据中去搜索、阅读和分辨真正需要的信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成为教学内容的重要部分。教师不仅要授之以“鱼”,更授之以“渔”。教育的内涵不再是传授和灌输,而是对学生的支持与服务。

以学生为主体的临床带教模式能够更好的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医学生培养要求。自主学习又称“学生自治”的自我调控学习、自我调节学习或自我指导学习,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和中心,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设立恰当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愉悦地参与教学活动[12]。CBL教学法、PBL 教学法,RBL 教学法、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team-based learning,TBL)教学法,网络(化)学习(E-learning)、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是自主学习常用的学习模式,其中PBL 成为我国教育模式的改革热点[13]。与传统的LBL 教学法比较,自主学习更加符合大数据时代的要求。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围绕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数据资料的筛选、分析、整理和归纳,制作PPT,在集中学习时间进行讲授和汇报,在主动学习中锻炼了逻辑思维能力和临床思辨能力,提高了资料检索与分析能力,并且提高了软件应用能力。教师在听取学生汇报过程中不光可以对错误之处进行指正,还能更好的掌握学生的薄弱点,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答疑及讲评。与LBL 教学比起来,学生对所学内容印象更为深刻和全面,也更能提高学习兴趣。

教学查房是以学生为主的师生互动的以真实病例为教授内容并行归纳总结的临床教学活动,是临床教学中最生动、最重要的活动之一。教学查房作为临床附属医院的主要教学活动,不仅可以了解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水平及临床素养,更有利于医学生将专业知识在临床实践技能中得到升华,激发并培养其临床辩证思维能力,其过程及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14]。教学查房以学生为中心,查房前学生进行病例的汇报,汇报完毕后以学生为主进行床边查房,对患者进行问诊和体格检查,教师进行协助,对不当之处进行纠正,并示范正确的操作方法。床边查房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分析、讨论,做出诊断及下一步的诊疗方案。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通过生动的案例加深了对疾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及治疗的认识,更通过资料的检索和分析提高了数据素养。标准化教学查房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自主学习能力、临床实践能力、医学思维能力及带教认可[15]。基于数据资料的教学查房还能更好的展示病例情况,从而提高教学查房的质量[16]。

在实习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消除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挖掘自身潜力,对所学领域进行数据的收集、分辨、整理,在此过程中收获对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防治措施等的认识。学生在汇报、操作过程中展现出的薄弱点、错误等信息则会更好的被老师捕及,从而使教师指导更具有针对性。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更多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引导、支持与服务,使学生更好的适应信息化、大数据时代的要求。

临床实践教学是医学生从医学院校走向临床工作的桥梁,能否让学生适应大数据时代的要求,提高数据素养,学会数据的检索、整理与分析,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成为临床适用性人才是我们临床实践教学的最终目的,也是临床教学工作上的重中之重。本研究以学生为主体的带教模式和传统的带教模式进行了实证研究与比较,得出以学生为主体的带教模式更符合大数据时代的要求,对提高学生临床技能和自主学习能力、资料分析能力更有帮助。可见,将大数据时代的特征和临床实习教学的特点有机融合,才能更好地培养适应数字化医疗时代的医学生,为培养社会适用性人才提供保障。

猜你喜欢

教学法测试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幽默大测试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摄问”测试
“摄问”测试
“摄问”测试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