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BL教学法结合临床教学路径在心脏外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2023-02-22李文慧邵艳红程云清李姗关燕虹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3年2期
关键词:心脏外科考试成绩专科

李文慧 邵艳红 程云清 李姗 关燕虹

心脏外科是外科中起步最晚、发展最快的学科,其病种复杂、专业性强[1]。实习护生在心脏外科轮转时间短,教学具有较高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在传统心脏外科的护理教学中,以讲授为基础的学习(lecture-based learning,LBL)教学法最为常见,能快速、精准的将理论知识灌输给学生,而学生作为被动群体,在限定的框架中学习,容易抑制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2]。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case-based learning,CBL)教学法是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方法,案例真实,更易于学生身临其境的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3]。面对专业性强、复杂的病例,能启发学生,帮助其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临床教学路径模式是将教学内容细致化、教学目标具体化,系统的、分阶段教学的模式[4]。初次接触一个新的专科领域的学生,根据路径指引,能系统的学习专业知识,有的放矢,不会出现盲从和不知所措。CBL 教学法和临床教学路径已分别广泛应用于诊断学、药理学、病理学的学科教育,近年来也逐渐向临床教学推广,但对联合应用于心脏外科教学效果的研究比较少。因此,文章旨在分析CBL 教学法结合临床教学路径模式在心脏外科护理带教中的效果。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6 月—2021 年4 月在广东省某三甲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的本科实习护生49 名为研究对象,2020 年6—11 月的24 名实习护生为对照组,2020 年12月—2021 年4 月的25 名实习护生为观察组。对照组男5 名,女19 名;年龄20~22 岁,平均(21.13±0.85)岁;观察组男4 名,女21 名,年龄20~23 岁,平均(21.04±0.91)岁。两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护生在心脏大血管外科实习时间均为4 周。纳入标准:均为初次实习者。排除标准:既往有心脏外科实习经历者;实习不满4 周中途离开者;资料不全者。

1.2 方法

对照组由教学组长在入科第1 天按传统LBL 教学法进行理论授课2 h,基础护理操作(静脉注射)和专科护理操作(双人CPR 操作)示范各0.5 h,之后接受临床带教老师一对一常规实习指导4 周,且以实习小组为单位,每组在实习的第4 周汇报一个护理查房和一个小讲课(总时长1 h)。实习结束,进行理论考核和护理操作考核(一个基础操作、一个专科操作)。

观察组在常规实习指导基础上,接受CBL 教学法结合临床教学路径模式指导。具体方法如下:(1)在入科第1 天,下发由本院心脏外科护理专家评定的“心脏外科临床护理教学路径目录”,路径涵盖4 个阶段(熟悉阶段、提高阶段、巩固阶段、总结阶段),并下发相对应的教学培训内容(涵盖具体学习条目及目标要求)进行学习,由带教老师指导完成并进行评价,实习结束上交带教组长。带教内容的制定,广泛查阅资料,遵循专家意见,并根据实习大纲、科室特色及对本科护生的要求制定的。执行过程,由教学组长进行监督,每阶段进行沟通与反馈。(2)将科室的基础和专科护理操作制作成视频,先发给护生学习,1 周后带教组长示范;将科室常见病种的发病原理、治疗原则、围手术期护理、专科用药相关知识、专科临床检验结果的分析与判断、专科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急性左心衰应急处理流程、主动脉夹层破裂应急处理流程等相关知识修订成文档,发给护生,供大家学习。带教老师通过提问形式了解护生学习效果,对掌握不足的知识点,予以讲解。(3)带教组长组织护生进行病例讨论分析,选择典型案例,每两周1 次,每次1~2 个病例,提前3 天,带教组长下发在院患者的病例(包括病情概况、教学目标、提出讨论问题3~5 个等),由学生自主查阅相关资料,讨论时间45 min 左右,讨论后由教学组长进行总结,汇总成文档,供大家学习。以瓣膜置换术后并发乳糜胸患者的病例为例,教学目标包括:熟悉瓣膜病变的常见原因、临床表现;熟悉生物瓣与机械瓣的区别与临床选择;熟悉瓣膜置换术后的护理重点;掌握乳糜胸的形成原因、临床诊断、治疗原则及护理重点;掌握瓣膜置换术后出院的健康指导(华法林的用药指导)等,拟讨论问题包括:二尖瓣狭窄/关闭不全常见病因是什么?有什么临床表现?生物瓣与机械瓣的区别与选择?瓣膜置换术后护理重点及病情观察是什么?乳糜胸形成原因及患者饮食指导等。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护生出科考试成绩,包括理论考试成绩、专科护理操作考核成绩、基础护理操作考核成绩。两组护生出科考试使用统一试卷,专科护理操作和基础护理操作采用抽签形式从心脏外科专科护理操作、基础护理操作中各抽取一项进行考核,遵照医院操作评分标准予以评分。采用百分制,得分越高表示护生出科考试成绩越好。

比较两组护生综合能力。采用本院护理部下发的护生实习情况测评表予评估,包括:组织协调计划性、认真细致程度、有条不紊应变灵活性、查房讲课条理清晰度、理论知识掌握程度、技能操作熟练规范程度等,每个条目设置满分为100 分,分值越高,护生综合能力越强。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出科考试成绩、教学效果等)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出科考试成绩

观察组理论考核成绩、基础护理操作成绩、专科护理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综合能力

观察组的综合能力(组织协调计划性、认真细致程度、有条不紊应变灵活性、查房讲课条理清晰度、理论知识掌握程度、技能操作熟练规范程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3.1 传统的护理带教模式不能有效的将理论知识运用于临床实践

随着科技的进步,医学教育也向着个性化、系统化的方向迈进,而传统的护理带教模式较为单一,教学过程枯燥、单调,学生学习兴趣较低,理论知识掌握不牢固,以至很难将所学知识合理的运用于临床实践,容易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5-7]。在传统心脏外科的护理教学中,LBL 教学法最为常见,能快速、精准的将理论知识灌输给学生,而学生作为被动群体,在限定的框架中学习,容易抑制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3]。心脏外科的专业性强、病种复杂,教学内容抽象,理解难度大,不易掌握,与实践联系也存在困难,而实习护生在本科轮转时间仅有4 周,如果不能合理的将知识点教授给学生,只会让学生的学习停留于书面,在面对复杂的病例时,变得慌乱,这无疑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打击护生的自信心,不利于今后实习。因此,需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授课方法,以提高本科护生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质量。

表1 两组出科考试成绩对比(分,±s)

表1 两组出科考试成绩对比(分,±s)

表2 两组综合能力对比(分,±s)

表2 两组综合能力对比(分,±s)

在本次教学过程中,将CBL 教学法与临床教学路径模式相结合,是一种新的尝试。CBL 教学法结合临床教学路径模式,能系统、分阶段的指引护生学习,让护生尽快的融入心脏外科的实习,不会出现盲从和不知所措的局面[8]。学生可以通过下发的教学视频和学习手册进行相对应的学习,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学到更多的知识点。且通过病例的讨论与分析,能够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有效的将枯燥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丰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9]。

3.2 CBL 教学法结合临床教学路径模式能提高本科实习护生的理论水平和专科技能

临床教学路径属于新型有效的质量型管理模式,源于21 世纪80 年代美国的质量效益管理模式,同时将临床带教融入护理教学,能够将教学的内容细致化、教学目标具体化,教学组长更容易控制带教质量,随时发现问题,及时查找原因并给予干预,可有效的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此种教学方法在临床教学及管理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4]。通过临床护理教学路径的指引,遵照教学培训内容(涵盖具体学习条目及目标要求)有序进行学习,护生能分阶段、由浅入深,逐渐加深对专科知识的理解[10-11]。良好的专业素养,有助于与患者建立良性的护患关系,患者满意度的提高,减少护生在临床实践中的挫败感,减轻实习期间带来的焦虑。同时带教过程中,克服了传统教学中目标含糊、内容不明确,可操作性不强的缺点,规避因为繁重的护理工作而造成带教老师对部分知识点讲解的遗漏,保证教学的有效性。

真实案例的讨论与分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够让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变得有趣易懂,激发护生对心血管疾病知识的学习兴趣[12],敦促主动学习,提升专科知识水平,给予护生更多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激励护生进一步学习,长此以往,形成良性的激励机制。同时有利于学生表达自身真实想法,说出心中疑虑,便于老师及时知晓,提供帮助。此外通过下发护理操作示范视频、带教组长示范,以及临床带教老师一对一的指导,能更好的引导护生,规范操作,提高专科技能。通过对观察组护生采用CBL 教学法结合临床教学路径模式进行教学,观察组护生的出科考试成绩(理论考核成绩、基础护理操作成绩、专科护理操作成绩)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3 CBL 教学法结合临床教学路径模式能增强本科实习护生的综合能力

CBL 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美国哈佛商学院的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兰代尔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提出,我国对CBL 教学法的应用起步较晚,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才被我国教育界接受并推广应用。CBL 教学法围绕教学大纲,将生硬抽象的知识转变为丰富生动的病例,在教学效果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3]。CBL 教学法结合临床教学路径模式贯穿实习全过程,并以“案例为引导,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想开展教学,极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辨能力,提高学生临床实践过程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4-15]。对于初次到心脏外科实习的本科护生,该模式能够满足现代医学教育的发展要求,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模式。

通过教学组长选择典型案例,制定教学目标,提出拟讨论问题,并组织护生进行分析与讨论等活动,督促护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提高护生主动探索、查找资料、组织表达等综合技能,同时知晓护生特点,因材施教,答疑解惑,帮助护生培养与建立临床思维,并可逐步运用于临床实践[16]。本研究中,观察组护生综合能力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将CBL 教学法与临床教学路径相结合来开展教学,能够真正意义上实现以临床问题为着眼点,循序渐进,系统的学习,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护生的综合理解能力,值得在临床教学中推广[17-18]。同时,这对带教老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带教老师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夯实的理论基础,不断地学习和革新,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同时也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到达教学相长的目的。

4 小结

吾辈仍需不断探索,寻求更新、更有利于提升护生专业知识水平和增强综合能力的教学模式,为培养专业的护理人才,建设全方位发展的护理队伍而不断努力,继而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促进康复。

猜你喜欢

心脏外科考试成绩专科
连续护理对心脏外科冠脉搭桥术后患者的影响
观察体外膜肺氧合治疗在成人心脏外科手术后心源性休克中的应用效果
中外医学专业与专科设置对比分析及启示
小切口在成人心脏外科中的应用
在联合中释放专科能量
跳过去
论国内本科和专科的异同
斯诗私塾
我国ICU专科护士培养现状与展望
在有或无现场心脏外科的医院的PCI转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