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留白”之形式与内涵变化研究
2023-02-22张馨方
◎张馨方
“留白”是中国画特有的笔墨语言和造型方法。从古至今,“留白”在中国画的发展过程中以不可或缺的地位始终贯穿于笔墨与造型(经营位置)中。在古代,“留白”在笔墨技法与造型中有着绝对重要的位置,在现当代,“留白”又赋予章法构图与形式感两方面新的内涵与特征。
一、中国画“留白”之形式与内涵变化的命题探讨
“留白”,是中国艺术形式中很常用的一种技法表现,也包含造型艺术美学的多重审美范畴。在中国画中“留白”是笔墨技法、章法造型、画面意境最重要的一种技法和美学原理表现形式,起着丰富画面、贯穿气韵、引发联想和启发想象等作用。单从一方面讲,它是“计白当黑”的笔墨语言,而笔墨当随时代。从古至今,中国画“留白”的技法表现和审美寓意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原有基础上丰富与增添了很多有关技法、造型形式与审美内涵的寓意,这一变化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对中国画“留白”的技法形式与审美内涵古今变化命题的探讨十分必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找出变化所在并分析影响变化的因素,更好地认识“留白”的发展。这对研究中国画“留白”在新时代语境下如何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借以窥探中国画在当下与未来的革新方向。留白形式与内涵的变迁是已然发生的,也是显而易见的。接下来本文以此为根据进行探讨古今变化之所在,并以此启发中国画的创新。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论述“留白”古今形式与内涵的变迁,并从中找出美学层面的根源以及此变迁对中国画中的美学产生的影响。
二、中国画“留白”形式与内涵之古今变化
“留白”是画理、画法的一种体现,反映中国画的本质特征。画理、画法包括:经营位置、笔墨技法和笔墨造型。中国画的本质特征是其所蕴含的美学思想。历经时代的变化,“留白”演变至今丰富了可表现的对象种类、对象形式和画面形式,多了构图与形式感的内涵。
(一)“留白”是一种计白当黑的笔墨技法
在中国古代绘画中云雾留白、水面留白、近景与远景之间留白、山根处留白、构图分段处留白、树与树之间留白、云与树间留白、道路留白、天空留白,等等,皆是中国画常用的笔墨造型与技法。“留白”表现画面空间、虚实、藏露、开合、远近、疏密、动静关系,引发造境与想象,使画面整体气息流动而贯穿,以达到气韵与画理的融会贯通。如果细细展开“留白”对以上几组关系的表达,那将需要很长的篇幅来叙述,在此一笔带过。
中国画不强调人眼直接看到实物,而是通过画家之手将实物内化后,结合笔墨进行传递。这是个艺术性的过程,体现出丰富的美学内涵。美学中诸多对立统一关系需要一种载体来表现,而“留白”就是这种表现载体。画面空间正是通过“白”体现出来的。“白”即为中空,是物象之间的空间,与西方绘画完全塞满颜料用近大远小表现空间不同。所以,中国画是“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这与空间感是完全分不开的。
王原祁“龙脉为画中气势源头,有斜有正,有浑有碎,有断有续,有隐有现,谓之体也”,与潘天寿的“起承转合”论不谋而合。留白是画面开合关系的一种重要表现手段,对画面起承转合起着重要作用。“山实,虚之以烟霭;山虚,实之以亭台”,烟霭以留白而现之。“大抵实处之妙皆因虚处而生,故十分之三天地位置得宜,十分之七在云烟锁断。”“树石布置须疏密相间,虚实相生,乃得画理。近处树石填塞,用屋宇提空;远处山崖填塞,用烟云提空。”留白是虚实关系显现的必经之法。“画贵有神韵,有气魄,然皆从虚灵中得来”,神韵与气魄皆来自虚灵,而灵进一步来自虚。
清代笪重光在他的《画筌》中说:“空本难图,实景清而空景现;神无可绘,真境逼而神境生。位置相戾,有画处多成赘疣;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这一理论辩证地论述了“空”对虚实位置关系表现的重要性,更论述了留白的重要性和它的难以表现。这是从笔墨技法的层次探讨“留白”的作用。中国画留白中还表现着有无的相生,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丰富和渊博的哲学。
笔墨随时代,“留白”一方面作为笔墨技法也应该体现当代的特征。它具体表现在:对实体物象的留白。前面讲到的云、雾、水、气虽然也是具体物象,但它们的形质是中空的、虚的,与山体等的实相异。在此,对实体物象的留白不是画理中阴阳面的惯有表达,而是选取某一部分进行完全留空。这不能说是一种达到哲学高度的技法表现,却有其自身的时代美学意蕴。
(二)“留白”以无有相生的手法体现美学内涵
“留白”对中国画形神、气韵、意境、美丑、雅俗、文质、中和等书画美学范畴起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再者,任笔为体,聚墨成形都可称为画,而画有区分,就像人分气、血、筋、骨、肉因而人体质各有不同,缺一而不能运行。中国画也如此,“留白”是气,有气则有神;“留白”是格,有格则有韵;“留白”是形,有形则有境,以此派生美丑、雅俗、文质与中和诸关系。“留白”以笔墨、造型和构图的形式表现形、气、意、神、韵、境,使人联想与想象,并在想象的基础上通过画面气息赋予想象以哲思,以留白涵养笔墨,以笔墨涵养留白,继而涵养整个画面的神韵与气息。
西方光影与明暗关系的融入促使近代中国画有一定的革新。用墨的黑与纸上留白的白来对比表现光影与明暗,光愈暗,留白愈亮;墨愈黑,留白愈白,是一种对比衬托的关系。但在传统中国画中,黑与白不仅仅是对比与衬托的关系,更多的是从无到有、从一到多、贯气通神的作用。光影、黑白这两对最为直接的自然关系其实反映了西方绘画风格特色,而中国人对世界的认识并不是非黑即白的,光影是一种意象化的形态表达,是多种可能性的情感和意念。“图形于影,未尽纤丽之容”,影是对于形的一种意象化表现。“形式”源于时代的信息,在现实世界,“凡是带有现实感的东西就能把事物摆在我们眼前”,“形式”透露现实的信息并将其带入欣赏者的情感中去,以达到其审美活动的完成。
自由的人生状态和虚静的内心状态往往是古人对人生的终极思考和追逐。所以古人讲“自然无为”,而当代似乎必须秉持“有意为之”的生存之道同样作为对自由与虚静的追逐。“物我合一”的世界观与“我行我素”的认知方式,是“不争”与“主动”的区别。形式和构成是有意为之的,代表着主动的态度和观念。是对自由和虚静用直接和间接两种方法的追求,表达的是冥想和涤除。直接的方法是冥想,间接的方法是涤除。古人认为,冥想自由和虚静就能靠近自由之境和虚静之心;涤除悬念排除功利就能得到自由和虚静。当代“形式”的新内涵正是从这正反两面出发,找到新的面貌,它在笔墨与造型的“主次、开合、虚实、藏露、繁简、疏密、动静、增减”几个方面体现有无相生的动态美。并使绘画的笔墨形态、构图形态得到丰富。形态的丰富能使画面增添朦胧之美感,朦胧美使“象”和“境”得到丰富,进而产生画面之外的审美效果。
(三)“留白”表现为一种新的造型和构成
在当代,中国画的画理画法里“留白”又多了三层内涵。
其一,表现画面的形式,即西画所讲的构图。其二,对实体物象及其局部的形式化造型表现。其三,西方绘画所融入的光影、明暗关系。形式几乎已经成为一种元素符号和图式存在于当代中国绘画中。第一种形式具体表现为:绘画物象集中在画面中央某个不规则块面内,画面剩余全是空白。第二种形式具体表现为:实体绘画物象本身某一块面全部或部分形式留白。这样的形式在视觉上给人以焕然一新的感受,使欣赏者在似知非知、似懂非懂的情境中产生思索并引发想象,进而达到丰富绘画意蕴的巧妙方法。这种构成图式也是当代价值观和审美的体现。人们找到了关于人脑中对碎片化生活的最佳表现方式,即形式与分割,“留白”恰是这种形式最好的笔墨语言,同时又能赋予这种形式相应的主题思想。这也促使国画创作者要与时俱进,创作出迎合时代变化的审美形式。对于处于这个时代的欣赏者来说,这种表现方式也更能引人入境,使欣赏者产生共鸣。同时这种表现方式也体现了画家的个性化表达。而第三种光影明暗的形式,在中国古代绘画中几乎很少存在,是在近现代绘画中吸收了西方绘画的一些明暗光影效果,以“白”的方式进行夸张的表现。这不仅仅是笔墨的一种新,也是造型和图式的新,这种新有其深刻的时代内涵。
三、影响中国画“留白”之形式与内涵变化的因素
(一)时代发展的因素
当代中国画,无论笔墨还是造型与构图,都有时代的影子,这是必然,也符合历史发展规律。每一个时代的社会因素对文艺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新时代文艺创作的相关政策对文艺工作产生了巨大的支持作用,并指明了创作的方向。这对文艺的发展无疑是一个充满光辉的时刻。当代经济的高速发展使物质生活极大地丰富,进而使人们在精神文化生活方面提出更多样的需求。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的内心世界不断丰富,随之产生的各种情感也深刻地影响着艺术创作的形式、笔墨技法和物象造型的表现形式。这与“留白”形式与内涵的变化产生直接的关系。
经济与科技发展颠覆性地改变了人们生活的行为方式、物质条件和对信息的接收速度与容量,使人脑与身心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速运转、消化吸收的状态,使人的认知和情感更加复杂烦琐与细腻。正因如此,画家在创作中也不可避免地体现了情感表达的时代性特点,上文中提到的“留白”的这些形式变化正是对时代因素的适应所产生的。形式是外在,是对内在的表现。所以表现外在的形式与深刻反映生活的社会内容紧密相连。笔墨融合光影用“留白”来表现,是时代行为方式和生活情境下笔墨效果对光影产生的视觉效果和感官刺激的吸收与借鉴。形式与画理同时对主题内容起作用也受内容的影响。当今时代人们的审美能力不断提升,人们对美的追求也更注重形式与个性。另外,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文化艺术事业的大发展,从事中国画创作的人数量快速增多,随之而来的是相关作品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了大的跃升。想要从眼花缭乱的中国画作品中跳脱出来,势必需要有新的东西吸引人的注意,即所谓的竞争力和创新力,从而推动中国画创作事业的不断进步,并进一步促进相关美学的发展。
(二)西方近现代美学思想的影响
留白在笔墨、构图与造型中表现的新形式体现了当代审美的形式美感。其美学思想源于近现代西方,比如“移情说”等思想的影响,这些近现代西方流行的美学思想与中国古典美学在当代经济社会的碰撞中,产生矛盾也发生融合。“留白”的形式与内涵所产生的变化正是碰撞的产物。形式的变化是以新增的方式,内涵作为一种补充,也并未发生质的改变。虽然西方文化的冲击对当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状态产生了些微影响,但是中华五千年的文化绵延不绝,我们的文化的根在,其形式和内涵就只可能新增而不会发生根本的改变。也就是说,“留白”在原有形式与内涵的基础上发生了丰富,其形式与内涵仍是以传统绘画形式与中国古典美学为主的。
四、结语
中国画的当代创新一方面正是以“留白”的形式与内涵为切入点进行的生发,这种以小观大的方法能够为中国画顺应时代的发展寻找新的出路,使创新有更多的可能。当今留白在笔墨、造型、构图中所发生的变化正造就着当代模式,符合“笔墨当随时代”的要求。“留白”形式与内涵的变化也正是当代自然与社会对文明在一定阶段的迎合,是“物我合一”的当代方式。我们应顺应历史的潮流,探究“留白”的笔墨技法、造型原理、构图方式,继续创新与完善“留白”的形式与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