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的艺术
2023-02-22沈丽新
■沈丽新
朋友发来一则新闻,想听我的看法。新闻来自荆楚网2022年11月16日:某校八年级班主任在早操后召开例行班级会议,就班级前一天出现的学生违纪行为进行批评教育。D同学因旷课受到批评后竟然出言不逊,辱骂班主任。班主任打了D同学一巴掌,D同学扑上来想打班主任,在附近的两位教师(其中一位是班主任的丈夫)先后上前制止,D同学被推倒在地。当日下午,D同学代表班级参加了学校篮球赛,这期间一切正常。当晚,D同学身体有不适,家长遂报警,公安机关介入调查。目前,涉事教师已被停课,调查处置情况后续将公布。
这样的新闻令人叹息。学生身体受伤(当然也会有心理阴影)、教师被停课(后续可能有更严重的惩戒),师生两败俱伤。这样的情形有没有可能避免?或者说,教师在批评学生的时候该注意些什么?
首先,教师尽量遵守“当众表扬,私下批评”的原则。
从成长规律来看,在3-4岁期间,儿童已经内化了很多规则,会因自己的错误行为感到内疚。父母和教师对3岁以后的儿童,肆意地当众批评,只会破坏他的内疚感,有可能让他感觉自己被羞辱——也就有可能激发他的愤怒。而无论是“被羞辱”还是“被激怒”,都不可能让儿童重新唤起内疚感。结果既不能让孩子承认错误,更不可能让他改正错误,同时,还会让大人与孩子的关系遭到破坏。
其实,成年人也如此。一个教师如果在工作中犯了错误,校长直接在大会上点名批评,估计大多数教师都会有被伤害的感觉。好的教育或者管理,是唤起对方的向上、向善、向好之心,从而引发对方反思时候的羞愧,而不是激发起他对批评的愤怒。教师要善用同理心,去换位思考学生的感受。
一个学生在校违反了各种规则,教师最好私下先跟这个学生对话,去了解原因、去表达关心。在主动了解与关心后的私下批评,才能真正触动学生。教师直接当众批评学生,会有部分学生真正反省,但更多学生很难理解并接受教师的好意,他们不是觉得被打击就是试图开始抵抗。
表扬当然是一件值得广而告之的事。但是同样也要注意——“画得太好了!你的作品能够入选这次展览活动,我为你感到自豪。”“上这些色很不容易啊!看起来花了不少时间在上面呢,我感觉你特别认真。”上述两种表扬,显然要多使用后者。因为后一种表扬,强调了过程和付出的努力——而这才是真正值得表扬与赞美的,也是大人应该引导的价值导向。
一个孩子,如果他在学校经常得到“当众表扬、私下批评”的待遇,那么有可能他对教师的批评就没那么排斥。这样就会避免很多因为“不接受教师”批评而导致的师生冲突。
其次,对学生普遍性的错误,教师要多作研究,提出解决问题之道。
个别学生的错误行为,尽量使用私下批评。这一招可以避免很多问题,也可以解决问题。但学生群体性的错误行为、不当行为,教师要多作研究,去了解“为什么会产生这个现象”,去思考“教师可以做什么”,去探究“怎样才可以让学生避免犯这个错误”。
时常听到有些教师评价某个班级的考试(作业)风气:“某某班学生都爱偷看的。”“某某班级考试时学生互相看不停。”甚至,听到过一个数学老师评价自己所教的两个班:“A班的成绩不真的,他们都偷看的。B班很少会偷看。”面对这种“考试偷看”行为,有的教师常常抱怨学生,有的教师事后怒斥整班学生——但总有学生并不偷看,他们跟着一起挨批评,何其无辜。
一个班级的学生为什么在考试时候普遍性地“偷看”呢?源头也许可以追溯到他们一年级时的第一次课堂练习。但不管教师执教的班级是从几年级时候开始带的,不管目前他们读哪个年级,这个错误都应及时得到纠正。
只要我新接手一个班级,在他们做第一次课堂练习之前,我会反复强调规则:“做练习的时候,桌面、桌肚里不要有打开的书本或者资料,这会让人觉得你想偷看。如果被我发现有这种情况,我就用红笔在你的作业纸上扣10分。”“做练习的时候,眼睛绝对不可以看同桌的,哪怕你只是看他有没有写完,哪怕你什么也没有看到,只要你的眼睛有转过去看的动作,我发现了也用红笔在你的作业纸上扣10分。”“做练习的时候,不可以问同桌任何问题。哪怕是问他借橡皮,也不可以。你没有橡皮可以举手告诉我,我来帮助你。如果你开口问同桌,被我发现,我也用红笔在你的作业纸上扣10分。”同时,我也会把这些规则提前告知家长,请家长帮助孩子强化这些规则——当然,让家长提前知晓规则,以免以后的无谓“申诉”。
我也带着学生权衡得失:“如果你有一小题不会做,最多扣1分或者2分,你的总成绩还是‘优秀’。但是如果你去看同桌,可能啥也没看到,却被老师扣10分,就很可能得不到‘优秀’了。划算吗?”
刚接班的时候,总有几个孩子不把这规则放心上。我会在现场直接用红笔在他的作业纸上扣10分,并温和地告知:“因为你刚才……了,违反了做练习时候的规则,所以你被扣10分。”然后也会当场告知全班孩子:“我觉得某某同学真是太不聪明了。不会做一个题目最多扣1-2分,他却非要‘偷看’,反而扣10分。”我不会就此事与家长再沟通——因为已提前告知规则,孩子拿着这份有明显“记号”的作业纸回家,父母当然也会再次提醒。这样的情况发生了两到三次以后,我执教的班上就完全没有“考试偷看”的任何嫌疑行为。学生们不想做“不划算”的事,也不想成为众所周知“不聪明”的人。
类似学生这种普遍性的错误,教师不要像“打地鼠”游戏一样,问题出来一个拍打一下——问题会层出不穷。教师要在最初的时候就提前评估到有可能出现的普遍性问题,然后合理制定规则,并组织学生了解规则的细则,让学生明白犯错的后果,这样才有可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最后,对个别学生的违纪行为,教师尽量不详细描述错误行为,尽量不点名批评。
在教育现场,学生有的违纪行为、错误行为涉及学生本人和他人的人身安全,或者是原则性的问题,需要及时制止,不能延后。这种情况下,教师当然可以立刻提醒、教育,无法做到私下批评。但在批评的时候,还是要注意一些细节。
注意不要强化错误行为。比如,学生在期末复习默写的时候,遇到默不出的词语时,他“灵机一动”,去翻看默写本上之前默过的内容。在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制止他:“不可以这样做。这样做是不对的。”但不用描述得太具体。太具体,有时候反而会成为一种误导,教会部分学生错误的一招。
注意不要假设尚未出现的错误现象。平时讲评练习册的时候,我会一边讲评,一边让学生用铅笔互相批改。每一大题批改完成后,在边上做好标注。全对的就写“-0”,错一小题就写“-1”,以此类推。 每大题批改完成后,他们就把本子换回来订正,然后再开始讲评下一大题,最后我再收起来、统一批改、订正。我告诉学生:“我要看看你们得了多少个‘-0’。”但是我从来不说:“你们不可以在讲评过程中故意给对方的错题打对号,然后给他那道题写‘-0’。”这种假设简直就像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危害极大。而因为我从来不作这样的假设,所以我的两个班的学生在这一学期的互相批改练习册过程中从来没出现过这样的行为。
注意当众批评的时候最好不点名。有的错误行为需要提醒全班学生注意避免,就需要当众批评。教师要明白,批评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不是为了发泄自己的情绪,当众批评的时候重点应该是批评错误现象、而非犯错误的那个学生。所以当众批评的时候最好不点名。
比如,楼梯上行走的时候,淘气的学生A去跟B玩闹。教师看见后就该及时制止这两名学生并提醒全班同学:“楼梯上行走的时候,千万不可互相碰撞。一旦有人摔倒很危险。”
复盘文章开头那个新闻里当时的场景,站在教师的角度,有没有可以调整的行为?第一,可以不当众点名批评D同学的旷课行为。教师可以提醒全班同学遵守出勤规则,提醒大家不要旷课,可以告知旷课的后果,但可以不点名。当众点名批评,容易激发矛盾。第二,可以对D同学的情绪管理问题有更多了解和更充分预设。一个敢于“无故旷课”的学生,一个受到批评后敢于“出言不逊”的学生平日什么情形,班主任不应该完全不了解。他在被当众批评后可能出现的情况,教师要有充分的预设。教师要尽量回避各种刺激他的言行,应该另外找时机进行单独教育,完全不应该再自信D同学会接受自己的当众点名批评。第三,教师绝对不该对学生动手。不动手,后面的D同学“想打班主任”“班主任的同事和老公推倒D同学”这样两败俱伤的事都不会发生。
教师职业是一份不容易干好的职业。教师不仅仅要传授学科知识,还要承受心智尚不成熟的学生不理性的回应乃至伤害。在教师尊重学生的前提下,仍然有很多学生不懂得尊重教师。教师自以为合适的教育,在不同的学生及家长的感受中,仍然有可能是“太宽松”或者“太苛刻”,从而滋生各种误会。在学生发生各种违纪现象的时候如何批评,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
教师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更了解学生,更恰当地表达自己帮助学生成长的善意,“批评”才有可能被学生真正接受,并成为他们更好成长的动力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