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在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
2023-02-22林洁云
林洁云
吉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吉林 四平 136000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将教学时间和范围进行拓展和转移,老师可以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和学生展开互动和交流,丰富课堂内容。对学生而言,有机会获得更优质的资源;对教师而言,将老师和学生的角色进行了科学转换,可以让老师更加了解学生的状况。实际上,现阶段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上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还存在一些问题,探究如何更有效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仍是广大大学心理教师关注的一大课题。
一、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翻转课堂”模式的必要性
(一)翻转课堂可满足大学心理健康教育需求
在教育部不断提出对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新要求下,大学心理教育课程需要更加高效、先进的教学模式作为课程的支撑。在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学生是课程的第一主体,也是课程的服务对象,旨在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心理健康问题,提升学生的抗压及抗打击能力,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其他课程不同的是,它不强调学生成绩,只关注学生是否真正受益,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服务学生的作用更为突出。由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早已无法满足《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际需要,所以对传统课堂教育模式进行改革创新势在必行。翻转课堂的出现和应用,满足了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改革创新需求。这一教学模式将课堂与课外充分结合,最大限度上将各种教育资源充分整合,在课堂和课外的共同作用和相互配合下提升课堂上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率、增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理论教育的实效性[1]。此外,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强调和突出学生作为服务对象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各项教学活动都从学生出发点、建立在学生心理变化的基础之上,可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翻转课堂的每一个小视频时长不长但非常精炼,每个视频都有很强的针对性,这也是翻转课堂模式可以迅速“火”起来的原因之一。当老师或是学生需要寻找针对某一心理问题的讲解和疏导视频时,通过检索进行查找既方便又快捷。将视频发布在互联网上,可以方便学生随时随地查看和学习,大大满足了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实际需求。正因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满足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需要,故在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开展“翻转课堂”模式很有必要。
(二)翻转课堂顺应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特征
相比于其他课程而言,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生活、学习息息相关,在生活和学习的过程中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在新课标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实用性强、内化教育效果明显、学生参与度高等基本特点。结合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特点来看,开展教学活动时需要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建立师生和生生间的有效沟通。
在翻转课堂的帮助下,学生可以主动向同学、向老师袒露自己最真实的想法和诉求,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更加频繁,老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情况和真实需求,并根据每个学生情况的不同为其定制专属学习方式,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在实践中,翻转课堂通过生动的视频教学增强了课程教育的实用性,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内化教育,借助先进的教学工具激发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性,恰好与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特征相对应[2]。此外,在翻转课堂模式下,学生在课堂中发言的机会得到增加,学生与学生之间也更加便于互相了解,学生可以与其他同学对照比较,初步判断自己是否存在心理问题。特别是在翻转课堂这一教学模式的作用下,课堂氛围更加轻松愉悦,学生可以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自发提升个人心理素质,在学生身份和社会身份过渡的这一关键时期得到正向的心理激励,实现身心全面正向发展。考虑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顺应了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特征,故在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开展“翻转课堂”模式很有必要。
(三)巧用翻转课堂实现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
大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根本目标是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这就需要老师、学生、教学的整个过程都参与到教学实践工作中。翻转课堂的出现和应用将老师、学生乃至教学工作的整个过程纳入教学工作之中,可帮助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达成教学目标。学习的两个步骤是信息传递和吸收内化,信息传递的途径包括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吸收内化则需要学生课后自主完成。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信息传递的时间由课上转移到了课前,老师在课前给学生发布当堂课的学习视频,在课堂上可以对学生进行辅导。学生在课前已经完成了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对学习内容的疑惑可在课前提出,老师的课堂辅导工作会更具针对性,课堂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内化和吸收知识。翻转课堂的小视频后设置有几个相关小问题,学生可以根据这些问题检测自己的学习效果。老师也可以通过汇总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使老师能更了解学生,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复习巩固方案,学生完成知识的内化。传统的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教室课桌板凳的摆放位置或多或少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翻转课堂的视频中省去了课桌板凳等物件,给学生提供的教学信息更加明晰,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3]。更重要的是,翻转课堂省去课桌板凳等物件的摆放之后,可以直接拉近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降低学生对老师的心理防线、实现心理教育的教学目标。考虑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现了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故在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开展“翻转课堂”模式很有必要。
二、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翻转课堂”模式的有效途径
(一)在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课前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课前准备工作包括设计任务清单、创建学习资源和发布学习资料三项工作。为充分发挥翻转课堂这一教学模式的作用,必须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第一,设计任务清单时要详细设置教学目标、教学方式、信息资料来源以及学生预期的学习效果。设置任务清单时需要严格遵守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一切工作为学生服务的基本原则,学生根据老师的任务清单完成当堂课的学习任务;第二,在创建学习资源时充分考虑不同教学资源的教学效果和比重,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教学视频无疑是翻转课堂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教学资源,这就要求考试重点关注视频资源的设置工作,根据教学的重点内容进行合理安排并参考网上热度高的教学视频取其精华。在导入问题和知识点时不可操之过急,应当由浅至深、由易到难逐步展开,特别注意把控视频的时间长短。除了视频资源之外,教学资源还包括PPT。设置PPT时应适当融入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选择大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展开师生互动,必要时更可在教学设计中适当添加游戏环节;第三,在课前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习群,为学生和老师沟通创造途径[4];第四,在发布学习视频时应选择先进的网络平台系统和最新的技术。为保证视频的私密性,可发布在学校内部学习系统内。为便于学生反复观看和保存视频,可以借助于微信、学习通等平台;第五,在每段视频后设置与视频内容相关的问题,学生根据问题完成情况调整学习进度、安排学习时间,最大程度上发挥学生自身的能动作用。
(二)在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
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包括三个环节,首先解决学生在提前观看视频时的问题和疑惑,接着开展协作活动理解学习内容,最后对本堂课程进行总结。大部分高校都将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安排为公共教学,一个老师需要负责多个班级的教学工作,自然无法及时追踪每位学生的心理变化情况以及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翻转课堂教学效果也未能充分显现。首先,学校可以补充心理专业教师团队人数,应尽可能采取小班教学的形式,方便老师追踪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学生答疑解惑。老师将学生进行具体的分组,当学生观看完翻转课堂中的视频后先在小组内部就自己的疑惑和问题进行探讨,若小组成员都无法解答,可最后向老师寻求帮助,以此提升课堂效果;其次,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带领学生就某一案例进行分析、情景假设等展开小组内部的协作活动。例如,就“大学生校园贷裸贷背后反映出大学生的何种心理问题”这一话题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最后以小组的形式向全班同学展示本组的分析成果,通过协作活动一改学生在学习中被动的学习状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心理知识,提升心理素质[5];最后,老师就本堂课所学内容进行系统化的整理和总结,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框架,形成正确的心理认识。特别是总结案例分析中不良心理问题对人生的影响,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例如出现心理问题,及时寻求家长、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大学生心理教育事实上还可以与其他专业课教育相融合,进一步拓宽心理教育的渗透面。为加强课堂教学效果,老师尚需保持“终身学习”理念,积极学习国内外先进的心理教育经验、提升自身知识储备和专业水准,在不断优化调整教学方案和课堂活动的过程中增强翻转课堂的应用效果。
(三)在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课后
除了关注课前和课上两个环节之外,老师还需要在课后加强对学生的关注和交流,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对翻转课堂学习的反馈与评价,另一方面可以关注学生心理变化情况。首先,应定期在班级内开展匿名提建议的活动,组织学生针对现阶段《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育情况和翻转课堂模式进行评价并提出建议。老师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和教学模式,大幅度提升教学效果;其次,老师在课下可以组织学生外出团建,通过和学生谈心、观察学生表现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避免酿成大错;此外,学校可以完善和补充校内心理社团、心理机构、心理课外活动等,为学生宣泄不良情绪、表达心理问题提供多元化的途径。一些学生无法对老师和家长讲出口的话,对同龄人可能更容易表达。最重要的是,老师要通过家校合作平台或是社交平台建立与学生家长之间的联系,在对学生的心理教育方面达成一致。大多数家长思想比较传统和老旧,只在乎学生在学校期间的表现、毕业后是否能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而忽视对学生心理方面的关注。这就需要老师向家长介绍关注学生心理变化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给予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与温暖,尽可能不给学生额外施加压力,共同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努力。当家长和老师某一方发现学生存在心理问题之后,应及时与另一方互通情况信息,探讨解决对策。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出现心理问题时感到害羞或丢人。这种心理问题其实十分常见,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每个人或多或少会存在心理问题,这是一种正常现象并不丢人,需要老师对学生进行正向的引导,科学沟通,及时调整好学生的心理状态。
综上所述,作为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机会,大学期间学生容易受感情、工作、学业等多种外界因素的影响,离不开一些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进行科学引导。相较于传统的课堂模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不仅更新了教育模式、唤起大学生的积极性,而且成效显著,可明显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实现人才的全面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