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从海鸟到抹香鲸的中国故事
2023-02-22知无
■知无
2022 年12 月7 日至19 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简称COP15)第二阶段会议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这是联合国首次以生态文明为主题召开的全球性会议,大会以“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为主题,有超万人参加。同时,COP15 中国角边会活动也拉开帷幕,分别设置云南日、广西日、浙江日、江西日、四川日、企业日等主题宣传日。象山报送的两个短视频——《离岛归客——守护中华凤头燕鸥》《生死时速——象山人拯救抹香鲸的故事》在活动中得到展示。其中,《生死时速——象山人拯救抹香鲸的故事》还被作为COP15 中国代表团精选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国故事之一,向参加本次会议的各国代表重点推荐。
这几年,象山大力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建立韭山列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渔山列岛国家级海洋生态特别保护区、花岙岛国家级海洋公园等3 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地,以及清风寨、南田岛等2 个省级自然公园,累计整合优化自然保护地5.83 万公顷,位列全市第一。建成投用“数字鸟岛”智慧监测体系工程,在韭山列岛海洋生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用驻岛监护、声像招引、人工增殖放流等方式,不断深化推动中华凤头燕鸥种群抢救保护工程建设。
2022 年4 月,搁浅象山海滩的抹香鲸牵动众人心,各方合力施救,上演了一场跟时间赛跑的“鲸”险救援,创造了地球家园生命拯救生命的奇迹。如今,“万物共生、美美与共”的理念,已经深入象山百姓的内心。
象山县多样的地质水文条件孕育了复杂多样的生物多样性,其生态系统以森林、湿地和海洋三大类为主,拥有陆生野生植物1524 种、野生动物1300 余种。为有效应对挑战,持续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近年来,象山县先行探索开展海上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地建设,其有关做法于今年被纳入省两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施意见》之中,作为“多领域可持续利用”重要试点全面推进。
高标定位,建立科学完善的政策保障体系。加强顶层设计。以打造全国首个海上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地为目标,制定印发《象山县海上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地建设实施方案》,搭建起科学的“6+6+3”实践地试点建设体系,明确6 大工作任务,实施6 大示范工程,打造3 大网络体系。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县长为组长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县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建立健全实践地建设各部门责任清单,分解落实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16 个部门以及18 个镇乡(街道)的职责分工,形成生物多样性保护部门协商推进工作机制。加强配套政策。先后出台《象山县自然资源生态修复工作指导意见》《象山县湿地保护利用规划》等多项规划、政策,跟进细化落实有关配套措施,全县生物多样性保护制度体系初步建成。
数字赋能,打造实战实效的智慧监测体系。韭山列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世界上最大的中华凤头燕鸥孵化繁殖基地。为实现对韭山列岛国家自然保护区内中华凤头燕鸥的数字化、智慧化管理,专门启动实施“数字鸟岛”工程建设,在中铁墩屿上安装数字监控系统,实现对中华凤头燕鸥进行实时监测,密切了解掌握中华凤头燕鸥的生活繁殖情况。同时对违规进入自然保护区的人员和行为活动进行监管,提升韭山列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智能保护能力,零距离守护海洋生物多样性。持续推动“数字鸟岛”工程建设迭代升级,以数字监控系统远端监测和实地监管相结合,进一步推进自然保护区“天空地一体化”实时监测网络体系初见雏形。
全域推进,构建和谐共生的友好体验体系。立足海岛优势,在全域范围内推进“2+18”生物多样性友好体验体系建设,以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为主题,建设海洋生物多样性体验馆,为象山县海上生物多样性品牌打造及可持续利用提供重要基础。以花岙岛省级地质自然公园为基础建设花岙岛生物多样性体验地,发挥花岙岛自然禀赋、特色渔村等资源优势,打造生物多样性友好型岛屿。在全县18 个镇乡(街道)现有的设施基础上,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元素改造,打造地区特色品牌,形成“一镇乡(街道)一特色”体验单元,提高基层政府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认知和重视程度,做到全域体验、全域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