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被“图景驱动”的马斯克,试图成为今日的亚历山大大帝

2023-02-21吴伯凡

中欧商业评论 2023年6期
关键词:图景马斯克特斯拉

2023年9月21日,资深出版人、中信出版集团执行总编方希,特邀商业观察家吴伯凡,围绕《埃隆·马斯克传》在中信书院进行讨论与分享,为读者从纷繁复杂的表象抽丝剥茧,深度解析敢于颠覆时代的创新者——埃隆·马斯克的独特信念,以及这些信念如何推动他开创科技创新之路。

马斯克商业成功背后是“图景驱动”

从火箭、汽车到卫星,马斯克在做的产品上天入地,看似彼此毫不相关,但实际上拼凑在一起呈现出了一幅清晰的工程图。这一点上,他与其他企业家存在极大区别,即:图景驱动。

其他人还没有看到未来的时候,马斯克的脑海中已经生成了一张高清图,也许某些局部留有马赛克。从Space X、Solar City、Boring Company到特斯拉都在这张高清图中。只是其中有些部分,比如说X,他不知道该怎么处理,但已经准备攻坚。这是一种新的企业工作方式。

彼得·蒂尔是与马斯克匹配的最佳敌手。他曾经提到从0到1的观点:这个世界不缺从 1 到n 的产品,只缺从 0 到 1 的创造。实际上,这是常识到幻想之间的广阔地带,许多人认为介于其间的创新思路虚无缥缈,作为创新者却能看到商业创新的秘密。看到诸如:太阳能、地下管道、无人驾驶乃至社交媒体等具体事物,马斯克就已经开始在棋盘上布局。

其母梅耶·马斯克说,小时候的埃隆看书过目不忘。他自学BASIC编程,记得住百科全书的词条内容,记忆力超群。这种超群的天赋给予了他使命感,乃至于他坚定自己勾勒的人类未来。更重要的是,马斯克认为这个“图景”可实现并开始实践局部想法,逐步填充图景。

Space X起步时,他跑到俄罗斯收购二手火箭,出现溢价就开始思考能不能自己造,拿出一个具体、详细的价格列表,实现了火箭的低成本发射。他要求工程师计算特斯拉电池生产的可压缩成本,实现部件自主生产,最终赋予了特斯拉整体的创新特质。

“企业家本质上并不爱钱”,马斯克的“图景驱动”说明了这一点。在人生上半场做企业家,下半场选择做慈善家,是多数创业者的选择。但今年 52 岁的马斯克,根本没有想过退场,不断向公众讲述脑机接口,上火星,Boring Company的通车。財富总排列在图景实现之后。

马斯克选择的项目也总是“匪夷所思”。

实际上,这些项目从开始到成熟往往经历了三个阶段:看不起、看不懂、看不见。从不被理解到打破大众已有认知,奔驰公司CEO认为电能在2035年才能初步适用于汽车,2050年开始全面应用。目前来看,在特斯拉的开拓中,电能已成为汽车重要的燃料支持。Space X也是一样,最开始被美国航天员中的开山鼻祖否定,目前也已经肩负起NASA的发射任务。

马斯克以其自身向大众呈现了一条清晰的创新发展路径:敢于拥有一个关于未来世界的乐观图景。这是驱动马斯克的本质动力。

“工程师思维”让图景落地

如果说“图景驱动”带给马斯克梦想,那么“工程师思维”带给他可行的落地手段。这种思维实时渲染着马斯克的商业版图,使之从标清、高清、超清、蓝光,最终成为触手可及的现实。

马斯克保持着“工程师思维”,乃至传记《埃隆·马斯克传》本身也流露出工程师般的叙事味道。马斯克的每个故事都这样发生:有了想法,找钱,找人干活。当进程远低于预期时,马斯克自己进场,开除员工再招人,提出匪夷所思的工程时间,最后被死线追赶着,一个伟大成果诞生。之后,开启新一轮循环,保持一贯的程序。

实际上,这种“工程师思维”并不是简单的修修补补、只论交付,它留存了珍贵的创新精神。以精确为核心,一个是注重分析、解构问题,二是强调实践导向,之后便是要追求不断的迭代和更新。当落实在具体工作、产品交付上的思维被一个企业家具备,就展现出了强烈的、碾压式的效率,衍生出了非凡的想象力、创造力。

马斯克擅长化繁为简。 一片很神奇的芯片,在他的眼中只是集成电路和无数个开关。任何一个产品甚至项目都可被分析,被一次次迭代。OpenAI 看似是巨大的科技进步,但在一个工程师看来只是一次工程学上的创新、进步。算法本身并不复杂,关键在于不断增强它的处理能力,产生质变才得到“算力出奇迹”。再看特斯拉的电池,也实现了工程的胜利优先于技术上的进步。正是在这种“工程师思维”内部,酝酿着不同层面的创新。

从前,创新等于克里斯坦森提出的“颠覆式创新”,强调先否定后改造,存在着结果预期。

而马斯克则更像一个巨人追逐一样东西,停不下来地踩倒前面的人,并非有意。这种工程师在具体实践中的精益求精, 生发出了“重新定义”的力量。

特斯拉演绎了这种“重新定义”,从应用新能源、改造交通系统、无人驾驶的不断实验,都在具体层面一步步趋近完整的交通生态设计,最终实现创新。如此,马斯克拥有的公司也能够在“图景驱动”中,提高自身创新力,实现既定目标。

在马斯克的“工程师思维”中,传记作者艾萨克森还发现了一种奇特的能力,即有序关注。有序关注,即当100件事同时抛向一个人,他可以坚持做其中一件。这与多线程任务不同,“有序关注”意识不到除手头事务之外其他事物的存在。当马斯克着重在完成一件事时,不会被任何事物干扰,总是能沉浸于项目中。

雕塑家罗丹也具备这种能力。罗丹邀请朋友来工作室参观,自己发现细节问题后,立刻开始修改,一个多小时后,全然忘记了朋友还在。马斯克也是一样。不论是绯闻满天飞,还是股价波动,他紧盯着生产线不放过,就这样超越了一个个前辈。

当这种“工程师思维”落实在人员管理上,分歧出现了。提问一些企业家和高级经理:如果有机会的话,您愿意跟马斯克一起工作吗? 11个人中,只有1个坚定地说:我愿意。其他人第一时间表示坚决不愿意。原因很简单,“工程师思维”让马斯克表现得像一个暴君。

恰恰乔布斯也具备这一点。许多员工不愿意跟乔布斯同乘电梯。在这短短的几分钟里,乔布斯随口问出非常刁钻的技术问题,几乎没有员工能回答。没等到电梯门打开,员工就已经被裁掉。马斯克则有过之而无不及。他要求员工随叫随到,视察工作的首要事项是裁掉与项目不匹配的员工,并且不带有任何人情味说辞。

马斯克认为同理心是很好的品质,但不适用于商业。商业成功需要精准的计划,无失误的判断,工程师那样铁的逻辑: a 就是a,不等于非a。当员工工作失误时,就应该被裁掉,这就是马斯克遵循的管理铁律。Space X所制造的火箭需要每一参数减小误差,保持精準,否则可能会付出生命代价。这要求员工与项目之间必须精准匹配。

对待商业计划、产品制造、人员配置,马斯克保持一贯的零容忍态度。一方面是强硬的、极度理性甚至伤害他人感情的,另一方面却为他开辟了从“颠覆者”到“再造者”的道路。

像亚历山大那样,去征服

《埃隆·马斯克传》的作者艾萨克森笔下的达芬奇、乔布斯再到马斯克都是“颠覆者”,也都拥有一个共同的特质:征服力。在经营企业,扩大企业生产的过程中,企业非常容易被“竞争力”的概念捆绑。如果说竞争力着眼于从0到1,那么征服力更看重1之后的可持续增长。这需要企业在既有发展路径上,积蓄动力直到百分之百完成目标。

一般商业产品倡导“竞争力”,马斯克却是一个彻底的“产品主义者”,用产品品质打破营销的神话, 展现出强大的征服力。其公司从不批营销预算,不用花哨话术,只通过产品本身传递企业愿景。遇到公关危机,马斯克能用铁的逻辑让对方吃瘪。某次,一家公司策划了一场胜券在握的公关战,向他质问产品设计的缺陷。

马斯克回答:你坚持说这是我们产品设计的问题,或许是你把刹车当作了油门。如果说我们存在设计缺陷,可否让我们拆卸车上的黑匣子,检查一下。然而,对方公司根本对“黑匣子”的设计毫不知情,只能自取其辱。

特斯拉公司的汽车制造经验与老牌汽车公司奔驰、宝马等完全不同。老牌汽车制造公司生产一辆汽车会从零件细分,统计出10000个零件的需求量。马斯克要求特斯拉达到一体化装配,在“超级工厂”中要求精密制造。实际上,这些生产经验以及马斯克的“五步工作法”是制造业创业中新鲜且重要的洞见。在一众科技创业者中,马斯克显露了制造业中的工程师姿态。

当马斯克经营制造业时,也带有“产品主义”的征服力。全球化1.0版本中的工业供应链,需要的是在全球范围内集合零件,而后组装生产,高效获取巨额利润。福特汽车公司的创始人亨利·福特是马斯克崇拜的企业家。他说,亨利福特的厉害之处不只在于制造出一辆品质上乘的汽车产品,而是能生产出制造车辆的生产线。制造业本身也被马斯克视为产品。不管企业的工厂建在何处,他都确保牢牢控制在自己手心里,抓住自己拥有的知识产权。

那么马斯克的征服力从何而来呢? 马斯克崇拜亚历山大大帝。独自一人的亚历山大大帝最远抵达过印度、阿富汗。小时候,他崇拜父亲,每当父亲胜利归来,他就因父亲已经走过太多地方,但自己尚未出发而嚎啕大哭。但当亚历山大大帝23岁时,用10年时间就征服了当时的几乎整个西方世界。一个人相信什么偶像,就希望自己成什么。

除了亚历山大大帝之外,马斯克喜欢阅读,常常向公众推荐书籍。其中,有一本名为The BIg Picture的书籍,由理论物理学家Sean Carrdll创作。这本书追溯了宇宙的起源,物质的起源,偏向抽象、理性的事物以图形化的方式呈现。各类科幻作品也是马斯克的挚爱。对偶像的崇拜和阅读的体会都源源不断向他输送了征服的动力。

可以肯定的是,马斯克不是一个快乐的人。在最黑暗、最痛苦的时候,他喜欢看尼采、叔本华的著作,陷入失去整个世界的虚无主义心态中。所以他总在说:当你失去世界,你才能得到世界。只要不停尝试,就永远不会失败。

每当马斯克从黑暗中转过身去,他就依旧试图扮演这个时代的亚历山大大帝,直到成为他。在他完整的未来图景中,不能只是从马奇顿扩展到戈尔干半岛,还要扩展到欧亚非,甚至整个地球也要被再造一次。

猜你喜欢

图景马斯克特斯拉
特斯拉Model S Plaid
林志颖驾驶特斯拉出车祸
黄河口的小康图景
马斯克打脸简史
梅耶·马斯克的“育儿经”
在沙碱地绘出幸福图景
艾家河描绘新图景
真的“很香” 特斯拉Model3
青岛新图景
马斯克预计“猎鹰”9可在12月复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