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融入初中英语课堂的路径探索
2023-02-21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树人学校
■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树人学校 吴 娱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初中英语教学要以英语学科的综合性、关联性、实践性为出发点,践行英语学习活动观,并在主题意义的带领下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引导学生从已有认知经验出发完成语言知识积累,发展语言技能、理解文化内涵,发展多元思维。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劳动教育作为“五育并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劳动教育质量成为教师思考的重点。初中教育阶段作为培养学生劳动观念、劳动行为、劳动意识的重要阶段,应当将劳动教育与英语学科特色相融合,探索出现代化、特色化教育融合道路。
1 初中英语课堂劳动教育渗透问题
1.1 教学目标:重理论轻实践
在初中英语课堂中引入劳动教育是以英语课堂为劳动教育主阵地,将教学目标从传统的知识与技能目标向劳动观念、劳动精神、劳动能力、劳动习惯等方面进行延伸。《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初中英语课程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要求学生通过听说读写掌握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并培养人文素养,涵养文化意识。然而,通过实践调查发现,部分初中英语教师受到传统应试教育思想影响,未能认识到初中英语课堂的劳动教育功能作用,只在学校要求之下开展劳动教育活动,所以教学目标聚焦知识技能,主要以掌握某种句型、完成某主题文章写作等为主,鲜少关注劳动知识、劳动观念和劳动价值。
1.2 教学内容:重静态轻动态
劳动教育融入初中英语教学课堂并不是意味着将英语课程“劳动化”,而是要求结合英语课程学科特色、目标、性质,挖掘显性和隐性的劳动教育元素,同时考虑英语课程的规范性和针对性,落实劳动教育。通过对译林牛津版初中英语教材内容梳理发现,初中英语教材中劳动教育元素丰富,劳动教育内涵深刻,所以英语课程的劳动教育融入路径广泛而多元。然而,在实际调查听课中发现仅有41.1%的初中英语教师主动关注英语教材中的劳动教育元素,而以劳动教育元素为切口开展劳动教育活动的教师仅占21.9%,并且大部分初中英语教师的劳动教育渗透仅仅是“浅尝辄止”,仅仅对劳动思想、劳动观念“一嘴带过”,无法加深学生的认知。这种教学方式过于静态化,并未能从动态化的劳动教育活动中深化学生感受,导致学生体验感差。
1.3 教学方式:重传统轻生活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大部分初中英语教师着手于创新教学方式,但是对初中英语劳动教育路径而言,部分教师却出现“摸不着头脑”的情况,导致教学方式仍沿用传统的“讲授式”。经过实际调查听课发现,所谓“讲授式”即教师以多媒体课件、教材作为主要教学工具,依照教材中的篇目、录音进行单词、语法、句型讲解,而“碍于”劳动教育,在讲解工程中随意穿插劳动教育元素。此种教学方式是由教师单方面灌输劳动教育,阻碍了学生思维发展空间,束缚了学生身体表达,影响了学生英语课程学习过程中劳动意识和劳动观念培养的积极性。以牛津译林版八年级(上)Unit 2 School life劳动教育为例,教师完成篇目讲解后,只是简单提到“Only by completing the labor task can we create a beautiful campus”,这种直观表达无法增强教学趣味性,同时无法增强学生对劳动教育理解,导致学生自身对劳动意识、劳动行为理解模糊。
2 劳动教育融入初中英语课堂的路径
2.1 确定具体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丰富课程内涵的第一要素,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是帮助初中学生正确认识劳动、尊重劳动、参与劳动、享受劳动,塑造正确劳动观念,培养劳动精神的重要途径。针对上文所说教学目标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初中英语教师应当依托教学主题,确定具体课程劳动教育目标,可从以下两方面进行优化:
第一,构建认知,身心共生。英语学科知识和语言技能掌握是劳动教育渗透的最佳路径,脱离了英语语言知识学习,劳动教育便脱离了渗透介质,难以发挥劳动教育育人价值,所以劳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课程渗透仍需要以英语知识学习为教学总目标。但是根据不同板块内容,劳动教育渗透目标可适当做出调整,以牛津译林初中英语为例,该版本教材涵盖Comic strip、Welcome to the unit、Reading、Grammar、Integrated skills、Study skills、Task、Self-assessment等板块,所有板块包含了物品收纳、生活自理、劳动创造人、食品制作、日常家务、勤俭节约等劳动思想,所以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当切合不同板块、不同主题进行目标分析;
第二,锻造品质,敢于创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是初中英语教育系统总目标,英语课程作为以“用英语做某事”为核心思想的必修课程,是帮助学生领悟劳动品质,培养劳动习惯的主要途径。以牛津译林初中英语八年级教材分析为例,教师可在帮助学生掌握英语知识基础之上,围绕学校劳动、生活劳动、劳务活动、劳动期望、灾害天气下公益劳动重点锻造学生自我责任感、家庭责任感、集体责任感。
2.2 重构劳动教育框架
教育框架也被称之为教学方案,是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辅助工具。完成初中英语劳动教育目标主题梳理之后,初中英语教师应当深挖劳动教育意义,以劳动教育活动为载体,重构劳动教育框架,在各个教学板块中融入劳动教育元素,实现劳动教育与英语学科的双向融合。
以牛津译林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Unit 2 School life劳动教育框架为例(如图1所示),在Comic Strip环节中教师可提出“你喜欢去学校吗”“你喜欢学校的哪些课程?”“你喜欢学校的哪些活动”等疑问引出本单元教学主题;而后在Unit A中出“你知道哪些国家?他们说的什么语言?”等疑问引出Unit A篇目内容,而后教师可切合劳动教育元素引出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的差异,从语言差异角度分析文化差异,引出英美两国劳动习惯的异同;最后在Unit B中要求学生完成练习,并进行小组对话练习。在环环相扣的活动中践行英语活动观不仅引导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同时能够强化劳动观念,培养劳动意识。在该教育框架中,Comic Strip、Unit A、Unit B均有着不同的劳动教育渗透点,教师可以篇目、录音为出发点,结合学生生活实践,调动学生已有劳动感知,开启本单元劳动教育。
图1 Unit 2 School life劳动教育框架
2.3 采用多样渗透方式
英语课堂教学是劳动教育渗透的准备和初级阶段,那么学科实践活动便是劳动教育实施的真抓实干阶段。以牛津译林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Unit 2 School life教学为例,在该单元中以“学校生活”为主题,教师可带领学生前往学校各个角落,感受学校生活细节,引导学生在熟悉校园生活的基础之上学会用英语描述学校生活。因此,为了锻炼学生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可开展“Jointly build a beautiful campus”的主题活动,在活动中引导学生自行组建活动小组,完成校园环境打扫、校园生活记录等拍摄活动,完成拍摄后在课堂中互相交流、分享,检验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
2.3.1 活动目的
(1)语言目标。①有效输入,根据课堂所学掌握学校生活描述语言;②有效输出,根据课堂所学、亲身实践,在课堂中分享活动心得。(2)劳动目标。感受学校生活劳动元素,通过亲身劳动,掌握劳动技能,培养劳动习惯。(3)价值观目标。在小组合作中交流、分享、展示,培养劳动意识和集体意识。
2.3.2 活动流程
(1)活动准备。①完成人员分组,并选出组长;②组长之间分配学校劳动元素采集点。(2)活动实践。①组长带领前往劳动元素采集点,收集不文明行为;②对照不文明行为进行改善;③完成文明行为前后记录。(3)活动交流。①课堂交流,完成劳动活动分享;②课后作业,完成劳动活动小报制作。
3 结语
劳动教育作为提高学生劳动能力,培养劳动意识,树立劳动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教育工作者应当以此为目标积极探索出劳动教育融合路径。在现阶段教学过程中,部分初中英语教师受到固有思想影响,出现教学目标重理论轻实践、教学内容重静态轻动态、教学方式重传统轻生活等问题,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初中英语教师应当积极结合教学现状,从确定具体课程目标、重构劳动教育框架、采用多样渗透方式等方面进行优化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