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舰载防空导弹武器发展趋势

2023-02-21王文刚

军事文摘 2023年3期
关键词:巴拉克舰空中程

孙 林 王文刚

舰载防空导弹(以下简称“舰空导弹”)是水面舰艇防空反导的主战武器。自20世纪50年代问世以来,舰空导弹已发展了三代,显著影响了空袭与防空的作战样式,在美国越南战争、英阿马岛冲突、海湾战争等局部战争和冲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空中和水面目标威胁的不断提高、舰艇防御战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各种新理论、新技术在舰空导弹研制中的创新应用,必将进一步推动未来舰空导弹的快速发展迭代。

舰空导弹概述

舰空导弹分类。舰空导弹是指从舰艇上发射,用以攻击空中来袭的各种作战飞机、精确制导炸弹、反舰导弹乃至战术弹道导弹的制导武器装备,是水面舰艇(舰队)对付空中和水面威胁的防空反导主战武器。舰空导弹与舰艇上的指挥控制、探测跟踪、发射系统等构成舰空导弹武器系统。

美标准-6导弹

按照射程,舰空导弹可分为远程、中程、近程和末端舰空导弹;按照射高,舰空导弹可分为高空、中空、低空和超低空舰空导弹;按照作战使命,舰空导弹可分为点防御舰空导弹和面防御舰空导弹。

舰空导弹的战略意义。舰空导弹是维护制海权的关键装备,也是维护海外利益安全的重要力量。一方面,在现代海战中,空袭和反空袭仍是主要的作战形式。在制海权争夺战中,水面舰艇面对全方位、立体的敌方攻击,舰空导弹担负打击敌空袭兵力兵器双重任务,提高舰空导弹的作战效能,不仅有利于保证水面舰艇海上生存,还有助于争夺制海权,在海上构筑一道维护国家安全的防御屏障。另一方面,海洋不仅是国土防卫最前沿的战略屏障,也是国际交往的大通道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资源宝库。随着各国围绕海洋争夺战略利益愈加激烈,实施海上护航、遂行海上维权、撤离海外公民等海外行动和保障能力需求日益增大,这些因素使得发展新型舰空导弹、增强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的需求更加迫切。

国际舰空导弹武器发展现状及典型装备

国际舰空导弹发展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当时水面舰艇的主要威胁是来自高空俯冲投弹的各种轰炸机,因此第一代舰空导弹主要进行中低空、中近程层次的防御,并兼具中高空、中远程防御能力,这一时期的舰空导弹系统反应时间长、可靠性低、体积和重量大、杀伤空域小、抗干扰性能差。典型产品包括美国的黄铜骑士、小猎犬、鞑靼人和苏联的波浪、风暴、黄蜂-M,以及英国的海蛇、法国的玛舒卡等。

美标准-6导弹发射

法国海响尾蛇舰空导弹

第二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各种低空超低空反舰导弹开始成为水面舰艇的主要威胁,同时飞机超低空性能显著提升,舰空导弹面临多空域、多方向、多批次饱和攻击战术挑战。因此,第二代舰空导弹开始发展相应的低空反导能力,系统反应时间大大缩短,且具有一定的多目标拦截能力,同时采用多种制导方式,导弹命中精度高。为应对海空威胁,美国、俄罗斯自主构建了多层防御的舰空导弹体系,如美国构建了以远程标准-2增程、中程标准-2和标准-1增程、近程海麻雀、末端拉姆为核心的四层舰空导弹武器系统;俄罗斯构建了以远程里夫、中程施基里、近程剑、末端喀什坦为核心的四层舰空导弹武器系统。另外,英国、法国等则通过研制与引进相结合,重点发展中近程舰空导弹武器系统。

第三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今。舰空导弹逐渐发展成为具备抗饱和攻击能力的高性能防空反导武器系统,将多种性能不同且能够相互搭配的防空武器,通过指挥、控制、通信及情报(C4I)系统有机地组成一个多层次、多节点的防空体系,强调对付多目标、360°全空域作战能力和“发射后不管”性能,注重系列化、模块化、通用化发展。典型产品是美国的宙斯盾舰空导弹武器系统、俄罗斯的里夫和里夫-M舰空导弹武器系统。

国际典型舰空导弹武器装备。目前,舰空导弹武器装备种类繁多,涌现出国际市场知名度较高的典型产品。从最大作战距离看,中远程舰空导弹典型产品有美国雷神公司研制的标准-2 Block 4(射程150千米)和标准-6(射程370千米),苏联牛郎星国家科研生产联合体研制的里夫(射程120千米),以及以色列航空航天工业公司研制的巴拉克-增程(射程150千米);中近程舰空导弹典型产品有美国雷神公司研制的改进型海麻雀(射程50千米),欧洲MBDA公司研制的紫苑-15(射程30千米)、垂直米卡-RF(射程20千米)、垂直米卡-IR(射程12千米)、通用模块化防空导弹(射程25千米)、增程型通用模块化防空导弹(射程45千米),南非丹尼尔公司研制的矛-IR(射程12千米)、矛-RF(射程25千米),以及以色列航空航天工业公司研制的巴拉克-中程(射程35千米)、巴拉克-远程(射程70千米);末端舰空导弹典型产品有美国和德国联合研制的拉姆(射程9.26千米)。

国际舰空导弹贸易特点

国际舰空导弹的历史成交情况。当前全球仅有少数国家拥有谱系完备的舰空导弹产品。根据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全球武器贸易数据,1950年—2021年全球舰空导弹武器系统交易95套。其中,远程2套、中程15套、近程66套、末端12套。远程型号为俄罗斯的里夫,中程型号有以色列的巴拉克-MX、意大利的信天翁-NG、俄罗斯的施基里-1,近程型号有意大利的信天翁、以色列的巴拉克-1、南非的矛、俄罗斯的黄蜂-M、法国的垂直米卡和海响尾蛇,末端型号为美国的拉姆;全球舰空导弹交易78303枚。其中,远程2366枚、中程13413枚、近程13852枚、末端48672枚。从市场占有率看,远程市场以以色列的巴拉克-8ER(占比86%)为主,中程市场以美国的标准-1(占比37%)、改进型海麻雀(占比25%)、标准-2MR(占比17%)为主,近程市场以美国的海麻雀(占比51%)和鞑靼人(占比9%)、意大利的阿斯派德(占比8%)、俄罗斯的黄蜂-M(占比7%)为主,末端市场以俄罗斯的箭-2(占比78%)、法国的西北风(占比6%)、英国的海猫(占比5%)、美国的拉姆(占比4%)为主。可见,舰空导弹市场由美国、俄罗斯、以色列等主要军贸大国主导。

以色列巴拉克舰空导弹

国际舰空导弹的未来市场需求。进入21世纪以来,众多国家开启舰艇更新换代,尤其是未来十年将是全球海军发展的关键时期,海洋形势也将在此期间发生巨变,各国海军对海洋主导权的争夺亦将愈加激烈。但由于技术水平与建造能力限制,许多第三世界国家甚至一部分中等发达国家并不具备自主建造水面战舰的能力,只能通过从国外进口的方式来满足本国海军建设的需求,这将使得与舰艇防空相配套的舰空导弹系统军贸迎来空前发展。根据专业机构预测,2023年—2030年间全球舰空导弹市场规模将达到277亿美元,平均每年市场需求达35亿美元。由此可见,未来舰空导弹市场需求潜力巨大。

国际舰空导弹发展趋势

随着未来海战呈现作战对象的种类与作战模式多种多样、战术技术性能飞速提高、作战环境复杂多变等新特点,舰空导弹呈现新的发展趋势。一是研制更为先进的雷达系统,发展相控阵雷达技术,提高对反舰导弹的探测识别能力;二是采用复合制导技术,提高舰空导弹抗电子干扰能力;三是采用先进的制导、控制、滤波技术以及目标运动参数估计的算法,发展捷联惯性导航技术,提高舰空导弹的精确跟踪能力和超低空掠海反导性能;四是采用协同制导、垂直发射和“发射后不管”技术,提高舰空导弹武器系统拦截多目标的能力,有效对抗反舰导弹饱和攻击;五是围绕探测、制导、火控等技术,升级现有舰空导弹型号与性能,提高舰空导弹执行多任务能力,尤其是反蜂群无人机、高超声速武器攻击的能力。

结语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空袭装备性能日新月异,空袭装备作战能力飞速发展,水面舰艇编队面临各种先进战机、精确制导武器、巡航/反舰导弹、无人机等空中打击力量的超低空饱和攻击威胁,国际各主要军事大国竞相推动新一代舰空导弹研发进程,并呈现不同的发展特点和思路,未来相关技术发展方向和国际贸易动态值得进一步关注。

猜你喜欢

巴拉克舰空中程
民用飞机设计参考机种之一 伊尔-18四发涡轮螺旋桨中程旅客机
基于遥测数据的舰空导弹脱靶量估算方法研究
有限雷达资源条件下的舰空导弹发射时序模型研究*
基于Bootstrap方法的舰空导弹武器系统制导精度评定
双面巴拉克
“袋鼠妈妈”与儿共心
奋斗成就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