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医学细胞生物与遗传学》学情分析与应用*
2023-02-21邹博王宗霞应康贾小娥毕艳楠周成江
邹博 王宗霞 应康 贾小娥 毕艳楠 周成江
(包头医学院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
2018年9月10日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九个坚持”的重要教育改革新理念,强调社会主义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面对现阶段国家发展对于医疗人才需求的不断提高,传统的教学模式远不能满足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教育改革迫在眉睫。要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学改革方向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展开,学情分析在教学中的作用变得重要起来。
传统的教学理论认为教学的目的是教师主导的认识活动,教学强调知识的“传递—接受”属性,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现代理念方式已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学生不仅是教学的对象,更加成为了学习的主体,整个教学过程的主体,强调知识的“传递—批判—发展—接受”体系,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引导者[2]。学情分析在教学主体从教师向学生转化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通过学情分析,教学设计的起点从教学规律向学生情况转变,教育与学习更加平衡成为一体,课堂教学从教师的满堂灌转化成为学生提供发展的环境,教学只有针对具体的学生个体才有意义,真正做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3]。
《医学细胞生物与遗传学》是包头医学院临床医学本科第四学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课程多年来沿用传统教学模式,存在老师满堂灌,学生参与度低,形成“两张皮”以及缺乏连续性,教育理念滞后,评价方法单一,知识构架体系僵化等实际问题。教学模式亟待转变,学情分析成为教学改革的第一步[4]。因此,本教研室对于《医学细胞生物与遗传学》课程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学情分析,从深度和广度分析当前《医学细胞生物与遗传学》课程设计和教学情况,并对应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并且取得一些成果,为相关学科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一、学情分析
为了寻找本课程存在的痛点问题,学生需求以及确定教学改革内容与改革措施,本教研室编写《包头医学院细胞生物与遗传学临床医学教学调查问卷》,本问卷针对课程基本情况,课堂教学效果和基本教学手段三方面进行了数据收集,邀请2017—2019级的临床本科的同学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时间跨度为两个月共获得511份调查结果。对于问卷衍生的深入问题,通过与各临本班级学生代表座谈,并对于高年级的同学进行追访。通过问卷结果、与学生代表讨论和高年级同学追访得到了全面的第一手数据,通过学情分析得到本课程痛点问题,为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改革提供数据支撑。
(一)对于课程基本情况的调查
医学细胞生物与遗传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在基础医学体系中有重要位置。问卷结果显示学生认为本课程的学习对于生化与分子生物学(81.02%)和生理学(79.65%)的学习最有帮助。对于课程内容难度的调查显示,64.19%的同学认为课程较难,19.18%的同学认为课程很难,总体来讲超过80%的同学认为本课程学习存在学习困难。对于造成学习困难的主要因素进行调查,结果如图1显示,机制艰涩难懂(66.34%)和知识结构抽象(66.73%)成为学习最大的障碍。通过问卷结果分析和学生座谈,本课程第一个痛点问题是课程难度大,之后的教学改革将围绕引导和帮助同学克服高难度知识点进行。
图1 造成本课程学习困难的因素统计:A:细胞微观,看不见;B:机制难懂;C:结构抽象;D:结构和机制离生活较远
(二)对于课堂教学效果的调查
课堂教学是教学改革的重点方向,基础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5]。首先调查课堂教学中影响学生注意力集中的主要因素,结果如图2所示,62.04%表示影响因素是受到其他事物干扰,影响听课效果。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的普及,课堂教学受到移动电子设备的干扰,影响课堂教学的普遍性问题。其次对于同学需求的课堂教学内容进行统计,95.5%的同学认为专业知识的学习仍然是课程内容中最重要的部分,对于思维方式的训练和社会经验的学习同样有迫切需求。最后收集课堂教学中最吸引注意力的内容,学生对于临床病例(83.17%)、生活中的常见例子(75.75%)、遗传病的防治案例(56.75%)兴趣度较高,而对于细胞生物与遗传学机制(36.79%)兴趣度较低。以上调查结果显示,由于传统课堂教学方法单一,互动较少,导致学生授课时容易被非课堂因素干扰,课时量不足导致课堂教学难以把知识体系建立完整,导致学生喜爱实践案例排斥理论机制。针对问卷结果,进行学生座谈和追访得出本课程第二个教学痛点:教学方法单一,第三个痛点:课时量不足。
图2 影响听课时注意力因素统计:A:对上课内容不熟悉,不感兴趣;B:不喜欢授课教师;C:受其它感兴趣的事吸引;D:大班上课,效果不佳
(三)对于课程教学方式的调查
改变教学理念,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对于教学方式的调研具有必要性。进行学生喜爱的教学方式调查,结果如图3所示,案例式教学(79.45%),探究式教学(56.95%)支持率较高,灌输式教学(35.24%)和翻转课堂式(11.35%)则不受学生欢迎;学生最喜爱的教学辅助手段是录制小视频(72.21%),其余辅助教学手段网上资源(60.08%)、教具演示(54.01%)、最新文献教学(45.01%),学生的喜爱度也很高,表明课外辅助教学资源缺乏。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和科学实验的意愿进行调查,结果显示59.88%学生表示非常愿意参与,39.14%表示愿意参与,近90%的同学有参与科学实践的兴趣。统计制约学生参与科学研究的主要因素,结果显示,75.54%学生表示因为缺少创新思维,不清楚如何做相关科学实验成为主要原因,缺乏教师引导(55.58%)和课业沉重(52.84%)是影响因素。对教学方法的调查进行总结发现,传统灌输式教学必须进行改革,完全翻转课堂教学不完全适用于现阶段低年级本科程教学,由教师引导的探究式案例教学成为改革方向。由于课时量少的特点,本课程应提供更多的线上资源供学生自学,并积极指导学生进行科学实验作为课程的深入和延续。
图3 学生喜欢的讲课方式 :A:灌输式教学;B:探究式教学;C:案例式教学;D:翻转课堂式教学
二、学情分析的应用
(一)确定教学改革方向
通过学情分析找到本课程存在教学方法单一、课程难度大、内容多学时少三个痛点问题。教研室进行集体讨论,文献调研和进行学生座谈会确定从三个方向进行教学改革,第一,改革课堂教学内容和模式,进行多元化教学,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做到真正的以学生为中心进行课堂教学;第二,建设完整的线上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完整的自学资源,为学生提供预习、复习和拓展学习资源,从而降低学生课堂学习难度,将简单的内容放在线上自学减少课堂教学内容;第三,推进科研早浸入,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做到学以致用,边学边练,深化学科内知识,作为课程深入和延续教学部分。
(二)进行教学改革实践
根据教学改革策略进行了系列的教学改革实践。首先进行课堂教学内容重组,编写《医学细胞生物与遗传学》课堂重构与内容重组案例集,将知识点和案例相结合,实施多元化教学。将课程中的知识点与临床案例、生活案例相结合,带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将教学方式从低阶向高阶推动,从灌输到对话,从封闭到开放,从重知轻行到知行合一。对于课上教学方式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运用视频教学法、医生直接联系答疑、故事贯穿手机答疑、快闪抖音情景设置等多种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参与度,例如播放王振义院士抗白血病药物研发的事迹,讲解染色体易位突变与癌症的机制,同时宣传了医者仁心、大爱无疆的精神;其次建设线上教学资源,搭建优慕课和智慧树平台,建设临床聚焦、PPT、知识扩展、视频和音频以及题库等教学资源。2022年在智慧树开放慕课,以7-12分钟的小视频串联整个课程的知识体系;最后推进科研早浸入,培养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创新能力和实验技能,延伸课程体系。此外,创立“实验课堂”等第二课堂,指导帮助学生进行科研实践,形成以科研促进教学,以教学引导实验的良好局面。
(三)获得教学改革成果
通过教学改革,使课堂教学活起来,学生融入教学全过程。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度明显提高,解决了台上教师满堂灌,台下学生玩手机的现象,成绩获得极大提升。线上教学资源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优慕课点击量已经超过20万,受益学生达5000人。在科研早浸入的教学实践中,学生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9篇,主持校级科研项目13项,内蒙古自治区创新创业训练项目9项,获得大学生实验设计比赛、挑战杯等各类竞赛奖项共100余项。同学们在参与科研和竞赛的同时对于本课程的知识体系有了深刻理解,优秀的研究成果被应用到课堂教学之中,例如本科生侯天宇发表论文《蒙药童格勒-1对急性辐射小鼠保护作用的研究》中的细胞微核率实验内容就应用在染色体畸变一章的课堂教学中,成为精彩案例。通过三个方向的教学改革解决了课程的三个痛点问题,使学生爱课堂,爱科研,更加爱学习,让书本上的知识活了起来。
三、总结和展望
本课题组运用问卷调查,学生座谈会,教师集体讨论与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系统的学情分析,发现医学细胞生物与遗传学课程急需改革的痛点三个问题,即教学方法单一、课程内容难度大、课时不足。运用学情分析结果,教研室制定进行多元化课题教学、建立完整网络学习资源体系、推动科研早浸入三个教学改革方向并且进行实践运用,获得良好效果和丰硕教改成果,学生课程满意度高达93%。
通过总结近些年来的教学改革经验,我们发现国家需要、社会需求、学科发展和学生学情每一年都在变化,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科研能力必须匹配时代发展。所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学生面临来自考研就业的巨大压力,这是对于学生自身的极致挑战,同样是对于学校教学质量的巨大考验。民族要崛起,国家要富强,教育体系必须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每一位教师必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时刻把握学情变化,不断纠错革新。教学改革无止境,创新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