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宁强县“珊瑚玉”产业开发观察

2023-02-21张剑南西安思源学院陕西西安70038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咸阳7099

收藏与投资 2023年1期
关键词:宁强县原石工艺品

徐 帆,张剑南 (.西安思源学院,陕西 西安 70038;.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咸阳 7099)

“珊瑚玉”,是由数亿年前生活在海底的珊瑚白化后形成的珊瑚礁,受碳钙渗入,又经历了几亿年的地壳变动,在长时间高温高压的作用下形成的硅质或者钨质的玉石[1]。本文将通过对宁强县“珊瑚玉”价值开发的考察和分析,探讨宁强县“珊瑚玉”产业的发展路径。

一、宁强的环境与产业

宁强县位于陕西省西南角,陕、甘、川三省交界之处。这里北依秦岭,南枕巴山,襟陇带蜀,南北交汇,山脉纵横交织。地形多呈“V”形构造,境内东南高,西北低,地貌类型主要为谷坝、谷地、低山、中心和高中山五种[2]。四季分明是宁强县重要的气候特征。

山区县的地理环境,使宁强县的主要产业一直以农业为主,虽然有金、煤、锰等矿产,但是储量有限,工业基础差且发展极为缓慢。由于地处深山,远离区域中心城市,第三产业也处于极度不发达状态,2009年全县旅游综合收入为7 240万元[3]。

随着2007年西成高速的建成,特别是2017年西成高铁的建成,处于西安—成都一线交通线中点的宁强县开始发展以茶文化、自然、人文景点为主的旅游业,社会经济也逐渐改善,第三产业在2021年获得增加值46.41亿元的成绩[4]。

二、“珊瑚玉”的发掘

目前已知的“珊瑚玉”产地,除印尼苏门答腊岛外,在国内主要分布在台湾、新疆吐鲁番,以及陕西宁强与四川广元一带。根据研究,宁强县“珊瑚玉”的产地散布在四川、陕西两省交界处的大巴山系龙门山北段一带的沉积岩岩层中,分布于东北—西南向长 40 km、北西—南东向宽 25 km左右的狭小区域内,包括宁强县的巴山镇、二郎坝镇、罗村坝村境内;此外,与宁强隔山相邻的四川广元市朝天区中子镇,旺苍县国华镇、万家乡等地亦有发现“珊瑚玉”[5]。

2010年前后,埋藏在宁强县大山之中的“珊瑚玉”价值突然被人发现,随着收购原石商人的进入和珊瑚玉暴涨的价格,民众闻风而动,开始自发上山粗暴地发掘“珊瑚玉”原石。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珊瑚玉”原石的开采都处于一种无序状态中。在山民开采“珊瑚玉”的过程中,山体被随意挖开,植被被毁,环境也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到目前为止,宁强县“珊瑚玉”的储量依然不明确,原石的开采也未曾得到规范的管理。但是,由于“珊瑚玉”原石不断被发掘出来,以及文玩奇石业内人士的炒作,宁强县“珊瑚玉”产业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内还是从无到有,慢慢地发展起来。

到目前为止,宁强县境内发现的珊瑚化石(图1)大致以管状(或称单体珊瑚)以及群体珊瑚为主。单体珊瑚化石多呈灰白色。群体珊瑚化石则颜色绚丽,色彩丰富,有白色、黄色、红色等多种色彩;其纹理呈星点状、菊花状、柠檬切片状、卷纹状,虫体状、指纹状等,变化多端(图2);颜色则红若鲜血、粉若桃花、黄若玛瑙、白若羊脂;质地细腻,通透感强,温润细腻,又有柔和的光泽,非常美观。从矿物学的角度来看,宁强县“珊瑚玉”是珊瑚骨骼孔隙被碳酸盐矿物充填所形成的化石,主要组成矿物为方解石,所含的其他矿物较少;从宝石学角度看,宁强县“珊瑚玉”密度2.71~2.72g/cm3,生物结构部分均为微透明至不透明、非生物结构区域为半透明至透明,光泽度为玻璃光泽至油脂光泽,其生物结构部分略偏油脂光泽、非生物结构部分略偏玻璃光泽,点测折射率1.50,是优质的玉石材料[5]。

图1 宁强县“珊瑚玉化石”

图2 珊瑚化石剖面多样的纹理

三、“珊瑚玉”产业价值探讨

珊瑚、珍珠和琥珀并列为西方三大有机宝石,珊瑚在东方佛典中亦被列入七宝之一。作为珊瑚重要产地之一的台湾的“珊瑚玉”化石,开采较早且储量有限,目前已被采掘殆尽。

宁强县“珊瑚玉”化石的发现,不仅使珠宝奇石的原石商人蜂拥而至,也让珠宝玉石加工行业的从业者聚集至宁强县“珊瑚玉”原石分布区域,并以家庭小作坊的形式从当地的农民手中收购珊瑚化石,然后在自己创办的玉石加工作坊中完成“珊瑚玉”的雕琢,使之成为在消费者手中流通的“珊瑚玉”成品。

伴随着“珊瑚玉”加工作坊而来的,是在县城中开设的多家“珊瑚玉”制成品商店。他们通常与“珊瑚玉”加工作坊同出一脉,类似于前店后坊(或者店坊分离)的形式,将制成的“珊瑚玉”成品在商店中进行售卖。这些“珊瑚玉”工艺品(图3),一部分通过门市商店销售给来宁强县旅游的游客,另外一部分则通过多方转手,出现在北上广深的珠宝市场中。由此,宁强县“珊瑚玉”形成了一个农民采掘—外来玉石加工者加工—商铺销售转卖—游客购买的完整闭环产业链。

这些“珊瑚玉”工艺品绝大部分为经过简单加工的原石,以及通过切割、钻孔、雕琢、抛光等工艺完成的雕刻品,包括吊坠、圆珠、手镯、桶珠、手串、项链等,也有部分戒指、耳环之属,价格因其大小花色的不同,在数百元至数万元之间。在工艺上,总体而言,宁强县“珊瑚玉”化石制作的工艺品还略显简单,缺乏精细、灵动、有创意的雕刻作品。

究其原因,一方面,珊瑚化石的硬度较低,摩氏硬度在3~4之间,不适宜进行复杂雕刻,但用来加工素面首饰如手镯、章石等,能非常好地表现其生物结构的独特性和美观性[5];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玉石加工者缺乏足够的创新意识。在“珊瑚玉”的固有硬度条件限制之下,改进加工工艺,综合考虑“珊瑚玉”原石的性质、色泽、纹理,利用俏色进行巧妙的构思,通过精雕细琢,形成精美的形制和图案,既能完美体现其生物结构和纹理特征,又具有美好的形态和寓意,则会显著提升“珊瑚玉”工艺品的价值。

图3 宁强县“珊瑚玉”工艺品

四、“珊瑚玉”的未来发展建议

(一)有序管理“珊瑚玉”矿产资源

“珊瑚玉”化石的形成,缘于亿万年前的海底珊瑚,由于沧海桑田的地壳运动,珊瑚在岩石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埋藏作用、沉积作用、成岩作用、石化作用等最终变为化石[6]。分布和产出的稀有性,成为“珊瑚玉”的固有特性。政府应该出台对于“珊瑚玉”原石的采掘政策,通过对境内珊瑚化石储量的勘探,制定合理的开采制度,使珊瑚化石开采处于可控而非无序的状态,一方面保护资源,避免有限的珊瑚化石在产业链发展的初期就被采掘一空;另一方面,通过珊瑚化石的供应量的控制,也能在一定程度提升珊瑚工艺品的价值;同时,有序的珊瑚化石开采工作还能避免生态环境被破坏。

(二)提升“珊瑚玉”加工工艺

“珊瑚玉”的加工工艺,是决定制成的工艺品价值的重要环节。宁强县境内本无珠宝玉石加工产业基础。现有的“珊瑚玉”加工作坊,几乎均是由于宁强县“珊瑚玉”原石的发现和闻名后蜂拥而来。设计师的水平良莠不齐,缺乏高水平的珊瑚制作技艺、缺乏创新的设计思想是宁强县“珊瑚玉”加工行业存在的普遍问题。技艺和设计能力的缺失,使宁强县“珊瑚玉”的制成工艺品多为构思简单的饰品、缺乏创意精美的工艺品。这在无形之中限制了“珊瑚玉”的价值提升空间。

有鉴于此,宁强县“珊瑚玉”从业者应该通过行业协会等途径主动学习探索,基于“珊瑚玉”的特性研究适宜的加工制作工艺,提升“珊瑚玉”制成品的品质和创意,进而促进产业链的良性循环。

(三)培育“珊瑚玉”市场

随着宁强县着力发掘县内旅游资源,推动旅游业发展,以及西成高速、西成高铁穿城而过,将宁强与西安、成都两大经济圈有效地连接起来,县域第三产业产值逐年增长,逐渐成为宁强县的重要经济支撑。

五、结语

“珊瑚玉”产业应该顺应旅游经济的发展,深入挖掘“珊瑚玉”的历史价值、美学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通过适宜的宣传手段扩大宁强县“珊瑚玉”在外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将“珊瑚玉”打造成宁强的一张名片。由此,一方面推动宁强县对“珊瑚玉”经济价值的发掘和发展,另一方面,推动宁强县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的发展,使二者相互促进,进而形成良性循环的“珊瑚玉”市场。

猜你喜欢

宁强县原石工艺品
艺术工艺品欣赏
斯里兰卡发现世界最大单体蓝宝石原石
3D扫描和3D打印技术在工艺品开发中的应用
专家支招科学挑选原石
宁强县耕地质量提升限制因子及潜力分析
华安玉工艺品雕刻
Superheroes Get Together 超级英雄大聚会
木雕工艺品如何保养
宁强县农村畜禽养殖演变及其趋势浅谈
试析适宜宁强县园林绿化的树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