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创”教育融入高校思政教学的路径探析

2023-02-20徐媛媛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双创思政大学生

徐媛媛

(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徐州221006)

在国家大力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创新成为引领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并推动着新一轮产业革命和科技革命的顺利进行。从国家层面来看,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和有效实施,国家迫切需要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创新发展提供新动能,从而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社会水平提高。这就需要高校进一步加快“双创”教育改革,即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将“双创”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和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之中。思政教学作为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渠道,受到国家及各大高校的高度重视[1]。新时代背景下,将“双创”教育与思政教学进行有机融合是深入推进高校思政教学改革的有效路径之一,也是推进高校“双创”教育深入改革的重要路径之一。“双创”教育融入高校思政教学具有哪些重要意义?当前“双创”教育融入高校思政教学中存在哪些具体问题?如何优化“双创”教育融入高校思政教学的有效路径?上述这些问题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

一、“双创”教育融入高校思政教学的重要意义

“双创”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一种新型教育模式,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发挥重要作用。高校思政教学作为落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渠道,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占据重要位置。“双创”教育在高校思政教学中的有机融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担当意识和社会责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和择业观念,推进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一)有助于培养青年大学生的担当意识和社会责任

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以及文化多元化等的发展,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在错综复杂的利益冲突中受到极大挑战。高校肩负着传播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和引导青年大学生坚定政治方向的重任。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他们社会经验不足、人生阅历较少,缺乏对事物的深入思考和准确研判能力,难以正确辨识社会上存在的各种意识形态、思想潮流等的内在本质与可能危害。在这种形势背景下,高校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引领作用,着力培养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和担当意识,使其朝着社会期许的方向发展[2]。思政教育作为传播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大学生思想价值取向的主要途径,承担着培养青年学生社会责任和担当意识的重任。“双创”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及创造能力为目的,旨在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其更好地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双创”教育融入高校思政教学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培养青年学生担当意识和社会责任的现实需要。

(二)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和就业观念

作为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高校肩负着培养国家和社会所需高素质人才的重任。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社会和市场对人才培养提出更高要求,高校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响应市场人才需求对人才培养作出相应调整。但在整体就业发展趋势、市场就业需求以及学生个人就业意向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之下,当前一些大学生在就业、择业过程中存在思想观念偏差现象。“双创”教育重在培养大学生的“双创”理念、精神和能力,不仅在意识层面注重学生“双创”精神的培养,而且在能力层面注重学生“双创”实践能力的提升,使大学生在具备基本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具有较高的“双创”意识、较强的“双创”实践能力以及更高层次的发展潜力,成为综合素质较高的复合型应用人才,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求[3]。思政教学作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实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重要手段,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双创”教育与思政教学在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等方面具有互补作用。“双创”教育为高校思政教学打开新的视角、拓宽学科领域;思政教学为“双创”教育提供正确的价值引导。因此,“双创”教育融入高校思政教学有助于纠正大学生就业择业过程中存在的思想观念偏差,帮助学生助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

(三)有助于推进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为充分激发广大民众的创新思想、有效发挥其创造能力,党中央深入推进并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一战略得到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与广泛支持。就高等教育领域而言,高校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紧紧围绕创新驱动发展,着力为国家创新发展服务,通过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大力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有效落实,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一批又一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双创”教育与高校思政教学的有机融合,旨在进一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双创”能力、核心竞争力以及综合应用能力的提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背景下,“双创”教育在高校思政教学中的有机融入满足创新时代发展的需求,也符合当前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趋势[4]。从人才培养视角来看,“双创”教育融入高校思政教学既有利于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树立和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也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创业能力以及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更有助于学生主体性、创造性以及内在潜力的充分发挥,从而推进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双创”教育融入高校思政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双创”教育和思政教育都是高校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现阶段“双创”教育融入高校思政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为教育理念落后、教育内容融合程度较低、思政教学方式单一、教师教学实践能力较低。

(一)教育理念落后,对“双创”教育认识不到位

新时代高等教育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全过程、全方位、全员“三全育人”,强调学生成人、成才。作为一种新型育人模式和新的教育理念,“双创”教育是对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将其融入高校思政教学有利于丰富思政教育资源,培养学生“双创”精神和实践操作能力[5]。然而,现阶段部分高校在将“双创”教育融入思政教学的过程中存在教育理念落后,对“双创”教育认识不到位的情况。首先,一些高校将“双创”教育视为就业教育,认为其就是简单地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甚至将其视为专业教学的点缀和延伸,仅对有创业意愿的部分学生进行简单的理论知识传授和创业技能培训,违背了“双创”教育与人才培养全过程相衔接的目标。其次,部分高校将“双创”教育视为专业教育的第二课堂,既没能认识到“双创”教育在大学生培养中的重要性,也没能从根本意义上理解“双创”教育的深刻内涵,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未能很好地将“双创”教育与思政教学进行有机融合。

(二)教育内容融合程度较低,课堂教学效果欠佳

思想政治理论课被习近平总书记定位为“关键课程”,在高校教育内容中占据重要位置。作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要渠道,高校思政教学坚持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双创”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新的教学模式,旨在通过多元化的理论教学和实践锻炼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创造能力,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从教学内容安排方面来看,部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双创”教育的内容融合程度较低,两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未能进行深入融合,教学效果欠佳。高校思政课以向大学生传授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相关体系及培养其道德品质为主要内容,更加强调学生在思想品德、道德品质、意志情操、政治立场、等方面的培养与形成;“双创”教育以向大学生传授“双创”知识以及培养学生“双创”理念、意识和能力为主要内容,往往以对大学生开展“双创”实践比赛、企业家精神培养、创新思维训练、创业就业指导等形式进行[6]。另外,“双创”教育不仅注重对学生进行创业知识方面的传授,而且注重对学生就业技能和分析就业形式能力的培养;思政课教学则更多强调学生基本就业知识的学习,有关就业观教育的内容较少。目前,高校“双创”教育与思政课教学在内容安排上整体还未达到深度整合、有机融合的程度。

(三)思政教学方式单一,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随着人才培养要求的不断提高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各大高校纷纷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开展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双创”教育与思政教育作为高校教育内容的两大组成部分,目前部分高校“双创”教育融入思政教学中的教学方式方法相对单一,教学成效不佳。从教学实践来看,部分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理论讲授的形式开展高校思政教学工作,更加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理论的传授,缺乏对“双创”教育理念的融入,使得“双创”教育与大学生思想品德培养之间存在脱节现象[7]。思政教育理念未与创新实践进行深度融合,既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也不能激发学生的创业激情和创新兴趣,导致学生的内在潜力和创新思维难以激发出来。

(四)教师教学实践能力较低,缺乏“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

作为学校有效运行和顺利发展的主力军,教师是学校开展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关键力量。“双创”教育和思政教育作为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前者在后者中的有机融入离不开一支强有力的教师队伍,尤其是既具有扎实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和熟练掌握专业基本技能,又具备丰富实践经验和社会阅历的“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双创”教育融入高校思政教学,需要教师在深入了解和全面把握思政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熟练掌握“双创”教育相关理论知识及实践经验。然而,当前思政课教师大多熟练掌握了专业领域的相关理论知识,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相关社会经验,但对其他领域知识和相关技能的涉猎相对较少,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将“双创”教育与思政教学进行有机融入[8]。

三、“双创”教育融入高校思政教学的路径优化

当前“双创”教育在融入高校思政教学中面临着许多困境,有待进一步加强改进。这就需要更新教育理念,正确认识“双创”教育;加强教育内容的有机整合,丰富思政课教学内容;创新思政教学方式,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加强教师培训,创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

(一)更新教育理念,正确认识“双创”教育及其重要性

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双创”教育在高校思政教学中的有效融入,需要突破传统思维定势,更新教育理念,在正确认识和全面理解“双创”教育内涵的基础上更加深入地将“双创”教育与思政教学有机结合起来。首先,在思政教学活动中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双创”教育并不等同于就业教育,更不是简单地对学生进行相关就业指导,而是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能力及综合实践能力。因此,在思政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培养学生的问题思考和问题分析能力,不断拓展学生的思维判断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发现和分析新事物、新问题的敏锐度和灵活性。例如,在思政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当时的教学情境和教学内容,结合具体事例引导学生从不同维度和侧面对同一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给出科学的解决办法和策略[9]。其次,在思政教学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双创”能力。在思政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及时了解自身专业发展前景、行业就业形式以及行业相关政策等,并在教学实践环节或课外时间让学生亲自参与相关的“双创”实践活动,提升实践能力。

(二)加强教育内容的有机整合,丰富思政课教学内容

“双创”教育在高校思政教学中的有效融入,需要加强“双创”教育与思政教学内容的有机整合,实现两者的深度融合与协同推进。在教学内容安排方面,教师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使“双创”教育内容与思政教学内容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在开展思政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当时的教学情境和具体内容有机融入“双创”教育内容,融入有关诚实守信、百折不挠等精神品质方面的内容,以培养大学生艰苦耐劳、坚韧不拔等“双创”精神与人格品质[10];还要注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基本概论、近现代史等方面的教学,在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备爱国主义精神的同时,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先进的理念。尤其是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高校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教学网络平台,大力推进“双创”教育在高校思政教学中的有机融入。

(三)创新思政教学方式,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无论“双创”教育还是思政教学,其最终目的都是通过一定的教育内容和教学方式,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因此,教师在将“双创”教育有机融入思政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两者之间的优势互补,尤其要注重两者在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方面的融合。也就是说,教师在将“双创”教育与高校思政教学进行有机融合时,要注重教学方式的改革和教学方法的创新。针对当前“双创”教育和思政教学仍然注重理论知识传授的弊端,教师要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在注重理论知识传授的同时,重视学生的实践性经验,加大实践教学比例。“双创”教育和思政教育二者不仅具有很强的理论性,而且具备极强的实践性,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既要做好理论知识方面的讲解工作,也要做好实践活动方面的组织工作,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积极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在实践活动中加强巩固和综合应用相关理论知识,做到知行统一、学做合一[11]。

(四)加强教师培训,创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

“双创”教育在思政教学中的融入对思政教育师资队伍带来了一定的挑战,需要高校进一步加强教师培训工作,推进“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首先,加强教师培训工作,着力提高教师教学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针对目前部分高校思政教师虽然拥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但缺乏一定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实践经验,课堂教学效果受到影响的问题,需要高校进一步加强教师培训工作,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一方面,鼓励并组织本校教师到行业企业或相关组织机构进行学习或研修,提高并丰富已有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经验;另一方面,广泛邀请创业成功人士、优秀企业管理人员或专业技术人员等进校担任实践教学课程或参与实践教学指导工作,提升教育队伍质量[12]。其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构建“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双创”教育在高校思政教学中的有机融入,既需要“双创”教师队伍具有思政教育素养,也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双创”相关知识。因此,高校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积极打造既拥有扎实专业理论知识又具备较强实际操作能力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从而推进“双创”教育在高校思政教学中的有机融入。

猜你喜欢

双创思政大学生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大学生之歌
双新双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