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数字赋能的高职教育新生态融合模式研究

2024-01-02吴东领吴俊娇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转型数字化数字

吴东领,吴俊娇

(唐山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0)

一、高职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理论基础

党的二十大报告第一次把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安排、一体部署,第一次把“推进教育数字化”写在了报告里,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做出的一项重要的战略部署,它对教育数字化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对此,重庆发布了《促进“互联网+”的文件》,河北开展了“教育数据管理”的策略性工作,吉林推动了“互联网+”的大平台的构建等。然而,很多地方政府、教育部门及学校对我国数字技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认识不足,数字技术的发展极不均衡,出现了“为建而建”等问题。2023 年6 月,我国教育部职教与成教司陈子季局长在《以数字技术为支撑,重构新的职教生态》一文中,明确了“以数字技术为支撑,重构新的职教生态”这一命题。

当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普遍存在着一个重大而又普遍的问题,那就是在数字时代下,怎样重建教育与教学的新生态。在教育数字化转型体制中,还存在着理念不到位、产教融合支撑度不够、资源建设缺乏统一标准等一系列问题。随着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5G 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网络技术和网络技术在高职院校的广泛应用,使得高职院校面临着新的挑战。

二、高职院校数字化转型的“共性”特征

目前,基于河北省内高职院校数字化转型情况调研,归纳了高职院校数字化转型的“共性”特征,数字化赋能高职教育仍面临众多问题与挑战。

一是在高职院校的试点工作中,坚持“以应用为导向”的原则,通过对“综合”的数字化校园的构建,促进校园的信息化进程,提升高校的数字化校园质量。“数字化”与“信息化”两个不同概念,厘清教育数字化与以往的“数字校园”“智慧校园”“教育信息化”等概念的关联性与差异性,教育信息化发展经历了多阶段的演变,而高职院校数字化转型是利用数字化技术、数字化思维和数字化手段,建设“智慧校园”的一个新的发展形态。

二是数字教育利用信息化手段对教育进行赋能,以提高高校的人才培养水平。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大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需要进一步增强。在信息技术支撑下的学生学习现状,与信息技术能够全方位地帮助学生优化学习模式、提升学习效果方面的预期目标之间还有着一定的距离,省内高职院校信息化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层次的整合亟待提高,但新技术、新设备、新环境等方面仍存在着“不好用”“被闲置”的问题。

三是数字教学已成为一种常规教学模式,而虚拟模拟训练的效果也在不断提升。在实践教学中,通过虚拟模拟教学对学生的辅助教学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而多数系统在建成后便处于“沉眠”状态,效率低下,系统之间的互通性较差,教育领域内的信息不能全面对接,形成了信息孤岛。

3.高职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对策

深化我国高职院校的数字化建设,推动高职院校在“十四五”期间实现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理念的更新、实践模式的创新和发展质量的优化,实现高职院校数字化建设。

一是建立合理的高职教育发展理念。数字化转型是今后高职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目前高职教育数字化的浪潮正在全国和各地兴起,但要保证高职教育数字化工作有序有效地进行,必须要建立一套合理的数字化发展的发展观。

二是明确高职教育数字转型的思想和战略。在对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实施路径进行系统设计的时候,需要从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总体要求和阶段特点出发,对其内涵要义进行深入地理解,从“院校改革创新—专业建设—课程教学改革”三个层次出发,将数字化驱动的教学与学习模式的变革,将以管理与服务为中心的治理能力现代化、支撑条件不断完善、体制机制持续创新作为着力点,对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任务与举措进一步明确,全面推动职业教育的数字化转型。

三是加强对高职教育数字转型的战略意识和发展立场。 《“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等,都突出了推进教育数字化改革在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性。在产业数字化和教育数字化的共同推动和引导之下,数字化转型已经变成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一个对职业教育进行改革与创新的必然发展趋势,同时也是一个对职业教育进行现代化改造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高职教育数字化转型新生态模型构建

打造产教深度融合的职业教育新生态,必须要有企业与高校在“共建、共享、共进”的原则下,重塑职业教育新生态的数字化转型目标定位,解决目前高职教育主体单一、产教脱节等问题,把支持企业的发展当作自己的价值目标,积极地与企业融合,密切地依赖于企业,竭尽所能地支持企业。高职教育将专业、课程、实训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建与人才(能力)需求相匹配的教师、环境、机制等供给因素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人才(能力)需求相匹配,提高毕业生的技术适应和职业转型的能力,为行业发展提供良好的人才支持和技术服务。

从高职教育系统内部来看,高职教育数字化转型新生态模型可以简单理解为图1 所示:

图1 高职教育数字化转型新生态模型

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实现互联互通和动态循环。

一是外环,是“数字化环境-教育管理-体制机制”的恶性循环。在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支持下,建立起一个数据驱动、人与技术相结合、跨界开放的数字教学生态。学校管理要明确权力和责任,促进学校的“以数据为中心”的政策制定。同时,高校的教学体制和体制的改革,也是高校教学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二是内环,是“资源服务—学生行为—教学行为—评价—考核—教育管理—科研”的内环。因为有了数字化的支撑,可以实现对动态产生的教学资料进行实时聚合,从而推动了内环的演进和发展。

三是回路,是由教育资源的内部和外部两个回路相互联通而构成的一个回路。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的数据、服务、制度和机制,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从而促进了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优质均衡发展。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相互促进的、可持续的、动态的发展体系。

五、数字化重塑高职教育新生态融合模式

从“数字化”的含义来理解,这种变革的实质体现为:对人才培育的流程与因素进行数字化,使“流程与因素”达到最大限度地趋近于最适宜的一组“规则”,再将其转化为数据,形成“固化—迭代”良性循环,从而实现对人才培育管理体制与管理能力的持续最优,从而推动高职教育管理与创新水平的螺旋上升,同时,也将“规则”的必然性,使其摆脱因人而变、难以持续改善的教育困境。

一是在支持型人才的发展上,构建“招生招工一体,校企双导师协作,校内外衔接”“全程全面合作育人”的人才培养方式。高职教育可以对企业领导干部、专业人才和一线员工等进行大范围、高水平的岗位培养,建立一种以“学习链”为基础的高职教育培养方法。建立适合职工专业发展的在职训练制度,形成支撑企业人才评价培养的综合测评体系。

二是以学校与企业的双重管理为基础,建立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资源交流平台,实现高职教育师资与企业技术职工的融合机制纵深互动。达到“教师与企业技术职工互教,信息实时共享;科技创新共同研发,共建共享生产实训基地。高校通过外聘方式将企业的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对高职院校学生和学员进行培训,并向他们介绍公司的管理发展和公司的创新做法。

三是激发院校人才培养、科技研发的有关职能。企业将党校、培训中心建在学校之中,这样不仅可以将学校的师资及研发方面的优势发挥到最大,还扩大了学校的发展空间。从而让资源的利用效率得到大幅提高,从而展现出复利价值。以业务的创新和发展为中心,构建起与各业务部门积极沟通的全过程的闭环式培训支持机制,运用绩效改进、案例式教学、结构化研讨等培训手段,开展一系列的业务技术培训班,包括行业动态,企业形势分析和规划,新业务和新技术的运用等。

四是构建以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为基础的混合式教学环境,开放知识资源;实践领域中的多个平台相互结合,实现了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和教育链的有机结合。从组织上看,以教育为主体的工业生态和以教育为主体的工业生态,形成了一个相互融合、协同发展的“产教大生态”。从而推动高职教育数字化赋能新生态可持续迭代发展。如图2 所示。

图2 数字化重塑高职教育新生态融合模式

六、总结

以数字化教育理念为导向, 构建高职教育数字化教育新生态。打破校企双方机制融通障碍,突破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体制协调壁垒,实现融合,共生,迭代的共同体,形成了相互促进的、可持续的、动态的发展体系。针对目前高职教育资源不均衡,教育模式的固化、技能培养的滞后等问题,为实现高职教育新生态系统内外部的相互影响和动态平衡提出了一种改革的思路,为推进高职教育数字化化转型和创新发展提供了有效思路和方法。

猜你喜欢

转型数字化数字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转型
答数字
数字化制胜
数字看G20
沣芝转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