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民族非遗文旅融合研究
——以凉山州越西县尝新米节为例
2023-02-20克其热哈木
克其热哈木
(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四川 成都 610041)
一、文献回顾及问题的提出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重要抓手,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村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1]。发展第三产业推进文旅融合日益成为主流,文化和旅游彼此交融、相辅相成,而节日文化在第三产业中具有独特作用,应抓住当前乡村振兴的重要契机,整合民族非遗文化资源,推动当地可持续发展。
尝新节是多民族共有的节日,如苗族、壮族、仡佬族、哈尼族等,通过回顾整理不同学者对尝新节的已有研究,发现尝新节是我国多民族共有的庆祝丰收的节日,也体现了历史上多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其节日功能和特色反映出农耕民族的一种集体记忆。陈璐[2]对砚山县举办首届“尝新节”的研究中提出尝新节也是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载体。高忠儒[3]以隆林仡佬尝新节为例,从民族节庆仪式联系民族团结分析民族节庆的社会功能,主要是在以旅游业为背景各地游客涌入当地,体验当地尝新节特色文化并在当地人与游客交往交流中促进彼此了解,且尝新节是多民族共有的节日,从该节日为切入点不乏为推进民族交流和团结的有效途径。沈德康[4]对藏缅语17个民族民间文学的分析,提出“狗尾藏种”这一象征性的细节暗示着生产方式的过渡。除了祀神,尝新节等农祀庆典还为人们搭建了一个交流平台。关于尝新米节这一传统节日在当代的发展状况,梁鑫[5]探析了尝新节在这种多圈层作用下逐渐形成的拟态环境和广西隆林仡佬族族体形态过程中的分合转换规律即传统尝新节在进入社会化圈层时呈现主动适应或被塑造的状态,同时,尝新节的传承及发展对当地仡佬族的族体认同具有重要的聚合或强化意义,这与本文田野调查地凉山州越西县尝新米节的现状有一定契合度。陈明君[6]以佤族新米节为例,对当地与“新谷”生长周期相关的仪式进行民族志研究,探讨文本和展演中新米节这一文化符号的现代转型过程,传统文化如何现代转型也是本文聚焦的重点。
不同学者对尝新节如何发展的方法、成效、困境与路径选择等方面的经验总结。如Min Qin⁃gwen[7]提出要通过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促进乡村振兴。本文研究的尝新米节就是彝族农耕文明中流传下来的,而借助该节日当地开始集中化种植并发展稻鱼产业助力发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关于非遗和文旅融合困境与路径选择方面的经验总结,张宇京[8]提出乡村文旅融合不能盲目跟随市场潮流模仿、跟风式发展,要结合乡村特色和实际,注意打造乡村文旅融合综合体。杨耀源[9]聚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性旅游开发。曾懋琼,胡卓华[10]利用现代新媒体传播技术插画的形式制作产品并推广。基于已有研究和普雄镇现实情况,可以通过完善基础服务设施,整合资源打造特色旅游线路;培育乡风文明,提高村民自我发展能力;聘请专家科学规划,把优势产业做大,地方性特色产业做优等,推动民族非遗尝新米节进一步发展。
当前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不乏对民族非遗和文旅融合的研究,但从微观层面聚焦凉山州越西县尝新米节的具体研究涉及较少或者说注意不够,可供参考的相关研究成果和资料有限。2022 年底成昆线高铁开通,凉山州越西县彝族尝新节入选四川省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等大背景下,关注传统文化节日在乡村振兴当中的多重价值研究,即非遗文化如何和乡村振兴相结合,服务于乡村振兴,这是值得关注和研究的。本文聚焦普雄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用文化功能理论进行阐释,对当地尝新米节的来源传说、过程和内容、特点和功能,以及传承和发展等部分展开仔细梳理和研究,探究其背后的文化积淀和深层结构,分析节日里所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信仰观念,通过这样一个典型的个案为乡村振兴背景下民俗文化互动提供一些经验,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二、越西县尝新米节文化溯源
凉山州越西县尝新米节主要与农时节气生活有关,这是对自然的敬畏,是由人类文明辛勤耕作发展而来的一种民族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尝新米节是凉山州越西县彝族的传统节日,有相关来源传说,该节日承载着人们对历史的情感和记忆,是维系当地社会和谐、构建乡风文明、促进民族交流认同的重要纽带。
(一)尝新米节发源地—彭伙拉达
普雄镇彝语称“彭伙拉达”,因彝族土司彭伙家在此居住得名。普雄镇在历史上是民族相互接触较多的地方,且早期因普雄镇接近越西县古城,很多外来的商人,主要是汉商,也有少部分的藏族跟该地区的彝族人交流较频繁,接收的其他外来民族文化相对多一些,受周边文化影响较深,一定程度上反映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普雄镇坐落于越西县的东南部,有彝、汉、藏等不同民族在此居住,气候宜人,土地肥沃,冬暖夏凉,适合农作物生长,而水稻是当地种植范围广且种植年代久远的经济作物,普雄镇稻田种植规模达1 000 余亩。成昆铁路穿镇而过,该地是容纳了彝族文化的诸多典型特质的彝族聚居区,也是彝族“尝新米节”的发源地,独具民族风情。
(二)关于尝新米节的相关传说及文化释读
尝新米节历史悠久,早期的彝学研究著作《倮倮•云南倮倮泼—法国早期对云南彝族的研究》中就有对彝族尝新米节的记录和描述[9]。
尝新米节作为凉山州越西县的传统节日,彝语“ꍯꏀꋠ”“车史则”,“ꍯ”即为稻,水稻;稻谷。“ꏀ”即为新,年轻;尝鲜。“ꋠ”即为吃,用(餐),“ꍯꏀꋠ”彝语北部方言意为吃新米,也有称“ꍯꏀꀕ”的,“尝新米节”这一传统节日是凉山州越西县彝族先民为了纪念狗给人们带来稻种,使人们免于饥饿而举行的庆祝丰收、祭祀祖先、文化娱乐的节庆活动,因而显示出极大的丰富性。大部分彝语北部方言地区都有尝新习俗,现在说吃饭,吃稻米,吃荞麦,吃土豆等就很具体,如尝新荞、尝新燕麦、尝新土豆、尝新玉米等,但总体的都叫“ꆿꇂꍮꒉ”。过去因经济条件落后,粮食缺乏,在青黄不接的时候粮食供应艰难,吃不饱。这时有新粮食出来对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们来说是一件非常高兴的事,有新的粮食收成,意味着不用再挨饿了。这是对自然的敬畏、人类文明和辛勤耕种相关的一种文化。而尝新吃新稻米这一形式主要集中于越西县地区,以集体形式流传,自然延续和发展,文化历史悠久。以下是笔者在田野调查中收集的相关口述。
1.从前,有一个人带两只狗去打猎,在森林中,猎狗紧追着猎物不知到了什么地方,回来的时候狗尾巴上就粘着有稻粒。
2.神狗经过一晒着稻子的坝子,稻粒粘在狗尾巴上,在渡过河水(据说是天地分界线)时部分稻粒被冲走,而没碰到水的稻粒则留了下来,被带到了人间。
3.天神恩体古兹放洪水淹没大地后,独剩仲牟由,他在动物们的帮助下,娶到了恩体古谷兹的女儿,和他们一起来到人间的狗,其狗尾巴上就粘有稻粒。
尝新米节的起源和社会历史背景信息,解释了稻谷来源于自然,反映出稻谷与彝族早期传统狩猎活动的密切联系;稻谷来源于天上,与神密切相关,始终贯穿着神的意志,这样的叙述与彝族“阿普笃慕”神话故事中粮食从天上带下来的故事情节相呼应。节日传说涉及仪式与神话的关系,节日也是一种仪式,仪式与神话有密切的关系,节日以神话或故事作为仪式的来源或根源解释文化传统,同时又通过仪式的活动和展演来重新确立该神话的真实性,两者相辅相成。细小的文化事项背后带有丰富的内容,“新米先给狗吃”是过“尝新米节”的重要仪式,蕴含着彝族对狗带来稻种的感恩,体现了敬畏自然和尊重生命的民族精神。该节日承载了彝族对农耕、狩猎和游牧时代的情感记忆,稻种从天上来,地上种,在地上也离不开天的庇护,如阳光普照和雨水滋润,才能成长和收获,人在天地之间生存繁衍,尝新米节反映了彝族朴素的生态文化观,也强调了人与自然、人与动物的和谐。
三、尝新米节的仪式实践
彝族祝福语“ꆿꍯꂷꌵ”以茶和稻泛指五谷,承继了彝族古老文化,而稻就是尝新米节里最核心部分。节日前的准备工作主要是确定吃新日期,村里老人和毕摩会根据田地里水稻成熟情况,结合彝族历法计算出最佳日期,彝历虎月,蛇日抽好稻穗马日吃,或猪日抽好稻穗鼠日吃。尝新米节当天,人们在水稻田里抽取成熟麦穗回家制作成新米,祭祖、喂狗饭、集体杀猪吃新米、参加政府组织的庆丰收活动等。依据彝族历法来确定尝新日期,反映出彝祖天文历法文化和当代生产生活的活态传承,祭祖是彝族不忘逝者并祈求逝者保佑后代的传统表达方式,作为一种具有社会价值的话语系统和符号意义的集体行为表达仪式,节日活动较为严格地遵循着一套仪式流程,仪式过程有着特定的目的性与指向性,满足了彝族社会民俗以群体活动祝愿和庆祝丰收,表达感恩的社会心理,既安顿个体精神,也建构社区传统同在的情感归属与文化认同价值,维系着彝族乡土社会族群文化认同[10]。
“以前要吃的新米会在前一天准备好,一般是农历虎月,蛇日抽好马日吃,或猪日抽好鼠日吃,‘吃新米就吉祥,吃新米就如意’。吃新米这天,去地里抽稻穗,把谷粒弄下来倒进铁锅中翻炒,等表皮变焦倒进石臼里舂成米。因制作过程比较繁琐并且新米还在长,一般不会去抽太多,就象征性吃一点,做饭时抓一把新米放在旧米上煮熟。以前是整个村子一起杀猪或牛过新米节,钱大家一起承担,肉和新米出锅先舀一些放在祖灵台上给祖先吃,然后给家里的狗吃新米,最后我们才吃。现在很多人都是在市场上买现成的新米来吃一点,家里还养狗的比较少,给狗吃这一步也逐渐略掉了,端给祖灵吃后,人们就动口了,村里还是有组织一起出钱杀猪吃新米的习惯。”①
以上口述具体包括了尝新米节的日期、过程及“尝新就吉祥,尝新就如意”的美好愿望和寓意,同时我们能看到尝新米节作为一种载体在促进社会互动、人际交往、团结凝聚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
四、乡村振兴背景下尝新节的多重价值
文旅融合在发展动力、运作方式、战略目标层面与乡村振兴具有高度耦合性,是赋能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凉山州越西县彝族尝新节入选四川省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22年年底成昆铁路复线开通,游客出行更加便利,2022 年“中国气候宜居城市(县)”创建示范名单越西县上榜。为传承农耕精神,弘扬传统民俗文化,2023 年4 月越西县在普雄镇阳坡村举办首届开耕节,结合普雄镇阳坡村新修景观栈道,由毕摩带领民众诵祈福语进行转山仪式,耕牛下田,下田插秧苗,歌舞和非遗乐器表演,开展达体舞比赛,以及打造20℃清凉越西县旅游品牌,举办火把节展示彝族文化和招商引资等系列活动。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越西县如何以现代化姿态势在变局中开新局,如何依托这些彝族非遗,展现源远流长的彝族文化和民风民俗,打造成昆线上彝族传统文化展示地,助力凉山州越西县乡村经济、产业和文化振兴,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社会意义。
节日是承载一系列地方性知识以及民众记忆的重要工具,期间的各项民俗活动则是张扬其本身内涵及地方性色彩的生活方式,以及主要途径[11]。凉山州彝族地区民俗节日活动独特多彩,凉山州越西县尝新米节这一彝族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丰富,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独特产物,人们基于生存发展的需要创造并赋予了尝新米节特定象征意义,在年复一年中予以实践,彰显彝族文化的独特符号。传统节日文化有凝聚人心、传承民族文化、增进民族认同、促进文化建设等功能[12]。人们怀着敬畏、喜悦之情在过节前做好一切准备工作,过节时与身边的亲人、朋友等严格按照仪式流程完整地实践,在行动和心理上全身心投入,吐露心中期盼和感激之情,热闹过完节后一切恢复日常的平静,人们在节日仪式中享受短暂休憩后带着内心新的希望进入各自生活圈,也在这样的时令节日中体验季节更替,传承民族文化。凉山州越西县尝新米节是彝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节日是探寻彝族文化记忆的独特标识,是增强彝族村寨地方凝聚力的文化表达,是培育人们感恩心理的重要传承载体,也是彝族人民寻求与自然生态平衡的情感表达。
(一)延续集体记忆,增进民族认同
尝新米节作为集体记忆的文化实践,节日中的互动强化了文化记忆,增强了该地的文化认同性。从表面上看,该仪式只由做新米、祭祖、喂狗饭等几个部分构成,但每一部分又都离不开更小的细节,且背后又蕴含相应传统。共同耕作、共同拔穗、共同杀猪庆祝、共享丰收的喜悦等,参与者在这样具有民族性、稳定性、周期性的习俗中,通过重复做着同样的动作,说着同样的话,不断在心中体会那种民族精神,其集体理念和情感得到不断培养,凝聚功能也因此得到充分发挥。近年来,在活动的宣传和举办中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摄影师等汇聚在此,共同体验凉山州越西县拔穗吃新米集体活动,参与主体和影响力也在逐步向外延扩,在全球化文化大混血的时代,这种带有丰富内容的纪念仪式和群众参与性高的习俗在延续集体记忆,增进民族认同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有助于扩大人们的参与度凝聚村寨人心,促进当地社会和谐发展。
(二)传承历史情感,提升文化自信
马林诺夫斯基指出:“文化在满足人类的需要中创造了新的需要,这就是文化最大的创造力和人类进步的关键,其中,人类的需要包括个体需要与社会需要。”[13]关于个体需要,人们通过尝新米节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释放自我心理表达的需要,其次是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调适,以及人和神灵关系的调适。在个体需要的实践活动中又蕴含着社会需要,在人们参与仪式,庆祝稻谷丰收、祈求祖先保佑,举办相关集体活动等维护了彝族社会的稳定,保留了彝族传统文化,该节日也彰显着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共同遵守并实践传统节日,有助于提升人们的归属感和认同感,特别对于培养青少年正确文化价值观,提升民族文化自信心意义深远[14]。通过隆重、神圣的节俗,村民与故去的祖先发生情感的沟通,其实也是与文化传统的对接和传承,既安顿个体精神,也建构社区共享的价值。
(三)维系关系网络,促进社会和谐
节日当天人们共同背着背篼走向田间,绕自家田走一圈并拔出成熟稻穗,拔的同时嘴里用彝语喃喃自语,大意“保佑稻粒坚实饱满,今年大丰收”。这天由村委会或自发组织,人们集体出钱杀猪庆祝尝新米节,村民都聚合在一起,共同参与,在等待帮手们处理和分肉的时间里增加村民互动,增进相互了解与信任,维系村寨人际关系的重要途径,也为培养人们和谐、友善、团结和睦的积极价值观提供了天然土壤。该节日活动也是彝汉杂居区人们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载体,在尝新米节这天,当地政府组织在普雄镇广场上进行文艺表演、制定完善村规民约等,来来往往的不同民族人们汇集现场吃新米、观看表演、参与活动等,吸引不少外来游客来体验当地特色民族风情,有利于增强社会互动交流,强化关系网络,若能合理发挥民族习俗优势,有望使之成为构建和谐民族社区的社会力量。
(四)感受生态融合,打造普雄镇名片
民俗节日跟与族群记忆,环境、生计和生态也是不可分离的。尝新米节作为农耕文明的文化遗留,一方面反映民众的物质生产生活,另一方面也蕴含着“天人合一”遵守自然规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意识。彝族有万物有灵观且注重万事万物的起源,有源才有流,在享受谷物丰收的时刻也不能忘记这份喜悦的来之不易,感恩天地神灵的庇护,保护自然。尝新节期间在田里拔稻穗,激发人们感受大自然、亲近大自然,激发生态保护意识,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另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打造“20℃清凉越西县”名片,文旅融合的进一步推进为当地带来名片效应和经济效应,改善人们生活。
五、乡村振兴视角下尝新米节传承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乡村振兴背景下,目前尝新米节传承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节日习俗逐渐消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和旅游资源有机整合度较低;乡风文明和内生动力有待进一步发展;重点特色产业和景区的打造不足,宣传反响度不高。对此提出策略,如多途径加强尝新米节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完善基础服务设施,整合资源打造特色旅游线路;培育乡风文明,提高村民自我发展能力;聘请专家科学规划,把优势产业做大,地方性特色产业做优等,推动民族非遗尝新米节进一步发展。
(一)面临的问题
1.节日习俗逐渐消失
一方面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条件日益改善,对传统习俗的依附力不再像以前那么强烈,尝新米节意识淡化,很多人家里没有再养狗了,故“喂狗饭”这一步骤常被省略,尝新节仪式简化,逐渐流于形式,重视度降低,很多青少年已不明白该节日背后的内涵,带有集体无意识式的遵从和实践。另一方面,若内部本身就缺乏对自身传统文化正确认识的支撑,那么在面对全球化时代和互联网信息爆炸,趋向于追求娱乐新潮迭代等影响时,传统文化可能难逃被边缘化的问题,当前加强尝新米节仪式的传承和保护刻不容缓。在认识到传统逐渐消亡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探索自我调适与建构,使当地彝族传统尝新米节文化获得延续与发展。
2.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和旅游资源有机整合度较低
普雄镇住宿、饭店、停车场等数量较少,当游客大批涌入,当地承载能力如何得到保障,故当地物流、交通等基础设施的配备还需要进一步系统化升级,游客接待能力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当地特色农产品和彝族特色手工产品呈个体分散状态、集体合力弱,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的发挥。目前当地青壮年劳动力外流和乡村留守儿童和老人现象较普遍,如何吸引和留住是十分重要的,且尝新米节的绿色有机米的系统化、集约化、产业化还需着重完善。
3.重点特色产业和景区的打造不足,宣传反响度不高
有些时候,地方政府在对本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文化特色情况没有充分了解的状态下,缺乏科学性的规划,目前旅游业发展亦步亦趋的同质化现象渐增,各地如何携手合作谋发展问题有待进一步商榷。因尝新米节是季节性节日,主要在每年9月中旬举行,为期2天,时间较短因而需要纳入越西县旅游线路中来发展。成昆线上五彩梯田暨尝新米节的连续举行,目前自媒体、政府宣传力度较大但现实效果和反响度还有待进一步的提升,区域资源整合互动和有机结合有待进一步落实。
(二)乡村振兴下的尝新米节发展对策研
1.多途径加强尝新米节的保护、传承和发展
凉山州越西县彝族尝新节已入选四川省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应积极适应目前非遗保护传承和发展的形势,积极调查记录“尝新米节”仪式过程,多方面收集保存文献、视频和图片等材料,以期将民众的情感记忆流传于后世。另外,积极动员和指导非遗传承人进行“尝新米节”仪式传承相关活动,激发村民对该节日文化的亲近感,增强传承保护意识。此外,借助现代科技,通过人类学影像的方式进行记录,寻找传承良好的村落对其传统习俗、来源传说、发展过程、承继情况、仪式活动等进行完整记录保存。这样的影像记录一方面可以在村镇活动室、广场、主题公园等地方播放,帮助当地民众了解和传承尝新米节习俗内涵,另一方面也在当地乡村旅游中丰富旅游内容,吸引游客体验当地彝族特色文化,这不乏为促进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发展和丰富人们文化生活的有效路径。
2.完善基础服务设施,整合资源打造特色旅游线路
完善当地基础设施的建设,如公共交通、物流、网络,打造彝餐店、民宿、文化体验坊等,为游客提供吃穿住玩买等方面的服务。结合当地特色资源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当地最大底气在于绚丽多彩的传统民俗文化,书古镇湿地景观、普雄镇瓦吉木村传统彝族村落、且拖村尝新米节体验基地以及申果庄万亩林等一批乡村生态旅游重点项目,同时借助“火把节”“尝新节”“大瑞镇油菜花节”“大屯乡苹果节”等民俗文化丰富旅游的内容,充实旅游文化的内涵,整合普雄镇“银匠村”“彝绣”“成昆线上最美梯田”“稻鱼养殖”及当地特色文化和旅游景点,通过乡村集会、节庆表演等活动稳步推进乡村旅游。依托体验项目带给游客新奇感,充分展示彝族民间艺术的独特美感,增强游客体验度,并在当前实践基础上参考其他成功案例的经验,因地制宜进一步深化文旅融合。
3.把优势产业做大,地方性特色产业做优
普雄镇尝新米节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要把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需要重新认识乡村和民族文化的价值,因地制宜打造特色景点和品牌产业,而如何更好地发挥其文化传统的延续性和建构性进入现代主流。文旅融合需重视保护与开发并重,社会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原则,重视城乡对接,发挥内力借助外力。要优化节日资源,培育并发展当地民俗文化展示地、民宿、农家乐,多渠道增加就业机会,留住和吸引优秀人才。同时,对当地绿色有机稻鱼进行深加工、适当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实现收入多元。提高文化与旅游融合的质量和效益,带动区域发展。
注释:
①2022年9月20日于越西县普雄镇W村,对曲木某某的采访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