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在“大思政课”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的基本素质探析

2023-02-20程健康郭东敏

榆林学院学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大思政课政课大思

程健康,郭东敏

(1.西安航空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77;2.榆林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榆林 719000)

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提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1]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2]随着2022年8月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了《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大思政课”逐渐成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和创新实践。各高校陆续开展“大思政课”建设,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积累了部分经验。“大思政课”是新时代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之一。建设好“大思政课”,关键在于发挥主体的作用,教师就是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调动好这一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显得尤为必要。“对教师来说,想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迫切需要我们的教师既精通专业知识、做好‘经师’,又涵养德行、成为‘人师’,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3]高校是培养青年人才的主要场所,教师是传播知识和塑造灵魂的重要主体,也是“大思政课”建设不可替代的主体和关键力量。在“大思政课”建设的具体探索和育人实践中,教师不仅要政治理论水平过硬,而且要专业综合素质突出。既要树立育人理念、饱含育人情怀、也要增强育人本领;既要勇于担当作为、又要提高师德修养。教师只有不断提升“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自觉意识和勇于担当的责任使命,勤于思考、积极探索,做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思想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才能实现高校“大思政课”建设的稳步推进,为实现高校立德树人这一神圣使命贡献力量。

一、教师应当树立育人理念

高校的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许多高校对思想政治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普遍存在着重科研轻教学、重智育轻德育、重教书轻育人,工作格局拓展不够,课程思政元素“硬融入”“表面化”等现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孤岛效应”和思政课教师在育人环节上的“单兵作战”情形随处可见。

分析这些现象,其根本原因在于教师的育人理念有待进一步明确。一方面,思政课教师的育人视野和格局有待拓宽。一是他们还没有形成用好社会资源、挖掘历史资源的主动精神,没有完全实现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二是他们没有形成与其他课程协同育人的意识。另一方面,一些专业课、通识课教师育人意识不强、育人理念模糊。在他们看来,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和价值引领是思政课教师和学生工作部门的任务和职责,专业课和通识课教师只是负责对学生的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因此他们对育人工作往往觉得“事不关己”,对《方案》要求的“全面推进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通常持消极观望或被动参与的态度,不能做到所授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认识上的偏颇和理念上的模糊,造成很多专业课和通识课教师缺乏育人意识,欠缺育人能力,以致于在实践中出现了育人格局不够开阔,思政元素挖掘、融入不够的现象。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认识上的片面往往导致实践上的偏差,只有认识上到位才会有行动上的自觉。要彻底改变上述现象,教师就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树立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理念,明确实践意识、强化协同意识。思政课教师要守好阵地,主动用好社会资源、挖掘历史资源,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还应当在立德树人过程中,发挥思想政治引领作用,促进其他课程教师发挥协同育人作用。专业课、通识课教师应当主动践行育人与育才相统一的理念,加强“大思政课”建设的学习和研讨,把握德育教育时机,及时将行业精神、行业发展历史等思政元素与知识讲授有机融合,实现以课程塑造时代新人的目标。只有教师育人理念的不断明确和育人意识的不断增强,才能为全面提高课程思政教育质量、进行“大思政课”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师应当饱含育人情怀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根据社会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的实践探索。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3月18日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具体要求。他在2022年4月25日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有爱才有责任。广大教师要严爱相济、润己泽人,以人格魅力呵护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智慧,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4]。由此可见,习近平总书记把育人情怀视为教师的一项基本素质和做好育人工作的关键要素。

教师的育人情怀是发展好教育事业的必要条件,也是建设好“大思政课”的必要前提。它具体表现为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和对青年学生的关爱情感。育人情怀首先表现为对所从事职业的忠诚执着,把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责任体现到平凡的教学过程中。建设好“大思政课”,教师应始终保持一种激情、一种执着、一种对教育事业的坚守与追求。其次表现为对学生的热爱。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5月4日在北京师范大学同师生代表座谈时指出:“教师要时刻铭记教书育人的使命,甘当人梯,甘当铺路石,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5]。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教师的爱心是打开学生知识之门、启迪学生心智的钥匙,也是浇开学生美丽心灵之花的润滑剂。教师在课堂上以及日常工作中只有真诚热爱自己的职业和学生、言行中展现出教育情怀,才能真正打动学生,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

总之,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是新时代“四有”好老师的基本标准。教师不仅要有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的执着坚守,而且要有对青年学生的关注热爱;时刻把学生装在心里,使教学有深度、教育有温度,这是教师最基本的职业操守,也是建设好“大思政课”的必要前提。教师只有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时刻把学生装在心里,坚守教育初心、饱含育人情怀,把价值理念渗透到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在触及学生灵魂、充满情感温度的教育实践中渗透家国情怀、科学精神、道德规范和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才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思想上自觉接受之、行动上自觉践行之,在润物无声中完成对学生的价值引领和精神培育。

三、教师应当增强育人本领

教师是教学实践活动的主体,不仅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授技能的任务,更肩负着塑造学生灵魂、塑造品行和人格的重要任务。思政课是高校立德树人的主渠道,是高校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而思政课教师则是思政课的重要主体,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专业课和通识课教师作为课程思政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如何精准挖掘课程内容中的思政元素,并对学生进行润物无声的思想引领,对教师的知识储备和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任何一门课程都蕴含着启迪人生智慧、培养家国情怀、担当社会责任、遵守职业规范、激发文化自信、弘扬人文精神等价值导向的思政元素,都蕴含着引导大学生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规范要求与民族复兴的责任与担当等育人要素。“大思政课”旨在充分挖掘每一门课程中潜在的家国情怀、科学精神、价值取向以及伦理规范等,将课程的思想性和价值性展现出来并融入具体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各类课程的学习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价值引导和思想启迪,这是高校开展“大思政课”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就对教师的各项素养和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要建设好“大思政课”,教师不仅要做到学识渊博、视野开阔、充满智慧,还要不断适应现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需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掌握现代教育方法、提升育人能力。教师只有不断增强自身理论水平和政治素质,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和方法,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准要义,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努力提升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高超技能,才能把爱国情感、社会责任、理想信念、职业道德等内容传授给受教育者,引导学生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寓价值观塑造于知识传授和专业技能培养之中,实现智育与德育的有机融合,育才和育德的有机衔接。

四、教师应当勇于担当作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育的本质是授业,但更重要的是育人。教师在提高传授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的同时,还要不断提高思想引领、塑造品德的能力。教师要潜心研究如何根据大学生成长成才实际需要和所授课程特点对学生进行积极正确的思想价值引领,争做学校德育工作的行家里手。首先,增强教师对“大思政课”建设的认同感和使命感,增强教师主动参与“大思政课”建设的意识,这是建设好“大思政课”、提升育人质量的重要保证。教师要切实增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政治使命感和责任感,要以舍我其谁、勇于担当的精神明确自己的职责和任务,切实落实好课堂教学的主体责任,使思政课守好阵地,专业课和通识课“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其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提升育人能力。教师的育人能力决定着“大思政课”建设的效果和成败。“大思政课”建设既需要教师在专业课程上具备丰富的知识结构与深厚的知识积淀,又需要教师具有政治敏锐性、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上具有科学的认知水准和游刃有余的实践能力。另外,教师还需要熟练掌握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

因此,要建设好“大思政课”,在具体方法路径上,就是要做到:一是思政课教师要提升实践教学能力,用好实践教学基地,加强对社会资源和历史资源的研究与开发,使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起来。二是通过组建“大思政课”课程教学团队,拓展育人格局,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团队由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或通识课教师、行业名人组成。“大思政课”课程教学团队教师群策群力、发挥集体智慧,探讨、找准所教课程和思政教育的契合点,下大力气挖掘各门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实现“知识技能传授”与“思想价值引领”的有机融合。三是学习并熟练掌握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教师不仅要能够熟练运用网络技术,浏览、搜索、下载所需信息,并能对各种信息和数据进行筛选、鉴别、处理和分析,储备教学资源,而且要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平台和软件,如慕课、雨课堂、微信等搭建网络交流平台,拓宽教学渠道,创新教学方法。四是在“特”上下功夫。“大思政课”建设没有统一的模式,教师要结合所讲授课程的行业背景、专业特点和学生实际等,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深度挖掘,不断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师只有在实践探索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深入思考、大胆挖掘、总结凝练、科学设计,做到润物无声地传授、知识与育人自然有机的融合、使学生在收获知识、技能的同时,还能得到人格的历练、境界的提升,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思想教育和心灵启迪,才能形成有特色、有品牌的“大思政课”教学体系,取得立德树人的最大成效。

五、教师应当提高师德修养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师德是教师的灵魂,也是恪守师道尊严的核心。高尚的师德是成就好教师的根本动力和不竭源泉。古人说:“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的一言一行具有很强的示范性,都会给学生以较大的影响。育人者必须以德为先、以德立学、以德立身、以德立教。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仅是教师个人形象与学校声誉的反映,更能对学生“立德”起到榜样和示范作用。师德不仅仅是单纯的道德或品格的问题,而更多的是体现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6]。教师在教学中执着专注、严谨细致的治学态度,在工作中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在生活中严以律己、品德高尚的处世风范,都会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成为学生效仿的榜样。育人先育己,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只有通过以身示范与言行感染,在教学中充分发挥道德魅力与职业精神,将师德规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受人敬仰的“学问之师”和令人爱戴的“品行之师”,才能影响感染学生,使学生在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提升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思想洗礼和情感陶冶,在化育无形的过程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所以,教师应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认同感。强化以敬业爱岗、热爱学生、严谨治学、为人师表等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规范,以好师德涵养好教师、依靠好教师办出好教育,用“四有”好老师的标准来提升教师队伍整体质量。教师应以身作则做好思想引导和行为示范,努力按照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要求,以理想信念、爱国情感、社会责任、职业道德等启迪学生,以家国情怀、人格魅力、渊博学识、处世风范等感染学生,从而引领学生成长、实现教育的本质目标,践行立德树人的使命。

总之,育人先育德,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直接关系到“大思政课”建设的成败。教育绝不仅仅是某种知识的传授与技能的培养,而是要在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的过程中将精神理念与价值规范传授给受教育者,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思想洗礼,在化育无形中感悟价值熏陶[7]。“大思政课”是对教育本质的重视与展现,是对高等教育功能的正本清源,是要将教育内容从知识维度、能力维度、深入到价值维度,从根本上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融合。教师是高校立德树人的主要力量和依靠力量。因此,这就要求他们在提高育智能力的同时,还要提高育德能力;不仅要厚实自己的理论基础,而且要掌握学生成长成才的实际需求、自身思想和行为发展的一般规律,努力成为点燃学生梦想、引领学生思想意识、指导学生实际行为的行家里手。只有充分发挥教师在“大思政课”建设中的主导作用,使每一位教师肩负起“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思想价值引领”的基本职责,才能实现“课程门门有立德,教师人人讲育人”的大思政格局,培养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猜你喜欢

大思政课政课大思
同心协力 共建共享 深入学习《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
走进社会大课堂,善用“大思政课”
文化自信视域下思政课意识形态教育研究
正确把握善用“大思政课”的精神实质
“大思政课”的理论要义与实践导向
高校“大思政课”格局下舞蹈课堂与思政内容融合的思考与探究
浅谈大思政视域下有机化学课程“金课”打造
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引领下思政课互动式教学探索
“大思政”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高校艺术生思政课教学的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