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内蒙古实践

2023-02-20昂黑鲁玛

中国军转民 2023年2期
关键词:内蒙古自治区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

■昂黑鲁玛

2022 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七十五周年。七十五年来,内蒙古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同全国各族人民一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和谐大家庭中同心协力,高举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旗帜,消灭半殖民地半封建旧文化,接受新民主主义文化,使民族文化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全面深入开展,从根本上改变了内蒙古地区文化落后的状况,发挥了文物保护与利用、文化基础设施、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产业、乌兰牧骑等建设具有自身特色成就的文化大区,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打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坚实基础。当今世界,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革时期,国际局势变化多端,世界各国遇到前所未有之挑战。当前,中国正处在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刻,回顾历史,总结经验,深入研究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建设的宝贵经验,对于推进我国民族地区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一、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思想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最应强调的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以什么思想为指导,是文化建设的首要问题,关系政党的性质、国家的方向、民族的命脉与民心的凝聚。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论基础,更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才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才能从根本上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新时期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根本保证[1]。七十五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基于各族人民稳定团结的民族关系和丰富深厚的民族文化资源,以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理论为指导,尊重历史和文化自身发展规律,不断提高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依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引领和大力推进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建设。把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原则同国家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了内蒙古自治区文化从新民主主义文化向社会主义文化直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伟大变革,为内蒙古自治区文化与时俱进提供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内在动力。

二、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最大优势,是我国文化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保证。文化繁荣兴盛就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时刻关注中国文化发展的趋势与方向,把群众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围绕时代要求,革命和建设的中心任务,提出文化建设的纲领、文化发展的目标与文化建设的政策,大力推动文化建设[2]。根据形势制定与时俱进的文化建设战略,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崭新局面,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为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建设找到正确的方向、政策、生态。在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下,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创造性地实施党中央关于文化建设的整体战略部署,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在内蒙古发展的不同阶段,结合内蒙古的实际情况充分制定实施了符合内蒙古自身要求的文化发展战略部署,在确保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推动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变革和发展,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新局面,不断推进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大区建设事业。其结果是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建设取得大发展,在中国共产党全面领导下,内蒙古自治区文化事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三、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诉求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文化建设就是要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目的和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文化建设必须做到以人为本,这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宗旨[3]。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示,“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焕发出新的光彩!”[4]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群众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党和国家提出的“五位一体”总体部署建设的一个环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要坚定坚持以人民为主体,以人民为至上。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时刻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文化建设时刻以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价值取向,以人民至上为根本宗旨。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七十五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坚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要作为文化建设的根本出发点,一切文化建设工作都应从人民利益出发、依靠人民、服务人民、为人民所喜闻乐见,特色鲜明为人们所接受。区域特色文化建设成果丰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作出了自己的特色贡献。

四、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道路,是各族人民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下,在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下,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唯一正确道路。建设文化强国,巩固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培育和熔铸在人心中。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才能使中华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持续焕发、人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人民思想道德操守和科学素质全面提高,才能不断开创中国特色文化建设新局面[5]。新中国成立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各族人民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选择了社会主义,创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走了社会主义道路,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道路。其结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道德的公民为目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科学的民族社会主义文化,在内蒙古自治区一百一十多万公里的土地上开花结果。内蒙古自治区各族人民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成为了内蒙古自治区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坚持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民族团结进步是党和国家的重大事业之一。民族团结是党和国家民族工作的生命线,是维护和巩固各族人民最高利益以及巩固国家统一和国家安全的根本保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是内蒙古自治区各项事业顺利进行的根本基础。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建设在各个历史时期取得的丰硕成果,成为七十五年来共同经受住严峻考验,砥砺奋进的精神纽带,成为内蒙古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稳定的有力象征,成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和共同文化的强大力量。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坚决贯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民族工作的指示和精神,全面深入开展民族团结与进步教育,以构建和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为主线,努力推进内蒙古的民族工作。结果出现了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哲学、史学、社会学、文艺等全面繁荣的局面。

六、结语

总体来看,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建设的成就是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理论中国化的伟大成就,是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政策在民族地区贯彻执行的突出成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内蒙古自治区的生动实践。今天,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在巩固和维护国家安全的时代,我们要振奋精神,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长期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满怀信心地把内蒙古自治区的文化建设推向前进。

猜你喜欢

内蒙古自治区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内蒙古自治区召开全区统战部长会议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内蒙古自治区第六届室内乐比赛成功举办
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征歌评选终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