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钟,记者从中国入境哈萨克斯坦
2023-02-20邢晓婧刘彩玉
邢晓婧 刘彩玉
穿过道路两侧“鼎”字形的连接通道,迈过红蓝双色国界线,迎面展翅的雄鹰铜像标志着已入境邻国哈萨克斯坦。“走路出国”是中哈边境霍尔果斯口岸的独特风景,《环球时报》记者日前探访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简称“中哈合作中心”),在此感受到霍尔果斯口岸和边境贸易正在强劲复苏。
中哈合作中心建在国界线两侧毗邻接壤区域,是我国与其他国家建立的首个跨境边境合作区,也是新疆向西开放的桥头堡。中哈各留一个出入口,两国公民和第三国公民,不用签证即可凭护照或出入境通行证等有效证件出入。
在霍尔果斯口岸通行证办理中心,《环球时报》记者出示身份证,手机支付15元人民币,等待2分钟,办理一张《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通行证》,即可单次往返中哈两国,有效期为3个月。出了海关,距离中哈合作中心“鼎”字形连接通道还有大约1公里,很多出租车在此候客,打车约5元至10元,也有不少旅客步行前往。穿过通道,记者就入境邻国哈萨克斯坦。从办证到走出国门,大约花了15分钟,全程畅通无阻。
《环球时报》记者注意到,在区域内的中方一侧,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和各种跨境商店鳞次栉比,各地游客汇集于此购买免税商品。与此相对,由于哈方一侧尚未重新开放,显得有些冷清。
“我们正在加紧与哈方的磋商力度,力争3月恢复正常。”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管理办公室主任、中亚研究院院长王和平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自中方1月8日实施“乙类乙管”以来,中哈合作中心聚集大量人气。王和平介绍说,中方游客每人每日有8000元人民币免税购物额。目前中哈合作中心入驻商户3500余家,销售来自10余个国家的近千种商品,逐步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热点旅游购物区。
在中哈合作中心哈方区域,免税店店主赵治国正在打扫店面卫生。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大约一周前听闻中哈合作中心有望在近期恢复正常营业,就来店里打扫卫生,处理过期货物,为开门迎客做准备。
47岁的赵治国原本在新疆阿拉山口从事外贸生意,2015年转战霍尔果斯。2019年10月,赵治国投资300余万元在中哈合作中心开起这家免税店,店铺面积约160平方米,销售百余种产自哈萨克斯坦的货物。不料短短3个月后,便因遭遇疫情停业至今。
赵治国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好在一切都过去了。我对霍尔果斯很有感情,要在这里东山再起,把疫情3年的损失全部找回来。”
来自浙江温州的商人胡金云也有同1样的期许。胡金云2016年斥资5000万元在中哈合作中心的中方区域开起一家大型免税店,销售化妆品、酒类等。
胡金云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疫情期间“没赚钱也没赔钱”,每年230万元的房租连续3年全部减免,货物也可以在电商平台销售。这已经让很多商人羡慕,但胡金云对疫情前的“盛况”念念不忘。他回忆说,往年旺季店里人挤人,排长队结账,全年营业额超过1亿元人民币。全面放开以后,胡金云对今年的销售亚绩很有信心,表示“很有可能在今年六七月份恢复如常”。
据记者了解,截至2022年,中哈合作中心中方区累计入出区人数达到3396.96万人次,通关贸易额实现575.25亿元,其中疫情前的2019年全年入出区总人数659.77万人次,通关贸易额104.85亿元。2022年全年入出区总人数80.516万入次,通关贸易额24.80亿元。
王和平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中哈合作中心的中方区域在疫情期间基本保持正常运营,如果哈方区域能在3月恢复,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准不会花费很长时间。《环球时报》记者从霍尔果斯外事办公室获悉,从3月开始,中哈合作中心计划全年举行超过30场国际性活动,包括珠宝黄金展、国际马拉松赛事等,每月至少举行两场国际性活动,以此吸引更多投资者和游客。
为了在后疫情时代寻求多元发展,王和平计划带队赴北京等地招商考察。“‘火起来'!中哈合作中心今年一定要火起来,王和平在采访中反复提及的心愿或许可以很快实现,也必将为霍尔果斯口岸和边境贸易注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