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现实的个人”思想及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2023-02-19郭冰清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德意志意识形态本质马克思

郭冰清

(安徽大学,安徽 合肥 230039)

《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首次阐述唯物史观的光辉著作,其中多次提及“现实的个人”这一概念,标志着马克思在探求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过程中有了新的突破,提出了“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1]146,提出了“现实的个人”是唯物史观的重要前提并全面详细地阐述了其科学含义。学习和讨论“现实的个人”的思想,除了能有效帮助我们把握历史唯物主义的深刻内涵,其探讨的人的本质和特点也为当今社会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宝贵启示。

一、“现实的个人”思想的生成和发展过程

马克思的一生都在争取全人类的自由解放和发展,“人”的意义和本质是他离不开的重要课题。在这漫长的探求过程中,“现实的个人”思想并非是生来就有、一蹴而就的,而是他在不同时期进行理论探索形成的,是一个渐进式的理论发展过程。

(一)萌芽:“原子式的个人”思想

马克思在柏林大学求学期间,深受黑格尔哲学的影响,尤其是黑格尔左派即青年黑格尔派,对他的哲学思想影响极大,促使他的思想蒙上了一层唯心主义的面纱,信奉绝对精神和法的意志。1841年,马克思以《德谟克里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一文获得了博士学位。他深入探讨两位著名哲学家的自然哲学观,提出虽然他们都坚持“原子论”这一观点,“认为物质是由不可再分的原子构成”[2],但是两者在原子的性质和具体表现上有不同的见解,总的来说,两者的观念差别是原子运动到底是“自在”还是“自为”的差别。德谟克里特认为,原子的运动是机械的、固定的、直线的、不可打破的,它的运动形式是“自在”的,充满了机械唯物主义的色彩。而伊壁鸠鲁认为,原子的运动,有些是直线的,有些是偏斜的,一切以它自身的目的为导向,原子可以通过摆脱直线的运动轨道来实现自身的“自由”,它的运动形式是“自为”的。这篇博士论文从标题来看重点是比较两位哲学家在自然哲学观念方面的差异,实质上马克思在分析差异的基础上,通过肯定和完善伊壁鸠鲁的基础观点,将辩证逻辑与原子论相结合,认为原子以及由原子构成的人具有追求自由的自我意识。此时他虽然把人的本质归结为“自我意识”,但更多强调的是人的能动性以及对人追求自由反抗宗教神学压迫的呼吁。虽然“原子式的个人”这一思想在当时局限很大,但对后来“人”的本质的思想探讨打开了一扇窗户。

(二)转变:“市民社会中的个人”思想

在《莱茵报》工作时期,马克思初次接触物质利益方面的问题,巨大的现实冲击,让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对黑格尔哲学的信仰。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中阐述自己关于家庭、市民社会和国家的观点,相信国家和法的精神,高度赞扬国家作为代表普遍和共同利益的共同体这一形式,将人的自由意志通过制度化固定下来,认为国家是最高的意志,是“神自身在地上的行进”[3]。马克思此时因经历了为林木盗窃案的辩护,和目睹了摩塞尔河地区农民贫苦的真实现状等一系列事件后,开始对自己的思想进行反思,对黑格尔的法哲学进行了批判。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他指出黑格尔颠倒了市民社会和国家的关系,是家庭和市民社会决定国家;他认为国家并没有代表普遍利益,而是代表资产阶级的私人利益,国家关注的也并不是现实中的人,而是抽象的人,在这样虚幻的共同体中,人无法实现自身的自由。只有把人的本质复归到现实世界,也就是市民社会中去,从现实生活的物质生产的角度去考察人,才能真正实现人的解放。“市民社会中的个人”思想意味着马克思距离“现实的个人”思想又进了一步,已经将关注的领域从理念王国转向现实世界。

(三)发展:“类存在的个人”思想

关注领域回到现实世界后,马克思在经济领域做出了新的尝试和研究,试图将研究政治经济学的成果一经诞生即运用于现实。他此前正是借助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和人本主义对黑格尔进行了批判,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提出了人的本质是一种“类存在”,是通过外化自己的类本质来存在于社会中。“生产生活就是类生活,这是产生生命的生活。一个种的整体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1]56。具有主动意识的生产生活就是人的类本质。在《手稿》中,他立足生产的实际情况,提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劳动是异化的,工人的日常时间都在被迫劳动,创造的劳动产品却反过来成为制约他们驾驭他们的工具,这种异化最终使人们与他们自身的类本质相违背,人的本质得不到实现,有的只是无尽的压迫。此时马克思认为的“类存在的个人”虽然还不是“现实的个人”,对人的本质的认识还带有抽象的理解,但是他已经从关注现实生活进一步提升到关注人们的社会生活、社会活动,关注到人的社会属性,距离确立“现实的个人”思想又近了一步。

(四)确立:“现实的个人”思想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135马克思重新定义了人的本质,至此,他已完全吸收了费尔巴哈的基本内核和黑格尔的合理内核,在此基础上,创作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著作《形态》。在《形态》中,马克思第一次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内涵,树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和历史观,确立了“现实的个人”思想,并提出,“现实的个人”才是一切人类历史产生的前提,“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1]146“现实的个人”是马克思的伟大发现,这一前提的确立,为深入社会物质生产生活中去探索社会发展和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奠定了牢固的根基,促进后续对交往、分工等行为的进一步讨论,真正打开了唯物史观的大门。

二、“现实的个人”的具体内涵

马克思确立了“现实的个人”思想,与过去黑格尔唯心主义和费尔巴哈的旧唯物主义彻底划清了界限,敲开了唯物史观的大门,正确把握“现实的个人”有哪些具体内涵,对我们深度理解唯物史观有重要的意义。

(一)“现实的个人”是客观存在的人,自然界是其生存基础

与费尔巴哈提出的“抽象的人”不同,“现实的个人”是客观存在的、生活在现实生活中的人,他们在自然界中产生、成长和消亡,具有自身的客观规律,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在马克思看来,“现实的个人”是人类历史得以存在的前提和基础,作为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想要生存,就要满足自己的现实性需求,“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1]519”在客观的自然世界中通过劳动的实践满足自己的生产和消耗的需求,成为推动人类历史前进的动力。

(二)“现实的个人”是劳动的人,实践是其基本规定

在马克思看来,自己的辩证唯物主义与费尔巴哈的旧唯物主义第一个区别,就是是否了解和承认实践活动的意义,与旧唯物主义相比,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之处正是从实践的角度来考察人的感性活动,后在《形态》中,马克思探讨了构成人类历史的基本要素,巩固和发展了实践和劳动对于人的重要意义。他认为,生产物质生活本身的历史活动是构成人类历史的基本要素,“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1]531马克思通过这段话直接表明,想在现实生活中保障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首先就是要从事满足自身物质生活需要的实践活动即生产劳动,这也揭示出实践是“现实的个人”的基本规定。

(三)“现实的个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性是其重要属性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一旦存在,便是处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的人。在《形态》中,马克思提到,“生命的生产,无论是通过劳动而生产自己的生命,还是通过生育而生产他人的生命,就立即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1]160“现实的个人”不是离群索居的人,是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人,一旦开始从事生产活动,就无法脱离社会,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自发分工的出现,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扩大,逐渐形成更加紧密的社会关系,所以,“现实的个人”是社会意义上的存在,人想要劳动和实践,就要在社会中进行。

三、“现实的个人”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马克思恩格斯将“人”纳入理论研究的重点领域,“现实的个人”概念的登场,显示了马克思主义人民至上的特性。“思想政治工作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4],深厚的人民性对当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有着巨大的指导意义,理解好“现实的个人”的内涵,对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发挥高校育人功能有着重要的启示。

(一)贴近学生现实生活,解决学生实际需求

大学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也是主体。根据“现实的个人”概念,作为思政教育承载者的大学生是生活在客观现实生活中,在不同的家庭培养环境中成长、具有不同性格和个性的人。面对这样的情况,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既要制定纲领性的统筹全局、拔高思想高度的指导文件和政策,也要及时深入学生内心,走进学生的日常生活,贴近学生的生活现实,解决学生的实际需求,以学生的现实需求为导向。近年来,国内外形势深刻复杂,社会环境变化加剧,高校存在对学生的现实诉求调查了解不够、一些帮扶和指导政策与学生实际意向贴合度欠佳等现象,针对高校辅导员而言,多渠道畅通学生意见反馈机制,通过线上发放调查问卷与线下座谈会、班会、走访寝室相结合等方式,倾听学生内心声音,优化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环境,解决学生急难愁盼的问题,把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解决学生现实需求相结合,“教育者应更加切实地关心受教育者的现实需求,加强符合时代要求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供给,使思想政治教育能够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和教育对象的现实需要,从而达到教育对象的利益诉求与社会集体利益要求的同向同频。”[5]

(二)立足青年“五育并举”,加强学生劳动教育

马克思关于劳动的观点深深融入“现实的个人”概念中,实践性是“现实的个人”的基本规定,劳动更是实现人的本质、创造自身价值的主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6]”针对目前部分高校出现课程实践性不足、实践教育重视程度不够的现象,要立足当下高校实现“五育并举”的育人目标,在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视域下,多方面加强大学生的劳动教育,通过开展“劳动实践周”活动、开设素质教育课程、设置素质教育学分、与校外实践单位进行共建等方式,锻炼大学生动手能力,增强实践教育。“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劳动观、人民观,加强大学生对劳动的认知,树立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意识,形成积极的劳动观念和情感,进而通过劳动教育推动大学生德育的发展,实现‘以劳立德’目标”[7],大学生是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骨干力量,提高大学生劳动能力,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有助于他们更好融入社会大环境,能够激发他们的创新创业活力,更能帮助他们在实践中发掘自己的亮点,实现自己的热爱,检验人生的真理,从而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真正需要的建设者。

(三)有效规避网络危害,引导学生关注现实

正如前文所说,马克思“现实的个人”不是离群索居的人,不是抽象的人,而是在社会中生存和交往的人,社会性是人的独特属性,所以引导大学生正确规避网络虚拟世界的危害,回归现实生活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近年来互联网普及率不断提高,身为互联网“原住民”的大学生是网络中最活跃的群体之一,深受互联网多方面的影响,部分大学生沉迷网络荒废学业,对虚拟世界的沉浸阻碍了他们在现实中的交往和生活,更有甚者出现了自我封闭的思想和行为,这也是高校学生心理问题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针对这样的情况,高校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要引导学生健康冲浪、文明上网,同时开展多种多样的符合当代大学生喜好的校园活动并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从而有效规避虚拟世界带来的危害,回归自己真实的生活,将关注点放在身边的人和事,积极进行人际交往,广泛参与社会活动,发扬出年轻人应有的活力,真正在社会中成长和发展。

总体而言,《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现实的个人”至今仍然闪耀着真理的光辉,记录了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的本质的探索和对人类解放的追求,正如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8],我国高校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高校,也要继续挖掘“现实的个人”的思想内涵,充分发挥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主阵地作用,培育出优秀的中国特色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猜你喜欢

德意志意识形态本质马克思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回归本质
童年的本质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意识形态理论的当代价值与作用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道德思考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原理及其启示
对求极限本质的探讨
浅析《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