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词》中梨花的意向及情感表达
2023-02-19窦蓓蓓
窦蓓蓓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基础部,安徽 合肥 230001
诗词是情感的依托、是思想的寄托、是人文理念的载体,是主观倾向与意识流露的依托。自古以来,古代文人对花常常有着独特的情感,在文人墨客的笔下,花往往被赋予人性、被寄托情感,成为诗词意境的建构主体。文人常常将情感融入花中,使其成为一种底蕴丰富、内涵深厚的意象。而将情感折射并反映在花中,体现出我国古代诗词的文化积淀与精髓。清代词人纳兰性德创作的《纳兰词》朴素清淡、意率情真,情感表达自然、真切。纳兰性德之所以能够将情感表达得如此真实、自然且朴实,与其对自然意象的灵活运用不无关系。在《纳兰词》中,意象与情感得到了完美的结合,哀婉思念、悲欢离合在多元意境中得到了升华与沉淀。梨花是纳兰词中出现最多的意象之一,承载着纳兰性德多样的情感,折射出不同的内涵,使纳兰性德的情感内涵、思想底蕴、人生感悟在诗词创作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一、《纳兰词》中梨花意象的象征涵义
在古诗词创作中,意象系统一般被划分为实物意象与虚拟意象两种。其中实物意象主要以月亮、花、残烛、瀑布为代表。词人通过实物意象的指代与描写,营造出清冷、哀怨、朴素的意境,表达了自己的感受与思想。虚拟意象则多以梦为代表,通过梦与现实事物融合,让诗词意境拥有更多的缥缈感与朦胧感,使词人的情感表达更加复杂而深沉。
纳兰性德娶卢氏为妻时,他的诗词创作多以柔美、明亮、温情为主。但当卢氏病逝后,纳兰性德的诗词风格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明亮转为伤感,从温情转为情愁,从柔美转为哀叹,他的哀叹是一种风,是一种寒,是一种痛彻心扉,又是一幅悲凉的画卷,纷纷寄托在“梨花”的意象中。“春情只到梨花薄”,移情入景、由景入情,用苍白的梨花象征妻子,用“春情”铺垫凄凉,用“凋落”指代悼念,一字一句饱含深情,抒发了词人对妻子的思念之情。梨花意象不仅象征着妻子,也象征着友人,“任梨花,落尽无人管”是一种友人离去、独自伤感的情绪,是纳兰性德孤独、寂寥、空虚的表达,梨花落去,不仅象征了友人的离开,也营造出一种惨淡而哀叹的意境。
古代文人在意象选择上通常会采用谐音修辞的方式表达自身的理想和抱负。以芙蓉为例,芙蓉的谐音是富、荣,指代富贵的生活。而梨花的谐音则是离别的“离”,有分离之意。梨花在春分后开放,与清明节与寒食节相连,所以在古代诗词中,梨花拥有了生死离别的感慨与悲凉。其不仅包含了词人与亡妻的惜别之痛,也包含了词人与朋友的离别之愁。梨花是离别的依托,是一种虚无的“境地”,是纳兰性德人生的映衬,他的人生是在离别中度过的,他珍爱妻子、重视好友,他将自己所有的热情与激情都给了自己所珍爱的人。但命运是无常的,人生是莫测的,纳兰性德终究要面对痛别与伤别。“惜花人共残春薄”,梨花的飘落与飘零,亲人与好友的离开,让他按捺不住对梨花的叹息与伤感。
二、《纳兰词》中梨花意象的情感表达
梨花在《纳兰词》中象征妻子与故人,象征离别的愁绪与清寂,象征着纳兰性德孤独阴郁的人生。从《纳兰词》的情感表达来看,梨花意象所表达的情感是多样和多元的,不仅有“离情”也有“惜春”,不仅有“伤感”也有“思念”。作为一种意象,梨花蕴含着多样的情感、多种的愁绪、多元的思想。将所有诗词汇聚在一起,梨花是对纳兰性德一生的写照。
(一)梨花寄托佳期难待、韶华易逝的伤别伤春情绪
从梨花的形成来看,梨花预示着春季的“来而又往”,象征着春光的易逝,暗示着美好时光的短暂。词人将“春”与“梨花”联系起来,不仅因为春天是梨花长成与消亡的季节,也在某种层面上表达了作者对春去春归的叹息,以及对青春年华容易消逝的感怀。他哀叹梨花的飘零,感伤美好光阴的逝去。在“落花欲谢”的时节,词人独拥寒衾,遥想起远方的朋友,不禁让梨花勾起了自己的伤别之情、伤春之情,春光流去又让他的愁绪和伤感更加强烈。“而今才道当时错”,借用梨花,道尽了自己的孤独与寂寞。“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写的是伤春怀人、春愁闺怨的情绪。通过黄昏时节,佳人思念我的意境,抒发了词人无尽的离别之情。然而这种离别之情依旧是“伤春”之情,是对“春光逝去”的感叹。所蕴含的思念情感侧重于对美好事物消逝、离去的伤感、感叹、惆怅。所包含的情绪是积极的,也是伤感的,是明媚的,也是阴郁的。纳兰性德在梨花飘落中感受到强烈的生命意识与实践意识,表达出对韶华流去的无奈,也表达了自己对往日美好生活的怀念。
(二)梨花寄托着感悟伤怀、思念妻子的情丝
纳兰词吸收了传统古诗词创作的精髓与精华,多以“梨花”咏怀,在写景状物中表达了多种意绪,其中最为常见的是表达相思的愁怨与寂寞。但与伤春不同,在伤春中,梨花是一种春光易逝的象征,包含了作者对友人离去时的伤感,对美好时光逝去的感叹,是一种离别前的不舍与执着。但在思念亡妻的诗词作品中,梨花成为悲伤情绪的载体,我们看不到明朗的“春光”,看不到对“佳期流逝”的不舍,也看不到任何清淡的感叹。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浓烈的思念,是一种悲伤的怀念,梨花所衬托的情感是如此的强烈和令人动容。它不再是渲染与烘托,而是情感的直接显露。它没有表达作者对韶华易逝的感叹,只有对亡妻的无限忧伤。“梨花惹人憔悴,怕不是雨将歇”。在梨花的意象的渲染下,词人浓烈的思念之情得到了宣泄、得到了抒发、得到了表达。它的表达是如此的强烈,又是如此的委婉,更是如此的让人潸然泪下。
(三)梨花寄托着壮志难酬、无奈怅惘之情
纳兰性德虽然是满清后裔,但饱读诗书,苦学汉文。在青年时期,纳兰性德就拜徐乾学为师,想过上自由自在、任我遨游的生活。然而由于纳兰性德是豪门贵族,宫廷争斗、家族斗争消磨了他的志向。与普通人的抱负不同,他的壮志难酬来源于家族,家族压力让他只能在诗词创作中表达自己的苦闷与压力。“又是梨花欲谢,绣被春寒今夜”表达了纳兰性德受制度、环境桎梏的苦闷之情。其中“梨花欲谢”描绘出梨花还未消亡的情景,“绣被春寒今夜”抒发了作者的惆怅与伤感。初读该词,不免将其与思念亡妻的情感联系起来。但结合上下语境,词中的宫女、薄暮等意境又昭示着作者对自身的愁苦心境的暗示与抒发。该词并非闺怨词,而是抒发词人壮志难酬的踌躇之诗。纳兰性德的踌躇之情,寄托于梨花之中;他的壮志、他的人生也都烙印在梨花飘落的瞬间。由于他的词是婉约的、是朦胧的,所以无人能懂他心中的惆怅。他的凄凉,他的苦闷,让人在梨花意境的渲染下,感受到他那种淡淡的情思。
三、《纳兰词》中梨花意象及情感表达的成因
(一)婉约词风的影响
纳兰性德在梨花意象中寄托的情感是多样的、多元的,是清寂的、浓烈的,同时也是朦胧的。就情感表达的成因出发,传统婉约派对纳兰性德诗词风格的影响是深远的。传统婉约派在意境选取上,喜欢细腻而小巧的事物,例如月、落花、小桥等。纳兰性德在意象选择上,深受传统婉约派的影响,青睐于梨花、细雨、风及梦。其中梨花是纳兰性德带有主观色彩、发自内心的意象主体,同时也是纳兰词的情感载体。就纳兰性德的创作风格来看,《纳兰词》哀感艳美、隽永清新,颇近“春花秋月何时了”的意境。这与纳兰性德受李煜词作的影响不无关系。他在《渌水亭杂说》中写道“《花间》之词,如古玉器……”,由此可见他对李煜诗词的敬慕之情。传统婉约派诗词有着淡淡的哀愁,这让纳兰性德在梨花意象的选择中更倾向于表达内心最感伤、最敏感的部分,即思念妻子、怀念友人以及惜别惜春之情。
(二)以悲为美的审美观
我国古代诗词在创作中通常有悲秋伤春的传统,纳兰性德也受到了古典诗词以悲为美的影响。他的诗词是悲伤美,是忧患美,这种悲是对自我、人生及时代的思考,是对人生经历的反思。通过描写悲伤的事物,表达自身的审美观,让纳兰性德的心灵得以慰藉。在《填词》中,纳兰性德指出,“诗亡词乃盛,比兴此焉托……不如忧患作”。其中“不如忧患作”恰好表达了纳兰性德“以悲唯美”的美学理念。从以悲为美的审美观出发,词人大量选择梨花作为意象,有其鲜明的必然性。因为,梨花处于春来春去的特殊时节,代表着韶华的消失、佳人的离去、友人的分别;蕴含着诸多的悲叹、悲怆及怅惘的情感。所以,词人在很多词作中,引用梨花,借用梨花抒发自身的伤感、伤情。《唐多令·雨夜》写了雨夜的情景,言辞华美,表达了纳兰性德的惜春之情,“为梨花、深掩重门”,在表面上写了词人为了更好地留住梨花的“美”,将房门紧闭的情景。但在情感抒发上,词曲真正表达的是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之情、对美好时光的不舍之情。总之,《纳兰词》在精神、思想、情感上注重忧患悲秋,能通过词曲创作抒发词人伤妻离别、历史兴旺等多重情感。梨花意象也因纳兰的悲情,拥有了多维的、多元的审美意蕴,成为《纳兰词》的典型意象,并与雨、梦、灯、门等构成了一幅幅哀婉的凄凉画卷。
(三)坎坷的人生经历
诗词创作重在独创性。独创性是创作者情感、思想、理念的流露,即便两部作品在立意、构思、语言上相似,但所表达的情感与思想存在明显的不同,便可以将其作为两部独立的作品来看。纳兰性德借用梨花意象书写的离别之情、思念之情、惆怅之情是真切的、诚恳的。可以从其坎坷的人生历程中得以启示。首先是纳兰性德出身豪门,注定一生锦衣玉食、荣华富贵。但他超凡脱俗的思想和理念,让他不留恋官场与荣华,只想获得饮酒作诗、漂泊天涯的自由。可是家族的约束与桎梏却让他郁郁难安,心境凄凉。其次是纳兰性德的妻子卢氏。纳兰与卢氏恩爱有加,但由于疾病卢氏最终离开了纳兰。这给纳兰带来了巨大的精神伤痛,使其沉浸在痛苦中不能自拔。对妻子的思念、怀念及哀伤,又让其诗词多了许多的悲凉之情,让其诗词风格拥有了难以摸透和把握的“伤感因子”。最后是好友。纳兰性德广结好友,仗义疏财,并从好友那里获得了心灵的宽慰。因此,当好友离开自己时,心中的惜别之情、惆怅之情便油然而生。所以,坎坷的人生经历和以悲为美的审美观作用下,纳兰性德以梨花为意象,表达了自己哀婉、悲伤、惆怅、凄凉、伤痛等情感。
四、结语
“凄美”是纳兰性德词作的特色之一,表达了一种伤感、凄清的美,而凄婉的意境、凄怆的意象造就了《纳兰词》独特的美学意蕴。梨花是纳兰性德“以悲为美”的现实表征,是构成纳兰词凄惨意境的关键要素。梨花的孤清、惨淡与作者的美学观念、词曲风格、人生历程相契合,充分表达了纳兰性德的人生体验、情感思绪,是《纳兰词》最富感染力、影响力的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