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央行急“上链”
2023-02-19闰然
闰然
国家法币“区块链化”在全球启动。如何打造高效、安全的法定数字货币,应对虚拟货币对现行支付体系和金融体系的冲击,成为了关键问题。
据国际清算银行此前的调查,80%的中央银行已启动数字货币研发。数字人民币已成功落地,但其他央行后续表现十分审慎,美联储也长期处于观望状态。
2022年年底,多家华尔街机构将与纽约联储开展为期12周的数字美元试点,被看作美国迈出的关键一步。
区块链创造了什么
以比特币为代表的私营加密货币,储量是有限的,它本身不是货币,只是另类可投资的数字资产。而各国央行相继推出的央行数字货币,承担着法定货币的职能。
在严苛的金融监管环境之中,以比特币为代表的虚拟货币仍然顽强生存下来,是因为有很多的个体和组织希望能以匿名的方式进行交易和财富转移。从运行上看,比特币实际上是一个互联网上的去中心化账本。比特币的去中心化,使得它天然具有匿名性的特点。
比特币背后的区块链技术极具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吸引了各国央行推动数字货币研发。分布式记账法是区块链的根本,它彻底解决了人类交往的信任问题。因此,区块链可以建立一种“技术背书”的信任机制。
数字货币会被存储在央行管理的区块链上。当存款人支付数字货币时,他们可以在区块链上将资金转给交易方,同时央行分别将两笔交易记录在区块链上,这个过程就是去中心化。
所以说,央行推出的数字货币本质上就是一种加密货币。可以说,使用数字货币之后,所有交易信息都将无处遁形。但央行的区块链不同于比特币的是,后者会公开交易记录,而央行承担的角色是可靠的第三方管理区块链。为了保护个人隐私和企业的商业行为,央行会实现一定程度的可控匿名。
在这样一个体系下,央行能够精确控制货币供应量,更容易实施灵活的货币政策,针对腐败、洗钱、逃税等行为,能够达到更好的管控效果。
还有国内银行高层指出,数字人民币可能会改变银行业竞争的格局,改变货币市场监管的格局。比如,金融消费者一旦减少了对银行账户的依赖,就可以更加自由地选择金融服务和金融机构,金融竞争将变得更加充分。而央行拥有实时、完整、结构化的央行数字货币流通数据,有利于实现货币供应总量的精准调控。
抢占数字货币制高点
基于数字货币如此多的优点,各国央行都在研究各自的数字货币,但长时间处于理论层面。
英国较早启动央行数字货币研究,但尚未决定是否发行央行数字货币。2022年3月25日,英格兰银行宣布与麻省理工学院达成协议,双方将合作开展为期12个月的央行数字货币研究工作。不过,这项工作的重点是探索性的技术研究,而不是开发可以实际应用的央行数字货币。
美联储早在2016年就发布了首份分布式账本技术研究白皮书,也是集中于技术角度的应用,内容还包括金融公司或支付系统在进行潜在技术整合时会遇到的挑战和机遇。
各国的央行数字货币还处在研究或试点阶段。央行数字货币分为零售型和批发型,前者主要适用于支付商品,或向他人汇款等。批发型央行数字货币,定位于为金融机构提供可靠而又高效的交易清算工具,类似于构建一个数字化金融中枢。
北京超市中的數字人民币标志牌
数字人民币开展常态化试点已有3年。
2019年,中国拉开了数字货币的帷幕。自当年末起,人民银行分两批次“10+1”个试点地区和场景,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包括深圳、苏州、雄安等城市以及涉冬奥场景。
中国央行最开始做数字货币主要是从零售角度考虑的,为了增加官方的支付工具,建立更方便、更有效、成本更低的支付体系。并且,数字人民币是以国家信用为支撑,以中心化管理实现支付即结算,并不依赖区块链单一技术。
不少人都曾这样介绍过数字人民币和微信、支付宝的区别:“微信、支付宝是钱包,而数字人民币则是钱包里的钱。”
数字人民币跟现金一样都是法定货币,还可以无网络支付,等联网之后,交易数据再传到央行,确认每笔交易的合法合规。但与现金的完全匿名不同,每一笔钱的流向,央行全知道。
有关机构权威人士曾预测:未来5—10年,数字人民币将与微信支付、支付宝、云闪付、银行卡等支付工具并行。
如今,数字人民币开展常态化试点已有3年。目前,全国已有17个省市的26个地区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公众认知在不断增长,主要来自一些城市为了提振消费所展开的红包活动。数据显示,2022年各试点地区政府围绕“促进消费”“抗击疫情”“低碳出行”等主题,累计开展了近30次数字人民币消费红包活动。
现阶段的数字人民币看上去并不复杂,也解决不了太多问题,但在做好零售系统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向批发系统、跨境支付迈进。
数字货币的研发和试点对人民币国际化有帮助吗?中国金融学会会长、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名誉院长周小川认为,人民币支付系统的现代化、数字化,对于提高人民币的地位、提高人民币的跨境使用会有一定程度的帮助,但也不是太大的帮助。人民币国际化更多取决于体制、政策上的选择,更多取决于中国改革开放的进展,而不是取决于技术上的因素。
美国参与试点的银行将发行代表客户存款的代币。
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
美国和欧洲紧随其后
从全球来看,中国的数字货币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美国和欧洲紧随其后,它们都看到了分布式账本技术推动改变金融市场结构的潜力。
2022年12月,欧洲央行公布了一份关于数字欧元项目的报告,并表示将在2023年下半年完成数字欧元的总体设计。报告称,私人金融机构和支付服务提供商将负责管理与数字欧元相关的服务,提供账户或钱包开立和支付服务,同时还负责为客户进行反洗钱管理。
欧洲央行则负责数字欧元服务,并监督企业。在2023年秋天审查数字欧元研究阶段的结果后,欧洲央行将决定是否继续推进该项目。如果所有项目顺利完成,数字欧元有望在2026年内在欧洲实现商业化。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多次肯定了“数字货币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改善支付系统”—美元数字化的机会是一定要抓住的。
脸书在2020年公布了加密货币计划,推出了libra。脸书的金融梦想很大,要建立一套全球货币和金融基础设施体系。不过,美国政府对脸书推出加密货币的计划顾虑重重。次年,脸书推出了2.0版的libra,并把名字改成了Diem;但在监管重压之下,Diem最终被关闭。
2022年3月,美国总统拜登签署行政命令,以确保数字资产的负责任开发,并将设计和部署央行数字货币的研发工作置于最高优先级。同年9月,白宫发布了《美国央行数字货币系统技术评估》报告,讨论了关键技术设计、潜在风险评估、敏感数据评估等。不过,该報告并没有就美国是否应该采用央行数字货币给出任何建议。
2022年年底,数字美元计划有了新进展:纽约联储银行创新中心(下称NYIC)发布声明称,将与包括花旗集团、汇丰控股、万事达卡、纽约梅隆银行、富国银行等在内的华尔街金融机构开始为期12周的数字美元试点。美国参与试点的银行将发行代表客户存款的代币,这些代币将在共享分布式账本的央行准备金中结算。
脸书的加密货币计划Diem
德国法兰克福,欧洲央行大楼
这一试点项目,被称为受监管负债网络美国试点项目(RLN)。据了解,RLN是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的概念,将测试分布式账本技术的“技术可行性、法律可行性和业务适用性”,以及模拟代币和探索监管框架。纽约联储表示,该项目“可能会扩展到多货币操作和受监管的稳定币上”。
纽约联储银行创新中心董事佩尔·冯·泽洛维茨表示:“随着货币和银行业的发展,NYIC期待与银行界的成员合作,推进资产通证化和美国金融市场基础设施未来的研究。”
但纽约联储又强调,这一项目不是为了推动任何具体的政策结果,无意表明美联储将立即发行数字美元,也并未代表数字美元必需的设计框架。
全球范围内,央行数字货币的发展必将重塑全球支付版图,而美国尚未走出理论研究状态。美国联邦监管机构尚未就是否在美国推出数字美元达成任何共识,尽管相关机构和私营部门一直在探索这种可能性。
唯一的共识是,美国要想维持世界储备货币的地位,就必须推动美元数字化。
特约编辑荣智慧 rzh@nfcma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