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三大诗人的儿童观
——儿童的情感代偿价值
2023-02-19李玉晗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昆明650102
⊙李玉晗[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昆明 650102]
儿童观是指社会以及社会群体对儿童的地位、特性、价值、意义以及儿童生长、儿童发展、儿童教育等问题的看法和观点。不同时代、不同社会群体具有不同的儿童观,中兴三大诗人对于这些问题的总体看法和态度观念即为中兴三大诗人的儿童观。
南宋中兴三大诗人,即杨万里、范成大、陆游,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中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人物,他们自成一派的诗歌写作成就了宋诗的第二个繁荣局面。笔者通过对《杨万里集笺校》《范成大集》《剑南诗稿校注》进行全面的搜集,共整理出265首(其中杨万里58首,范成大37首,陆游170首)涉及儿童形象描写、儿童情趣表现、儿童生活反映的诗歌,在此统称为“涉儿诗”。“涉儿诗”中对儿童的价值与意义的集中表现是中兴三大诗人关于儿童意义的看法,即中兴三大诗人关于儿童意义的儿童观——儿童的情感代偿价值。
代偿,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是人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即因在现实中得不到实体的满足而有某种缺失,便通过想象或是另一物件来代替补偿这种缺失所造成的遗憾或挫折。当人处于困境或是面临挫折时,内心的期望已无法达成或是坚定的信念和动力已缺失,则将情感期许或是精神寄托的需要转向其他对象以及事物,力求以此摆脱困顿、失意、厄运,以满足个体心理上的一种平衡,便是人的一种代偿心理。
一、中兴三大诗人儿童观的表现
当中兴三大诗人的诗中感慨人生迟暮、仕途失意或是抒怀辞官闲居时,诗中密集出现儿童形象,儿童作为中兴三大诗人的一种情感代偿,在诗人叹息人生迟暮和仕途坎坷以及抒怀闲居的时段中重复出现。
(一)人生迟暮时——儿童削减人生迟暮的多愁短暂
在中兴三大诗人感慨人生迟暮、岁月蹉跎的诗中,常常写到儿童。如:
在上述题为《老境》《老甚自咏》《分岁词》《明日自和》《早衰不寐》等诗中都有出现儿童的形象,诗题中的“老”“早衰”“明日”对时间易逝、人生迟暮的感慨十分明显,诗句中“鬓成丝”“憔悴如枯荷”的“衰容”着实体现出“先生老多病”“衰翁老可怜”,而“残年丛百忧”“残年数期颐”“残生似蒲柳”的多重慨叹以及“晚景只消如此过”“浮生不了悲欢事”的无可奈何更润饰了人生迟暮的多愁、短暂、无力、悲戚之感,生命永恒的愿景在现实中已无法达成。为化解这一人生迟暮的困境,中兴三大诗人将儿童作为一种情感代偿,在与儿童的对比和比喻中弥补生命的短促和衰退。
首先是与儿童的对比。“老多病”的先生与“喜时节”的儿童、“兀坐”的老叟与“佳眠”的群儿、“但喜新年至”的小儿与“把杯心茫然”的老翁、“憔悴如枯荷”的老者与“呼唤舞且歌”的儿童,无论是容貌动作,还是精神状态,抑或是人生经历都形成鲜明对比。其次是化身为儿童。陆游常把暮年的自己比喻成儿童:
老翁垂七十,其实似童儿。山果啼呼觅,乡傩喜笑随。(《书适二首·其一》)
世念秋毫尽,浑如学语儿。得床眠易熟,有饭食无时。(《自嘲老态》)
老翁白首如小儿,鼓腹击壤相从嬉。(《夜闻蟋蟀》)
耋老却如童稚日,早眠晏起食无时。(《杂感》)
陆游化身儿童、中兴三大诗人在感慨人生迟暮的诗中常与儿童进行对比,即是把对生命自由、长久、健硕、喜悦的美好愿景转向儿童,力求以此削减人生迟暮的多愁短暂和无力悲戚,儿童是诗人的一种情感代偿。
(二)仕途坎坷时——儿童冲淡仕途坎坷的失意多艰
儿童作为一种情感代偿也出现在中兴三大诗人仕途坎坷或辞官闲居时写作的诗歌中,这可以通过中兴三大诗人的仕宦经历与其“涉儿诗”数量的关系上见出,如:
表:中兴三大诗人仕宦经历与其“涉儿诗”数量统计 单位:首
由上表统计可以看出,中兴三大诗人的大部分涉儿诗创作于他们辞官归乡以后。特别是陆游“罢官”、杨万里“愤而求退”以及辗转各地就职,是其仕途遭遇坎坷,极为艰难时,这一阶段也集中出现涉儿诗。中兴三大诗人在辞官闲居以及仕途坎坷时写作的涉儿诗均占其涉儿诗总数的一半以上,诗中这样表达他们对儿童的观点看法:
稚子有素约,杖屦从我戏。(《行圃》)
偶见群儿聊与戏,布衫青底捉将来。(《与伯勤、子文、幼楚同登南溪奇观,戏道旁群儿》)
闲携小儿女,桥上看芙蕖。(《休日》)
闲随稚子作儿嬉,金沙玉砾磊细陂。(《南溪细陂》)
以上诗句节选自《杨万里集笺校》卷七至卷一六以及卷三四至卷四一,按每卷卷首批注,此部分诗皆为杨万里于淳熙元年(1174)至淳熙八年(1181)以及绍熙三年(1192)至嘉泰三年(1203)间所写。诗中诗人对稚子“闲携”“闲随”以及稚子对诗人“从我戏”“聊与戏”,可谓是诗人与稚子形影不离的真实写照。儿童代替官职、仕途成为诗人闲居时嬉戏的陪伴,弥补了诗人罢官闲居时的衰退与孤寂,是诗人的一种情感代偿。这在陆游诗中也有体现:
堪笑放翁头白尽,坐消长日事儿嬉。(《爱闲》)
不如扫尽书生事,闲伴儿童竹马嬉。(《纸墨皆渐竭戏作》)
余习可怜除未尽,移花引水伴儿嬉。(《幽事》)
花前自笑童心在,更伴群儿竹马嬉。(《园中作二首·其一》)
仕途失意之际的陆游对儿童别有一番特殊的关照,他将儿童视为仕途失意时调和身心的选择以及孤愁人生中安抚心灵的陪伴。对“陪伴儿童”这一心态坚定且执着的表达,寄寓着陆游对闲适自由生活的向往。正因为儿童的陪伴与倾听,才让历经坎坷的陆游不因人生多艰而趋于消极,亦不因孤寂愁苦而陷入绝望。陆游在儿童陪伴的情感代偿中冲淡了仕途坎坷的失意与多艰,儿童是诗人的一种情感代偿。
(三)辞官闲居时——儿童补偿童年岁月的纯真美好
儿童也在范成大闲居时,进入了他的诗材。淳熙十三年(1186),也就是范成大辞官归乡的第三年,他写作了《四时田园杂兴》组诗共六十首,这组描写吴中田园风物的组诗,其中关于儿童的记录,既有脍炙人口的“青枝满地花狼藉,知是儿孙斗草来”“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也有知之甚少的“种园得果廑赏劳,不奈儿童鸟雀搔”“小童一棹舟如叶,独自编阑鸭阵归”等。儿童在诗人闲居时得到了更多的关注。范成大对儿童以及童年时光的关注还延续至其梦境中,其《梦觉作》一诗中说道:
忽作少年梦,娇痴逐儿嬉。觉来一惘然,形骸乃尔衰。梦中观河见,只似三岁时。方悟梦良是,却疑觉为非。
此诗写于范成大辞官归乡家居时,是范成大最后一首涉儿诗,诗中写“忽作少年梦”,诗人梦见自己回到了三岁时,像个娇痴的孩子在追逐玩耍。尽享童年岁月的纯真与美好在现实已不可达成,范成大通过梦境幻想回到童年,来替代和补偿这种缺失和美好,儿童是诗人的一种情感代偿。
二、中兴三大诗人儿童观的成因
中兴三大诗人将儿童作为一种情感代偿,削减人生迟暮的多愁短暂,冲淡仕途坎坷的失意多艰,补偿童年岁月的缺失和美好,这一儿童观源自以下原因。
(一)建功立业的人生理想
王水照在其《宋代文学通论》中这样评价宋代士人:“从其政治心态而言,则大都富有对政治、社会的关注热情,怀有‘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感和使命感,努力于经世济时的功业建树中,实现自我的生命价值。这是宋代士人,尤其是杰出精英们的一致追求。”①杨万里、范成大、陆游作为宋代杰出的精英,无论是对政治、社会的高度热情,还是对自我生命价值的执着追求,都与宋代士人的人格品质高度契合。翻阅他们的诗文、年谱,随处可见他们心系家国、关心民生的拳拳之心。“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是陆游高涨的爱国主义。范成大于乾道六年(1170)出使金国,因请求金人归还陵寝之地并改正受书礼仪而陷于险境,然不卑不亢,应对有礼。杨万里虽与陆游和范成大积极抗金的观点和做法有所差距,但其仍关心国家的兴衰与内政的凋敝,他的忧患意识集中体现在上书《千虑策》。
中兴三大诗人作为宋代士人的代表,一生志向皆在于事功。国家、政治、责任占据了他们人生理想的主要部分,而当建功立业的人生理想已完成或是由于中途受挫、迟暮已至而无法继续完成,即“闲”下来或者“老”了的时候,强烈的代偿心理便愈加突出。他们需要一种事物、一个对象来代替建功立业时的豪情壮志和充实忙碌,来补偿因年老体衰而事业未竟的遗憾和惋惜。儿童作为生命初始和自由无拘的代表,因其与诗人的年老形成鲜明的反差,与诗人追求闲适的愿景最大限度地贴合,所以成为诗人感慨人生迟暮时最艳羡的年龄阶段或辞官闲居时最渴慕的生活状态。在诗人建功立业的理想消退了的时候,儿童作为一种情感代偿出现在中兴三大诗人的诗中。
(二)仕途遇贬的常态经历
中兴三大诗人所处的南宋社会,故土沦丧,南北分裂,统治者在主战与议和的斗争中犹豫不决,愤恨雪耻、统一国家的主战派与忍辱偷安、保守观望的议和派始终格格不入,政治格局的动荡使得宋代士人宦海浮沉,时为重用,而又屡屡罢归,这在陆游和杨万里的仕途经历中尤为突出。陆游一生四次遇贬。至于杨万里,辛更儒评价其“仕途偃蹇,官况阑珊……不仅在未第时备受挫折,即使在仕途中间,亦历尽坎坷”②。淳熙元年(1174)至淳熙八年(1181),杨万里辗转各地任职。直至淳熙九年(1182),时已五十多岁的杨万里,才逐渐受到时人的重视。
仕途遇贬是宋代士人的一种常态经历。当才高志大的诗人仕途坎坷,历经贬谪,即“困(困顿)”了的时候,强烈的代偿心理便愈加突出,他们需要一种事物、一个对象来抚慰仕途困顿的“不平”“忧患”和“愁苦”。儿童,作为世事未知和纯真快乐的代表,与诗人仕途遇贬的忧愁以及饱经世事的险恶形成鲜明的反差,成为诗人排遣抑郁心志的一种选择。在诗人历经坎坷时,儿童作为一种情感代偿出现在中兴三大诗人的诗中。
三、结语
人生暮年难继生命恒久,仕途失意易感挫败困顿,诗人将这样一种遗憾、失落转向儿童,在儿童的世事未知和自由活泼中寻求情感的陪伴和精神的安慰。儿童在中兴三大诗人的诗中具有一种代偿的价值,诗人选择儿童、陪伴儿童以及想象自己是一个儿童或是幻想自己回到了童年时代,都是诗人将儿童作为一种代偿物,作为诗人人生暮年情感陪伴的替代和仕途失意时精神慰藉的补偿。
①王水照:《宋代文学通论》,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3页。
②〔宋〕杨万里:《杨万里集笺校》,辛更儒笺校,中华书局出版社2007年版,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