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也要“搭便车”
2023-02-18索何夫
索何夫
不知道大家注意过没,海鲜市场里,虽然海鲜们大多泡在水里,但表面却总是脏了吧唧的,尤其是那些带着外壳的软体动物,这到底是咋回事呢?原来是因为有各种各样“搭便车”但却基本没法吃的家伙赖在上面。这些搭便车的家伙被统称为“污着生物”。你是不是跟小编一样好奇,海洋里的污着生物到底属于哪门哪派?又是何方神圣?
海洋里的搭便车生物
搭车生物1号:“特立独行”的甲壳动物
在我们日常所食用的水产品中,虾、蟹乃至螳螂虾这些甲壳类占了不小的比例。它们浑身上下包裹在一层坚硬的“盔甲”之内,长着满是尖刺和钳子的分节肢体,看上去就不太好对付。但有趣的是,在各种海鲜身上黏着的污着生物中,有许多是它们的远亲。
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藤壶,它是甲壳纲蔓足亚纲里最为典型的物种。这些家伙的幼虫一旦找到适合定居的地点,就会迅速“安营扎寨”,在落脚之处搭建起一个由石灰质壳板形成的“住所”。典型的藤壶壳板是圆锥状的,中央有开口,看上去很像一个壶,而它的触肢就从“壶口”里伸出,依靠过滤周围水体中的有机质微粒过活。
事实上,藤壶们并不直接从它们黏附的对象——礁石、贝类、虾蟹、海龟甚至鲸类——身上直接获取营养。不过,这并不代表它们没有危害:鲸类、海龟会被大量增长的藤壶严重影响游泳速度和灵活性,从而导致生存能力下降。很多鲸类甚至会主动剐蹭人类的船只,以摆脱藤壶的纠缠。长在船底的藤壶更是会影响船只的航速,必须定期清理或通过化学涂料阻止其滋生。
搭车生物2号:麻烦的“瓜子”
贝类在污着生物这一行里干得也不错——许多双壳类软体动物都能分泌出强韧的蛋白质足丝,将自己牢牢地固定在各种地方,然后依靠过滤海水度过“饭来张口”的悠闲一生。其中,贻贝和牡蛎是最典型的两种生物。
虽然都是重要的经济海产品,但“随性”而胡乱生长的贻贝和牡蛎也会给海产品养殖户们带来许多麻烦。被称为“海瓜子”的多种小型贻贝虽然在南方沿海被当成不错的零食,可是它们一旦大量繁殖,就会对更有经济价值的软体动物亲戚们——尤其是扇贝——的养殖带来麻烦,它们的附着会损害各种养殖用笼网,并与养殖贝类形成营养竞争。而牡蛎们的附着造成的麻烦更大:这些有着不规则外壳的家伙如果在其他螺、贝身体上直接附着生长,甚至有可能导致后者死亡。在较为严重的情况下,一次牡蛎和贻贝的爆发甚至可以让扇贝减产三分之一以上。
与藤壶之流相比,这些贝类的附着造成的问题只多不少,因为它们危害的对象是自家的软体动物亲戚们。使用毒性涂料来保护养殖笼网固然可以产生一定的抵御效果,但也会伤害养殖贝类自身。而人工清除这些污着生物更是费时费力的麻烦事儿。好在因为本身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牡蛎和贻贝们的名声在一般消费者那儿还不算差,只是养殖户们就会因为它们头疼了。
搭车生物3号:人类的远亲
在所有污着动物中,有一类家伙长得特别诡异:这些生物看上去就像是一个个柔软的囊状物,有些像海绵,但却意外地坚韧。如果用力挤压的话,这些古怪的“袋子”还会喷出许多水来。大多数见到过它们的人甚至无法分清这到底是动物、植物还是别的什么,更别说弄明白它们的真实身份了。少数人才知道,在所有固着在海洋生物体表“搭便车”的家伙里,只有这些古怪的玩意儿才是人类的“亲戚”。
没错,这些家伙就是海鞘,脊索动物中的原始成员。在遥远的古生代初期,我们与海鞘的共同祖先成功地演化出了脊索动物们,这些祖先们的一部分后代继续选择精进这一器官,最后变成了几乎占据全部高等生态位的脊椎动物,而人类自然也名列其中,另一部分则“不争气”地选择了当“家里蹲”:海鞘的幼体事实上是可以游动、拥有脑部,而且具备一条位于身体中央的神经索的,但只要找到固着地点并开始“安营扎寨”,它就会迅速退化掉这些“高级装备”,变形成一只依靠过滤海水为生的“大口袋”。这种“不思进取”式的生存方式虽说看上去有些窝囊,但确实让我们的这些远房亲戚安安稳稳地生存了下来,直到现在。
当然,海洋里爱搭便车的家伙还不止以上几位,许多生物都喜欢攀附在其他物体身上,以各种方式养活自个儿。无论是藤壶、海鞘还是别的污着生物,其实都很难为自己的“房东”支付什么“房租”,因此它们与贝类之间的关系算是典型的“外共生+偏利共生”。那么问题来了,啥是外共生和偏利共生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不同的“共生”
生物学上的“共生(symbiosis)”和“寄生(parasitism)”看似是難以区分的一对概念,但其实二者的分界很明显:当两种生物通过生存在一起获取好处时,它们就构成了“共生”关系;但只有当其中一方依赖另一方提供生存所需的营养,但不给予对方好处时,才会形成“寄生”关系。如果进一步细分,共生关系又可以分为外共生和内共生,以及互利共生和偏利共生。前者取决于共生的一方是生活在另一方体内还是体外,后者则取决于共生双方的哪一方获利更多。下面,你能判断这几对生物之间属于什么关系吗?来连线试试吧!
1. 珊瑚虫与虫黄藻
在形成珊瑚礁的造礁珊瑚中,很大一部分珊瑚虫需要依赖体内的虫黄藻提供营养。而虫黄藻也将珊瑚作为自己的居所,并分解珊瑚的含氮、磷废料等。近年来珊瑚礁的退化,也和全球变暖导致虫黄藻死亡有关。
2. 豆蟹与贝类(如牡蛎)
有时,我们会在煮熟的贝类里发现一些豆粒大小、身体半透明、生殖腺发达的螃蟹,即名为豆蟹的小家伙,它们会抢夺贝类的营养物质。虽然住在贝壳里,但事实上豆蟹并没有进入贝类的软组织。
3. 河蚌和鳑鲏
在繁殖季节,鳑鲏会把产卵管插进河蚌壳里产卵,这样卵就可以获得庇护。河蚌则喷出钩状幼虫,寄生鳑鲏的鳃,完成生命第一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