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老学与汉初政治
2023-02-18栗士栋
栗士栋
【摘要】黄老学在历经了秦朝及秦末农民战争之后,在汉初首次以一种治国方针开始施行。它对缔造汉朝初期的文景之治以及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相当的作用。黄老学历经汉朝高祖、孝惠吕后、文帝、景帝四个时期,作为汉朝的基本施政方针始终影响汉朝几位施政者的具体举措,这既是黄老学在各个时期发展最为具体的体现,也是黄老学在各个时期的变化、发展的具体表征。但随着社会现实的发展黄老思想的变化与适应缓慢,注定会伴随着社会现实的变化而被抛弃。由此,黄老学最终失去了在政治上的主导地位,但从整体上看,黄老学依然在社会的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关键词】汉初政治;黄老学;无为而治
【中图分类号】D092;D6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3)33-0004-03
【DOI】10.20133/j.cnki.CN42-1932/G1.2023.33.001
黄老学作为一个形成于战国中后期,融合百家之长的思想学派,并且能够在政治上做出实践,且有所成效的学派,它的发展也同样经历了形成、发展、极盛与衰弱的阶段。黄老学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中走向衰弱。它的发展演变对于汉初百年的发展积淀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也是中华文明在封建社会重新走向兴盛的过渡点,它的兴盛与发展乃至衰弱都对中国古代封建王朝起到了影响。
就目前学界而言,对黄老学本身的探究、对黄老学源流以及对黄老学在汉朝的政治实践都有着足够的理解,侧重其基本上确定在了黄老思想为何能够在汉初脱颖而出,但都没有涉及黄老思想在汉朝实践中的沿革,这给本文留下了空间。黄老学在汉初时期有着怎样的发挥与作用?这主要体现在了汉初以曹参为首的几名政治家与汉初的施政方针上面,多数的研究方向都将汉初的整个黄老思想看做一个整体,汉初黄老思想成为指导思想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随着时期的发展而发生变化的,这便是本文的切入所在。
一、黄老学的起源
早期黄老学并未将“黄”“老”这两字真正地联合起来使用,最早使用“黄老”这一称呼的是《史记》:“慎到,赵人;田骈、结子,齐人;环渊,楚人。皆学黄老道德之术,因发明序其指意。故慎到著十二论,环渊著上下篇,而田骈、接子皆有所论焉。”[1]1842这些人物也都是战国时期齐国稷下学宫中著名的代表人物,早期的黄老学在战国时期各个学派思想为了获得统治者的青睐,以黄帝、老子来阐述自己的思想,因此各家思想相互交汇这一时代大背景之下诞生于稷下学宫。战国后期,学术逐渐显现出综合的倾向,黄老学也将庄子的道家思想纳入,两者融合后也展现出了浓厚的黄老特征,道论是其核心,同时吸收了儒、法、墨等各学说的长处。而这结合了各家长处的思想历经战国中后期最终在秦汉之际发展成为“黄老道家”。随后伴着秦汉两大帝国的统一,思想上的综合性也更加明显,各家的学术思想也相互交融。也是在这一时期黄老学成功地完成整合,架构起了完整的思想体系。
“黄老道家”的产生有着深厚的社会现实基础,即自春秋末期出现了传统礼乐制度崩溃的社会现实。战国以来,面对着传统社会秩序的失灵,旧有的意识形态不再适应当前局面的情况下,战国时期的君主必须寻求到一种能够在顺应时代发展需求的治国方案与思想作为在战国时期争雄的支撑。这样的情况下各种思想相互迸发。也就是在这样的社会现实基础下齐桓公田午①为了维护田齐政权,并且期望能够在战国时期的乱世之下获得最终的胜利而广泛的招纳贤士,为了寻求富国强兵的治国方法而创建了稷下学宫。稷下学宫自创建之后便获得了田齐统治者的大力支持,学者们不仅拥有丰厚的待遇更拥有广泛的学术自由。“邹衍、淳于髡、田骈、接舆、慎到、环渊之徒七十六人,皆赐列为上大夫,不治而议。”[1]1530也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思想的光辉相互映照,使稷下学宫汇集了大量的列国学术精英,各种治国思想层出不穷,在稷下学宫交流思想成了学者们的最好选择。诞生于这一时期的黄老学已经由学者改造,保留了一部分道家思想的特征,演变成为服务于政治与世俗的治国之术,也就是“君人南面之术”。
二、汉初黄老学
(一)黄老学在高祖时期
黄老学在汉高祖时期并未明确成为汉室的官方指导思想,这一时期黄老学对于汉朝治国方针的影响主要是通过高层人物来实现的,其中最为重要的代表人物就是陆贾,陆贾并非是汉朝的最高统治者但其谏言多能受到汉高祖的采纳,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汉高祖的决策。据《史记》载:“陆生时时前说称诗书。”[1]2084高帝不满便反问道:“乃公居马上而得之,安事诗书!”[1]2084陆贾见此便进谏曰:“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1]2084并向高祖讲述商汤逆取顺守,吴王夫差与智氏极武而亡以及秦朝灭亡的事情,高祖被说服。“不怿而有惭色。”[1]2084刘邦也善于听取建议,便要求陆贾做一篇总结秦亡以来得失的书籍即《新语》,陆贾每写一篇都交由刘邦过目。“每奏一篇,高帝未尝不称善。”[1]2084陆贾的《新语》虽然同时具有儒、道两家色彩,但“无为而治”的思想才是他写作的底色,“夫道莫大于无为,行莫大于谨敬”[2]59。从陆贾所作《新语》中便知“道”作为黄老思想中的最高准则,陆贾将无为作为最高的“道”可知无为而治在陆贾主张中的地位。
汉高祖刘邦或基于现实的考虑或对于秦朝的反思,受到黄老思想的影响,其施政方案上也大体上与黄老学的主张相一致。自经历了自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开始至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才结束的全国性农民战争后,基于當时的社会情况刘邦曾先后颁布诏令“轻田赋”。“什五而税一,量吏禄,度官用,以赋于民。”[3]950这些与民休息政令的实施既是汉朝初期对于国家现状的考虑,也是黄老学思想主张在汉初的实际体现,是无为而治对于当时社会现状的反映。汉高祖在修建宫室时就曾说道:“天下匈匈,劳苦数岁,成败未可知,是何治宫室过度也。”[3]47
除却对统治者本身的要求外,还对战乱时所产生的问题做了相应的善后工作。先是解放奴婢。“民以饥饿自卖为人奴婢者,皆免为庶人。”[3]40奴婢在获得庶人地位的同时也获得了国家给予的生产工具,成了国家的自耕农,获得了生产资料,能够回归到家乡安心进行劳动生产。除去“清净无为”的核心,汉朝黄老同样延续了从战国时期开始便愈发重要的“法”的思想主张,但与秦朝的法治却又截然不同。统治者们为了获得人民的支持推行了一套以宽简法律为核心的整治措施,如早年刘邦进入咸阳时,他就深感秦法的严苛,“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1]256。凭借此,迅速安定了三秦人心,有着这样的经验,“法”于是也成为非常有效的治理手段之一。在汉朝定鼎天下后,“命萧何次律令,韩信申军法,张苍定章程,叔孙通治礼仪,陆贾造新语”[3]58。明定法令之后,汉初对法令的尊重与执法的重视也可见一斑。如刘邦就曾下诏规定了汉朝决狱的层层递进关系。“自今以来,县道官狱疑者,各献所属二千石官,二千石官以其罪名当报之。所不能决者皆移交廷尉。廷尉所不能决,谨具为奏,傅所当比律令闻。”[3]935这足可见汉朝黄老仍旧重视法治的作用。
总的来说,不论是田齐时期还是高祖时期的黄老学,其目的都是为解决当时所面临的社会现实问题,保持了相当的一致性,具有现实性、实用性和功利性的特征。
(二)黄老学在孝惠、吕后时期
黄老学在孝惠、吕后时期,成功从一个地方学说上升为全国性的官方思想。黄老学不再通过统治者的个人政治倾向来影响政治,而是登堂入室,正式成为国家的指导思想。其中,黄老学重要的著名人物是盖公和曹参。曹参在汉立国后开始世齐相国,以黄老学作为执政思想来治理齐地,取得了非常显著效果。“其治要用黄老术,故相齐九年,齐国安集,大称贤相。”[1]1622由此可见,这一时期黄老学的主张重点在“贵清净”、变通与务实,“贵清净”是无为而治的体现,也是陆贾思想的继承,两者均结合了汉初急需恢复发展的社会现实而做出的反应,而变通则是新的发展。“夫狱市者,所以并容也,今君扰之,奸人安所容也?”[1]162此时的思想中没有苛求极端的是非对错,而是结合社会现实进行了变通。曹参的“贵清净”与变通的思想特征都结合了当时的社会现实。黄老學此时的思想主张正式成为全国官学和普遍社会意识。《史记》中也记载:“孝惠皇帝、高后之时,君臣俱欲休息乎无为,故惠帝垂拱;高后女主称制,政不出户,天下晏然。”[1]290
曹参的治理成果赢得了百姓的歌颂:“萧何为法,觏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载其清净,民以宁一。”[1]1624“萧规曹随”的行政方法,使国家安宁,政治平稳,人民得以恢复发展。“参为汉相国,清静极言合道。然百姓离秦之酷后,参与休息无为。”[1]1624这一时期的黄老学从一个地方性的学说一跃成了全国性的治国方针,也是在这一时期,统治者将黄老学作为“政术”使用,此时的黄老学思想,以清净安民作为政治治理的宗旨,追求变通,表现出务实求治的精神。
(三)黄老学在文景时期
黄老学在西汉发展至极盛后,其代表人物也有明显的增多,涉及的范围也更加广泛。包括窦太后、黄生、田叔与司马谈等人物甚至连最高统治者皇帝本人也修黄老学。例如汉文帝,“本修黄老之言,不甚好儒学,其治尚清静无为”[4]。而作为在汉文帝之后继续以黄老学影响汉初政治的窦太后则更加狂热。“窦太后好黄帝、老子言,景帝及诸窦不得不读《老子》,尊其术。”[3]2905这一时期黄老学思想主张在延续“尚清净无为”的同时也有了融通息事与邢德相辅的特性。
首先是“尚清净无为”,文帝在位期间先后开放了铸钱、关卡与放开山泽丛林,宽松的经济政策推动商贾的流动,使汉朝经济大为发展。汉文帝更是崇尚节俭的典范,“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园圃、狗马服饰无所增益,有不便,辄弛以利民”[1]304。他曾打算修建露台,“召匠计之,直百金,遂作罢”[1]304。汉文帝的政策很大程度也影响到了其继任者汉景帝施政方针。两帝勤修内政,延续休养生息的国策方针,便是黄老学“无为清净”思想的着重体现。但清静无为的思想主张,也促使了地方势力的坐大,进而导致了七国之乱。
其次则是息事宁人,这一方面则主要体现在统治术上。窦太后的爱子梁孝王派人刺杀袁盎,景帝派田叔调查,最终却是“今梁王不伏诛,是汉法不行也;如其伏法,而太后食不甘味,卧不安席,此忧在陛下也”[1]2138。再看结果,“景帝大贤之,以为鲁相”[1]2138。从这一方面来看,黄老学主张为避免激化矛盾,也会选择如此息事宁人,这是统治术的一种,旨在避免冲突。息事宁人既是统治者的相互妥协,也是基于实力的考虑。
再次,则是刑德相辅。在法律上文帝及景帝在宽疏刑罚的同时,也开始加强道德对人们行为的约束,在宽法上,“除收孥诸相坐律令”[1]295。文帝十三年,又颁“除肉刑法”[1]301。这些法令的相继颁布使普通民众摆脱了严刑苛法。“平狱缓刑,天下莫不说喜。”[3]929而在刑法转化的同时也引进了“刑德相养”的理论,重视道德教育的作用,改变了早期绝仁弃义的思想方式。另一方面,也将我们所习惯的忠诚、孝顺等伦理价值观引入。提倡“以孝治天下”的同时,实施将孝廉作为选举官员的标准等。
三、黄老学在武帝时期的衰落
汉武帝即位之初,因窦太后对黄老学的支持,黄老学仍旧在汉室宫廷有着足够分量。“而上乡儒术,招贤良,赵绾、王臧等以文学为公卿,欲议古立明堂城南,以朝诸侯。”[1]317但也因为窦太后的缘故最终失败。“会窦太后治黄老言,不好儒术,使人微得赵绾等奸利事,召案绾、臧,绾、臧自杀,诸所兴为者皆废。”[1]31儒学开始步入朝堂,也意味着黄老学在政治上的衰弱。丁原明先生从学术的视野对汉初黄老学作了总结,认为此时占据统治思想长达六七十年的黄老学由盛转衰[5]。随着窦太后的病逝,黄老学最大的支持消失,汉武帝的政治倾向则不再如其前任一样偏向黄老学,使得黄老学走向衰弱。
综合分析来看,我们可以将黄老学的衰弱归结于文化的普及力度、人性的现实需要与本身的思想特质。而从人性的现实需要来看,当人们从原有的饥饿状态走出后,会有更多的精神追求也会追求社会地位的提升,而此时的黄老学所主张的明显与社会大众的需要不符。更何况随着汉武帝个人倾向的显现,正所谓上行下效,在满足了一定生活需求后古代人们更多的是追求社会上的提升,当黄老学失去统治地位,不能再为下层提供上升通道之后,再加上没有文化普及,也就意味着黄老学被下层人民所抛弃。
从黄老学本身的思想特质来看,黄老学本身就反对在汉武帝时期人民所需要的一种精神伦理需求,更加偏向于一种淡漠的思想特质,这样的特质使其与人类的发展规律背道而驰,它的理论与人民大众产生了分歧,当它满足了在特定社会状态下的任务后,他这样的思想特质显然不能够满足人民在一个相对富裕的生活状态下的精神需求。
从整体上来看,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个自古以来就拥有人文主义精神的传统的文化,在一个常态化的社会里黄老学这种本身就具有反道德倾向的思想是格格不入的,同样也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趋势,所以在汉朝时期,当黄老学完成了将社会从汉高祖时期的极端穷困走向汉武帝时期富裕的社会状态后,逐渐与其所构造的富裕化社会产生了分歧。最后,被统治者本身抛弃,被需要新的需求的底层人民所抛弃,从一个主流的指导思想逐渐变成次一等的思想,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选择。
四、结语
“黄老学”汉初的发展变化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黄老学在作为汉初统治者的统治方针上,黄老学主要突出在解决现实问题上,其与田齐时期的黄老学所秉承的基本特征相通,具有着现实、务实以及功利的特征。另一方面则是汉初以来学术上的特征,其弱化了“黄老学”之中“黄”学的主要特征——“有为”“多欲”,强化了与汉初社会实际相符合的“老”学特征——“无为”“少欲”。
黄老学的应用,不仅为汉朝拨乱反正,恢复发展起到了作用,同时也为后世提供了一种能够有效解决问题的社会模式,每当后世出现相类似的问题,它总会以各种方式回归。黄老学在汉初七十余年,不仅缔造了为后世人们所称道的“文景之治”,更给人们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存。它是中国古代先人智慧的传承,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底蕴。
注释:
①田午(前400年-前357年,44岁),战国人,生于齐康公五年,田氏代齐以后的第三位齐国国君,谥号为“齐桓公”,因与“春秋五霸”之一的姜姓齐国的齐桓公小白相同,故史称“田齐桓公”或“齐桓公午”。在位时曾创建稷下学宫,招揽天下贤士,聚徒讲学,著书立说。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99.
[2]陆贾,撰.王利器,注.新语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6.
[3]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9.
[4]应劭,撰.王利器,校注.风俗通义[M].北京:中华书局,2014.
[5]丁原明.黄老学论纲[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