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展体育教育教学成果 促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023-02-18吕兵文曹占良尹耀

中国学校体育 2023年11期
关键词:运球结构化比赛

吕兵文 曹占良 尹耀

为落实《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义教课程标准(2022年版)》]、《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高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理念,聚焦核心素养、深化教学改革,展示近年来我国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改革成果,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由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中国教育学会、重庆市教育委员会指导,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重庆市教育学会、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重庆市渝北区教育委员会、重庆市渝北区教师进修学院、重庆市第八中学校承办的“第九届中小学优秀体育与健康教育课教学观摩展示交流活动暨新时代学校体育综合改革发展研讨会”于2023年9月25—28日在重庆市渝北区举行。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黄政, 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理事长杨贵仁,重庆市人民政府督学、重庆市教育学会会长钟燕,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党委副书记蔡其勇,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体卫艺处处长程翔宇,重庆市渝北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委主任吴云斌,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秘书长耿培新,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学术委员会主任陈永利,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体育美育教育研究所所长、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副理事长吴键,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教授、长江学者、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副理事长汪晓赞,人民教育出版社体育部主任、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副理事长吴慧云,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副理事长陈雁飞等领导和评课专家出席了本次活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有关教育行政领导,教研室、教科所的负责人,中小学校体育教师共计530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黄政在开幕式讲话中指出,希望体育教师们坚持德育为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立场;聚焦课程核心素养,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必备的健康和体育知识、技能,培养学生养成健康的行为与生活方式;优化教学方式方法,增强实践性和情境性,使学生乐学、会练、会赛,不断丰富课堂教学内涵,促进深度学习;相互学习、交流经验,不断推进课程与教学改革,促进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为学校体育教学的改革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第九届中小学优秀体育与健康教育课教学观摩展示交流活动”(以下简称“本届展示活动”)共收到各省(区、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十城市、十四城市共计34个会员单位推荐的体育与健康课649节,其中体育课506节、健康教育课143节。现场展示交流75节体育课和21节健康教育课。

一、小学展示课:凸显趣味化教学,游戏练习更加深入

小學的体育展示课共展示了27节。其中水平二、水平三占据了较大的比例,且数量大抵相当,水平一共3节。在教材内容的确定上,自定教材占据了大多数,包括基本运动技能类——柔韧与灵敏、爬越障碍、单跳双落、立定跳远、跳绳、耐久跑、投掷轻物、体操技巧组合、箱上滚翻、舞狮(双人配合跳)、滚铁环、篮球运传投综合等20多个内容,体现了较大的灵活性和选择性。从教学设计文本表达上看,既有对基本运动技能的把握,也有对专项运动技能的理解;既有固有的各大类的内容,也有民间传统游戏项目等。指定教材包括武术套路3节、技巧组合2节,且课题相同,有利于相互比较借鉴。在教材教法处理上,各具特色,精彩纷呈。从总体上看,小学展示课呈现以下特点。

1.情境化教学特点凸显

基于小学生年龄、心理特点,“本届展示活动”的大部分展示课能够创设情境化的课堂,引导学生在玩中学练,克服了“我要教”的弊端,有效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如,二年级《爬越障碍》一课中,执教教师通过创设来自现实生活的情境“攀登渔船”“探索船舱”“船上逃生”“晾晒鱼鲞”关联的情境,从爬斜梯、平梯及组合动作入手,循序推进,让学生在安全环境中练习,做到了玩中学、玩中思、玩中悟。既顺应了学生玩的天性,又较好地掌握和运用了基本运动技能—移动性技能动作。再如,四年级《舞狮:双人配合跳》、三年级《立定跳远》、三年级《原地侧向投掷轻物》,执教教师分别以“小狮子学本领”“小青蛙跳荷叶”“占领敌营”为主题情境进行整体设计,采取了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情境和氛围中,深度融入学练,真正地实现了在现实情境中学练技术。

2.“学练赛评”更加实效

通过深化体育教育教学改革,转变教学观念,全面把握“教会、勤练、常赛”的内涵与要求,使其成为常态化、规范化、系统化的教学组织模式,而“学、练、赛、评”四者在体育课堂中均不可或缺。如,五年级《技巧:前滚翻成蹲立—后倒成肩肘倒立—前倒成蹲立—挺身跳》一课中,执教教师通过创设“武魂觉醒”的情境导入课堂,激发了学生兴趣,并巧妙地融入基本技术等辅助练习,设置了“修行—魂器融合—魂技融合—武魂真身—猎魂”等多个步骤,将“单一动作——简单组合——整体组合——创设组合”逐一循序呈现。基于学生个体差异,执教教师还提出不同的要求,鼓励学生勇于尝试。课堂中形式多样的比赛、展示、师评、生生互评等交替,强调“学、练、赛、评”一体化实施,有效提高了课堂学练效果,提高了与主体学习内容的契合度,加深了对游戏化、情境化价值和意义的理解。再如,四年级《足球脚内侧踢球》一课中,执教教师不仅设计了动态的、多样化的练习,强化学生组合性动作的“学与练”,学生获得了完整的技术动作体验,还通过原地传接球—交换位置(行进间)传接球—运传组合—二过一战术配合的“练与赛”,较好地把握了足球项目特征,特别强调了技战术在实战情境中的运用。同时,在脚内侧传接球练习中,通过“小球门”大小的变化、传接球人之间距离的变化、传接球人状态(静止/移动中)的变化构建了一个动态比赛实战情境的练习链,多项技术进行组合得以灵活运用,并充分关注个体之间差异,师评与生评结合,体现了“学、练、赛、评”与实战情境较强的对应性和实用性。

3.跨学科主题学习展露风采

《义教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内容、课时分配等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本届展示活动”对此作了积极的探索。如,二年级《基本运动技能类—柔韧与灵敏》一课中,执教教师基于基本运动技能进行单元教学,以4个课时进阶性的设计,通过“我是小小解放军”的主题,以柔韧与灵敏等为主线,融入抛投等操控性的基本技能,设置了“丛林行军”“靶场练兵”“紧急营救”“增援前线”“欢庆胜利”等教学情境,有效融入不同方向、节奏、开始姿势等多变的动态链式的练习内容。整个课堂教学以明确的任务为导向,结构清晰,基本运动技能的学习、掌握与运用呈现明显。但作为一个全新领域,如何充分挖掘多学科融合的知识、技能与方法等内容,做到既不失学科本位,又能跳出本学科局限,让学生在解决富有内涵价值的融合性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提升核心素养,还有待进一步深度研究。

二、初中展示课:彰显结构化教学,情境创设重视运用

初中的教学展示课共展示9节自定教材体育课、5节指定教材体育课和1节开幕式展示课。执教教师的课堂教学展示,能够围绕《义教课程标准(2022年版)》“重视大单元教学、强调结构化教学、创设复杂的运动情境、注重每节课10分钟左右的体能练习、强调科学适宜的运动负荷”等突出的重点设计与实施教学。

1.教学彰显结构化

执教教师能推进“学练赛”一体化教学,注重采用结构化知识与技能教学,帮助学生掌握结构化的知识与技能。如,七年级《毽球组合技术》一课中,在学生练习环节,执教教师设置了脚内侧、脚外侧、正脚背踢毽等单个技术的组合练习;在教学比赛环节,执教教师将脚内、脚外、脚正面踢球和移动踢球等组合技术应用在比赛活动中,强化学练赛一体化,体现练习内容和练习方法的结构化;七年级《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一课中,执教教师通过识线慢跑热身——“抢球大战”游戏——学习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原地“V”字形运球摸桩练习——分解练习变向突破第一步——分组练习1VS1弱防守体前变向运球——4VS4比赛——体能练习等环节,帮助学生掌握体前变向换手运球以及与其相关联技术的完整技术并加以运用,体现教学内容的结构化;指定教材的4节八年级《足球:有人防守的运球射门、比赛及体能练习》同课异构,本教材内容涉及的技术有运球、运球过人、射门和防守技术。从整体来看,执教教师都能遵循从单个动作的学习到组合动作的练习,再到比赛运用的设计逻辑。以运球学练设计为例,设计的运动条件难易程度依次递增和复杂化,由无防守的运球—有固定防守的运球—有移动防守的运球—2VS1局部配合—3VS1局部配合—真实比赛情境下的运球。难度进阶,结构清晰,保证学生能够掌握结构化的知识与技能,并能在比赛中运用。

2.情境创设重视技术运用

执教教师能以主题为引领,使教学内容情境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如,八年级《篮球类——组合动作及传切配合的技战术学习和比赛》一课中,执教教师以传切配合的技战术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寻宝”“传宝”“护宝”“争宝”“戏宝”设计教学情境,从摆脱防守——传切配合练习——2VS1、3VS3等组内比赛——组间比赛,并以任务趋动、规则、方法等条件限制,引导學生通过学、练、赛掌握传切配合的技战术配合方法,并能在比赛中灵活运用;以“寻宝”“传宝”完成传切配合的基本知识学用和基本技术学练,以“护宝”练赛,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技能运用到比赛中,完成基本技能的练评,以“争宝”比赛,强化在真实比赛情境中传切配合的灵活运用,以“戏宝”(创设人体字母拉伸操、真实比赛核心素养评价等)完成多元能力培养。

3.体能练习更有效

《义教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每节课应有10分钟左右体现多样性、补偿性、趣味性和整合性的体能练习”。执教教师的教学设计与实施中,体能练习部分均有较好的呈现。如,九年级《技巧:经单肩后滚翻单膝跪撑平衡》一课,执教教师以单肩后滚翻接单膝跪撑平衡为主要学习内容。在体能练习环节,10分钟的蹲起20次×2组、开合跳20次×2组、胯下击掌20次×2组、俯身登山跑20次×2组、折返跑跳4块折叠小垫子5项练习的设置,针对本节技巧课学生的下肢运动负荷小的问题,补偿性地发展了学生的体能;七年级《武术<扇子武>》一课,执教教师以“扇子武”1-6动为主要学习内容,通过自编武术热身操、集体学练、小组合作攻防对抗学练及展示、体能练习等环节,循序渐进,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了学习内容。在体能练习部分,10分钟的坐姿转体、跪卧姿、波比跳、燕式平衡4项不停顿完成每次练习,学生平均心率达到150次/分钟以上。

三、高中展示课:突出专项化教学,体能练习更加实效

本次现场展示课共有18节高中课,其中,13节自定教材体育课、3节指定教材体育课、1节室外健康教育课和1节开幕式展示课,形式多样,精彩纷呈。对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凝练,《高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相较《义教课程标准(2022年版)》更早,高中学段更早地实施了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认知与实践也从初涉逐步走向深入。

1.深入培育核心素养

《高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课程结构的特点是以学科核心素养统领课程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即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学习评价等都紧密围绕学科核心素养来设计和构建。”“本届展示活动”中,执教教师均能紧密围绕学科核心素养培育展开教学。如,高一《“华山论剑”——形神拳(1-5动)》一课中,执教教师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单个动作学习、分组合作学习、师生同练、学生分小组进行练习等学练方法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在比赛和展示环节,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本节课1-5动的技术动作,鼓励学生勇于挑战新的难度,同时将评价贯穿教学始终,让学生懂得如何评价武术套路。本节课既创设了华山论剑的情境教学,还利用武术服的腰带作为辅助器材,优化学练手段与方法,使学生在“新、奇、乐”的氛围中既得到了技能的提升和中华武术博大精深的精神熏陶,发展课程核心素养。再如,高二《健美操步伐动作学习及创编尝试》一课中,在学的环节,执教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单个步伐的学习时,通过突出节奏、感知方位的队形变化,将健美操编排中可以运用的元素渗透其中,为学生接下来的自编操打下了认知和操作基础;练的环节,4个小组分发不同的手持器具,在小组体育骨干的带领下根据不同的手持器物特性,开放性地启发小组成员创编、学练健美操。在学生创编的过程中,执教教师巡回指导并提出修改意见,鼓励各小组内不同动作的“斗舞”展示;在赛的环节,执教教师巧妙采取了2个小组面对面同时展示的形式进行,颇具集体“斗舞”的风格,学生在展示与比赛中提升了追求卓越的品质;课的整体呈现出“学练赛”一体化的教学过程,学生的核心素养得以进一步发展。

2.精心设计结构化教学

执教教师均能围绕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做到“学、练、赛”一体化,在教学设计中充分体现学习内容的结构化,内容上前后呼应、层层递进,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结构化知识和技能。如,高二《篮球:持球三威胁——运球进攻》一课中,执教教师通过天花板运球(原地体侧大力运球,当听到教师哨音后,用最大力气运球,使球尽可能向最高处弹起,接近天花板)和千军万马运球(碎步体侧运球前进、碎步换手运球前进、碎步背后运球前进、碎步胯下运球前进、碎步转身运球前进),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练兴趣,并将本节课将要学习的技术要点融入到准备活动中;在基本部分,接球后持球进攻——持球进攻2VS1——持球进攻2VS2——运球进攻之4种选择:运球+投篮、运球+顺步突破、运球+变向突破、运球+传球——2VS2对抗练习——4VS4半场比赛——专项体能练习等环节,注重知识与技能的结构化学习,避免了只针对单一技术的学练赛评。整个教学过程呈现出单一技术学习、组合技术练习、真实情境和比赛中学以致用的结构化特征,在课堂层面实现了内容结构化。又如,高二《篮球:掩护配合》一课中,结构化教学清晰,3种掩护路线(有球掩护、运球掩护、无球掩护)的学习,2VS2、3VS3消极防守下的练习,5VS5比赛中运用所学技战术并渗透比赛规则,各教学环节前后衔接体现结构链,帮助学生掌握结构化的知识与技能,进而能在比赛中灵活运用。再如,高一《足球——传接球组合在实战中的合理运用》一课中,“Y”字形接球转身传球——“Y”字形二过一传接球射门——“Y”字形回传反切传接球射门——4VS2攻防等教学过程,呈现出从单个动作到组合动作再到比賽运用的设计逻辑。设计的运动条件依次递增和复杂化,由无防守的运球——有固定防守的运球——有移动的防守运球——局部配合——真实比赛情境下的运球,结构清晰、难度进阶,保证学生能掌握结构化的知识与技能。

3.达到运动负荷要求

《高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明确指出:“体育与健康课必须保证一定的运动负荷,运动密度应不低于75%,练习密度应不低于50%;运动强度应达到平均心率140~160次/min。”“本届展示活动”中,执教教师通过优化教学策略,努力达到《高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运动负荷的要求。如,高一《足球正面头顶球》一课中,执教教师通过优化课堂教学组织和练习形式等手段,提高运动负荷,通过顶固定球——自抛自顶——顶抛来球(1人抛球2人争顶)——移动顶球(脚步移动接顶球)——头球射门(侧向来球)——3VS1(2攻、1传、1防)——5VS5教学比赛——体能练习等环节,在练习形式上融入真实、复杂的比赛因素,提高了学练中的对抗性,进而提升学生的运动负荷。此外,“本届展示活动”中,执教教师均能践行《高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每节课最好安排10分钟左右的体能练习,包括一般体能和专项体能的内容”的要求,不仅促进了学生的体能发展,而且进一步保证了适宜的运动负荷。

在闭幕式上,耿培新针对本届体育与健康教育课报送与评审工作作综述报告。耿培新表示:“本次展示活动中大部分课的学习目标从有利于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的角度出发,认真分析和选择教学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在真实活动或比赛情境中,运用知识与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大部分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计都充分考虑了学生的生长发育特点、体质状况、运动基础、兴趣和需求,因时、因地制宜地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耿培新建议,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以人为本,坚持高质量标准,坚持创新性发展,落实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全面深化体育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体育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要树立课程意识,认真研读和践行现行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真正使学生通过相对系统和完整的学练赛发展运动能力,践行健康行为,形成体育品德;加大健康教育课的培训力度,从设计思想、教材的分析、学情分析、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方面,帮助体育教师学会上好健康教育课;加强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教学设计与实施,促进课程内容的整合与优化,全方位的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杨贵仁在闭幕式讲话中指出,“本届展示活动”的成功举办,我们共同见证了全国各地优秀体育与健康教师的教学成果,他们不仅展示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也让我们看到了体育与健康教育在培养学生身心健康、增强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闭幕式上,王玉君从杨贵仁手中接过了下一届举办权的会旗。让我们一起期待2025年“第十届中小学优秀体育与健康教育课教学观摩展示交流活动”,相约无锡。

[下图为本次通讯报道团队成员(从左至右依次):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教育发展研究院车纯、吉林省汪清县第四中学曹占良、山东省滨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学王志强、山东省青岛第五十七中学于周涛、宁夏银川市阅海第二小学田龙、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学士小学陈昌福、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葛家中学吕兵文、江苏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刘成兵、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谭步军、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熊会安、山东省乳山市乳山口镇中心学校尹耀、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教师发展中心黄继东、江苏省镇江新区教育发展中心王竹平,浙江省慈溪市教育局教研室李志勇(未参与拍照)。报道团队为本次展示活动迅速且细致的报道做出了大量的工作,在此,对他们表示感谢。]

猜你喜欢

运球结构化比赛
促进知识结构化的主题式复习初探
完形填空一则
结构化面试方法在研究生复试中的应用
我最喜欢的课
KYRIE IRVING'S HANG DRIBBLE 凯里·欧文 停顿运球
选美比赛
比赛
最疯狂的比赛
基于图模型的通用半结构化数据检索
基于软信息的结构化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