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展示活动看体育与健康教师转型之路

2023-02-18李小伟刘贝

中国学校体育 2023年11期
关键词:课程标准体育教师体育

李小伟 刘贝

“第九届中小学优秀体育与健康教育课教学观摩展示交流活动暨新时代学校体育综合改革发展研讨会”围绕“聚焦核心素养,深化教学改革”主题展开,持续关注学生体育核心素养、体育教师教学能力以及体育教改成果等,全面深化学校体育纵深改革,共促体育与健康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形势下,尤其是《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义教课程标准(2022年版)》]颁布后,如何开展适合全体学生的体育运动?一节好的体育与健康课该如何上?大单元教学对学生运动技能的形成有怎样的意义?智慧体育如何赋能课堂教学等成为广大体育教师迫切需要了解和解决的问题。而“第九届中小学优秀体育与健康教育课教学观摩展示交流活动”(以下简称“本届展示活动”)的举行恰如久旱之甘霖,为广大学校体育工作者、体育教研员、体育教师带来了一场正逢其时的“及时雨”。

一、师资队伍建设是体育与健康课程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近年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实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强力推出《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这一系列文件的出台都赋予和指明了新时代体育教师未来的发展方向,“新时代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的议题无疑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学校体育持续关注的热点。

“全党全社会要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努力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让广大教师享有应有的社会声望。”习近平總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不仅是对教师地位的极大肯定,也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步入了新时代,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建成教育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已成为国家战略。但也应当看到,面对新方位、新征程、新使命,教师队伍建设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有的地方对学校体育和体育教师工作重视不够,音体美等学科还处于可有可无的境地;学校教育还没有真正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学校体育“说起来重要、忙起来次要、干起来不要”的现象依然存在;有的体育教师素质能力还难以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需要,师德水平和专业化水平尚需提高。

时代越是向前,知识和人才的重要性就愈发突出,教育和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就愈发凸显。随着《义教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实施,体育教师该如何适应新时代要求,落实好《义教课程标准(2022年版)》,促进广大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成为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当下,学校体育和健康教育还需要从以下3个方面发力。

1.明确方向,坚定信念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和体育的重要论述精神,明确和牢记“为国育才,为党育人”的初心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与健康课,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体育力量。

2.贯彻理念,转变思路

新时代要贯彻新发展理念,把发展学校体育和健康教育质量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配齐配强体育与健康教师,把师资队伍建设转向以培养高素质、高水平、高质量方面上来,增强与放大“好老师”的综合价值,着力培养和推出一大批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好老师和大先生。通过标准的确立、办法的规定等遴选一批具备各地特色的优秀体育师资予以表彰;开展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改革试点,打造一批示范性体育师资培养的路径。

3.完善标准,培育人才

完善体育与健康教师职称评聘标准,确保体育与健康教师在职务职称晋升、教学科研成果评定等方面与其他学科教师享受同等待遇。优化体育与健康教师岗位结构,畅通体育与健康职业发展通道。提升体育与健康教师科研能力,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设立体育与健康教育专项课题。

近年来,国家对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工作越来越重视,社会各界以及机构组织对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工作和体育与健康教师给予了格外的倾斜:在教育部门严格把控“三评一赛”的情况下,不少机构和组织开展了全国和省地市性质的教师评选、校长奖励计划、体育课堂案例征集、海外研修等活动,可以说在这些方面,体育与健康教育已远远超越了语文、数学、外语等学科,跃升为“第一学科”了。作为光荣的体育与健康教育工作者,应常怀感恩之心,不仅要想方设法激发青少年学生好玩的天性,并使之成为“我要玩”的内生动力,进而增强他们的体质,健全其人格、锤炼意志,更要将他们真正培养为懂体育、会体育、爱体育、欣赏体育并享受体育乐趣的新时代新青年,为从“全民健身”迈向“全民健康”奠定基础。

二、推进体育教育数字化,让技术为教师赋能

“本届展示活动”中,与数字体育相关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也竞相露面,显示出智慧体育的蓬勃景象,智能设备赋能课堂教学正“扑面”而来。在2022年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上,教育部长怀进鹏指出,人工智能技术正在引领人类进入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建分享的新时代,要尊重并发挥教师在推动教育变革中的主导作用,让技术为教师所用,为教师赋能。在信息技术赋能教育的时代变局中,教育部颁布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旨在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如何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应用到当下体育与健康教学中,探索未来的智能体育与健康教学模式已成为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问题。事实上,《义教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教学建议、学习评价建议和教材编写建议中均提出了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要求。当前,随着各学科知识图谱的构建与各类信息技术的应用,学科知识体系已逐步实现知识结构的数字化与呈现形式的多样化,并通过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标记,各学科和体育与健康学科之间、体育与健康学科内部各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已日渐明朗。

《义教课程标准(2022年版)》和《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高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都非常重视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但体育与健康教师在学习评价中往往面临着客观性不足、效率低下、过程缺失、维度单一等现实困境。《义教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应当加强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实时和精准评价”。如何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的客观性、时效性、过程性和多样性,也是智能体育教学模式的关键所在。

需要指出的是,人工智能技术不可能替代教师,虽然在一些運动技能教学、技术动作纠正、教学规范化标准化等方面AI技术等有着较大的优势。但我国学校体育工作的核心在于育人,学校体育不只是“身体教育”,还是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品质的重要抓手,是保障生命安全、生存教育的手段,是陪伴人一生幸福生活,让人生更有质量、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的重要教育方式,千万不能将其混同于技能教育,更不能培养成体育运动的“蛀虫”。

要尊重并发挥教师在推动教育变革中的主导作用,通过界定和发展体育教育数字化转型中教师所需的能力,以学生成长发展为目标,让技术为教师所用,为教师赋能。通过激发教师合法、合规、合理应用智能技术进行教学创新的主动性,最终实现以人为本、内在驱动的教育教学效能的提高。

三、大单元教学促进体育教师转型升级

据《义教课程标准(2022年版)》有关专家介绍,设置大单元教学的核心是为了解决“学了12年体育课一项运动都不会”“体育技术样样都学样样都不会”等现实困境问题,旨在解决以往分散性教学导致的运动技能学习效果欠佳的痛点,使学生在掌握所学项目运动技能的同时,加深学生对该项运动完整的体验和理解。而要设计好大单元教学,则需放眼整体的课程教学,关注核心素养培育,注重递进、进阶性,使学生真正有所得。

由于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大单元教学主要针对运动技能教学而言,应有远期目标和中短期计划,而大单元教学计划更像是为了学会某一运动项目制订的教学计划,不仅是18个课时的教学,更包含平时的大课间、班级赛等“练和赛”,如此才能完成好大单元教学的目标和任务。如果从水平一至水平五都按照大单元教学实施,那么掌握1~2项甚至更多运动技能就将“水到渠成”,“学了12年体育课一项运动都不会”“体育技术样样都学样样都不会”等问题也将迎刃而解。

在笔者看来,大单元教学如果做到了义务教育的一以贯之实施,体育与健康教师将面临升级转型的新机遇和新挑战:教师的教学不再是一成不变,将随着学生水平的晋阶而不断转变身份,水平较低时以教师的“教”和学生“学”为主,是体育与健康教师的角色;学生水平提升后将转变为学生的“练”为主,辅以对个别学生的“教”,身份转换成了教练员;到了模块教学的高中阶段,技能教学任务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基本完成,体育与健康教师的主要工作将是组织学生开展更多的比赛,通过比赛培养学生的战略战术,技术技能教学不再是重点,教师要承担起指导学生如何“赛”的作用,化身为“指导”。至此,既完成了“教会、勤练、常赛”的任务,也达成了体育与健康教师的转型升级,更帮助学生学会和掌握了1项或多项运动技能。

四、体育与健康课程必须为生活生存生命教育服务

“本届展示活动”中,一节《运动安全——急性损伤的预防及处理》体育与健康课,专家们指出:课的架构设计精巧,教材处理精准到位,多媒体运用娴熟流畅,课堂教学循序渐进、环环相扣,课堂活动生动有序、可操作性强,课堂氛围热烈积极、轻松愉悦,有效贯彻了《高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改革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基本理念,促进了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发展。

2021年,教育部印发的《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将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全面融入中小学课程教材,是实现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系列化、常态化、长效化的重要举措,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指南》中提出,要充分考虑不同年龄学生身心发育特征和认知水平,对教育目标和内容进行系统设计,在小学、初中和高中3个学段有序铺开,总体呈现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特点。依据学科特点,以核心素养为导向,选取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相关内容,作为学科教学素材,有机整合融入学科教育,注重趣味性、互动性、体验性、生成性,提升教育实效性。这也为体育教师开展健康教育指明了方向,是体育与健康教师开展工作的基本遵循。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提出,实现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密切配合,良性互动,形成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由此看出,借助信息化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与健康教育已经成为现实,杂乱无章、浅尝辄止的健康教育不再适应教育现代化的发展,今后在线健康教育应更多将生命教育、劳动教育、生活教育内容融入其中,形成全方位、全周期、 陪伴终生的健康教育体系。可以想象,当学生们长大成人,有机会了解或探究更多健康知识及健康教育带给人类的价值时,他们在学生时期的学习体验经历将持续激发其学习的热情,这对提升广大青少年乃至国家民众的健康素养必将起到重要作用。

体育与健康教育必须贴近和接近学生真实的生活场景,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学生才会听得进、记得牢,入脑入心,甚至爱上体育与健康课。生命不保,何谈教育?只有将体育与健康教育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生存状态、生命健康紧密相连,才能保障他们的生命安全,享受“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瑰丽人生,而这也是体育与健康教育真正的意义所在。

猜你喜欢

课程标准体育教师体育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