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周恩来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2023-02-18张韵晗
徐 行 张韵晗
为纪念周恩来诞辰125周年,持续推进周恩来研究向国际化发展,南开大学于2023年4月22日至23日举办了第六届周恩来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俄罗斯、美国、日本、韩国、加拿大等6个国家的100多位学者参加。本届会议以“周恩来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为主题,分若干专题展开讨论,在以下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
第一,关于周恩来杰出思想和崇高精神风范的研究。一批学者分别研究了周恩来社会公平思想、党性修养思想、人民民主思想、党报党刊思想等问题。有学者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视角全面阐释了周恩来民主思想的形成及其蕴含的时代性、民族性、实践性、开放性等四方面内容和特征。有学者从收入分配、就业等角度研究了周恩来社会公平思想,探讨了周恩来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多个层面如何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有学者从道德形象角度探讨了周恩来对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作用。还有学者综合评价了周恩来一生对党和人民的杰出贡献,特别是对实现中国梦的卓越贡献和对维护党的领导核心的关键作用。有学者提出周恩来精神具有深厚的民意基础和坚实的学理支撑,具有超越民族的普遍性和超越时间的永恒性。有学者研究了周恩来的党性修养思想和自我革命精神及其现实启示。有日本学者以问卷调查的方式阐述了周恩来精神的研究对于促进中日友好交流的作用。
第二,关于周恩来早年经历、思想转变和家世的新考证。周恩来侄女周秉宜专门研究了绍兴“宝祐桥周氏”的渊源,对周恩来家族的两点史实进行了澄清和考证。与会学者对周恩来早年由国内到旅日、旅欧期间的思想变化过程集中进行了探讨,比如探讨了周恩来早年的海军强国和科学救国思想,研究了周恩来早年积极参与政治活动、办刊办报与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之间的关系。有日本学者通过现场考察和人物专访,集合发掘整理历史资料,分析了周恩来在日本写的《雨中岚山》《雨后岚山》两首诗的创作背景。关于周恩来与一些重要历史人物关系的考察,本届会议也有一些新进展。有学者探讨了周恩来与梁启超、马千里、鲁迅、十世班禅等近现代中国名人之间的关系,比如分析了梁启超对周恩来早期思想的形成产生的重要影响,考证了周恩来旅法归国以及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的具体时间。
第三,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周恩来杰出贡献的研究。与会学者再次研究了周恩来与解放军军旗的制定、对所谓“伍豪事件”的反驳以及黎平会议、上海地下党的建设、上海抗战等问题。有学者查找到俄罗斯档案和当年的信件,研究了周恩来在处理“江浙同乡会”事件中发挥的关键作用。有学者通过口述史学的方式,根据掌握的一手材料论述了周恩来领导的中共秘密战线工作,丰富了这方面的历史研究。关于统一战线问题,有学者找到了新切入点和新史料。有学者专门研究了中共建党前后周恩来与日本华侨、旅欧华工的交往,指出周恩来是与华侨接触合作最早最长的中共领导人。还有学者研究了周恩来早年在广东、抗战时期在桂林、解放战争时期在北平的统战工作。有学者根据俄国文献资料,分析了周恩来在建立和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重要作用。有学者研究指出,周恩来在皖南事变中应对重大突发事变所展现的高超策略和斗争艺术,成功化解了严峻危机,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有学者找到了1940年周恩来去苏联治疗臂伤时在俄国发表的《反对中国分裂和投降的危险》一文,在仔细分析这篇文章的内容后,认为该文对莫斯科了解当时中国的形势非常重要。
第四,关于周恩来与新中国各项建设问题的研究。周恩来与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是本届会议的一大热点。有学者认为周恩来等人的早期探索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制度前提、社会条件和理论基础。有学者阐明周恩来对于如何实现现代化,既有战略性的思考,也有战术性的安排。关于周恩来与新中国经济建设,与会学者既有宏观的整体性论述,如对国民经济的整体筹划、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等;也有对某一产业、某一领域的具体研究,如建立中国海关、发展海运事业、领导石油开发、保护北京古建筑、参与天安门广场设计等。关于新中国政治建设,有学者认为周恩来具体领导制定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奠定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共同政治基础,有学者阐述了周恩来在内蒙古自治区建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有学者研究了周恩来与法治道路的形成和公安队伍的创建等问题。此外,还有学者研究了周恩来支持越剧艺术发展、关心外语教学、领导反细菌战和防疫工作等历史问题。
第五,关于周恩来与新中国外交史研究。与会学者对周恩来与新中国外交的研究有新的突破,不少论文挖掘和利用了新的档案史料。有学者着重论述了周恩来凝练总结出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外交原则。有学者根据档案研究了周恩来在日内瓦会议上为协调印度支那问题作出的贡献,认为周恩来出席日内瓦会议为新中国外交的进一步崛起打牢了基础。有学者分析了周恩来与20世纪50年代中国的外交路线,肯定了周恩来为维护朝鲜半岛和印度支那稳定所作出的努力。有学者通过周恩来对周边国家开展的和平外交,分析了他的“亲诚惠容”外交理念。有学者研究了周恩来在维持中苏友好关系方面的贡献,高度评价了周恩来外交展现出的“和平主义”思想。有学者根据新查到的俄罗斯文献,研究了1969年柯西金与周恩来在北京机场的会谈,认为这次谈判缓解了当时中苏边界的紧张状况,对当时世界政治力量的平衡产生了较大影响。有学者分别研究了周恩来如何指挥夺取珍宝岛自卫反击战胜利、如何解决中印就涉藏问题的矛盾、如何促进中日两国民间交往、如何接待英国工党代表团访华等历史问题。还有学者探讨了周恩来在中国与阿尔及利亚建交中的作用、《米胶协定》的签署、对欧共体评价的变化、关于外交人才队伍的培养等新问题。
综上所述,本次研讨会的参会论文挖掘利用了一些国内外档案资料,进一步促进了周恩来研究。当然,本届会议尚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在资料上,对公开的一手史料和新史料的利用还不够充分;在选题上,对周恩来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研究不太全面;少数学者对个别新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不够细致,个别文章有简单化套用新名词、新说法的现象。欲将周恩来研究不断引向深入,有必要继续扩大同海外学者的学术交流,更加深入地挖掘新史料,更多地借鉴各国学者的新方法,开辟新的研究领域,推出更多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