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义知多少
2023-02-18韩志科
韩志科
翻开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除”是作为“形同音同而在意义上需要分别处理”的字而被分列条目的。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的我们已经基本上看不出“除”当“台阶”义讲時,与“去掉”“授;拜(官职)”有何种联系了。那么,“除”字在人们千百年的使用中到底发生了哪些词义的变化呢?
对于“除”字本义的阐释,《说文解字》曰:“除,殿陛也。从阜,余声。”殿,宫殿。陛,台阶。“除”,宫殿的台阶,后泛指台阶。“阜”表意,指“山无石者”(《说文解字》),隶定后做偏旁“阝”用在字的左边,带左耳旁的字一般都与爬山有关。“余”表音,所以,“除”是形声字,表示拾级而上,如爬山般渐次而高。
笔者认为,“余”本义即“语之舒也”(《说文解字》)。
农历四月又称“余月”,亦是取其四月万物舒展生长之义。传统上一般都认同许慎的说法,认为除本义即为“台阶”。如《史记·魏公子列传》的“赵王扫除自迎,执主人之礼”,《朱子家训》的“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用的都是本义。
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凡去旧更新皆曰除,取拾级更易之义也。”也就是说,“除”字从本义“台阶”有正反两个方向引申义的发展。一是向同方向的引申,重在“更新”。宫殿前的台阶正是跪拜接受皇帝任命的地方,又取其步步高升之义,所以引申为“任命,授予官职”。如《陈情表》中“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二是向反方向引申,重在“去旧”,所以就产生了“消除”“去除”“铲除”等义。如《五人墓碑记》中“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赤壁之战》中“为汉家除残去秽”。大年三十的晚上叫“除夕”,是指一年的时光马上要消逝了。
去除不好的,保留好的,就需要专门“修理”,于是“除”有了第二层引申义“修理,整治”。如果是人本身出了问题,也需要“修理”,这时候“除”有了“治病”或“治愈”之义。《战国策·秦策二》:“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这里的“除”即“治病”。
将原本很多的事物折合分解,使之整齐划一地均分为若干份,就是“除法”的由来。
我们常说的“扫除”实际上是个多义词。当“扫除”是不及物动词时,“除”做名词,“扫除”的词义从“清扫台阶”扩展到“清除肮脏的东西”,如:学校每周大扫除。当“扫除”做及物动词时,“除”字做“扫”的补语,表示“打扫清除干净”,如:我们要扫除学习的障碍。
“除”字的字义演变过程,展现了中国人民在丰富实践中不断想象,敢于创造的生活智慧。未来,它还会演变出什么新的词义呢?不知道。但我们可以确定的是,汉字的根不断,最后在厚重的文化土壤中绽放的定是满树繁花。
(张晓玛摘自《中学生报》 图/槿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