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困境与突破:微传播视域下的高校政治认同教育优化*

2023-02-18程桂龙

关键词:政治教育

程桂龙

(1.重庆邮电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0065;2.四川大学 国际关系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65)

政治认同是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产生的一种感情和意识上的归属感,根据认同程度差异可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不同层次。初级认同是本能上的认同,中级认同是情感上的认同,高级认同则是理智上的认同,也是现阶段政治认同教育关注的重点。从政治认同的属性来看,认同是根本,建构是关键,过程是重点,突破是渠道。高校作为政治认同价值链条的重要一环,是筑牢认同社会根基与思想基石的重要保障,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稳定与意识形态认同的价值建构。近年来,“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信息传播主渠道。随着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不断发展,移动媒体将进入加速发展新阶段”[1]6。特别是以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微媒体为代表的传播渠道,叠加智能算法推荐、区块链、虚拟现实等新兴技术,为媒体传播的加速变革提供了技术支撑。微传播作为一种新型、高效、快捷的传播媒介,不单指某一种传播方式,而是新型微传播方式的集合,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传输价值理念,不断介入人们的生产生活,改变人们的认知认同,对高校教育管理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据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51亿,其中手机网民达10.47亿,占比达99.6%,互联网普及率达74.4%[2]。我国网民以中青年群体为主,其中10~19岁占13.5%,20~29岁占17.2%[2],这部分网民基本上覆盖了高校学生,是网络空间的活跃群体。当前,高校学生主体已经过渡到“95后”“00后”,他们作为网络原住民与网络新生代,是网络发展的重要见证者与参与者,实现了网络接触的全面覆盖、全过程参与和全方位普及。因此,在微传播视域下,应立足于现阶段政治认同教育实际,了解与分析高校学生价值观念和政治认同的形成过程,梳理政治认同教育受到的冲击与挑战,实现微传播技术与政治认同教育渠道的有机融合,进而实现政治认同教育模式优化就成为当前高校教育管理的紧迫任务与重要议题。

一、微传播与高校政治认同教育的内涵特征及辩证关系

微传播既是一种传播技术,又是一种传播方式,其同高校政治认同教育融合可以起到相得益彰的效果。微传播的出现给丰富碎片化时间、传播全天候信息、获取全方位消息提供了重要渠道。作为政治认同教育的重要技术载体,微传播把信息技术本身带有的技术特性赋能于政治认同,客观上有助于拓展政治认同教育的范围。从二者关系来看,微传播有助于高校政治认同教育向纵深推进,实现精细化、精深化、精准化发展;政治认同教育的开展也有助于拓宽微传播技术的基本应用价值,发挥其技术优势、渠道优势和话语优势。二者的结合是信息技术应用于高等教育管理的新举措与新方法,为政治认同教育的改进提供了一种新思路。从本质属性来看,微传播与政治认同是“表”与“里”的关系,微传播是“表”,政治认同是“里”,“表”的内容与形式要服务于“里”的需求,微传播视域下实现政治认同教育就是要处理好“表”与“里”的关系,达到“表里融合”的目的。

(一)微传播助力高校政治认同教育的精细化、精深化、精准化

微传播是在微媒体的产生和运作之下应运而生的一种新型传播媒介,具有即时性、针对性、全天候的特点,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可以实现去中心化、多极化、裂变式传播,是互联网时代媒体与社交形式变革的一种新型传播方式。“在传统性、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相互抵牾的当代社会中,网络媒体已然成为调节人类社会中各种关系的‘润滑剂’,特别是新兴的‘微媒介’一经出现,‘微文化’便迅速弥漫至整个社会空间。”[3]“微传播的核心特征就是‘微’,即传播的内容是‘微内容’,传播体验是‘微动作’,传播渠道是‘微介质’,传播对象是‘微受众’。广义的微传播通常指以微博客、手机短信、彩信、飞信、QQ、MSN、出租车呼叫台等为媒介的信息传播方式,狭义的微传播是指以微博、微信等自媒体为媒介的信息传播方式。”[4]我们日常所指的微传播并没有特别明确的广义与狭义之分,而是将其当作一种传播媒介标识。正是因为微传播的“微”,所以其特质不易把握,需要加大关注、监督、引导、管控力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运用信息革命成果,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做大做强主流舆论,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舆论支持。”[5]微传播的出现无疑为网络舆情的管控和政治认同教育的推进提供了便利。国内关于微传播的研究涉及到传播媒介、传播语境、媒体融合、媒介素养、思想政治教育、媒体传播、新媒体等诸多方面,但主要集中于新闻传播领域。目前来看,大部分研究是把微传播作为一种媒介手段与研究工具,至于微传播同高校政治认同及其教育融合的研究则比较少见,有较大的研究空间和研究价值。政治认同教育是一项精细化工作,除了宏观上的思想引领,更需要微观上的行为引导,需要通过细致的工作进行深入性的剖析与个性化的推进。大学是高校学生价值观定型与政治认同定性的关键阶段,大学生对外界信息的甄别程度、对客观事物的认知状况、对价值认同的把握情况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政治认同缺乏稳定性与持久性,极易受到外界的侵蚀与干扰。从教育的宽度和广度来看,微传播使政治认同教育可以更好地借助智能算法推荐等技术,实现教育对象的分层分类,提升政治认同教育的精细化程度;从教育深度厚度来看,微传播加速了信息技术与政治认同教育的融合,改变了过去从上到下的显性教育模式,通过隐性教育的方式潜移默化地传播价值理念,教育分工更加细致,实现了政治认同教育的精深化;从教育精度准度来看,微传播视域下的政治认同教育可以避免大水漫灌式的宽泛教育,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学生行为进行画像,实现政治认同教育的精准化。微传播的快速推广凸显了信息化、便捷性、移动性、互动性等优势,为政治认同教育的精细化提升、精深化推进、精准化布局提供了可能,有助于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引导,为教育方式方法的变革、教育理念思想的转变、教育内容领域的契合提供了便利。同时,对于细化政治认同领域范围、深化政治认同向度维度、拓展政治认同广度深度、解构政治认同目标效果亦有重要帮助,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高校政治认同教育需借力微传播的技术优势、渠道优势、话语优势

借助微传播优势可以更好地实现政治认同是高校进行政治认同教育的重要目标。进行政治认同教育必须对国内外政治认同研究现状有必要的认识,厘清政治认同教育在微传播语境下应该处理与明确的基本问题。国外关于政治认同的研究最早是从心理学和哲学等角度展开的,集中在二战以后,主要以政治文化和行为主义为切入视角。研究范围涉及政治认同内涵、现状、影响因素、认同途径、认同合法性、认同危机等方面,研究内容较为全面。美国政治学家阿尔蒙德较早提出了政治认同这一概念,在《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一书中,他认为政治认同是人们对政治体系的依附;戴维·伊斯顿在《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中认为,政治认同包括政治共同体、典则和当局三个方面[6]。塞缪尔·亨廷顿从认同危机的角度对政治认同进行了研究,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他指出,“正在出现的全球政治主要和最危险的方面将是不同文明集团之间的冲突,文明的冲突是对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7],从世界文明差异的角度指出了认同危机的存在。其他学者分别从政治文化、政治逻辑、政治系统、政治秩序等角度对政治认同问题进行了研究。总体来说,这些研究涉及到政治认同的理论与基础问题,但对政治认同在实际教育生活中的应用研究还显不足。国内关于高校政治认同教育的代表性研究相对较少,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高校政治认同现状分析、困境探讨及应对策略等方面,研究范围涉及到政治学、管理学、心理学、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等诸多学科。特别是近年来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使高校政治认同教育研究更多地同“新时代”“新媒体”“网络舆情”“网络环境”“融媒体”“全媒体”等关键词相结合,微传播特点逐渐显现,研究更具精确性。但总体来说,研究内容仍然较为分散,多以提出策略为主,很少有学者从政治认同教育优化等角度进行研究。

教育是改善政治认同现状、传播政治认同观点、推进政治认同实践、实现政治认同效果的重要途径。政治认同教育要想更好地发挥功效、取得实效,需要做到与时俱进,及时吸收借鉴最新的网络技术成果,做到与社会热点趋势同频共振。微传播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政治认同教育被动、滞后、脱节的缺点,其短平快的特点与颠覆性的技术优势、多样化的渠道优势和集中性的话语优势为政治认同教育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与方法。高校可以充分利用微传播的优势及时对政治认同教育的挑战、机遇进行分析、解构,明确教育的针对性。微传播在多大程度上影响政治认同教育,既与微传播的传播力度与频度有关,也与政治认同教育的改进与提升有关;但更关键的是,二者能在多大程度上实现融合与互动,形成一个基于微传播语境与环境的政治认同共同体。从技术层面来看,微传播集中了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方向,各种信息技术的应用延伸到政治认同教育有助于实现政治认同教育的转型;从渠道层面来看,微传播拓宽了政治认同教育的传播渠道,在传统媒体基础上增加了各种新媒体传播方式,在传播速度、范围、个性化等方面都有所提升;从话语层面来看,在微传播时代,谁掌握了网络,谁就掌握了话语权。微传播立足于网络技术的迅速迭代,及时与新技术、新手段、新方法相契合,有助于适时引导信息传播走向,实现话语权引领,防止在微传播网络空间内信息茧房加速产生、主流媒体加速失声、政治认同教育效力降低等现象的出现。

二、微传播视域下高校政治认同教育面临的三重困境

微传播是当前高校学生获取政治信息的重要途径,为高校学生认知政治、了解政治、表达政治话语提供了重要平台。微传播在促进信息交融的同时,也对高校政治认同教育提出了挑战。从政治认同的构成来看,影响教育效果的微传播可被看成一个统一整体,从外在、内在、中间三个层面共同影响政治认同教育。具体来看,外在层面体现为外延,是影响政治认同教育的外在环境要素;内在层面体现为个体,是存在差异性的内在个体要素;中间层面体现为媒介,是连接政治认同教育内外的纽带桥梁。外延、媒介、个体三个层面对政治认同教育产生自上而下,由内到外的限制和冲击。三个层面同属于政治认同的范畴,既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既相互并列又存在递进关系,既相互补充又不完全互补,三者的结合与重叠形成了政治认同的交集,同时也体现出政治认同教育的困境与不足(见图1)。

图1 影响高校政治认同教育的三重困境关系示意图

(一)外延弱化:社会思潮多元化,主流意识形态受到冲击

“政治认同以政治认知为基础,以政治感知为体验,通过一定的政治意志,藉以实现政治主体对政治客体价值体系的承认、认可和赞同。”[8]传统媒体的传播形式和内容相对固化,缺乏灵活性与互动性。微媒体的出现使媒体传播变得更加灵活多元与个性化。“在以微传播为平台的政治环境中,传播主体的草根化和去权威化,带来的是政治内容的多元化及部分内容的虚假性。”[9]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的传播方式,微传播成为各种传播力量争夺的焦点,其发展速度超前于国家监管,在国家法律法规和日常监管尚不完善的情形下,某些领域容易出现管控真空。“微媒体成为当代负舆论的搅拌机和政治谣言的制造机,裹挟情绪化的言论,用极端情绪和网络暴力,占领道德制高点,形成舆论压力,把道听途说的事件聚光点燃。”[10]截止到2021年底,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已超18%,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大国博弈的加剧和全球权力结构的转移,一定程度上对以欧美为主导的国际秩序提出了挑战。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使中国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多元化的社会思潮不断涌入,一元主导的意识形态地位遭受冲击。微传播需要先进网络技术的支撑,欧美发达国家在互联网技术及世界主流媒体把控方面具有雄厚的实力,通过微传播的渗透性和无边界性,肆意传播西方价值理念,微视频、微游戏、微公益、微文化、微片段、微产品有形无形地宣传其价值观,“普世价值”“自由主义”“民主主义”“个人主义”等理念捕获了部分“微民”的思想。微传播的自媒体属性,使每个网民都可以成为信息舆论的中心与焦点,都可以从自身利益角度出发考虑问题,在侧面上使社会利益的差异化、分歧化、异质化更加严重,微传播成为没有硝烟的战场。一些西方媒体培植的网络大V和网络意见领袖利用社会热点事件抢占舆论焦点,通过歪曲异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个别问题来攻击丑化党和政府,扰乱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秩序,弱化高校学生政治信仰,侵蚀高校学生政治认同的社会基础和思想基础。这在客观上加速了社会思潮的多元化状态,对主流意识形态造成冲击,给高校学生政治信仰、政治认同的提升,价值观念、思想共识的形成,政府公信力、国家安全稳定的维护造成了障碍。

(二)媒介迭代:传播媒介微细化,传统认知媒介面临被颠覆危险

从传统纸媒到互联网,信息传播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相对于传统传播媒介,“两微一端”等微传播媒介在信息传输速度、信息传播范围、受众捕获程度、用户忠诚黏度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当代大学生群体对网络的接受度与认可度较高,“微文化”“微介质”“快餐文化”等网络环境使其更容易接受微传播媒介信息。“全媒体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导致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新闻舆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5]微传播语境下,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方式正在发生转变。相比于传统线下的思想灌输方式,微传播使大学生接受网络信息的途径更加多样化,大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信息,这是微传播带来的便利,也是对传统政治认同教育方式的一种挑战。网络具有匿名性,每个人都可以以平等的身份自由表达观点,实现自身政治认同的身份转化,在客观上有助于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提升。相较于传统媒介,微传播媒介的数量更丰富、信息更多元、获取更便捷,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冲击也更大。互联网时代,电脑、手机等逐渐成为大学生获取政治信息的主要方式,传统的报刊、书籍等在信息传播速度、效率、吸引力等方面已经不占优势。微传播的拓展和推广使微媒体不仅成为大学生获取政治信息的主渠道,还成为影响大学生政治态度的重要因素。网络政治参与在大学生政治参与中的作用更加明显,传统认知媒介遭遇的挑战更加严峻,需要高校在政治认同教育过程中均衡传统媒介和微媒介的关系,及时进行传统媒介的改进、整合与转型,以及微传播媒介的牵引、指导和优化。

(三)个体焦灼:政治态度冷漠化,政治认同效能降低

微传播媒介的增多使大学生政治认同态度呈现出复杂化与多样化的样态。大学是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重要阶段,是大学生政治观念养成、政治价值观确立、政治认同形成的重要时期。因为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尚处于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中,所以其政治态度、政治观念、政治情感、政治信仰都还不稳固,很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微传播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大学生政治信息的接收效率与政治认知的接受能力,同时也在大学生群体内部导致了一定的认知分化。一方面,部分学生对政治认知与关注的程度空前提升,对国内外政治热点及舆情事件的关注度大大增强,但由于自身政治参与能力的不足与政治知识的缺乏,导致了政治参与行为的片面与偏激,对政治认同产生了负面影响;另一方面,部分学生受网络负面信息及境外不良信息的影响,容易轻信各种网络谣言,对主流意识形态价值观信仰产生动摇,对政治参与失去兴趣,产生政治冷漠。微传播是典型的小众化传播,容易在特定熟人群体内形成“信息茧房”,使有共同观点的人集中在一起,对在茧房外不同观点的人漠不关心,“沉默的螺旋”也会不断发酵,加速了政治冷漠。政治冷漠降低了大学生政治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成为阻碍大学生政治认同的重要因素,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特别是微传播不分时间、地域、群体的全天候覆盖,以及抖音、快手、微视等微媒体智能算法推荐技术的运用,会使浏览者频繁接触到同一类信息,加深其对类似问题的关注度,加剧部分价值认同存在异化的学生思想的波动,他们会频繁因为一些政治事件、政治热点、政治舆情改变自己的政治观点,影响自己的政治认同。这也说明当前高校学生政治认同不成熟、不稳定,政治认同效能的凝聚力较低,政治认同教育模式需要进一步优化,政治认同教育内容需要进一步丰富拓展。

三、微传播视域下高校政治认同教育优化的三维路径

微传播技术的推广给传统教育教学方式提出了挑战,政治认同教育作为一种有形教育与无形教育的综合体更加难以把握。高校应该在明确教育主体的前提下积极进行教育模式的改进,从教育内核的强化、教育渠道的拓展和教育外延的巩固等方面做工作,形成一个以内核为核心和关键、以渠道为支撑和保障、以外延为挑战和突破的同心圆体系(见图2),不断丰富和完善政治认同教育的框架和结构。

图2 高校政治认同教育优化的三维路径示意图

(一)强化内核:增加传播内容权威性,加强政治认同教育的穿透力

政治认同教育从本质上讲涉及的是思想认同,只有思想理念具有深刻性与穿透力,才会具有说服性与吸引力。内核是事物的本质内里,加强政治认同教育需要在认同教育内容的权威性方面下功夫,做到认同教育从内到外的认可和接受。

一是从入脑到入心:加强政治认同的思想教育。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推进政治认同教育、传播思想价值理念、强化政治认同认知的重要渠道,是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过程中思想理念转化与成型最为集中、显性的认知接受途径。思政课的授课水平将直接影响政治认同教育的认可度和权威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11]高校要利用微传播的技术优势,在教育内容的权威性和师资队伍的代表性方面下功夫。积极构建一支思想政治理论功底深厚、实践教学经验丰富、价值理念信仰坚定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增加思政课的理论厚度与实践深度,使政治认同教育方式更具代表性、方法更具针对性、内容更具权威性、思想更具震撼力。

二是从表象到内里:增加政治认同教育的深度。“我国大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首先体现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共产党领导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认知层面。”[12]一般来说,大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度比较高,但情绪波动受外界影响较大,缺乏自主判断的能力,对国内外基本政治制度及政治运行状况的了解较为浅显,政治热情停留在原始的表层阶段,缺乏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技能和知识储备。提升大学生的政治认同,需要从其思想深处进行挖掘与剖析,除加快普及基本政治常识外,更要在增加政治认同教育的深度、广度和力度上下功夫。要利用微传播的技术优势与媒介优势,发挥智能算法推荐等技术的作用,在学生喜好分析、关注度归类等方面进行深度挖掘,形成相应的数据库。通过以点带面,以面带片的方式构建政治认同教育信息网,在政治认同话语建构、认知建构、理念建构上寻求突破,使政治认同教育同学生的思维认知模式、认知需求、时代需求相契合。

三是从敬畏到信仰:提升对党和政府治理绩效的信任感。党和政府的行为举动往往带有示范性和导向性,代表着公共权威和执行力,直接影响政治认同教育的社会大环境。当前,高校学生政治参与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基于对政治权威的敬畏,部分停留在形式上,缺乏实质性的政治认同。在微传播语境中,各种网络不实信息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对党和政府的公信力产生了挑战,学生对政治活动懈怠,政治认同度降低。要利用微传播的技术优势,在党和政府公信力的宣传和维护方面做工作,通过各类官方公众号和自媒体,积极进行政府工作的解读和宣传,增加政府信息公开和决策的透明度,提升高校学生对党和政府治理绩效的认可度,提升党和政府话语管控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同时,要尽可能多地开展分层分级分类的对话与交流,以开诚布公的方式让学生走进政治、了解政治、参与政治,通过切身体验提升政治认同的实效。

(二)拓展渠道:加大传播过程精细化程度,优化政治认同教育效果

渠道是事物的中介变量与媒介,是连接事物之间的纽带和桥梁。微传播的出现客观上拓宽了政治认同教育的媒介,同时也使媒介变量发生延伸与异质性改变的可能性增加。要加强政治认同教育渠道的集中统一管控,把着力点集中在认同效能感的提升上,在拓展认同教育渠道的同时,使认同教育效果更加具有可支配性。

一是变被动为主动,加强政治认同教育的技术创新与方法创新。当前,高校学生对快餐化、碎片化、立体化的微视频、微电影、微媒体的认知与接受程度超过单一的文字叙述与图片呈现,相较于传统媒介,微传播更具号召力与吸引力。高校学生作为思想活跃的群体,信息接受能力强,创新意识充足,需要在媒介引领方面与时俱进,应加大对新技术的研发和投入,通过细致化、科技性、全面性的网络产品引领网络空间。要发挥大数据技术的优势,加强信息技术与政治认同教育的有机融合,探索教育方式方法的创新。“要探索将人工智能运用在新闻采集、生产、分发、接收、反馈中,全面提高舆论引导能力”[5],可尝试通过网络直播、网上公开课等贴近学生实际的方式进行政治认同教育,变被动为主动,把握舆论管控的制高点,掌握政治认同教育的主动权与主导权,提升微传播语境下政治认同教育的分析、预判和管控能力。

二是变盲目为精准,提升政治认同教育的针对性与均衡性。在微传播技术发展过程中,各种微平台、微媒体、自媒体、公众号不断涌现,各类微程序不断占领高校学生的个人空间。如何通过微渠道占领微阵地,利用好碎片化时间和空间进行微教育成为微传播管控的重要问题。要结合高校学生的信息接受方式,分析其信息接收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发微信小程序、微信小游戏等,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推送具有指向性的网络信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领主旋律,避免盲目固化的硬性传播。要探索和构建微传播的软着陆渠道,通过软实力、巧实力的运用协调,优化线上线下传播互动模式,提升认同教育的精细化水平与加强政治认同教育的针对性,通过精准突破的方式把政治认同教育融入微传播的渠道和过程中,突出教育成效。

三是变守成为拓新,拓展网络政治参与的微渠道。“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不是取代关系,而是迭代关系;不是谁主谁次,而是此长彼长;不是谁强谁弱,而是优势互补。”[1]7要及时运用微语言,打造适合高校氛围的宣传教育方式,建立新时代高校教育管理话语体系。要结合学生的个体特征、群体特征、年龄特征,根据地域、性别、民族等方面的差异,开展分类教育管理和引导。要积极引导高校学生参与网络政治,提升他们的参与能力和兴趣,提升其参与效率和效能,拓宽其网络政治参与的渠道与路径。要更加注重高校学生政治参与的范围和效果,通过网络问政、网络平台、论坛、贴吧、QQ群、微信群等方式及时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搜集意见信息,缩短高校学生参与政治治理的距离,提升其对学校政策制定执行与国家大政方针推行实施的认知水平。

(三)巩固外延:统筹多元化传播方式,加大政治认同教育整合力

外延是相对于内核而言的,连接渠道的另一端。外延既涉及外部环境,也涉及传播方式,应在微传播的外延方面做适度的整合优化。既提倡传播方式的多元化,又保证传播治理的集中化,应统筹多元化的传播路径,强化政治认同教育合力,凝聚政治认同教育共同体意识。

一是从发散到聚焦:营造积极向上的政治认同教育环境。社会环境的支撑是政治认同教育开展的重要外部保障。从广义上讲,社会环境是一个巨大的体系,既包括国家层面的宏观架构,也包括社会、组织、群体等中观层面,还包括个人价值倾向、家庭政治态度、学校政治认同教育举措等微观层面。要统筹协调好社会、高校、家庭、个人等不同层面在政治认同教育中应发挥的作用,形成一个连贯完整的体系,实现各部分的有效衔接。外延层面的巩固,需要重点在宏观和中观层面寻求突破,聚焦认同教育。一方面,要把握政治认同教育的总体方向,从意识形态安全和国家政治安全的角度营造认同教育建构和国家安全稳定发展的大环境;另一方面,通过社会组织建构和关联群体引导,构建有助于政治认同教育的氛围,为政治认同教育工作的开展和微传播技术的融合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

二是从自制到法制:增强微传播的法律管控和舆情管控。“思想理论教育是‘他育’和‘自育’相互作用的结果,当前,思政教育中过于强调‘他育’”[13]而忽视“自育”。大学生政治意识与政治立场的形成是一个不间断的自我解构过程,这一过程可理解为“自育”的建构,受微传播带来的各种信息要素的影响。微传播语境下,人人都是自媒体,人人都是麦克风,人的主体性价值在微传播中得到放大。应在法律、道德、纪律的背景下,引导大学生协调处理好各方之间的关系,增强自制,遵守法制,加强自我约束。要及时把握网络舆情动向,对网络热点事件进行跟踪把握,及时进行预警、分析、研判,制定应急预案,适时进行引导,使网络舆论导向朝有利于管控的方向发展。要善于进行经验总结和反馈改进,把网络舆情事件融入政治认同教育中,变危机为机遇,通过微载体把握微事态、调整微空间、引导微舆情。

三是从认知到实践:丰富和完善政治认同教育实践育人机制。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政治认同的实现同样也离不开政治参与的开展。当前,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冷漠现象,缺乏主动政治参与的积极性,政治参与多集中在微观层面,这既与学生对政治认同的理解程度有关,也与政治参与广度的缺乏和深度的缺失有关。要充分利用微传播媒介,增加政治参与宣传,提升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兴趣。要进一步发挥实践育人的作用,通过思政课程实践、课程思政引导、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实践育人基地、实地调研考察等方式,让高校学生在参与政治活动的过程中实时实地了解我国政治运行状况,融入政治建设,从而提升大学生的政治责任意识与政治担当意识,提升其政治认知与政治认同。

四、结 语

政治认同教育长期、艰巨、复杂,关系到主流意识形态的维护、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传承。高校既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传统意义上的固有任务,又需要在价值引领、思想引导、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等方面有所突破。微传播等新媒体技术的出现加剧了现代新技术同传统政治认同教育的冲击与碰撞,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政治认同教育从本质上说是思想问题,是高校学生思想深处对党和国家以及社会主义制度与意识形态的认同。如何在微传播语境下更好地阐述与回应这一问题,实现二者的更好融合并取得理想效果是高校教育管理面临的一个难题。微传播为政治认同教育提供了新技术、新方法、新手段、新途径,在形式、内容、渠道等方面对传统意义的政治认同都有所突破。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量子通信等技术的迅速发展对传统政治认同教育方式提出了挑战,如果不加以及时、认真、准确的把握,就有可能失去利用新技术、掌握新手段、管控新渠道的机会,面临丢失意识形态主阵地的风险[14]。但是,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政治认同教育模式不会一成不变,政治认同教育模式的变革不能一朝一夕完成,政治认同教育成效的实现也不会一蹴而就。在今后的教育管理中还会遇到各种新技术、新模式的挑战,唯有与时俱进,才能最大限度地缩小政治认同教育同主流媒介及核心价值之间的差距。在日常教育管理中,要继续加强新媒体同传统认知媒介的融合,更好地发挥现代化新技术的优势,在技术运用、模式变革、效果评估、实践反馈等环节上进行重点考量,以更敏锐的视角、更积极的举措、更坚定的决心构建更加契合、高效、深入的政治认同教育体系,实现政治认同教育成效的突破,使政治认同教育的成效更为长久。

猜你喜欢

政治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政治呵护只盯“短处”?——乾 县“政治呵护”重在政治激励
题解教育『三问』
软件工程教育与教学改革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什么是“好的教育”?
“政治攀附”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