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锚固”要素对赣州古城的城市空间形态研究★

2023-02-18曾祥云温小军温子恒朱玉冰李小华郑小玉

山西建筑 2023年4期
关键词:古井街巷赣州

曾祥云,温小军,温子恒,朱玉冰,李小华,郑小玉

(江西理工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0 引言

“簇群城市”理论认为城市需要固定的记忆,并应该以此作为城市发展变化评价的基本标准[1]。城市中成为固定记忆的要素可以是基础设施,即给排水系统、城防设施等,也可以是城市的发展轴线、城市标志性建筑物等,这些要素可称为城市“锚固”要素。捋清这些城市“锚固”要素的发展脉络,并分析其在城市千年变化中所承担的作用及影响,将对城市古城更新及保护,以及对城市文脉的挖掘有重要意义。

国内当前关于赣州城市格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山水景观格局和GIS方面。黄翼等从城市规划设计的角度分析赣州古城的城市规划布局和风貌特色,论述了山水自然生态要素在城市规划特色塑造中的重要价值[2];付帅军等从空间句法理论入手,结合GIS空间分析技术对赣州古城进行量化分析,从而找到城区空间结构的内在逻辑特征[3];温小军等运用地理信息科学和分形理论的相关方法对赣州古城的城市形态演变进行研究[4];在城市“锚固”要素的研究方面,盛华星通过时间轴线,得出京杭大运河对扬州古城格局与传统文化的影响[5];王歆通过对杭州郊居山寺历史建筑组群的研究,分析其作为山水与城市的“锚固点”对于杭州城山水关系的作用,提出“山·寺”-“水·联系纽带”-“城市”的共生模式[6];温也通过对历史地图的分析,从城市历史角度对武昌贡院片区进行城市形态演变研究[7]。因此,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影响赣州千年古城格局的城市“锚固”要素入手,寻找到影响赣州古城城市格局的内在因素,以期为赣州古城城市文脉挖掘及其他城市的文脉塑造提供方法。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赣州古城始建于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其城址历经四次迁移,最终稳定在现赣州市龟角尾一带(公元349年),从“边城”“山城”演变为“江城”。自两晋时期的高琰土城、陈朝的陈霸先土城,至唐末时期的卢光稠扩城,赣州古城格局始终稳定至民国时期公布《赣州市政计划概要》,有着极强的稳定性。据统计,赣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范围内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4项(含作为古城防洪排涝典范的福寿沟坑塘系统),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8项。

研究选取赣州市历史规划图、城市现状图作为分析底图,结合《赣州府志》、相关文献和现场调研实测进行基础数据搜集,对赣州市各历史时期的城市轴线、城防系统、街巷关系、标志节点进行提取,并借助Arc GIS软件进行叠置分析,将两个或多个图层要素进行叠置融合,产生一个包含原有图层要素的新图层。在本文中,将对各历史时期的城市“锚固”要素进行图示(见图1),并通过图层的叠加与耦合进而分析其演变及其对赣州古城格局的影响。

2 赣州古城城市“锚固”要素

2.1 城市轴线对赣州古城格局的影响

城市发展和人们的环境认知有着微妙的心理联系,以至于他们在建造的时候,也会不由自主地顺应时代发展的脉搏,进而固化于“城市主轴”“形态肌理”这种“文化图式”中[8]。

赣州在公元349年基本稳定于现赣州市龟角尾一带,筑高琰土城,城市主轴为高琰土城的长轴,副轴为城门外的由阳街和横街形成的十字街,今赣州市第七中学(北区)和赣州市公安局宿舍依稀能见其踪影。陈霸先土城时期,城市发展主轴由高琰土城的副轴演变而来,后军门楼、皇城城墙皆依此而建,可视为现代赣州轴线的出发点。宋代,赣州的发展主轴与贡江岸平行,此时,郁孤台、文庙、武庙等朝向皆呼应了该城市轴线,赣州宋代六街中的斜街,与城市主轴平行而成为一大特色,而后持续影响至清代。

1933年《赣州市政计划概要》对城市旧城区的改造,使得赣州的城市空间开始第一次突破城墙的限制向外围蔓延,赣州的城市发展主轴逐渐移至“建国路—文清路”(宋代阳街),由此突破镇南门的限制,于1961年在镇南门原址设置南门口交通广场。而后,随着红旗大道、东河大桥、西河大桥的修建,赣州逐渐形成了东西向的城市交通走廊[9]。2003年《赣州城市发展概念性规划》提出将赣州传统城市轴线阳街延伸至今章江新区和蓉江新区,进一步继承了传统城市轴线。在《赣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中,城市空间结构的东侧由高琰古城转向梅林组团,串联赣县区、章贡区和南康区,从而使赣州古城的传统轴线逐渐成为一条分支(见图2)。

2.2 城防系统对赣州古城格局的影响

1)城防系统。

城市基础设施较城市建筑更为稳定,苏州因其棋盘式的水街而保持数千年的基本格局,扬州受京杭大运河的影响而构成如今扬州古城的基本格局。二水环流的赣州古城从“边城”到“江城”的演变过程中,逐渐受到洪涝灾害的侵袭,北宋孔宗瀚铁铸城墙,让赣州城墙的功能从军事走向防洪,并持续至今,与章贡二水一同构成赣州古城东西侧的基本格局。

2)城墙。

高琰古城城墙构建了赣州古城北部的偃月形城市格局,作为赣州的子城持续至明末清初,陈霸先古城西北侧顺应高琰古城的城墙走势,东南侧则留下了今新赣南路、九曲巷、南京路等街巷,唐宋虔州城墙因其东西侧与章贡二水一致而具有极强的稳定性,至今仍发挥着防洪作用。在1959年修筑红旗大道的过程中,南侧城墙被拆除,留下了今环城路、东桥路等街巷(如图3所示)。

3)福寿沟与城墙。

据统计,民国以前有记载的赣江流域洪水灾害共24次,洪涝灾害成为“江城”的一大威胁[10]。为防范洪涝灾害,赣州古城在北宋时期建立了“章、贡二江-城壕-福寿沟-水塘”的城市排蓄水体系统,成为我国古代城市理水的典范[11]。地下基础设施同样会对地上空间营造产生一定的影响。

第一,作为地下排水设施的福寿沟系统,其线要素在地下的走向较多代表了地上街巷的走向,与地上街巷共同界定了赣州古城的路网格局,与地下无福寿沟系统的道路相比,有福寿沟系统的街巷更具稳定性,更易成为城市的“锚固”要素。

第二,城壕与坑塘系统作为面要素,一定程度上构建了赣州古城的开敞空间体系。城壕作为城墙的附属要素,在与清水塘、狮子塘、八境公园等坑塘系统的互动过程中,可被视为是具有开敞属性的绿色基础设施,形成赣州古城的廊道与水系统。但由于20世纪的填壕填坑填塘,赣州古城内的坑塘显著减少,水体的“锚固”作用减弱。福寿沟和坑塘系统演变图见图4,其面积演变表见表1[12]。

表1 赣州市福寿沟长度和坑塘面积演变表

2.3 街巷关系对赣州古城格局的影响

赣州古城在宋代前经历了高琰古城、陈霸先古城两个时期,高琰古城据考究已形成赣州五街(横街、州前街、直街、斜街和均井巷),陈霸先土城时期则多沿用其道路走向,宋代的六街基本在其基础上形成。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赣州府形成了三十六街和七十二巷,但其主要干道依然是在宋代就已形成的六街(见表2)。

表2 赣州市主要街道演变图

1933年《赣州市政计划概要》颁布后,赣州城区进行了较大的变动,确定了开辟马路、建设公园、兴建菜市场、屠宰场、改进消防设施等一系列市政建设项目。在街巷层面,其建设了至圣路、北京路、阳明路、和平路(现解放路)、东北路、西安路、南京路、文清路、寿量路(现中山路)、太平路(现中山路建春门段)、百胜路(现赣江路)、东郊路,西区为建国路、章贡路、西津路、西郊路等,绝大多数道路都是在原街巷的基础上翻新、拓宽修建而成。

在1996年的《赣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中,赣州将战略重点放在了章江新区,老城区的城市格局基本确定,从2004年开始,老城区的街巷格局基本无变化,宋代六街始终成为稳固城市基本格局的“锚固”要素(见图5)。

2.4 建筑要素对赣州古城格局的影响

据不完全统计,赣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范围内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4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8项,将其按时期分别整理而得图(如图6所示)。按《赣州府志》及相关文献可知,赣州市历史遗存远不止于此,例如“三山五岭八景台”中的八景台,目前也只剩下了3台(即郁孤台、八境台和拜将台),其中拜将台位于赣州市儿童公园内,保存情况较差。作为建筑要素的城市“锚固”点,与其他要素相比较难作为城市“锚固”要素而长久保存,但相对于其他诸如福寿沟等地下排水设施的城市“锚固”要素而言,却更加具有标志性与标识性,也更容易被认作是城市向导,在一段时期内所起的“锚固”作用要远大于其他要素[13]。

但最具“锚固”现实作用与最具“消亡”作用同时并存的建筑要素,在赣州古城的历史演变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因此,在赣州古城的城市格局保护中,需对建筑要素的保护更为重视。

2.5 公共空间要素对赣州古城格局的影响

赣州是座多井之城,据清同治《赣州府志》载,赣州城内有二十四口古井,分别为东园古井、龙虎(湖)井等,这些古井千百年来养育了历代赣州居民,承载着赣州居民世代的记忆。宋代以来,赣州古井作为市井文化的一部分,对赣州古城公共空间的营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学者陈书良先生曾说,“井是文化”,也是“城市的象征”。古井见证了一座城市的形成、发展及演变,而其背后所包含的文化精神或生活方式却使得这座城市具有了独一无二的魅力,这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城市格局形成的根本动因[14]。据史料及现状调研(如表3所示)。

表3 赣州市各历史时期记载的古井数量

《中国传统民居与文化》提到,在云南大理,白族村落的中心,往往是由戏台、井台和寺庙等构成的公共活动广场,由此形成影响村落形态的结构核心,对于公共水井,人们往往在此空间中汲水、交往、聚会,甚至买卖,而“市井”一词,便是这样出现的。据晋代《高士传》记,“所居屯落,会井汲者,或男女杂错,或争井斗阋。”反映了聚落生活的场景。城市社区的“乡缘意识”产生于因市井而有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之中,这种意识和街巷式的民居分布格局一起作用于人们的社会交往,形成独特的市井社区的邻里关系[15]。

赣州老城内有较多的古井有文字记载,对其功能空间的描述大致可分为以下八类:取水饮用、洗衣洗菜、日常集会、休闲娱乐、市井交易、敬神祭祀、生成产业和劳作职业等。据实地调研和访谈,出于对城市建设、地下水污染、行人安全等方面的考虑,赣州老城区的古井大多已被填埋或封存,现能找到的有狮古岭巷井、三潮井、龙虎(湖)井、八角井、金沙井、凤眼井、东园井、丹桂井、花园塘井、朝天门井、廉泉井等(见图7)。随着古井的消失,其附属的公共空间功能也随之消失。其中,东园古井及三潮井已被列入文物保护单位,东园古井至今仍有较强的使用性,其塑造的公共空间活力依然较好,三潮井被划入赣州一中校园内,校内师生对其保护较好,其与廉泉井和夜话亭、濂溪书院(现赣州一中)共同构成“文物保护单位区”,保存效果良好。同时,古井的存在也为城市“锚固”要素提供了一些文化场所。

第一,古井较其他要素更具有稳定性与精确性。在笔者进行资料搜寻时,常常会借用历史事件、赣州市府志图、赣州市府志等相关文献和图集,而古井往往成为街巷与街巷之间的交汇点,也常常成为地图上常有的标记,对于城市“锚固”要素的挖掘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第二,依托古井形成的市井空间成为公共空间的“锚固”要素。例如,东园古井至今仍作为洗衣洗菜、驻留交谈的开放空间,因八角井而形成的卫府里市井空间至今仍然是交易市场。依托古井的稳定性,古城中的开放空间也得以稳定。同时,因市井空间与古井共生共存,所以随着古井的消亡,因此形成的市井空间也会有变革。随着东门古井被保卫亭所覆盖,“东门井的酒”也成为了不可再生的场景。

3 结论

赣州古城城市“锚固”要素对赣州古城的城市格局的塑造有着重要意义。城市轴线奠定了城市的街道走向、建筑朝向,以城墙与福寿沟为代表的城防系统在与山水互动的过程中奠定了赣州城市的边界,确定了赣州古城的增长边界、街道肌理,并对今天的城市历史研究有着重要的线索价值,以街巷为代表的线性要素构建了赣州古城六街的基本格局,并在今天的城市影像图中依然清晰可见,丰富了城市特色与文化内涵,以文保单位为代表的建筑要素虽然有所消亡,对城市在纵向演变过程中的“锚固”作用不明显,但是在城市横向发展的过程中(作为标志物而言)却有着极强的“锚固”作用,以古井为代表的公共空间要素作为人文要素存在,依托于传统基础设施——古井的“锚固”作用,逐渐形成具有文化、生产和生活价值的城市“锚固”要素。与锚固要素较少的赣州古城西南侧相比,赣州古城东侧的城市格局明显更为完整,历史研究意义价值更大,文脉的挖掘比例更高。

赣州古城的文脉意义在于始终不变的一些“锚固”要素,当城市更新利用既有的“锚固”要素发力时,将既能保证城市传统要素不变的同时,又能在新建的城市环境要素中寻找到传统记忆的基因。

猜你喜欢

古井街巷赣州
人间烟火,最爱隐秘的街巷美食
赣州城市中央公园
边走边唱
古井里的青蛙爷爷
赣州就业扶贫“251”模式成榜样
雨中的街巷
赣州港开通两趟中欧班列
赣州:“1+100”为青年办实事 做青年贴心人
越王古井今何在?
古井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