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体思维助力乡村致富

2023-02-17王冬艳

莫愁·智慧女性 2023年2期
关键词:第一书记驻村红色

王冬艳

2021年9月,江苏省委组织部从省级单位选派一百名干部去乡村做驻村第一书记,助力乡村振兴,省广播电视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直播部主任莫妍坤就是其中之一。做了二十年记者,莫妍坤曾多次走進广袤的农村,报道乡村振兴的故事,了解到很多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振兴经验。她带着满满的信心来到江阴市长泾镇担任镇党委副书记(挂职)、蒲市村驻村第一书记。

在村里发现新闻点

2021年11月4日,入秋的江南已经有了明显的凉意。参加完在无锡市举办的欢迎仪式,莫妍坤驱车一个小时来到江阴市长泾镇,正式开启驻村第一书记生涯。

蒲市村因河中多生蒲苇,当地百姓用蒲苇编制手工艺品进行交易而得名。2021年,蒲市村被定为中组部的红色美丽乡村建设试点乡村后,开始全面开展红色美丽乡村建设。作为驻村第一书记,莫妍坤的任务之一就是加入美丽乡村专班组,和大家一起为蒲市村的建设出谋划策。

到村里的第二天,莫妍坤就拿着航拍地图,第一次正式地、认真地走访蒲市村的自然村落蒲墅里——它是当年新四军六师师部的驻扎地,也是红色美丽乡村打造的一期工程。

“小河弯弯,将村落环绕,阳光透过枝叶斑斑驳驳地洒在河面上,百年老树见证着村落的荏苒时光。房前屋后的一亩三分地,整齐有序地种着青菜、白菜、萝卜……偶有一两户门前还种上了五颜六色的菊花。村民拿着篮子和镰刀,随手在田里收割一番,饭桌上就有了食材新鲜的菜肴。宁静、自然、生态、炊烟袅袅……让我打心眼里爱上了这片江南的村落。”

平日里,莫妍坤一有空就去村子里走走看看,看着看着就发现了村子里的新闻点。通过莫妍坤在镜头前的讲述,让更多人了解红色美丽乡村里正在发生的事情。其中,老夏家酿制米酒的视频在短视频平台上的播放量近百万,裂变式的传播方式一下子让蒲市村的人和事被更多人熟知,而传统米酒也被列为村里的创收项目。

2020年,村“两委”在新四军六师师部旧址上修建了纪念馆,第二年6月正式开馆。“我们村的蔡宝凤老人和中国共产党同龄。老人至今清晰地记得1940年的那个夏天,谭震林率领新四军六师师部驻扎在蒲市村时,她给指战员们生火做饭的场景。”莫妍坤走访了蔡宝凤等红色故事经历者,根据老人们的回忆将一百个红色故事汇编成书——《新四军在长泾红色故事汇》,再通过小品表演、故事讲述、诗歌朗诵等形式多样的演出,为村民和游客重现当年场景。

2022年以来,党史学习教育宣讲队开展宣讲一千多场次,直接受众三万余人。“红色历史不仅是蒲市村村民的集体历史记忆,更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底气和底色。我们通过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传播形式,讲好红色故事,激发了干部群众热爱家乡、建设家乡、奉献家乡的热情,为乡村振兴凝聚了精气神。”

种出叫得响的大米

莫妍坤到村时,恰逢蒲市村着手将2000多亩的基本农田流转回村委,准备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农田建好后,未来种什么?成了摆在莫妍坤面前的第一个问题。通过一次次的走访,莫妍坤发现,村里种植户种出的大米因为“默默无闻”或品质不高,卖不出好价钱。于是,她给自己规划了一项任务:种出叫得响的大米。

莫妍坤首先请来江苏省水韵苏米产业研究院院长王才林、溧阳种植专家王松林,从育秧、插秧到日常田间管理进行技术指导。种植油菜花还田养土,保证土壤肥料;北斗导航机插秧苗,保证农田美观和稻米产量……科学化种植、智慧化管理,“水韵苏米”标准化的生产流程成为树立品牌的先决条件。

想要优质水稻“叫得响”,少不了自我宣传。集思广益后,大家一致决定这里种的大米就叫“蒲市大米”。莫妍坤又请来东南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的教授团队为蒲市大米量身定做视觉品牌,既让人眼前一亮,又蕴含红色历史。

2022年8月,蒲市村和王才林、王松林签订了“南粳46”优质稻米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三年时间里,由两位专家对“蒲市大米”的种植进行全程技术指导。接着,莫妍坤又筹划举办乡村大讲堂,结合田间地头的现场教学,请王才林、王松林为蒲市村以及周边的种粮大户教授水稻种植经验,让更多的种植户掌握科学种植技巧,从而提高水稻产量,提升大米品质,增加农户收益。

“我是江阴市长泾镇蒲市村的驻村第一书记,欢迎来到红色美丽乡村,听我说一说村里的故事。今天,蒲市大米试验田里格外热闹。因为首届蒲市丰收节马上就要开始了。你看,农田里处处都是丰收的喜悦。”2022年11月,通过科学化管理,智慧化种植,蒲市大米喜获丰收。经鉴定,蒲市大米各项指标均达到省域品牌“水韵苏米”生产标准。莫妍坤发挥媒体人特长,拍摄短视频记录蒲市大米生长的重要节点,并在短视频平台上播出,为蒲市大米“造势”。

以己所长助力乡村创业

随着蒲市人家、美丽河湖等项目的完工,村民房屋拆迁工作的推进,蒲市村新的村容村貌已经初具规模,引入运营团队,以市场理念、市场思维、市场机制开展乡村运营,让市场力量来盘活乡村资源迫在眉睫。“常州东南村从村里的一间咖啡小屋开始引入运营团队,并逐步扩展到民宿和餐饮。蒲市村也可以从一间特色民宿、一间咖啡小屋等小项目开始,通过利益共享的合作机制,整合专业资源,筑巢引凤,不断扩展运营规模和内容,以此推动红色美丽乡村项目的推进。”

2023年,蒲市村村级合作社将正式进入运营,除了丰富产品品种,严把产品质量,还要拓展销售渠道,让蒲市大米等农产品可以通过电商销售渠道,传递到全国各地百姓的餐桌上。“蒲市村将继续把产业发展作为核心命题,在放大村庄优势、革新产业布局、吸引乡贤回归等方面不断发力。比如可以开展春天“开镰节”、夏天“插秧节”、秋天稻田马拉松、冬天围炉听雪等丰富多彩的田间活动,进一步打响蒲市村的品牌,吸引商业项目落地运营。”

在莫妍坤看来,驻村第一书记不是一个简单的称呼,而是一份使命、一份担当,要带领村民走出一条创业发展之路。“创业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所以驻村第一书记自身要加强农业专业知识学习,加深对农村政策的理解,利用自己所擅长的领域助力乡村创业,为老百姓谋福利,带动大家共同致富。”

图片由本文主人公提供

猜你喜欢

第一书记驻村红色
我的第一书记
做好驻村第一书记的“六字经”
驻村博士
红色是什么
因为有你
——献给第一书记
红色在哪里?
第一书记之歌
人大驻村扶贫工作队的一天
追忆红色浪漫
人大机关走出去的第一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