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BCOR基因突变致新生儿眼-面-心-牙综合征1例

2023-02-17卢园园张作慧李雪管娜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23年2期
关键词:右室室间隔基因突变

卢园园 张作慧 李雪 管娜

(1.潍坊市人民医院小儿内二科,山东潍坊 261041;2.潍坊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山东潍坊 261041)

患儿女,生后5 h,因胎儿期发现心脏畸形,生后发绀1次入院。患儿胎儿期心脏彩超显示室间隔缺损,右室双出口可能(全心增大,右心为甚,室间隔上部连续中断约10 mm,肺动脉发自右心室,主动脉大部分发自右心室,并骑跨于室间隔尚,可见双向分流)。生后约4.5 h于产科发绀1次,刺激后好转,为进一步诊治转入新生儿科,转运箱箱式用氧氧浓度33%,血氧饱和度维持在88%~94%之间。生后已开奶,人工喂养,奶量10 mL/次,喂养间隔3 h,胎粪已排。患儿系第2胎第2产,胎龄40周,顺产,出生体重3 380 g,生后Apgar评分9分(皮肤-1)-9分(皮肤-1)-10分。羊水清,脐带绕颈1周,胎盘正常,无胎膜早破。患儿母亲第1胎因“室间隔缺损”于妊娠27周引产。患儿父母身体均健康,非近亲结婚。入院体格检查示头围32 cm,双眼眼裂小,耳位偏低,双耳稍外翻、内折,前额毛发偏多,口腔腭不连续,咽略充血;颈软,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138次/min,律齐,心前区可闻及3~4/6级杂音;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四肢肌张力正常,双足第4、5脚趾并趾(图1);拥抱、觅食、吸吮、握持反射存在。患儿入院后血常规、C反应蛋白、血气分析、肝肾功能、电解质大致正常,TORCH、尿巨细胞病毒定量检测、巨细胞病毒DNA、脑脊液检查均未见异常。心电图:(1)窦性心律,(2)新生儿右心占优势,(3)新生儿T波变化。心脏彩超:右室双出口,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高压。心脏、胸部大血管、气道(CT平扫+增强):右室双出口,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肺动脉高压。胸部X线片:心影大,两肺纹理增多。腹部X线片大致正常。

图1 患儿耳、面及下肢外观 A:左耳耳位偏低,左耳稍外翻、内折;B:口腔可见腭不连续;C:双眼睑裂小;D:双足第4、5脚趾并趾。

基因检测结果:征得患儿父母同意后行全外显子测序(送检康圣环球基因技术有限公司),再对可疑致病位点行Sanger测序验证。患儿父母未留取相关样本。基因测序结果显示患儿BCOR基因存在杂合突变c.2428C>T(p.Arg810*)(NM_017745.6)。按照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评级标准[1]对检测到的变异进行评级,判定为致病性变异(PS1[2]+PM2+PM4+PM6)。使用Pymol对BCOR基因突变前后表达的蛋白质结构进行建模如图2。该患儿诊断为眼-面-心-牙综合征(oculo-faciocardio-dental syndrome,OFCD综合征,OMIM:300166)。

图2 BCOR基因突变前后蛋白质三维结构 A:基于同源信息,使用Pymol对BCOR基因表达的蛋白质结构进行建模;B:基于同源信息,使用Pymol对BCOR基因突变c.2428C>T(p.Arg810*)后表达的蛋白质结构进行建模,该突变使氨基酸翻译提前终止。

患儿入院后给予禁食、常频呼吸机辅助通气、空氧混合头罩吸氧改善氧合、青霉素钠联合头孢噻肟钠抗感染,经脐静脉置管补液支持治疗,排除喂养禁忌,试喂养耐受后按计划循序加奶,并请相关科室会诊。眼科会诊意见:裂隙灯检查示双眼角膜混浊,角膜直径小,左眼稍甚,双眼瞳孔区可见白色反光,双眼晶状体白色全混浊。眼底无法窥入。右眼眼压34.5 mmHg,左眼眼压40 mmHg。考虑先天性白内障(双眼),先天性青光眼(双眼),先天性小眼球可能。建议眼科定期复查,必要时手术治疗。心血管内科会诊意见:患儿目前氧合可,心脏彩超示右室双出口、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高压,为肺多血型,不会引起缺氧发作,可继续观察;若随着患儿肺循环阻力下降,进一步需呼吸机支持,可请外科会诊,早期手术。心血管外科会诊意见:目前患儿年龄小,无明显发绀,暂无急诊手术指征,建议择期手术治疗。患儿病情稳定并完成喂养训练后,予以携带胃管出院。患儿生后1个月于外院行右室双出口矫治术。末次随访至生后4个月,生长发育较同龄儿相仿,患儿继续于外院眼科、心血管外科门诊随访,择期行眼科手术及心脏二期手术治疗。

讨论:OFCD综合征是一种由BCOR基因突变导致的罕见病理综合征,截至2022年9月1日PubMed数据库报道的患者尚不足百例,其典型特征包括:(1)眼睛异常(小眼症、先天性白内障或继发性青光眼);(2)面部异常(高鼻梁、狭长脸、腭裂或黏膜下腭裂);(3)心脏异常(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或二尖瓣松弛);(4)牙齿异常(尖牙牙髓根发育异常、少牙畸形、出牙延迟、牙根增长或乳牙滞留)[3-5]。本例患儿是目前已知报道年龄最小的OFCD综合征患者,经全外显子基因测序显示患儿存在BCOR基因突变,快速精确地达到了临床诊断。

OFCD综合征患者多数为散发,部分为X连锁显性遗传,目前BCOR基因是本病唯一确证的致病基因[6]。本例患儿经全外显子测序发现存在BCOR基因杂合突变,由于患儿父母未行基因检测,故基因突变来源尚不明确。基于患儿母亲第1胎因“室间隔缺损”于妊娠27周引产,分析患儿基因突变来源可能有两种:一是来源于母亲,符合X连锁显性遗传,其母亲无眼、面、心、牙等器官异常表现,表型不明显,已有研究报道1例BCOR基因突变引起OFCD综合征表型不明显的女性患者,她仅有孤立的眼部缺陷[2],提示OFCD综合征可能会因临床症状轻微而漏诊;二是新生突变,患儿为散发病例。

目前尚未发现本病对患者寿命有明显影响,据文献报道,患者最大年龄在70岁左右[2]。OFCD综合征的治疗主要包括早期眼科、心血管方面的治疗及后期口腔方面的治疗。本病常合并多发畸形,其中眼部和心脏畸形往往对患儿生活质量及预后产生重要影响。眼科方面,本病患儿主要是初期先天性白内障、青光眼相关手术治疗及后期的视力矫正治疗。本例患儿目前于外院眼科门诊随访中,待病情允许后需行上述手术治疗,手术后仍需继续监测视力,必要时需行进一步视力矫正治疗。心血管方面,患儿目前已于外院行右室双出口矫治术,择期行心脏二期手术,及时手术治疗对改善患儿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早期诊断、随访并及时进行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儿预后,同时完善基因突变检测及来源的验证,尽可能在产前对父母进行再生育指导。

OFCD综合征新生儿期可存在眼、面部多发畸形甚至先天性心脏病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早期明确诊断并进行眼科及心血管干预可改善预后,此类患儿基因突变的确认有助于遗传咨询并扩展OFCD综合征基因谱。

猜你喜欢

右室室间隔基因突变
儿童右室流出道微静脉性血管瘤1例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穿孔成功救治1例
管家基因突变导致面部特异性出生缺陷的原因
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不同术式的疗效分析
超声斑点追踪技术评价肺动脉高压右室圆周应变
基因突变的“新物种”
管家基因突变导致面部特异性出生缺陷的原因
七氟醚对小儿室间隔缺损封堵术中应激反应的影响
经胸微创封堵术在治疗小儿室间隔缺损中的应用
从EGFR基因突变看肺癌异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