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化交流机制在青年科技人才中的现状研究
2023-02-17闫子慧谭旭彤陈癸霖
●罗 欣 闫子慧 谭旭彤 陈癸霖 赵 潺 吴 南
一、研究背景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重视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工作,营造良好的人才培养氛围,是国家科技发展的必要条件。科技人才是科学人才和技术人才的简称,是具有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具备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从事科学技术创新活动,对科学技术事业及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劳动者[1]。青年科技人才主要指科技人才中的中青年群体,是最具创新活力的生力军,是开展基础研究与核心技术攻关的主力军,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中坚力量[2-3]。
学术交流是科研工作的重要环节,近年来交流的形式越来越多元。按照举办主体划分,可分为机构牵头、项目带动和学会组织的形式;按照交流场所划分,可分为传统线下会议和依托于现代信息技术的线上交流,如虚拟学术社区等;按照交流范围划分,可分为国内组织和国际范围内的学术交流活动。此外,常见的科技交流途径包括合作研究、技术扩散与推广、交流与培训、人才流动驱动知识交流和技术传播、机构衍生、媒介传播、基于人际关系或者组织之间非正式关系等的隐秘的学术交流与分享活动[4-8]。
科技交流是一个系统性过程,需要制度规范、交流管理、技术支撑、人才连接、组织机构以及交流活动等一系列机制保障来实现[9]。科技交流中的组织化交流机制是由科学技术相关机构组织,遵循一定的交流制度和政策,资金来源由组织提供,交流成果由组织与个人共享的交流机制。因此,基于组织化开展的交流活动在人员素质、知识成果丰富度和资金支持上都具有较高水平,能够保证交流的持续性和高效性,更有利于加速各种知识的相互融合,提升知识专业性并减弱组织信息鸿沟对创新的阻碍,以此促进人才及组织的科技创造性行为。本研究通过调查青年科技人才组织化交流机制的现状,探讨科技交流的相关影响因素,促进更好汇聚培育青年科技人才,助力为我国科技创新事业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二、研究设计与方法
1.研究对象。本调查于2022年5月至6月开展,采用网络问卷收集的方式、判断抽样的方法进行。基于文献研究,本调查将青年科技人才界定为主要从事科技研究工作,具备且能够熟练运用专业知识或技能进行创新活动的人员,选择45周岁及以下的青年科技人才为研究对象[1]。调查共发放问卷86份,回收问卷86份,问卷应答率100%。
2.量表和问卷设计。本研究采用问卷收集研究对象的人口学特征、科技交流参与情况、对科技交流途径、科技交流方式及科技交流活动形式的满意度情况。问卷采用李克特五分类量表,对满意度进行调查,并防止极端选择导致统计偏差。问卷中采用量表对科技交流机制和绩效进行测量,涉及如下变量和测量方式:科研交流机制主要包含制度环境、文化环境和合作环境;人才能力与收获是对青年科技人才的学习能力和参与科技交流后的收获进行测量;科技交流绩效是对组织机构参与科技交流后各方面科技活动的表现进行测量。
基于对既有组织化交流活动研究的归纳分析,本研究的调查问卷中包括七种科技交流途径:一是与其他机构/人员合作或建立战略性联盟的科技交流;二是依托技术孵化器、技术示范和推广、技术市场、专利技术的交易/转让/咨询、设备的购买等的技术交流;三是通过培训活动实现知识、技术在不同机构/人员间的共享和扩散;四是借助人才流动活动/项目的科技交流;五是科研机构、大学、企业衍生或合作组建出新企业或高新技术服务机构的科技交流;六是通过大众传媒(互联网、新媒体、电视、报纸、广播等)面向大众的科技知识交流与传播;七是基于人际关系、机构之间非正式关系等的科技交流与分享活动。
科技交流活动包括三类:一是由专业科技机构、科研学术机构和教育机构等牵头举办的年会、论坛等;二是由学会/协会/研究会组织牵头举办的研讨会、青年论坛等;三是为具体项目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的技术分析会、咨询论证会等活动。
问卷采用量表对科技交流机制和绩效进行测量。科研交流机制包含制度环境、文化环境和合作环境三个方面。科技交流绩效是指组织、个人等主体通过科技交流而产生的态度、行为、产出等的变化,是通过对组织机构和个人参与科技交流后各方面科技活动的表现进行测量。
3.统计学方法。本研究中将每个维度量表的平均分作为该维度的得分,利用线性回归分别分析环境制度、文化环境、合作环境及人才能力四个维度对科技交流绩效的影响,同时利用“是否加入全国科协所属学会/协会/研究会”的特征分层回归分析对四个维度对科技交流绩效的影响是否有所不同。
三、研究结果
1.人口学特征。本研究调查45岁及以下青年共86人,其中,男性占比较高,达86.05%。加入全国科协所属学会/协会/研究会的调查对象有38人,占比44.19%,其中医学类专业人员占46.51%。研究对象来自教育、科研、文化、卫生等领域的事业单位,并作为科学技术相关协会、学会、研究会等机构的组成成员,具有相似的社会角色特征(见表1)。
表1 样本基本情况
2.青年科技人才组织化交流现状及其满意度分析。研究对象参加交流活动的主要渠道(从高到低)依次为:受活动主办方邀请、单位及主管部门、所在科技学会/协会/研究会、同事或朋友、自主查询。而他们参加青年科技人才交流活动的主要动机(由高到低)依次为:寻求合作机会、拓展知识、宣传个人成果、拓展人脉。
(1)青年科技人才对所参加的组织化交流形式的满意度较高并且差别不大。青年科技人才对组织化的人才交流途径的整体满意度较高,对各种途径的态度差异不大。在七种常见的交流途径中,研究对象对“借助人才流动活动/项目的科技交流”的最终效果满意度最高(见表2)。
表2 青年科技人才对科技交流的满意度分析表
(2)青年科技人才对组织内同行交流满意度最高,跨机构跨学科交流最受欢迎。研究对象对组织(机构)内同行交流方式满意度最高;对跨机构、跨学科交流的满意度最低。但44.05%研究对象对跨机构、跨学科交流诉求更高(见表2)。
(3)青年科技人才对机构牵头类的交流活动满意度最高。在科技交流活动方面,研究对象对于由专业科技机构、科研学术机构和教育机构等牵头举办的年会、论坛等活动的满意度最高;其次是由学会/协会/研究会组织牵头举办的研讨会、青年论坛等;为具体项目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的技术分析会、咨询论证会等活动满意度最低。在以上的科技交流活动中,受访者更青睐于由协会组织(39.73%)或由项目带动(38.36%)形式的交流活动,可以看出,青年科技人才对组织化交流活动的需求较高(见表2)。
(4)青年科技人才对线下交流形式更为青睐。调查结果显示,线下交流最受研究对象的青睐,其次是国内交流和国际交流,仅有38.1%的研究对象倾向于线上交流。研究对象对线下举办的各类会议、论坛等的满意度最高。其中,对国内组织的学术交流活动和国际范围内的学术交流活动的满意度相对较高,而对于依托信息科技平台、线上虚拟社区等开展的交流活动满意度较低(见表2)。
3.青年科技人才组织化交流机制运行现状。良好的制度环境、文化环境和合作环境是青年科技人才组织化交流机制运转的基础。调查显示,相较于制度环境和合作环境,研究对象对于当前的文化环境更满意,对于制度环境较为不满意。
就制度环境而言,目前研究对象对稳定持续的科技交流投入最满意,而对科技人才评价制度的满意度最低。在文化环境方面,研究对象对科技交流诚信制度较为满意,对于创新氛围和积极性奖励较不满意。关于合作环境,各机构对参加国际科技组织和重大国际会议具有较高的支持(见表3)。
表3 科研交流绩效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4.科技交流绩效及影响因素分析。经过数据分析得出,人才能力、合作环境对科技交流绩效的影响存在统计学显著性,文化环境、制度环境无明显统计学显著性。对“是否加入全国科协所属学会/协会/研究会”进行分层分析,显示该因素并不影响四个维度对科技交流绩效的影响。
四、讨论
本研究中青年科技人才的组织化交流机制,是以支持创新发展的基础制度、推动学习研讨的互动平台、鼓励合作交流的特色活动等为基础运行的。基于此,本研究通过调查了解了青年科技人才组织化交流机制的成效和问题,凝练出了青年科技人才组织化交流机制进一步优化创新的相关策略。
1.青年科技人才组织化交流环境机制与制度设计还需进一步完善。本研究基于组织化交流机制分析科技交流绩效的影响因素,虽然未提示文化环境与制度环境对绩效得分的影响有明显统计学意义,但我们认为,文化和制度作为宏观层面的因素,对科技人才培养和科技交流的影响需要通过较长时间的作用才能显现,但想要解决满意度和倾向差异之间的问题,仍需要完善制度体系和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通过长期积淀与氛围营造,从而对科技交流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制度环境应进一步完善现有的人才评价制度和人才激励机制,将人才交流活动纳入其中,建立符合专业需求的评价和激励机制,提高科技人才待遇,鼓励创新,同时还要制定促进科技交流活动的奖励机制,加强科研创新体系建设,形成各学科、各类型机构联动的有机创新整体,通过建立规范规章制度,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完善经费管理制度,保证资金投入以吸引科技人才参与交流活动。
2.跨机构、跨学科交流机制亟待完善。当前,通过组织进行跨机构、跨学科交流形式成为绝大多数青年科技人才的共识,这是促进不同领域或学科知识与技术的深度融合,实现创新驱动力的重要途径[10-11]。虽然被调研青年人才对跨学科、跨机构交流的满意度低,但跨学科、跨机构交流却是大家最期望的交流方式。这是由于该交流机制存在形式局限、资金支持不足、可及性差等问题。因此,建立高效、规范化的跨机构、跨学科交流体系,可以为青年科技人才组织化交流机制的正常运转提供多元化保障。
我们建议从国家或机构组织层面建立协同攻关实验室,集合优势学科面向世界前沿科学问题发起攻关,同时针对没有相应学科布局的机构,建立协同科研集成中心,可以帮助科研人员建立相应学科,完善学科布局。管理上,机构或组织应多支持促进多学科、跨领域团队合作,优化科技人才合作交流管理模式,建立联合培养、合作攻关、联合探究等多种合作渠道,形成具有持续性和广泛性的团队科技合作交流模式。推进多学科、多领域的交叉融合,引导和鼓励各个组织发挥人才交流与使用的主体作用,重视科协的职能和作用,为科技人才创造拓展知识面、扩大科技人才知识交流圈的合作交流平台和交流机会。技术上,应打造科技交流信息平台,完善科技人才的合作交流机制。应当加强各组织机构、协会、学会间的合作,创建科技协同创新中心,为科技人才开展合作交流提供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平台,解决科技人才交流合作的信息鸿沟问题,实现科技人才需求和供给的快速、准确匹配,从而提高合作交流及科技成果产出效率。
3.线上人才交流形式在质量控制、激励机制与技术支持还有待完善。线下交流的质量控制体系机制相对较为完善,有利于对研究成果知识产权的保护,具备开展深度交流的制度和环境条件,但与此同时,传统线下科技交流形式通常会受周期、地点、空间容量等条件的约束,从而限制了科技交流的信息获取数量和交流界面的广度与宽度。
随着社会环境的快速变化,线上交流形式已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强有力地支撑了参与者交流的互动性和即时性,特别是在跨国交流中显示出很大优势[11]。本研究结果显示目前青年科技人才对线上交流活动的满意度都远低于其他活动形式,这可能是由于线上交流平台功能不够完善、网络延迟等原因,或是由于线上形式属性所限制。例如,虚拟学术社区因其网络的交互性、便捷性和开放性优势越来越受到欢迎,但其交流中仍存在“社区激励导向机制不合理、主体信任度较低、学术质量参差不齐、社会认同偏差”等问题。
因此,应进一步完善线上合作交流的制度保障与技术支持,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以及相应监管机制,依托多主体产学研合作共建研发平台和活动项目,进一步扩大线上交流合作机会与空间,从交流形式上打造高质量、有特色的组织化交流活动,开发满足青年人才合作创新需求的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