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水库防渗墙设计及地质构造影响下的渗透与应力特性研究
2023-02-15邹福华
邹福华
(江西省水利水电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江西 南昌 330000)
1 概述
防渗墙是水库坝体等水工建筑中常见的防渗结构设施[1-2],研究防渗墙结构体系设计,有助于提高水工建筑防渗水平,推动水利设施安全高效运营。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地质构造活动常为不良因素[3-4],可采用避开或治理措施,解决地质构造对水工建设的影响。刘菊莲[5]、林小聪[6]为探讨防渗墙结构设计,从水工建筑三维渗流场特征演变入手,借助Fluent流场模拟平台,开展了防渗墙设计方案的比选,为工程建设提供重要参照。防渗墙对水工建筑的影响不仅在渗流场中得到体现,同样作用于结构应力、变形,唐友山等[7]、温立峰等[8]借助ANSYS或Abaqus等有限元计算方法,从防渗墙结构的拉、压应力影响变化,以及各向位移值的演变,评价防渗墙设计方案的优劣性。地质构造包括有节理、断层带等,龚振[9]、杨顺刚[10]为研究断层等地质构造对水工设计影响,结合应力分布、流场演变特征等,综合评价断层对防渗墙设计、主坝运营等影响,为不良地质构造的治理设计以及水工参数设计等提供依据。
2 研究概况
2.1 工程分析
某水库是锦河北岸苏溪河支流重要水利枢纽,控制着苏溪河与锦河汇流区水位、泄流量等,所处坝址距离苏溪河与锦河交汇区下游15km,承担着高安乃至宜春地区重要防洪、输供水。2020年汛期,该水库的多梯度调节水位,控制泄流量等排洪措施,缓和了宜春、高安地区防洪挑战,但同时也发现了水库部分水工建筑无法满负荷运行,甚至部分水利设施出现“罢工”状态。在该年度过后,该水库管理部门考虑针对各类水工建筑开展汛后维修加固,确保水库运营安全稳定。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平面布置如图1所示,工程建设内容包括有各梯级进、出水渠段重修以及主、副坝加固。该水库主坝为砂砾石心墙坝设计形式,堆筑料包括有砂砾石、反滤层、粉质黏土心墙垫层以及下游砂砾石、排水渠沟等,其断面如图2所示。从主副坝运营状况及坝基钻孔资料调查得知,上覆盖第四系土层包括了3层不同粒径及地质年代的砂砾石,总厚度超过50m,且在坝体K3+62处具有一处隐伏断层,延伸断面长为200m,宽度为14.5m,发育有砾石碎料夹层。基于上述考虑,工程部门计划在增设主坝防渗墙的前提下,探讨该隐伏断层对主坝防渗墙结构体系影响。
图1 高安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平面布置
图2 坝体标准断面示意
2.2 建模分析
根据地质雷达探讨隐伏断层出现的断面前、后桩号175m区域,获得断层分布电磁特征[11-12]如图3所示,断层倾角为75°,岩性分布为砾石层,延伸长度为80m,而后续与之侵入接触面的为延伸5m的泥质灰岩,从该岩性直至桩号K3+212处。断层带内各岩性含水率分布为8.5%~11.3%,密度为1.98~2.06g/cm3,断层岩体弹性模量为10GPa,断层蔓延深度还未可知。本文一方面需探讨主坝防渗墙结构设计合理深度,也需针对隐伏断层特征开展防渗墙结构应力、渗透影响分析。
图3 断层分布电磁特征
为此,采用Abaqus仿真计算平台建立水库主坝模型,如图4(a)所示。该模型计算范围包括了断层与防渗墙结构,断层深度根据模型影响范围设定,延伸深度为120m,渗透特性计算参数按照片麻岩基岩取值。根据断层所在位置截取其中前、后175m为独立模型,如图4(b)所示,将该模型视为独立计算维度,其中x~z正方向分别为主副坝延伸向、上游苏溪河水流向以及坝体结构自重上方向。全模型中共有单元网格221674个,节点数168246个,采用三自由度六面体为计算单元。设定模型底面分别无水系交换边界,左、右2岸侧均为固体边界,按照竣工期设定上、下游静水压力荷载条件。心墙堆筑坝各类土体渗透及物理力学参数按照室内土工实测取值,如砂砾石层渗透系数为10-5m/s,排水沟渠渗透系数取值为0.01m/s。
图4 计算模型
根据本文研究对象,沿着防渗墙深度梯次变化,计算防渗结构渗透特性以及应力分布特征,各方案中心墙坝体物理力学参数以及隐伏断层特征均保持一致。因而,设定防渗墙深度从0~120m梯次变化,阶次为20m,共有7个研究方案。在确保防渗墙深度为最优设计合理值的前提下,对隐伏断层影响下的防渗墙应力特征开展计算,由于断层延伸深度不同,则弹性模量有所差异,因而以断层弹性模量为研究因素,设定其弹性模量从10GPa逐步按照10倍递减,分别有模量10、1、0.1、0.01、0.001GPa共5个研究方案。基于上述研究方案,探讨主坝防渗墙结构设计以及隐伏断层等不利地质构造的影响。
3 不同深度处主坝防渗墙渗透与应力特性
3.1 防渗墙渗透特征
基于防渗墙不同深度下渗透特征计算,获得主坝渗流量与防渗墙深度变化特征,如图5(a)所示。由图5(a)可知,防渗墙深度愈大,则水库主坝渗流量愈低,且降低趋势呈逐渐减小变化,在防渗墙深度为0m时,主坝渗流量为1.5m3/s,而随防渗墙深度增大至20、60m时,相应的主坝渗流量较之前者分别减少了19.4%、93.2%,而防渗墙深度为80、100、120m时,主坝渗流量基本为0,处于较恒定状态。由此可知,防渗墙深度超过80m以后,实质上主坝渗流量即满足蓄水要求。
防渗墙深度影响下水库主坝、防渗墙结构上渗透坡降变化特征图如图5(b)所示。由图5(b)可知,当防渗墙深度递增,主坝出逸点渗透坡降呈递减变化,变化特征与渗流量有所类似,降低幅度在防渗墙深度80m后趋缓,渗透坡降也在此之后趋于0,但在防渗墙深度从20m递增至60m的过程,渗透坡降平均降幅可达89.3%。相比之下,改变防渗墙深度,防渗墙自身水力坡降变化幅度较低,各方案间渗透坡降最大幅度不超过6%,维持在1.98左右。综合渗透坡降影响变化可知,主坝渗透坡降乃是防渗墙设计尤为关注的重点[5,13],防渗墙深度在80m左右坡降即较稳定。
图5 防渗墙深度对渗透特性影响
基于渗透特征计算,获得典型防渗墙深度下坝体断面上压力水头等值线分布特征,如图6所示。由图6可看出,在防渗墙迎水侧,由于覆盖层透水性特征,因而各水头等值线均处于平行状态;在坝体无防渗墙时,坝体背水侧水头值与上游基本持平,当防渗墙深度递增,防渗墙底部压力水头绕过防渗墙,在下游形成恒定水头值,而无法越过的水流在下游侧压力水头均呈减小变化,即防渗墙在所处深度范围内具有较显著抑制渗透的防渗效果。
图6 坝体断面压力水头等值线分布
3.2 防渗墙应力特征
根据对不同防渗墙深度下坝体第一、第三主应力特征分析,获得了计算结果如图7所示。分析图7中应力特征可知:①防渗墙深度愈大,第一主应力随之递增,在深度20m时,其值为0.065MPa;而深度为40、60m时,第一主应力较之分别增长了21.1%、25.5%;在深度达到80m后,主应力趋于稳定。②在防渗墙深度为20m时第三主应力值为18.7MPa;而深度在60、80m时分别较之减少了8.7%、20%;在防渗墙深度80m后,第三主应力处于趋缓稳定变化特征。
图7 防渗墙深度影响下应力特征
防渗墙深度为80、120m时第三主应力变化特征如图8所示,第三主应力等值线分布近乎一致,且均呈坝顶至坝底递增变化[7,14]。当主坝防渗墙深度设计为80m左右时,此时坝体应力分布亦较为安全。
图8 第三主应力变化特征
4 断层特征对主坝防渗墙应力变形影响
基于不同弹性模量的断层影响下,选择防渗墙深度80m为计算方案,获得防渗墙结构应力变化特征如图9所示。由图9中可知,当断层弹性模量递减,实质上乃是断层影响深度逐步扩展的过程[9],在各方案中第一主应力呈小幅递增-递减至稳定,且仅维持在断层弹性模量的10~0.1GPa方案中。第一主应力最大值分别为0.04、0.052、0.06MPa;而在弹性模量0.01、0.001方案中,第一主应力处于较稳定状态,接近弹性模量10、1GPa方案下应力。由此表明,在断层扩展深度逐步增大过程中,适配防渗墙深度80m时,结构主应力特征仍维持较合理水平。
图9 断层特征影响下防渗墙结构应力变化
4个典型断层弹性模量方案下坝体标准断面上z向位移等值线分布特征如图10所示。从图10中可看出,在断层弹性模量呈量级递减时,各方案下位移分布特征基本一致,不论断层弹性模量为0.01GPa或为10GPa,坝体标准断面上位移分布为5~50mm,表明断层弹性模量对坝体z向位移值影响较弱。由位移等值线分布来看,在防渗墙底部均有较大位移集中,如断层弹性模量10、1GPa时,当断层弹性模量逐步减少至0.01、0.001GPa后,防渗墙上位移等值线扩散至断层附近,即防渗墙满可在断层一定深度内限制其影响。
图10 坝体标准断面z向位移特征
5 结语
(1)防渗墙深度愈大,主坝渗流量愈低,且在深度为80m后渗流量趋于0;主坝出逸点渗透坡降与防渗墙深度为负相关变化,在深度为80m后降幅趋缓,而防渗墙自身渗透坡降受深度影响较小,稳定在1.98;防渗墙在深度范围内可有效抑制主坝渗透。
(2)随防渗墙深度变化,结构自身第一主应力较稳定,第三主应力受之影响更为显著,但也会在深度80m后趋缓恒定。
(3)断层弹性模量递减,第一主应力仅有小幅增长,且在模量0.01、0.001GPa后趋稳定;在断层弹性模量递减过程,主坝竖向位移分布为5~50mm,且坝体位移量逐步由防渗墙底部延伸至断层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