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哈萨克羊与湖羊杂交后代生长和屠宰性能分析

2023-02-15张志东杨光维刘建明姚闰晨杨晓彦

养殖与饲料 2023年2期
关键词:屠宰率哈萨克胴体

张志东,杨光维,刘建明,姚闰晨,杨晓彦

新疆伊犁州畜牧科学研究所,新疆伊宁 835000

哈萨克羊既是新疆较为古老的羊只品种之一,也是羊只原始羊系之一。该品种适应性、耐寒性强,即便食用较为粗糙的饲料,生长也不会受到太大影响。哈萨克羊生性活泼,擅于爬山,在夏季和秋季时期,抓膘性能强且抗逆性良好,具有较强的抗病性能。这种羊属于脂肉型绵羊,脂臀相对其他品种较大(大约占胴体1/4),主要原因是新疆冬季较为漫长,且极为寒冷,饲草资源匮乏,为了适应这种环境,羊只脂臀进化越来越大,以抵御严寒。

哈萨克羊原产地在新疆天山北麓,以及阿尔泰山南麓。产区地形较为复杂,地貌复杂且多变,各地区气候温差大。随季节变化以及地势变化,其气温也会发生一定变化。暖季,如若地势上升,气温将会随之下降;冷季,如若地势增长,气温也会随之上升[1]。高山地区,会出现逆温现象,比盆地更加温暖。1 月时,平均气温维持在-10~-15 ℃;7 月时,平均气温维持在22~26 ℃,气候适宜,日温差大约在11 ℃。无霜期可以持续102~185 d,不同产区降水量存在较大差异,例如,阿尔泰山和天山产区,降雨量为600 mm;塔城盆地伊犁河谷产区,降雨量为250 mm。年日照为2 700~3 000 h。积雪期将近6 个月,厚度一般为30 cm。

哈萨克羊形成时间较早。《豳风广义》中记载的“大尾羊”便是哈萨克羊。该羊只品种长期生活在恶劣环境中,因此适应性较强。精心选育后,羊只体格极为健硕,最擅长爬山与游牧,是新疆优良羊只品种[2]。1980 年时,该品种羊只数量为150 万,后续一直增长,但是由于其个体体积变小,产肉量随之下降。

哈萨克羊主要颜色为棕红色,少部分羊只为黄色。被毛异质,且质量较差。羊只机体健康、四肢健硕、体型匀称,头部中等大,耳朵较大且呈下垂状态。颈部中等长度,背腰处较为平直,后躯相较于前躯,稍高一些。尾部宽大,脂肪一般沉积在尾巴根部周围,被称为脂臀。通常情况下,公羊螺旋形角较为粗大,鼻梁处隆起;母羊无角,或者角较小,鼻梁微微隆起。5 月龄到8 月龄的哈萨克羊性成熟,一般在18~19 月龄时,可以进行交配。秋季时期,母羊进入发情期,发情时间为16 d,妊娠期为150 d,产羔率将近100%。羔羊出生后,公羔羊体重通常为4.3 kg;母羔羊体重通常为3.5 kg。断奶后,公羔羊体重通常为35.8 kg;母羔羊体重通常为28.5 kg。断奶时间一般是在羔羊140 日龄时。哺乳期,每只公羔羊体重增加225 g/d;每只母羔羊体重增加178 g/d。断奶之后的羔羊成活率一般在98%。

哈萨克羊在天然草场放牧,最大的草场可以达到直径1 000 m。冬季时,养殖户极少补充饲料,唯有遇到风雪天气,或者灾害时期,才会适量补饲。日常食用饲草和饲料有青草、秸秆等。通常在放牧时,哈萨克羊会自主扒雪,在雪地里采食,以度寒冬。

近年来,国内细毛羊改良事业不断发展,大部分哈萨克羊也被改造为细毛羊,导致其数量随之减少。因此,为了有效保护该品种,产区采用了保种场保护,同时建有2 个繁育基地。通过使用品种登记制度等措施,增加了哈萨克羊只品种的养殖数量,提高了哈萨克羊选育工作质量,并保留了该品种优良品质。

哈萨克羊适应性强、抓膘性好,且可以自蓄脂肪,产肉速度较快,但是其羊毛品质相对较差。未来发展方向应为提高品种产肉性能以及繁殖性能、改善羊毛品质,以此来增加羊只利用价值以及产业价值,为相关产业提供充足羊肉产量。

在后续发展中,只有强化哈萨克羊产肉性能、繁殖性能,才能提高经济效益,这就需要相关研究人员多做尝试,通过与不同品种羊只进行杂交,提高羊只生产性能以及屠宰性能,使其产量可以满足市场发展需求,为人们提供优质肉源,使人们食用羊肉后能维持健康状态,或改善机体原有状态。除此之外,通过杂交也可以改善哈萨克羊羊毛品质,为相关产业提供大量优质羊毛、拓展更多产业链,有效提高养殖场经济效益,降低相关成本支出[3]。由此可见,研究与分析哈萨克羊与湖羊杂交后代的生长性能与屠宰性能,对当前产业发展以及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对象

在新疆伊犁某养殖场,选择健康、成年的哈萨克羊公羊和湖羊公羊各1 只;选择50 只哈萨克母羊。

1.2 试验方法

2020 年10 月5 日,给哈萨克母羊饲喂添加催情素的饲料,待到母羊发情之后,进行杂交配种。2021 年5 月5 日至2021 年5 月15 日,进行接羔,对湖羊公羊和哈萨克母羊杂交后代进行性能指标测定,对哈萨克公羊和哈萨克母羊纯后代进行性能指标测定。2021 年7 月至10 月,从每一组中,随机抽取8 只母羔羊,在3 月龄以及6 月龄时,测量其体重、体尺。其中,体尺包含有胸围、体长以及体高。待到羔羊6 月龄时,再在每一组中随机抽取2 只羔羊,停止喂食、喂水,时间为1 d,再按照普通方法,对2 只羔羊进行屠宰。在屠宰之前,称体重;在屠宰之后,放血,将羔羊头部、蹄部去除。剥皮开膛,将羔羊机体内脏取出,只保留肾脏,称胴体重[4]。最后,沿着羔羊屠体背部中间,画出中心线,切开后,取左半部分,进行称重;将骨肉分离后,进行称重。对3 月龄以及6 月龄的羔羊日增重、6 月龄屠宰率以及肉骨比进行计算。计算公式如下:

羔羊屠宰率=(羔羊胴体质量÷屠宰前的活量)×100%

羔羊净肉率=(羔羊净肉质量÷屠宰前的活量)×100%

羔羊胴体产肉率=(羔羊净肉质量÷羔羊胴体质量)×100%

羔羊肉骨比=(羔羊净肉质量÷羔羊骨质量)×100%

羔羊臀脂率=(羔羊臀脂质量÷羔羊胴体质量)×100%

1.3 计算方法

使用SPSS 17.0 对两样本平均数进行独立t检验,使用方差分析方法,对3 月龄羔羊性能数据进行分析。同时对数据进行多重比较,所得数据表示为“平均值±标准差”。如若P小于0.01 时,表示差异较为明显;如若P小于0.05 时,表示差异极明显;如若P大于0.05 时,表示差异不明显。

2 结果与分析

2.1 3 月龄的母羔羊体重以及体尺变化

表1 数据表明:1)湖羊公羊和哈萨克族母羊杂交后代(下文称第1 组)初生体重大于哈萨克族公羊和哈萨克族母羊纯交后代(以下称第2 组),P>0.05,差异较为明显;2)第1 组龄重大于第2 组,差异较明显;3)第1 组与第2 组体高差异不大;4)第1 组与第2 组胸围差异不大。

表1 初生重以及3 月龄母羔羊体重、体尺对比

2.2 6 个月龄的母羔羊体重以及体尺变化

表2 数据表明:1)第2 组体重大于第1 组;2)第1 组体高比第2 组大;3)第2 组比第1 组体长大;4)第2 组比第1 组胸围大;5)第1 组与第2 组管围差异不大。

表2 6 月龄的母羔羊体重以及体尺变化

2.3 6 个月龄的母羔羊屠宰性能指标

表3 数据表明:1)第2 组胴重大于第1 组;2)第2 组净肉重大于第1 组。

表3 6 月龄的母羔羊屠宰性能指标

3 讨 论

1)5 月龄的哈萨克羊公羊在被屠宰之前,与8月龄广灵大尾羊较为相似,但是两者屠宰率不一致。5 月龄的哈萨克羊公羊屠宰率为51.09%;8 个月龄广灵大尾羊屠宰率为48%。

2)1.5 岁的哈萨克羊母羊屠宰率为48.4%,比内蒙古苏尼特羊育成母羊屠宰率高一些,其屠宰率为47.1%。

3)哈萨克成年母羊活重比欧拉羊重量轻了6.7 kg,但是其屠宰率比欧拉羊高出1.44%。此外,哈萨克成年母羊骨肉比为5.08∶1,而欧拉羊骨肉比为2.9∶1。

此次试验中,湖羊公羊和哈萨克母羊杂交后代3 月龄母羔羊体重提升了6.33%。尽管在试验中,2组3 月龄母羔羊体高差异不明显,但是第1 组与第2 组相比:第1 组体长高出4.32%,胸围高出3.33%。6 月龄哈萨克羊纯羊净肉重量比湖羊和哈萨克羊的杂交后代更重。

哈萨克羊屠宰重要指标之一为胴体重,而胴体重主要是受到羊只品种、饲喂方式以及羊只月龄等因素影响。其中,羊只品种影响最大,可起到决定性作用。试验数据表明,湖羊公羊和哈萨克母羊杂交后代前期时,其生长发育较快,较为适合于早期断奶以及羔羊育肥。

由于人们膳食结构与从前大不相同,对动物油脂需求量有所下降,因此在养殖哈萨克羊时,养殖户应针对市场现状,改变养殖方向。通过养殖杂交羊,提高哈萨克羊后代生产性能以及屠宰性能,增加羊只净肉产量,为市场提供优质肉源,满足现代人民食用需求量。

猜你喜欢

屠宰率哈萨克胴体
影响猪胴体瘦肉率的因素及提高措施
阿依努尔——献给一位哈萨克支教女孩
专注于遗传选育以提高商品猪的获利能力
育肥肉牛屠宰率与活体、胴体价格之间的关系分析
“腾达肉兔”屠宰性状测定
浅谈不同饲养方式对肉鸡生产性能、屠宰率及肉品质的影响
一件与卫拉特人有关的清代哈萨克文档案文书研究(哈萨克文)
湘沙猪配套系杂交组合肥育、胴体及肉质性状配合力测定
哈萨克民族医学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初探
中医哈萨克医结合治疗小儿遗尿5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