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益气活血汤剂联合热敏灸在脊髓损伤后尿潴留患者中的应用

2023-02-15尹燕燕

广州医药 2023年1期
关键词:汤剂尿量尿潴留

尹燕燕

新郑天佑中医院内科(郑州 451100)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脊柱骨折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多由于交通事故、高空坠落等外界因素引起,临床常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肢体瘫痪,其治疗难度大、周期长,易并发尿失禁、肾功能损伤等多种症状,其中神经源性膀胱是其严重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长期留置导尿管治疗更增加感染风险,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1- 2]。临床尚无有效方法治愈疾病,目前主要以间歇导尿、膀胱功能训练、药物治疗等方式促进膀胱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中医认为SCI尿潴留属于“癃闭”范畴,脊髓损伤者,均存在气血亏虚、脾运失常,且督脉受阻,膀胱经受损,脉络不畅,气化失司,水道不通致病,故治疗应以补气养血、疏通脉络为主要治疗原则[3- 4]。热敏灸是一种独特的艾灸疗法,目前在骨科、尿失禁相关疾病中得到应用,但在SCI后尿潴留患者中应用较少。鉴于热敏灸可作用于人体经络,可促进膀胱气化,进而宣导气血、通利小便[5]。本研究将热敏灸联合益气活血汤剂应用于SCI后尿潴留患者的治疗中,旨在观察其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7月—2021年7月我院SCI后尿潴留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23~63岁,平均年龄(40.23±5.46)岁;病程2周~9月,平均(3.45±1.23)月;美国脊柱损伤协会(the 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残损分级A级16例,B级11例,C级9例,D级4例;损伤部位:颈髓8例,胸髓14例,马尾神经6例,腰骶髓12例;观察组男27例,女13例,年龄21~64岁,平均年龄(41.52±5.61)岁;病程1周~9月,平均(3.67±1.45)月;ASIA分级A级14例,B级13例,C级8例,D级5例;损伤部位:颈髓9例,胸髓13例,马尾神经4例,腰骶髓14例。

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伦理批件号:20190416002),2组病程、性别、损伤部位、ASIA分级、年龄等均衡可比(P>0.05)。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经MRI或CT诊断为SCI,且符合《外科学》SCI尿潴留诊断标准[6]:年龄18~65岁;临床表现存在排尿障碍、小便不通症状;B超检查显示残余尿量达500 mL以上。中医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癃闭”诊断标准[7]:因膀胱气化功能失常,排尿困难,点滴而出、小便不利,欲解不得。患者知晓治疗方案,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严重泌尿系感染者;合并造血系统疾病者;合并心、肝、肾严重功能障碍者;合并精神类疾病者。

1.3 方法

2组均控制饮水、常规导尿、进行膀胱训练,每周行B超检查、尿常规检查。

1.3.1 对照组 给予益气活血汤剂治疗。药方组剂:黄芪30 g,益智仁15 g,菟丝子30 g,肉桂5 g,杜仲15 g,当归15 g,木通15 g,红花9 g,苏木9 g,泽泻10 g,车前子10 g,川牛膝15 g。1剂/d,以水煎服,取汁300 mL,分早晚2次饮服。连续治疗3个月。

1.3.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热敏灸治疗。选择安静的环境中,患者取平卧位,暴露病位,点燃热敏灸艾条,在距离皮肤3~5 cm处依次对气海穴、关元穴、次髎穴施灸。每次 45 min,2次/d,15 d为1个疗程,共治疗6个疗程(3个月)。

1.4 疗效评估标准

结合患者膀胱功能、B超、尿常规检查制定疗效标准。临床治愈:治疗后膀胱功能恢复,能自主排尿,残余尿消失,尿常规检查显示无白细胞;有效:治疗后膀胱功能显著改善,残余尿量50 mL以下,尿常规检查显示有少量白细胞;无效:治疗后膀胱功能未改善,残余尿量无减少,白细胞增多,仍需留置导尿管。总有效率=(总例数-无效)/总例数×100%。

1.5 观察指标

(1)疗效。(2)膀胱功能:于治疗前后由同一专业医师进行同等强度排尿反射刺激,对于仍无法自行排尿患者,给予留置导尿管进行排尿,所有患者初次排出尿量为残余尿。评分标准:患者在排尿刺激后能自行排尿,残余量小于50 mL记为0分;患者在排尿刺激后仍自行排尿,残余量小于50~150 mL记为1分;患者在排尿刺激后能自行排尿,残余量小于150~250 mL记为2分;患者在排尿刺激后能无法自行排尿,残余量大于250 mL记为3分。(3)排尿情况:记录患者每日饮水量、排尿次数、每次排尿量(单次尿量)、漏尿次数,每周行B超检查残余尿量,统计治疗前后各指标平均值。(4)尿动力学:治疗前后采用尿动力学检查仪(加拿大ANDOMDA公司,型号:Laborie)检测患者膀胱容量(bladder volume,VH2O)、膀胱压力(pressure of vesical,Pves)、逼尿肌压力(pressure of detrusor,Pdet)、平均尿流速(average flow rate,Qave)、膀胱顺应(bladder compliance,BC)水平。(5)不良事件。统计2组感染、肾积水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1.6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疗效

观察组总有效率92.50%高于对照组70.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治疗后疗效对比 n=40,n(%)

2.2 膀胱功能积分

治疗前2组膀胱功能积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膀胱功能积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膀胱功能积分对比 分)

2.3 排尿情况

治疗前2组平均排尿次数、平均漏尿次数、平均尿量、残余尿量、治疗前后2组每日饮水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平均排尿次数、平均漏尿次数、残余尿量均较低,平均尿量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治疗前后排尿情况对比

2.4 尿动力学指标

治疗前2组VH2O、Pves、Pdet、Qave、BC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ves低于对照组,VH2O、Pdet、Qave、BC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治疗前后尿动力学指标对比

2.5 不良事件发生率

观察组出现1例尿路感染,不良事件发生率2.50%(1/40);对照组出现2例尿路感染,不良事件发生率5.00%(2/40);2组均未出现肾积水,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1.000)。

3 讨论

SCI尿潴留是脊髓损伤出现膀胱或尿道功能障碍引起,控制与调节排尿系统的脊髓神经受损,但交感神经体系未受损伤,采取合理治疗方式可促进患者膀胱功能自主修复,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死亡率意义重大。

中医认为肾主督脉,贯穿脊柱,膀胱经位于脊柱两侧,外伤致使经络不同,损及肾府、淤血阻滞、气化失常、关门不利而闭尿。《素问·宣明五气》云:“膀胱不利为劳,不为遗溺。”故治疗应补气养血、培元扶正、疏通经络[8]。益气活血汤剂中菟丝子、益智仁、杜仲可温阳通络、强壮腰肌;苏木有活络通督、通利水道之效;当归可补气活血;红花有温经通络之效;肉桂具有行气活血、温补阳气之功;黄芪可益气健脾;木通、车前子、泽泻可作用于膀胱经,有通利水道之功;川牛膝具有散瘀通滞、引血下行之功;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养血、化瘀利水、补益肾督,恢复气化之功效[9]。热敏灸是一种新型艾灸疗法,艾热可激活热敏化腧穴灸性感传,进而出现透热、扩热、传热现象,热气深透远传徐徐入体,沿经络传导汇集一处,强化热敏灸感,达到“气至即有效”的作用。本研究选取热敏反应敏感的经脉要穴实施温灸,其中气海穴为元气汇集之处,能益真气而举下陷,温灸可助阳益气、调理冲任,强化膀胱约束功能;关元穴为人体交汇穴,温灸可散寒温经、利尿通阳,使三焦气化有权,膀胱开阖有度;次髎穴位于膀胱经上,温灸可调节膀胱气化功能[10]。益气活血汤剂和热敏灸联合治疗可疏通经络、有助于气血循行,对脊髓损伤恢复具有积极作用。本研究中观察组疗效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排尿情况、尿动力学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说明益气活血汤剂联合热敏灸可改善患者排尿情况,调节尿动力学。周萍等[11]将热敏灸应用于前列腺癌术后尿失禁患者的治疗中,发现患者漏尿次数评分(3.50±1.19)分降为(1.93±0.64)分,与本研究结果相似。同时杨晓波等[12]研究发现,热敏灸可降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膀胱颈移动度,改善膀胱功能,与本研究“护理后观察组膀胱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观点一致。分析原因在于,热敏灸通过药力、热力刺激,调节患者水液代谢,可促进膀胱逼尿肌功能恢复,还能作用于尿道外括约肌,缓解其痉挛症状,促进功能协调,有助于膀胱功能恢复,实现自主排尿[13]。

综上可知,热敏灸联合益气活血汤剂治疗可改善患者临床病症,促进排尿功能恢复,提升治疗效果,且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猜你喜欢

汤剂尿量尿潴留
传统中药制剂丸、散、汤剂的研究现状
针灸治疗产后尿潴留的研究进展
调中益气汤联合外洗汤剂治疗压疮的效果观察
口服中药汤剂常见不良反应及药学干预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老年男性夜尿增多的诊治
右美托咪定对颌面外科手术患者全身麻醉恢复和尿量的影响
间歇导尿配合温和灸治疗脊髓损伤后尿潴留30例
溶石汤剂治疗胆结石46例
艾灸配合按摩治疗尿潴留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