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医务人员对老年衰弱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的调查研究

2023-02-15左玉丹吴朋玲郭婷婷龙姝含

循证护理 2023年3期
关键词:医技医务人员科室

左玉丹,吴朋玲,郭婷婷,龙姝含

乐至县人民医院,四川641500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2000年全球≥60岁人数已达到6亿人,预计到2050年将达到20亿人[1]。衰弱是最常见的老年综合征,是一种与年龄高度相关,因各种因素导致生理储备下降而出现抗应激能力减退的非特异性状态[2]。衰弱可降低老年人自理能力,增加住院、跌倒甚至死亡的风险[3]。2012 年美国及欧洲老年医学专家共识中明确提出对70 岁以上老年人或慢性病伴体重下降的老年人均应进行衰弱筛查[4]。在对老年人进食衰弱筛查前需要医务人员对衰弱相关知识有一定的掌握,既往研究中关于医务人员对老年衰弱相关知识的调查多集中在老年专科[5]。基层医疗机构老年专科发展缓慢,不到10%能提供老年专科服务[6]。统计显示,2018年我国城镇65岁以上人口占比为10.7%,而农村为13.8%,农村的人口老龄化程度更高、速度更快[7],因此,加强对偏远地区老年人的衰弱筛查至关重要。本研究拟了解基层医务人员对老年衰弱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及学习意愿,为后期针对性地在基层医疗机构开展老年衰弱相关宣传教学、干预培训以及在基层医疗机构开展老年适宜照护技术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20年1月—2020年3月,采取便利整群抽样(以医疗机构为单位)对四川省某西部偏远地区31所医院747名基层医务人员进行调查。纳入标准:该医疗机构所有取得执业证书和合格证书且在岗的医生、护士及医技人员。排除外出进修、产假、事假、病假人员。

1.2 调查工具

查阅国内外相关指南,结合此次研究目的自行设计调查问卷,经过 3 轮临床医疗、护理专家评审和修改制成;经预调查问卷重测信度为0.972。本研究调查问卷分为4部分,① 一般情况调查表,包括性别、年龄、工作年限、学历等人口学资料。②获取老年衰弱相关知识的途径。③基层医务人员主观认为培训老年衰弱知识重要性的调查,从非常同意、同意、中立、反对和非常反对5个程度进行评判,包含以下6个方面:医务人员自身知晓的老年衰弱相关知识是否满足临床需要;医务人员是否应动态评估老年人衰弱状况;医务人员是否应重视老年人肌力的评估;医务人员进行老年衰弱护理培训是否重要;早期功能锻炼对老年衰弱的预防及恢复是否重要;临床中医务人员是否应重视向病人或家属进行老年衰弱相关知识的宣教。④基层医务人员对老年衰弱相关知识掌握度的调查,该部分为测试题,共17道题,其中,8个单选题,9个多选题,单选每题2分,多选每题4分,答对得分,未答对不得分,满分52分,合格分数为31分(总分的60%),优秀分数为42分(总分的80%)。

1.3 调查方法

调查问卷均由研究者发放和回收。调查前由研究者给予充分的说明,使研究对象了解本次调查的目的与意义,问卷在取得研究对象同意后发放。采用无记名调查方法,承诺资料保密,被调查者可以随时退出或终止调查,调查者对被调查者的个人信息保密,被调查者参与本次调查所得的知识分数结果不影响其工作。调查前向调查对象统一说明填写方法与注意事项,使其对填写要求完全理解并能独立完成。采用问卷星发放问卷,调查者对调查过程实施质量控制,每个IP只能填写一份;未全部作答问卷不能提交。本次调查参与人数800人,发放问卷800份,回收786份,排除答案为同一选项的问卷,有效问卷747份,有效回收率为93.37%。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基层医务人员一般资料及老年衰弱的相关知识得分情况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本地区的医务人员老年衰弱知识掌握总分为(29.21±8.50)分,低于合格分数31分;测试结果优秀的仅46人,占6.16%;合格297人,占39.76%,不合格404人,占54.08%。同时,本地区的基层医务人员老年衰弱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医院等级、工作年限、职称级别、培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不同职业、科室类别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技人员比临床人员的老年衰弱知识水平低,见表1。

表1 基层医务人员一般资料及老年衰弱相关知识得分比较

2.2 基层医务人员获取老年衰弱相关知识途径(见表2)

表2 基层医务人员获取老年衰弱相关知识的途径分布(n=747)

2.3 基层医务人员主观认为进行老年衰弱知识培训的重要性(见表3)

表3 基层医务人员主观认为进行老年衰弱知识培训的重要性情况(n=747)

2.4 老年衰弱相关知识测试题问题条目正确率

得分正确率最高的3项条目分别为老年衰弱综合征的最佳预防策略、衰弱的评估对象、早期衰弱说法错误的是;得分最低的3个条目是老年人衰弱常见的并发症、老年人衰弱发病的核心因素、下列哪项不是衰弱综合征的非特异性临床表现。见表4。

表4 老年衰弱相关知识测试问卷条目正确率情况(n=747)

3 讨论

3.1 医院管理者应拓宽基层医务人员获取衰弱相关知识的渠道

本研究结果显示,调查的747名基层医务人员获取老年衰弱的知识渠道分别为网络途径26.77%,教育培训23.16%,书报杂志19.28%,行业交流20.08%,其他10.17%。

为提高基层医务人员老年护理的知识水平,可采用进阶学习计划。参加讲习班,学习衰老和常见老年综合征的基本知识。专家为期1年的指导计划,以改变医务人员在临床遇到老年综合征时的临床处理思维和护理计划。鉴于此,可建议医院管理者一方面组织老年相关的科室人员外出学习前沿知识,收集更多的网络授课信息,分享给基层的医务人员;另一方面管理者还可请老年医学专家来院授课,分享前沿信息;另外,还可以采取选取有兴趣且有强烈意愿获取老年衰弱知识培训的医务人员成立老年护理专科小组,小组可承担老年衰弱相关知识的获取、分享、教学、培训以及调查等一系列工作,向基层的医务人员普及老年衰弱相关知识,从而提高本区域内衰弱老年人的临床干预和护理水平。

3.2 基层医务人员老年衰弱相关知识掌握不足

本调查结果显示:该地区基层医务人员老年衰弱知识掌握总分为(29.21±8.50)分,低于合格分数31分,处于较低水平,测试结果优秀的仅46人,占6.16%;测试合格297人,占39.76%,不合格人数为404人,占54.08%。不同特征基层医务人员对衰弱的相关知识掌握程度不一致,其中在老年衰弱的评估、分级、临床表现、临床预后方面的知识掌握相较其他知识点更差。说明本地区医务人员的老年衰弱知识掌握不足。掌握不足的原因可能与各基层医疗机构没有或较少的相关培训有关、与各基层医疗机构行业交流不足有关,同时与我国基层医务人员学习资源欠缺,无相关经验可循有关。

衰弱可降低病人自理能力,增加病人住院、跌倒甚至死亡的风险[3],基层医务人员由于对衰弱造成的病人临床预后认识不足,从而忽略衰弱干预的重要性。而研究证实对衰弱病人进行活动、康复、营养、生活方式等多维度的干预,可以延缓病人的衰弱进程,增加病人的健康预期寿命,尤其衰弱前期病人是及时干预的最大获益者[8]。对老年衰弱相关知识进行系统的学习可帮助医务人员通过专业的综合性评估[9]和及时、有效的支持和治疗来进行衰弱并发症的早期识别、诊断和预防[10]。而护理人员通过有计划的护理干预措施,改进现有的对衰弱老人的护理模式,通过多学科共同干预的模式,可有效延缓衰弱老年人失能的进程[11-12]。

3.3 基层医务人员对老年衰弱管理的态度

本调查显示,医技及其他科室(27.26%)比临床科室(外科30.30%,内科29.52%)的老年衰弱知识水平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医技人员得分和医生、护士相比较是最低的,间接反映医技科室不如临床科室重视老年衰弱管理,可能和医技人员不直接长时间接触老年病人,认为老年衰弱管理是临床科室应面对的问题,与医技人员的职责分工联系不大有关。但目前全国推行老年友善医院的创建,基层医院不断提高对医务人员关注老年衰弱相关知识的管理也是营造老年友善文化的重要举措。

3.4 未来研究展望

本研究只对四川省西部地区的基层医院展开调查,样本的代表性可能较差,有待未来进行更为广泛的调查,后续将依据本研究结果,针对基层医务人员的知识薄弱点,与科研教学能力强的老年专科基地合作,共同开发衰弱知识培训内容体系,采取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切实提高医务人员对衰弱的评估、诊治、护理水平,并对培训效果进行进一步的评价。

4 小结

衰弱是老年综合征中最常见的一种,已成为现代老年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13],不仅会影响老年人的生存质量,增加家庭负担,还会增加社会公共负担。对衰弱的认识和其他老年综合征的干预应该不仅在综合医院的老年中心进行推广,还应在基层医院进行推广和临床实践,以丰富发展衰弱老年人的临床干预决策内容。在此过程中基层医务人员承担着无比重要的责任,以促进老年医学和护理理念在更为宽泛的区域得以实践。

猜你喜欢

医技医务人员科室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浅议医疗纠纷中对医务人员的法律保护
汕头市某专科医院青年医技人员工作满意度的研究
抗疫中殉职的医务人员
爱紧张的猫大夫
医技预约系统的实现与应用
视歧——一位住错科室的患者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
提升医务人员职业幸福感
让真诚关怀为医务人员减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