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介入劳动教育的前景呈现、潜在风险与纾解之策*
2023-02-14王闻萱
王闻萱,王 丹
( 大连海事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6 )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作为机器学习大数据深耕的最新成果——智能聊天机器人ChatGPT 应运而生,推动了人工智能技术进入更高阶的发展时代,实现了人工智能的角色由“辅助工具”向“对话伙伴”的转变。ChatGPT 一经出场,便产生了极大热度的冲击波,在极短的时间内活跃用户就突破了1 亿人次,成为人类科技史上用户增长速度最快的应用程序[1]。ChatGPT所拥有的机器语言逻辑具备集成系统性知识和创新性劳动的可能基础,引发了教育领域和劳动领域的深刻变革,日益成为劳动教育创新发展的关注点和方向标。因此在当前对ChatGPT 介入劳动教育的前景呈现、潜在风险与纾解之策进行深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正值效能:ChatGPT 介入劳动教育的前景呈现
马克思指出:“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分,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2]ChatGPT 的爆火,将为以自然语言处理为核心的智能技术介入劳动场域开辟新的“应用前景”,其在生产劳动领域的广泛应用,将改变传统的劳动内容与劳动方式,带来劳动本质复归、劳动解放、劳动能力发展等正向效应,推动数字劳动迈入新的阶段,为学校开展劳动教育探寻适应时代的转型之路提供了新契机与新路径。
(一)赋能劳动理论教育
“人机协作、智能共享正激发、唤醒更强大的人类潜能。”[3]ChatGPT 的出现,实现了将大数据纳入人类语境的奇迹,彰显了其背后强大的算法支撑。它可以通过存储的海量数据,在精准分析不同受教育者所具备的劳动知识结构后,快速获取与生成多元化的劳动教育资源,提高劳动理论教育的针对性,延伸受教育者的智能,从而激发受教育者劳动创造的潜能。一方面,ChatGPT可以有效拓宽受教育者接受劳动教育的途径与内容,引导受教育者树立勇于创造的劳动观念。在现实世界里,教育者们面对受教育者在劳动教育课程中所提出的各种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无法快速地给予最优的解答。但ChatGPT 具备万物互联特征,可以汇聚海量劳动教育信息,捕捉受教育者接受劳动教育的需求,实现数据的及时存储与快速读取,这使得各类劳动问题的答案与劳动技能技巧的推介成为轻而易举就可以获取的资源。ChatGPT 介入劳动教育后,受教育者在参与劳动教育课程时所遇到的绝大多数难题都可以在其丰富而全面的语料库中获取最优答案。受教育者还能够运用ChatGPT 获取最新的、最感兴趣的劳动理论教育信息,实现劳动理论教育由“被动灌输”向“主动选择”的转变,积极去学习不同的劳动方式。在一段时间的学习过后还能够利用ChatGPT 的分析功能对自己的劳动理论知识的不足进行全面立体的分析,对自我的劳动理论知识体系及时开展总结与反思,形成良性的劳动理论教育循环。这种富有针对性、及时性的劳动理论教育模式,将成为一种新的灵感来源,促进受教育者形成敢想敢干、勇于创造的劳动价值观,使受教育者在未来更好地开展富有创造性的劳动实践探索。另一方面,ChatGPT 可以实现与其他人工智能技术的相辅相成、同频共振,辅助受教育者更好地进行劳动创造。在传统的劳动教育中,对于那些较为枯燥的劳动理论,受教育者有时无法切身体会当时劳动的场景和劳动模范的劳动过程,也就难以获得对所学劳动理论全面科学的认识。而ChatGPT 介入劳动理论教育后能够以文本或声音的形式随时随地对受教育者进行答疑解难,并以情景再现、图像识别、虚拟成像等方式,实现劳动教育的内容由“静态”向“动态”转变,使一个个劳动案例变得更加“鲜活”,让“想象”成为“现实”,通过视觉刺激进一步激发受教育者的创新潜能,不断提高受教育者的创新能力,挖掘受教育者的劳动创新意识。当受教育者发现自己感兴趣的劳动理论问题并提出自己对这些劳动理论问题的独到见解之时,ChatGPT 能够运用其先进的数据分析及算法功能对这些见解进行回应,并且能够通过虚拟成像等功能来帮助学生亲眼见到自己所提出的这些劳动理论问题的现实情况,从而带给受教育者更加直观的理解。这些新鲜、直观、鲜活的案例展现可以有效增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亲和力与时代感,使受教育者加深对劳动的全面认识,解除错误劳动观念对劳动价值的遮蔽,激发他们的情感共鸣,更深入地了解为何要劳动乃至如何更好地劳动。
(二)助力劳动实践教育
ChatGPT 在与其他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后,可以根据受教育者的需求,定制相应的劳动实践计划和劳动实践教育内容,根据不同受教育者的兴趣爱好及身体行为习惯等特点,搭建适用性更强的辅助功能。在基础模型的迭代升级中,ChatGPT 进化得愈加富有智慧,更具“类人智能”,发展出强大的“劳动实践能力”,这就使其能够更加实时地关注受教育者的特征,更好地适应受教育者的行为偏好。根据每个受教育者的不同特点,ChatGPT 可以对前期所收集到的劳动理论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根据不同受教育者前期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下一步劳动实践方案的设计,再通过数据分析等功能实现对劳动实践过程的预演推理、劳动实践教育推进的针对性监管、劳动实践活动的准确推送,为受教育者匹配有针对性的劳动实践支持服务,帮助受教育者更好地投身劳动实践教育,从而更好地“因材施教”,帮助受教育者更有效率地理解与掌握先前所学习的劳动理论知识,极大提升劳动教育效率。同时,ChatGPT 还可以更好地辅助不同专业的学生在本专业领域内的劳动实践活动,这些原本对专业背景、基础、能力要求较高的劳动任务,在ChatGPT 的辅助下能够在短时间内化繁为简,将受教育者从费时费力、机械重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并及时回复受教育者在劳动过程中的提问,为其更好地完成劳动教育任务赋能。
(三)增效劳动教育评价
教育评价是“系统搜集证据以确定学习者实际上是否发生了某些变化,确定学生个体变化的数量或程度”[4]。一方面,ChatGPT 能够有效提升劳动教育评价的质量与效益。在ChatGPT 的介入下,教育者能够快速采集受教育者的外显学习数据,更好地了解劳动教育的过程。教育者借助ChatGPT 的图像识别、语音分析、数据分析等多重功能,可以对受教育者参与劳动教育课程的全景状况数据进行快速归纳、获取与整理,系统监测受教育者进行劳动实践的过程,以及课堂任务完成情况、预习及复习情况等,精准掌控受教育者在参与劳动教育过程中所存在的盲点与不足,实现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统一,及时跟踪、观察、反馈受教育者劳动素养的发展变化过程和趋势。此外,ChatGPT 还可以支持劳动教育的教育者创建教育评价计划,搜集相关教育数据并发表教育评论。通过ChatGPT 介入,部分传统的教育评价业务将实现自动化,所获取的数据也会充分地结合不同学生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教育者日常的工作负担,有助于促进劳动教育评价更加及时与科学合理。另一方面,ChatGPT 能够快速高效地将劳动教育评价反馈给受教育者。ChatGPT 具有极强的大数据收集与分析能力,受教育者通过综合运用ChatGPT 的功能,借助其自适应学习系统,分析梳理自身在理论学习、技能锻炼和观念塑造方面的不足及改进的方案,进而“通过算法让机器从大量历史数据中学习规律,自动发现模式并用于预测”[5],积极开展人机、人际沟通,找寻短板并进行针对性训练,从而提升劳动教育效果。在以往的劳动教育评价中,受教育者需要通过课程跟进或课程后经验交流等形式获得相关劳动教育数据,才能开展自身相应的劳动教育评价,但在ChatGPT 介入后,受教育者可以及时获取评价数据,弥补传统自我教育评价时效性较差的问题。ChatGPT 作为一个多功能集合体,可以帮助受教育者随时随地下载与传送相关劳动教育过程的关键数据,即时开展立体化统计量化分析,快速呈现可视化的分析结果,推送更加科学合理且富有针对性的修改建议,让受教育者全面而迅速地知晓自身劳动教育课程的学习现状。在ChatGPT 的加持下,受教育者将获得更多时间投入到新的劳动教育课程中来,这将显著提升受教育者在未来的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中的感悟与收获。
二、负值困顿:ChatGPT 介入劳动教育的潜在风险
“智能技术为时代注入了巨大的发展潜力,同时也带来了技术与工具理性的宰制。”[6]辩证地看,作为一种技术创新,ChatGPT 为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劳动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想象空间,但其在为未来的劳动形态与劳动教育领域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可能也会为劳动教育领域带来诸多风险与挑战。在ChatGPT 爆火的当下,对其介入劳动教育的潜在风险与挑战及时进行审思刻不容缓。基于其存在的智能依赖、信息茧房、技术沉溺、规范失控等潜在风险,我们可以从劳动观念养成、劳动理论学习、劳动技能锻炼、劳动教育环境等方面予以重视。
(一)劳动观念因ChatGPT 深度依赖而弱化
一方面,ChatGPT 可能导致受教育者产生“智能”依赖,消解受教育者的劳动主动性。受教育者的劳动主动性主要体现在经过劳动教育后,受教育者能够树立劳动光荣、不劳动可耻的劳动价值观并在日后积极投身于劳动活动之中。但由于长期使用ChatGPT 进行辅助性劳动,可能会在受教育者心里形成劳动的“存在论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消解受教育者的劳动主动性。ChatGPT具备了非凡的数据采集与分析功能,可以为受教育者生成劳动教育的学习与教学资料,智能回答受教育者随时提出的问题,只需要进行简易的操作,受教育者就可以轻松且快速地完成劳动教育课程所布置的作业。但是,我们不能忽视它在给受教育者提供“帮助”的同时,也使受教育者亲身进行劳动思考的机会减少。长期的日复一日的“投喂式”劳动知识学习方式,会造成受教育者参与劳动和劳动教育的主动性与好奇心逐渐弱化的情况,导致受教育者智能依赖加深、主体性丧失,出现完全依靠机器来进行劳动,这使得受教育者不愿意再面对劳动,劳动主动性开始退化,甚至出现劳动玩乐化、消遣化的现象,最终会导致劳动精神的虚化。根据ChatGPT 近期在教育领域应用的初步表现来看,“其会引发学生作业抄袭、考试作弊、论文剽窃等问题,这无疑是对传统学校教育秩序的一种破坏”[7]。倘若学校和教师难以发现此类行为,极有可能出现恶性循环的现象,使得受教育者会彻底“迷信”于ChatGPT 的非凡功能,更加接受与习惯于“机器换人”的现象,开始慢慢地不再进行思考与实践,过于依赖技术带来的变化和技术的应用,劳动的本质趋于丧失,助长不愿劳动、不肯劳动甚至是劳动无用的心理。
另一方面,在对ChatGPT 的智能依赖下,受教育者的劳动创造精神可能会被弱化,丧失劳动创造观。在生成式人工智能出现前,“创造”通常被视为人类的独有技能,但在ChatGPT 横空出世的今天,机器和系统已经可以直接进行“创造”。人们如果习惯了依靠ChatGPT 进行劳动创造,是否会丧失进行劳动创造的机会,是否会逐渐失去人类所独有的技能,是否会对自身思维方式的全面且健康发展不利,这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因为在传统的劳动过程中,人的大脑也在不断地进行思考乃至想象,这一过程可以助推人的创造与创新能力的双重进步,助推受教育者创造力的发展,但随手可得的答案将迎合大脑追求“快感”的特征,使之沉迷于“走捷径”,拆解了人展现自身创造力的“舞台”,从而会打断受教育者创造力的进步。在日后的工作之中,受教育者的劳动创造能力将逐渐丧失,最终导致劳动创造观的丧失。
(二)劳动教育因ChatGPT 信息茧房而淡化
“信息茧房”一词在2006 年被首次提出,主要“用来比喻信息传播中受众用户在海量信息中只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和悦己的主题,排斥或无视其他的观点与内容,如同作茧自缚的蚕”[8]。ChatGPT 作为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离不开强大的算法推荐功能作为支撑,ChatGPT 在劳动教育领域的运用无法避免算法黑箱与知识盲区现象的出现。受教育者在运用ChatGPT 进行劳动理论学习时,ChatGPT 所生成的结果在内容上可能已经被进行过分类与“过滤”,往往只显示符合受教育者审美偏好的信息。长此以往,受教育者仅能看到ChatGPT 根据其自身“画像”所生成的劳动理论知识,但对劳动理论知识的生成背景、理论内涵,以及如何去应用则难以更深层理解,自身将不断深陷于同质化信息的围困里,获取知识的内容与类型也会大大衰减。并且,ChatGPT 所生成的劳动理论知识信息来源主要以云端劳动理论知识数据库为主,受教育者所学的劳动理论知识将空前丰富和庞杂,同时也面临着理论知识内容碎片化、新鲜度不够与真实性存疑等挑战。如果云端劳动理论知识存储较少或前沿性不够,则很大程度上会使得ChatGPT 输出的劳动理论知识缺乏有效的联结、融合与统整,部分生成的劳动理论知识缺乏理论来源,甚至存在编造、虚构、无法查询、不可解释等问题。与此同时,算法推荐技术主导下的受教育者偏好固化又让这些非正常的劳动理论略带迷惑性,使真正的劳动理论知识难以跨越“信息茧房”的阻隔进入受教育者视野与思想认知体系之中,导致受教育者处于“坐井观天”的错误境地。因此,如不进行及时合理的筛选,ChatGPT 所生成的具有事实性错误的内容则会对受教育者和教育者产生诱导和误导,影响他们的劳动价值判断与选择。
(三)劳动技能因ChatGPT 技术沉溺而简化
ChatGPT 通过对人的“赋能”将人的实践与思考能力推向了新的高度,但由于其对人的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广泛替代,又将会给人带来难以容忍的体力与脑力劳动的双重退化。ChatGPT介入劳动实践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会将传统的实践场域窄化在智能设备中,在“技术至上”的错误思想驱动下,受教育者沉溺于技术发展所带来的“福利”之中,从而简化劳动技能锻炼,使大脑与肌肉的生产消耗大大减少,导致大脑与身体、造成智能与体能的分离。
一方面,ChatGPT 可能存在技术“算法”简化脑力思考过程的风险,导致受教育者出现脑力劳动的退化。随着ChatGPT 技术的进一步升级,催生出功能更加强大便捷的脑机融合的人机合成体,它在受教育者参加劳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可以依据受教育者的需要与喜好将网络文本数据中的海量内容经筛选后精准“投喂”给受教育者,极大地缩短受教育者思考的时间与过程,毫不费力就能使受教育者得到短暂且愉悦的刺激,长此以往将会使受教育者沉迷于快速获取信息的快感之中,同时也会为ChatGPT 利用人们的从众心理,实施潜移默化的规训提供了空间。如果放任受教育者将记忆活动与运思活动“委托”给技术,则会深刻地改变受教育者的思考方式,从而会渗透其脑力劳动的走向,对受教育者的脑力发展产生严重影响。
另一方面,ChatGPT 等数字化技术可能减弱受教育者的具身化经验,走向“脱实向虚”,导致受教育者出现体力劳动的退化。劳动教育是“身心合一”的教育,身心合一需要通过身体与大脑的交互协作来实现。在传统的劳动实践过程中,受教育者通过过滤、整合所学的劳动理论知识来实现劳动实践经验的阶段性积累,从而指导自己未来更好地进行劳动。而受教育者通过ChatGPT 所收获的劳动实践经验是经过加工的“二手资料”,并且劳动实践活动也呈现出“去身体化”的特点,“线上”时间侵占了“线下”活动时间,长期的“线上”活动造成身心相分离,也就会使得自己的身体以及劳动实践经验被“稀释”。受教育者长期处于虚拟的劳动场域中,其实实在在地出力流汗、身体力行的机会被逐渐缩减,虽看似体力劳动的强度有所降低,但其日常生活也将全权委托给了技术,隔断了身体通往生活世界的道路。受教育者身体的完整性将被技术所割裂,其基本能力和自然属性在逐渐弱化,不自觉地从社会场景中被抽离,认知和实践面临断裂风险,不利于受教育者体力的发展。
(四)劳动教育环境因ChatGPT 规范失控而虚化
ChatGPT 介入教育领域尤其是劳动教育领域后,教育主管部门数据与话语权即将面临的挑战将十分严峻,“伴随着输出语言的高度拟人化,想要对这些信息进行真伪分辨极其困难”[9]。随着资本的介入与冲击,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地位也将面临严重危机,相关规范的失控也将严重虚化当前的劳动教育环境。
一方面,刚性约束不足将严重削弱劳动教育的话语权。随着ChatGPT 相关产品的迭代升级,其所生成及推送的带有消极与偏向性的劳动观念内容,要被相关监管部门及时发现有一定的困难。与此同时,当境外敌对势力利用ChatGPT 等平台介入到我们的劳动教育中来,并计划以劳动理论教育内容推送带有明显偏见色彩的言论时,庞大的数据体量会造成不小的监管压力。若教育主管部门及相应网络监管部门无法对ChatGPT 介入劳动教育后的教育环境及时进行干预,并对ChatGPT 生成与推送的内容及时进行筛选,这种由于对ChatGPT 刚性约束不足而在受教育者当中大量散布不良言论的现象可能会进一步升级为更为严峻的意识形态风险。并且,作为西方话语体系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延展,ChatGPT 所推送的相关信息在有的时候会带有明显的倾向性,存在隐形渗透的危害,这将严重削弱官方解释的说服力。随着ChatGPT 介入劳动教育的持续深入,是否会为西方宣传其劳动理论及巩固其话语体系下的劳动价值观提供便利等问题,需要我国教育管理部门与网络监管部门进一步关注。
另一方面,数字鸿沟将破坏劳动教育公平。数字鸿沟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矛盾在数字时代的集中反映,其在ChatGPT 介入劳动教育领域的实质是由于不同地区、学校及学生之间对信息、网络技术的拥有程度、应用程度以及创新能力的差别而造成的信息落差及接受劳动教育的内容不均而进一步两极分化的趋势,主要体现为“接入沟”与“使用沟”之间的不同[10]。虽然网络教育教学在当前的学校教育中被日益广泛地应用,但ChatGPT 介入劳动教育后各学校的师资储备、应用设备质量与数量、网络服务器运行速度等在不同地区尚有差异,以及付费教育项目的多少等等都可能会造成受教育者在ChatGPT 介入劳动教育后各自所享有的教育服务与教育内容并不相同的现象,即家庭背景较好、所在地区发展程度高的受教育者将会得到更好的教育服务与教育内容,反之则将难以获得相同的教育服务与教育内容,这种数字鸿沟将会导致严重的教育不公平。
三、突破路径:ChatGPT 介入劳动教育潜在风险的纾解之策
当下,ChatGPT 飞速发展所带来的热潮势不可挡,面对它的强势来袭,我们不能否认其可能在劳动教育领域中有大作为,但也不能忽视其对劳动教育产生的潜在风险。因此,如何纾解ChatGPT 介入劳动教育的潜在风险,必须深刻认识其所衍生出的诸多背离现代教育本质和遮蔽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问题,在ChatGPT 发展浪潮中把准劳动教育的实施方向。为此,需协同加强劳动观念引领、增强劳动理论学习、注重劳动技能锻炼、优化劳动教育环境,以实现对错误劳动观念的精准纠治,清理错误理论渗透的存在空间,筑牢抵御脑力与智力退化的身体防线,加强对算法伦理监管的刚性约束,为智能时代的劳动教育蓄力赋能,更好地推进劳动教育数字化的高质量发展。
(一)加强劳动观念引领,实现对错误劳动观念的精准纠治
劳动观念决定了人们对于劳动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加强劳动观念引领,实现对错误劳动观念的精准纠治,是纾解ChatGPT 介入劳动教育潜在风险的前提。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正确劳动观念的引领下,积极促进各方力量的同频共振,及时掌握错误劳动观念的总体概貌和实时动态,为精准纠治错误劳动观念奠定坚实的基础。一方面,教育者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引领ChatGPT 介入劳动教育,帮助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对引导新时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意识、助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11]。当前,劳动教育的教育者们要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客观、辩证、理性地分析ChatGPT 介入劳动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劳动观念的存在样态,弄清其生成的现实原因。同时,要善于把握人工智能发展给劳动教育带来的冲击性。ChatGPT 可以并且应该介入劳动教育,但不能凌驾于劳动教育的价值追求之上,要实现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动态统一。此外,教育者还要针对因智能依赖所导致的受教育者参与劳动和学习的主动性与好奇心的弱化,积极运用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进行及时回应,重塑受教育者的求索与求是精神。另一方面,要加强社会层面对错误劳动观念的持续批驳,重塑受教育者的劳动创造精神。社会各界对错误劳动观念进行及时批判是维护正确劳动观念的重要支点,因此,我们不能忽视社会教育对ChatGPT 介入劳动教育之后劳动观念正向引领的重要作用。对此,要充分发挥党的理论工作者、新闻工作者的主力军作用,在人工智能时代依然做到主动“在线”、勇于“亮剑”,旗帜鲜明、理直气壮地抵制劳动无用论等错误言论和观念在日常文化生活空间的弥散,合理地运用ChatGPT 增强正确劳动观念在整个社会媒体宣传中的变量权重,通过ChatGPT 的辅助更好地讲好劳模故事、传承好劳动精神、鼓励劳动创造,营造全社会崇尚劳动的氛围,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受教育者,让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敢想敢干、敢于追梦的劳动创造精神。
(二)增强劳动理论学习,清理错误理论渗透的存在空间
传统的劳动理论呈现出枯燥单一的特点,与受教育者个性化与多样化的需求相背离。ChatGPT介入劳动教育后,教育者要结合新兴技术在劳动教育中的应用,进行理论研究与理论创新。积极探索劳动理论的教育内容与受教育者实际需求的精准契合,不断扩大劳动理论的感染力与传播力,彻底清理错误理论渗透的存在空间。一方面,教育主体要科学构建劳动理论教育内容。教育者要将ChatGPT 融入受教育者学习与生活的背景、如何更好地利用ChatGPT 进行相关的劳动理论知识传授以及对当代人生存的挑战作为ChatGPT 介入劳动教育的重要内容,科学构建劳动理论教育内容是破解错误理论渗透的重要途径。首先,要注重发挥ChatGPT 在继承和创新传统劳动理论教育中的载体作用,为劳动理论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与呈现形式,教育者应及时充盈ChatGPT 的语料库,以便其能更全面地向学生讲述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和人文底蕴的劳动理论。其次,教育者要运用ChatGPT 借鉴他国科学技术进步实例来实施劳动理论教育。教育者要积极引导受教育者在人类科学技术进步中透视世界格局走向、认清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形势,从而深刻理解在当下为什么要依靠大家的辛勤劳动来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最后,教育者要立足长远,把握数字时代劳动的深刻内涵。教育者要引导受教育者真正体会智能技术发展的当下形态,了解ChatGPT 迭代升级对劳动的影响,帮助受教育者提高时刻警惕数字劳动异化的意识,并要积极激发受教育者参加劳动理论教育的热情,给受教育者讲清楚讲明白,技术的发展对人的劳动只是“互补”而非“替代”。另一方面,教育者要运用ChatGPT 高超的信息匹配能力分众化传播劳动理论。面对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且具有不同特点的受教育者们,教育者要采取更精准的理论传播方式。马克思指出,“我们阐述自然要取决于阐述的对象”[12]。因此,教育者要通过ChatGPT 更加科学合理地区分不同教育对象,有针对性地选取与受教育者的认知水平和问题困惑等不同客观现状相匹配的劳动理论知识,实现快速分众化内容定制。ChatGPT 的快速发展使得劳动理论可以更好地匹配不同受教育者的求知需要,也使得教育者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受教育者对于所学劳动理论的个性化需求,有效提高未来劳动理论教育的效果。
(三)注重劳动技能锻炼,筑牢抵御体力与脑力退化的身体防线
ChatGPT 将传统的劳动实践场域窄化在智能设备中,使得劳动技能场景“搬”进了虚拟空间,虚拟劳动场景虽能模拟劳动教育情境,但不能代替现实的劳动世界。ChatGPT 介入劳动教育之后教育者依然要构建真实劳动世界和虚拟劳动世界相整合的具身化劳动实践体系,使其回归生产性。
一方面,要立足真实世界的劳动技能锻炼,筑牢抵御脑力退化的身体防线。随着ChatGPT 的介入,教育者首先要将受教育者带到智能化生产条件下,参与到智能生产、智能服务等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的劳动中,从而把握运用ChatGPT 进行体力劳动的复杂性和创新性特点。ChatGPT 介入劳动教育重在对受教育者进行想象力与应用新技术进行劳动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受教育者在参与真实世界的具身性劳动实践中实现手脑并用,达到“劳力上劳心,用心以制力”[13]。其次,教育者要开展更加多元化的ChatGPT 辅助生产条件下的生产劳动实践,包括ChatGPT 技术的深度应用、学科交叉融合的专业实践、创新创业教育等,让受教育者在ChatGPT 应用的劳动场景中积极“上手”参与原创性、探索性的劳动实践,培育受教育者创造性劳动能力。最后,教育者要引导受教育者运用ChatGPT 技术开展服务性劳动实践,让受教育者在实践中认识运用ChatGPT 技术进行劳动的特征,让受教育者在手脑并用、身心交融的真实劳动世界的实践中,体悟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道理,升华积极的劳动情感,追求劳动最美丽的精神力量,领悟劳动的深层意义和价值。
另一方面,要开展人机协同的劳动实践,筑牢抵御脑力退化的身体防线。为避免劳动技能教育因技术沉溺所导致的新异化,劳动技能实践的设计与实施过程要始终秉持“主体至上、身心一体”的原则。首先,要搭建科学实用的数字劳动实践教育平台。教育主体应在具身认知理论、沉浸式理论等教育理论的科学指导下,搭建科学实用的数字劳动实践教育平台。该平台所开展的劳动实践活动要具有直观具象、多感官交互的特点,实现线下劳动与线上劳动的相辅相成,更好地引导受教育者在人机协同的劳动实践中感受劳动的独特魅力。其次,教育者在劳动实践指导中,要注重促进受教育者虚拟劳动实践与真实生活和劳动世界的关联互动,激发受教育者动手创造、自主探究的兴趣,培养受教育者的综合分析、勇于创新的能力,全面提升其劳动智慧。教育者要善于利用智能技术的交互优势,围绕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引导受教育者及时分享实践体悟、经验和成果,纠正劳动价值观念的偏差,增进交流的及时性、针对性、有效性,提高交流分享的质量和深度,帮助受教育者进一步实现智力的全面发展。
(四)优化劳动教育环境,加强对算法伦理监管的刚性约束
ChatGPT 介入劳动教育是适应人工智能时代出现的新型劳动教育模式。一个好的劳动教育环境对ChatGPT 介入劳动教育具有深刻而广泛的影响,有利于其应用前景的充分展现。劳动教育环境的良好优化,加强对算法伦理监管的刚性约束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因此,教育主管部门要完善有关ChatGPT 介入劳动教育的顶层设计,重塑新型劳动教育体系,形成有效防控算法伦理风险的多维合力,为劳动教育在智能时代更好地实现其育人价值奠定坚实的基础。
首先,要提高伦理失范成本,强化ChatGPT 介入劳动教育领域研发者的风险防控意识。其一,要完善ChatGPT 介入劳动教育行业的准入和退出机制,以此来提高ChatGPT 技术研发者与运营者的伦理失范成本,维护ChatGPT 技术应用教育市场的良性竞争环境。完善ChatGPT 介入劳动教育的准入机制,一方面是要支持和鼓励既具有创新能力又具有社会责任感的ChatGPT 研发机构进入劳动教育领域,另一方面则是要提高ChatGPT 介入劳动教育领域的准入门槛,加大资格审查力度,将遵循伦理规范作为ChatGPT 介入劳动教育的前提条件,与时俱进地提高准入标准,严把准入关。其二,要针对ChatGPT 介入劳动教育领域建立专门的伦理审查机构,实施严格的伦理审查制度。基于国内外ChatGPT 介入教育领域伦理风险防控的成功经验,我国的教育管理部门和相关网络监管部门也应自上而下地建立起ChatGPT 技术伦理审查机构,通过建立常态化的监管机构来为ChatGPT 更好地介入劳动教育领域保驾护航。其三,要通过提倡职业道德、加强社会监督来提高ChatGPT 介入劳动教育领域的伦理失范成本。除了加强对专业机构的准入与审查工作外,我们还要加大宣传ChatGPT 介入劳动教育领域的正负面影响力度,将与ChatGPT 介入劳动教育领域伦理问题类似的典型科技伦理失范案例编纂成册并出版发行,以此来警示ChatGPT 介入劳动教育领域的研发者,切实强化他们的伦理风险防控意识。
其次,要加强顶层设计,科学弥合“数字鸿沟”。加强伦理道德建设是规范ChatGPT 介入劳动教育领域存在“数字鸿沟”现象的道德保障、是促进该技术健康发展的重要渠道,但是我们也不能因此而忽视ChatGPT 介入劳动教育领域的顶层设计。因此,教育主管部门要不断提高教育资源的平等分配,加大投入,提供专项经济支持,通过多种途径科学弥合“数字鸿沟”,从而确保每位受教育者都能获得适当的数字设备和网络接入条件。其一,要广泛开展教育领域的数字技能培训。教育主管部门要运用好学校这一教育平台,通过开展数字技能主题宣讲会、实践操作培训会,以及相关主题活动周、活动月等多种形式,尽可能地拓宽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参加数字技能培训的机会与途径,不断提高他们运用数字技术的能力。其二,要鼓励ChatGPT 介入劳动教育的多样性。ChatGPT 介入劳动教育后,教育活动的开展形式不仅仅是在线学习,也可以是远程教学、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教育者要引导受教育者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此外,教育主管部门要科学构建ChatGPT 介入劳动教育的教育内容,并推动教育内容的开发与共享,满足不同受教育者的学习需求。其三,社会各界要加大对ChatGPT 介入劳动教育的合作与支持。社会各界应积极参与数字劳动教育,提供技术支持和资源共享,减少在教育领域的付费内容,构建ChatGPT 介入劳动教育的合作机制。对于信息发展相对较弱的地区,相关研发企业也要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加大对偏僻地区及弱势群体的保障与扶持力度,与政府部门共同增进信息落后地区的数字化程度,夯实ChatGPT 介入劳动教育的实践基础,从而降低“数字鸿沟”现象的消极影响,实现ChatGPT介入劳动教育的普及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