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中的道德批判与政治经济学批判*

2023-02-14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拜物教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

汪 璐

( 湖北美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0 )

“劳动”是马克思伦理思想的核心范畴。就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而言,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学说是其最基本的理论,生产关系是其根本研究对象,而劳动关系构成了生产关系的核心内容。因此,劳动问题是对马克思伦理思想展开研究时所依据的中心轴。马克思正是通过道德批判和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双重向度彰显其伦理主张的。依据马克思思想的文本,我们发现马克思不仅极力反对空洞的道德说教,而且在对劳动二重性及劳动关系予以关注的同时对现代资本主义及其生产方式进行了强有力的批判。这促进了其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完成了成熟的、革命的、实践的道德理论建构,找到了人类通向自由解放的现实道路。

一、前奏:马克思的道德批判

道德批判是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的重要内容,属于马克思早期思想。马克思的道德批判针对资本主义制度、一切宗教以及人的异化等。马克思道德批判的本质是消灭资本主义制度。马克思将道德批判与道德理想的内容、社会历史的发展联系起来,形成了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

(一)马克思对旧宗教的道德批判

宗教是影响马克思思想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当时的德国,宗教不仅仅意味着罪孽与奴役。马克思在《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一文中针对宗教与道德的关系分析道:“道地的基督教立法者不可能承认道德是一种本身神圣的独立领域,因为他们把道德的内在的普遍本质说成是宗教的附属物。……道德只承认自己普遍的和合乎理性的宗教,宗教则只承认自己特殊的现实的道德……因为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而宗教的基础则是人类精神的他律。”[1]119但事实上,道德与宗教都是自律与他律统一产生的意识形态。马克思认为,宗教的本质在于人的本质异化的结果,这深受费尔巴哈的影响。费尔巴哈将世界分为宗教世界和世俗世界,但他想通过宗教世界重归世俗世界中的方式将人与上帝的关系拨正。费尔巴哈认为,基督教就是关于人对自己本质关系的规定[2]。马克思进行宗教批判时选择从人开始,“反宗教的批判的根据是: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人”[3]。所以,马克思认为宗教的真理就在于现实存在的人,人真实地存在于世界之中,但是现实世界已经颠倒了,人变成了异化的存在。宗教成为一种颠倒的世界意识。由于宗教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工具,因此马克思对宗教的批判本质上是对宗教所维护的旧世界的批判。

宗教长期存在于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要,具有道德约束的作用。马克思没有否认过宗教的积极作用,当人们遇到无法摆脱的痛苦时,宗教可以起到缓解的作用。马克思之所以批判宗教,是因为作为意识形态的宗教沦为为统治阶级利益辩护的工具。宗教教义使得人们遵循“上帝赋予”的资产阶级权利。马克思反对宗教的另一原因是它使人性受到了压抑。“宗教是人民的鸦片”[4]2,它给予受压迫的人一种精神安慰,使安于现状的人们失去了斗争的觉醒,这冲淡了无产阶级的革命性。基督教本着为统治阶级服务的目的,大肆宣扬阶级存在的合理性与必要性,或是通过威逼利诱的方式,或是通过欺骗性的语言,用精神奴役的方式麻痹被压迫的人民群众。资产阶级清楚地知道普通群众对美好生活有所期待,便为他们编织虚幻的泡影,认为这一世受尽苦难就可以换取来世的幸福。这种谎言在普通民众那里的可信度很高,原因在于人们追求幸福的渴望有多强烈,对现实的苦难就有多无奈。人们只能接受基督教的哄骗,以此支撑他们继续忍受现世的磨难。

(二)马克思对古典伦理学的道德批判

马克思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人的自我异化时,是以“类存在物”作为逻辑主线的。人之所以是类存在物,一方面由于在实践和理论层面人都把类当作自身的对象对待,将自身看作普遍的因而也是自由的存在物来对待。尽管马克思受到费尔巴哈在人本学意义上“类存在物”的一些影响,但他对“类存在物”的理解与亚里士多德的“人是政治动物”所蕴含的伦理学意义更为接近。因为亚里士多德赋予了人的社会活动和最终归宿的本性的哲学观点。他认为城邦共同体是对最高的善的表达,人只有在城邦国家才能达到自我的完善。亚里士多德由此认为,人就是政治(城邦)的动物。倘若人离开城邦政治生活,便只能算作人形动物,而非现世的人。马克思与亚里士多德的相通之处表现在,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指出“人是政治动物”,而且是一种在社会中才能独立且合群的动物。尽管这两种理论有共通之处,但只是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而言的,仔细分析之后,二者对人的认识存在着分歧,这就构成了马克思批判古典伦理学的立足点。

亚里士多德认为,凡是实在的东西就是有用的,这个实在的东西是直观理性。这种论断被他称为是“第一原理”。所有人的行为都必须置于第一原理的统摄之下。如此,亚里士多德对人的认识是抽象的、非历史的存在。而马克思将“类存在物”建立在“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的基础之上”[5]。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认为人和动物的区别在于人是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所以人是类存在物。异化劳动对这种关系的颠倒导致劳动仅仅成为维持生存的手段。马克思认为“类存在物”可以改变,其不是永恒不变的形而上学。因为“类存在物”只是“有意识的生命活动”的对象,但人是历史性和社会性的存在,只有在社会环境中才能形成自己的个性,并根据这些存在物的方式独自实践,人的需要或兴趣才可以从历史中找到合理的解释。

马克思使用“类存在物”的概念作为探究克服人的异化的逻辑线索,这实际上是对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的道德危机展开价值判断。马克思进行价值评判的立场是客观的、历史的、具体的,对“类存在物”的阐发没有使用超历史的“先在”概念。马克思将人的本质打上了类生活的历史烙印。“每一个阶级,甚至每一个行业,都各有各的道德。”[6]“共产主义社会要废除永恒真理,它要废除宗教、道德,而不是加以革新。”[4]292马克思拒斥任何超历史的、超先验的道德原则,并一直保持对资产阶级伪道德的强烈谴责与伦理批判。

(三)马克思对封建社会道德的批判

人对人的依赖是封建社会的典型特点。当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产生依赖,就会造成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封建社会中只有在同一阶级中才能实现成员间的平等,马克思对封建社会等级制度进行了强烈批判与谴责。封建社会里没有形成全社会范围内的普遍平等,所以只有“种”的平等,没有“类”的平等。自然动物王国是前封建社会的历史,而精神动物王国是封建社会以后的人类历史,所以封建社会的人还不能算完整意义上的人。封建社会里的等级制度扼杀了人的自由,马克思对其批判表现为对当时德国书报检查令的痛恨,因为这种做法极大地剥夺了人的自由,而这种行为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也是基于封建社会制度的政治需要。

封建道德的内容体现在基督教的教义里,而且教义的基本原则是扼杀人性,劝说人们放下对物质享受和现世幸福的追求,去接受磨难。在这种观念的灌输下,普通人的尊严被踩在脚下,统治阶级的地位被抬高,这种野蛮的行为是一种具有欺骗性与目的性的道德说辞。马克思认为,封建社会也仅仅是精神动物王国,体现了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缺失人本向度的伦理关怀。在人类的全部历史时间中,对人本质的确证只能依靠现实劳动着的人。封建社会里的人不存在一般意义上人的劳动或活动,其丧失了人的本质。

(四)马克思对资产阶级道德的批判

资产阶级利用科学与理性的宣传口号去煽动群众反抗封建社会的压迫统治,鼓励群众从封建社会的统治者手里夺回人权。资产阶级在夺取政权之前需要把群众的力量转化为革命的力量,壮大推翻封建贵族的斗争队伍,为取得胜利增加群众基础。但是资产阶级一旦成为统治阶级,他们的本性就逐渐暴露出来。马克思以讨论自由与工资酬劳的方式对资产阶级道德展开批判。同时,资产阶级刻意放大了人们的欲望,这就造成了物质欲望腐蚀人的精神力量,继而弱化人们的精神追求的问题。

这些欲望被放大后就形成了当时盛行的个人主义与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与享乐主义等,马克思对这些都进行了道德批判。资产阶级利用利益去挑拨人们之间的关系,鼓动他们为了利益进行争夺与角逐,人们最终陷入极端的利己主义中。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社会的享乐主义与金钱至上的拜金主义中预判到人的道德会泯灭,人性会丧失。“一味追求‘幸福’,只想吃得好,喝的好;它把丑恶的物质享受提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毁掉了一切精神内容。”[1]636拜金主义与享乐主义的目的就是通过金钱与货币实现物对人的统治和人对物的崇拜,资本主义社会先后出现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资本拜物教。拜物教的这种伎俩总是换着法儿地来愚弄民智、控制民众。究其根源,这些错误的主义都与异化劳动存在关联,而资产阶级能够控制人民群众的根源还是在于资本对劳动的控制。“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取代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4]9所有有意义的批判都不是批判本身,而是预示着新事物的即将到来。

二、升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转向

马克思在青年时期的批判方式以道德批判为主,一方面,马克思以宗教批判与法哲学批判再度反转了曾经被颠倒的认识与实践的关系;另一方面,马克思以宗教和道德批判为起点又延伸至政治经济学领域实现了对资本主义的科学批判。他在劳动二重性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剩余价值论使得他对资本的本质、资本主义生产规律有了科学把握。《资本论》是一部诉诸“政治经济学批判”来阐释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规律和现实个人的自由解放何以可能的著作。它实现了道德批判与道德理想的统一,将道德批判推向更为具体的生产劳动领域,即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的道德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具有了丰富的历史性。

(一)马克思对资本主义伦理关系的批判

马克思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以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行规律为基础,完成了对自己早期道德批判思路的扬弃而转向对资本与劳动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分析和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中物与物之间的关系都是对其背后人与人之间不平等关系的掩饰。马克思对资本主义伦理关系进行批判的同时,分析了剩余价值规律,并对个人及历史发展的“自由之谜”和“历史之谜”作出回答。事实上,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古典经济学进行的批判,也进入了对资产阶级伦理关系批判的领域中,并在批判的过程中形成了无产阶级的道德理论与伦理主张。

“人类的进步与资本的迅速形成是同时出现的。”[7]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从最初的资本原始积累(用于生活与生产资金的积累)开始的。“人们在解释这种原始积累的起源的时候,就像在谈过去的奇闻逸事。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两种人,一种是勤劳的,聪明的,而且首先是节俭的精英,另一种是懒惰的,耗尽了自己的一切,甚至耗费过了头的无赖汉……于是出现了这样的局面:第一种人积累财富,而第二种人最后除了自己的皮以外没有可出卖的东西。”[8]820以此可见,在当时流行的资本积累学说中,以资本积累来源于资产阶级道德上的节俭与禁欲这种观点最为突出。基于这样的理论,工人阶级为了改善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应该培养勤俭节约、禁欲节制的美德。马克思对这样的观点进行了驳斥。工人的工资水平低下,他们为了维持自身生命的延续,迫于客观条件与现实因素,对物质的需求已经限制到极低水平,而此时资本家对他们提出节约禁欲的道德要求没有任何实际意义。这只是资产阶级为了掩盖资本所有权而发射的道德烟雾弹。另外,虽然通过资本积累的途径产生了自由工人阶层,但劳动者的“劳动自由”并没有改变劳动者群体被奴役的真实状态,反而让自己失去了生产资料。马克思发现,劳动者和劳动实现条件的所有权发生分离的过程中,“暴力起着巨大的作用”[8]820。勤俭节约的道德规范是伦理道德的话语,但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却成为社会经济结构中的要素和产生剩余价值的必备条件。

进一步而言,马克思在《资本论》等著作中鲜少使用具有道德色彩的词汇,而是通过资本生产在流通领域内劳资交换的形式平等,揭露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之间的实质不平等。“劳动力的买和卖是在流通领域或商品交换领域的界限以内进行的。”[8]204从流通过程看,劳动者似乎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拥有完整的自由和真实的平等。在当时的英国工人运动中也流行“做一天公平的工作,得一天公平的工资”[9]69的口号。如果将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建构的“流通中自然就会得出一个建立在这一规律基础上的资产阶级自由和平等的王国”[10]的理论放到资产阶级私有制的历史中去,“在这些过程中个人之间这种表面上的平等和自由就消失了”[11]。这是因为当劳动者失去了生产资料所有权,就只能将自己的劳动力作为商品出卖给资本家,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屈服。马克思认为,劳动者哪怕是初次与资本家接触,其自由就已经消失。因为无论他们交易的条件是什么,资本家都可以在工人那里获取剩余价值,只是用假的平等和自由去实现对劳动者的事实奴役。因而,这种自由只是一种出卖劳动力的自由,即仅仅可以自由选择为这个或另一个资本家服务而已。在当时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勤奋就是美德,哪怕是“勤奋地”经营如何剥削工人阶级的劳动力、如何损害工人身心健康的资本家,也是具有美德的人。马克思认为,不能用伦理关系掩盖作为本质的经济关系(雇佣关系)去理解劳资关系,更不能被资产阶级“平等”“自由”的空话蒙蔽而忘记其剥削的本性。

马克思揭示出资本家对工人阶级创造的剩余价值进行无偿占有这一事实。资本增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而“价值增殖过程不外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12]221。资本家关心商品是否可以卖出,更关心其可以获得的利润空间。商品的价值必须大于生产商品时耗费的劳动力价值与生产资料的价值之和。为了实现这个算法,资本家延长工人的绝对劳动时间,相应地获得了绝对剩余价值。资本家在工人身上获取剩余价值后,在整个资产阶级内部进行分配。马克思通过对英国工业部门的考察发现英国工厂在生产效率明显提高的情况下,仍然存在工作时间过长等非人道的强制规定,这表明“有产阶级胡说现代社会制度盛行公道、正义、权利平等、义务平等和利益普遍和谐这一类虚伪的空话,就失去了最后的立足之地”[13]。

(二)马克思对拜物教的揭秘

对拜物教的批判是马克思道德批判理论的具体化成果。拜物教的概念并不是马克思的首创,其源自人们对自然之物的崇拜,譬如很早的图腾崇拜。商品形式的存在使得劳动本身的社会性质被劳动产品本身的物的性质所取代,将劳动者与劳动的关系转移为物与物的社会关系[9]89。马克思将这种关系的颠倒称为拜物教。他通过分析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与资本拜物教对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剥削与压迫展开了层层批判。马克思青年时期对资本主义的道德批判主要借助了“异化劳动”概念,成熟时期则借用了比“异化”更为具体的“拜物教”概念。在马克思之前的经济学家通常将资本理解为生产工具或货币,或者认为资本是积累状态的物化劳动。而马克思指出“但资本不是物,而是一定的、社会的、属于一定历史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14]。经济关系存在于人作为劳动者及其劳动产品存在的客观性世界,而不属于物进行社会运动的世界。马克思把经济范畴的真实运动理解为人的社会运动的物象化形式,这意味着人们把这些商品、货币和资本看成与人相独立的东西。事实上,物的社会运动体现了人与人交往的历史形式,物象化意识仅仅表达了人类意识。马克思通过对商品、货币、资本的哲学分析阐述了其社会运动背后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现存世界。

但马克思发现拜物教是资产阶级刻意隐藏的结果,他们所要达到的目的是让人们认为,商品利润似乎是从流通中产生,资本是一个能够自我完成增殖的物,而地租是土地自然力的产物,商品的价值是由工资、利润和地租构成的。这样看来,工人的所有劳动都有回报,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不存在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而货币具有自行增殖的能力,剩余价值是在贱买贵卖的交换过程中产生的。对此,马克思认为必须揭示出人与人的关系,才能打破资本家的谎言,因而需要分析在生产过程、流通过程和整个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中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以及资本和雇佣劳动之间的真实关系。资本作为一种关系,从根本上造成了资本家与工人阶级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结果,资本家无偿占有了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不仅如此,资本拜物教还包含着雇佣劳动所具有的社会性质,其背后是一种强制性的社会关系。资本由于无限度地盲目追逐剩余劳动,突破了工作日的道德极限和身体极限[8]305。

为了进一步分析拜物教的秘密和实质,马克思指出:“资本是不管劳动力的寿命长短的。它唯一关心的是在一个工作日内最大限度地使用劳动力。”[8]306-307马克思通过拜物教批判完成了形而上学批判、意识形态批判和资本批判的有机融合。在形而上学层面揭露了资本家把物在社会关系中获得的“外在规定性”转变为物的自然属性,反驳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存在的抽象性与永恒性;在意识形态层面分析了拜物教出现的现实基础;在资本层面分析资本所谓自行增殖的秘密所在,也就是产生于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的剥削关系。

正如科西克所言,《资本论》不是一部关于资本为何的理论著作,而是对资本进行批判的著作。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的道德批判,以对资本逻辑下商品交换原则进行科学分析为前提,并打碎这种拜物教的幻象。“劳动产品一旦作为商品来生产,就带上拜物教性质,因此拜物教是同商品生产分不开的。”[8]90资本拜物教具有神秘性,这让资产阶级错误地以为商品内含了神秘价值而具有超级的特殊力量,能让人摆脱来自感性欲望的束缚。但马克思针对资产阶级的这种观点提出了反对,拜物教恰恰就是感性欲望支配下的宗教迷信。马克思看到了劳动产品周围带来的神秘感,就是“物对人的统治,死劳动对活劳动的统治,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15]469。“在资本主义这个时代里,事物都有正反两面。当赋予物质力量以思想生命时,人的生命就会被消解为物质力量。”[16]在整个资本主义社会中,各阶层的精神世界在表面上是充实的,实则却被拜物教的对象所掏空。拜物教将作为主体的人消解并异化为非人一样的客体对象,这就导致了经济理性对传统社会中优秀的伦理道德与社会价值观的彻底颠覆,将本来是作为目的存在的人放置市场上变为经济理性的工具。资本既是带来创新与进步的动力,也是带来危机、剥削和异化的根本源头。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的对象不是资本家个人,而是整个资产阶级整体,因为资本家只是资本的人格化,“不能要个人对这些社会关系负责的”[8]10。因此,与以往的伦理学家对资本家进行的道德批判不同,马克思强调从根本上对资本主义制度的道德批判,拜物教正是因资本主义制度而产生的社会异象。

(三)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唯物史观基础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集中展开了政治经济学批判,他始终坚持唯物史观的立场去分析问题。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物”,即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作为起点范畴的“商品”。它指代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与交换关系,而不是启蒙主义意义上的“物质”。而作为起点的商品,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又转化为货币与资本。“商品形式在人们面前把人们本身劳动的社会性质反映成劳动产品本身的物的性质,反映成这些物的天然的社会属性,从而把生产者同总劳动的社会关系反映成存在于生产者之外的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17]89因为物与物的关系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的存在,导致了人们对社会认识不清而产生了拜物教。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是对唯物史观的具体运用。《资本论》是对资本主义经济问题的分析,马克思发现资本主义社会处于被物化的世界,是充满了商品拜物教的社会。马克思在研究资本主义时,致力于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行规律,即“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9]32。而唯物主义的“历史性”则表现为从历史的角度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及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进行考察。正是人类的生产方式决定了社会历史前进与否,所以马克思指责旧的自然唯物主义排斥客观的历史性,当它们从自然领域转入社会领域时,抽象的意识形态就会暴露出来[17]410。旧唯物主义的统一弊病就是忽视历史的视野,其中以费尔巴哈为最典型的代表。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使唯物主义与人类历史建立联系,实现了对唯物史观的科学论证。

马克思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生产过程作为建构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线索和环境,从历史性与发展性角度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历经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向前发展至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其中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是这一发展过程的最后对抗形式。马克思辩证地看出,因资本内部自带矛盾性,它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同时也遭遇了不可克服的边界,这种矛盾运动推动了其走向瓦解与灭亡的结局,并使人类进入新的阶段[15]69。“劳动产品的价值形式是资产阶级生产方式的最抽象的、但也是最一般的形式,这就使资产阶级生产方式成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生产类型,因而同时具有历史的特征。”[12]98所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会伴随着生产力的高速发展而走向最终的灭亡,被新的生产方式所取代。至此,我们清楚地看到马克思正是通过历史唯物主义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历史终结的判断。

概言之,马克思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进行政治经济学批判而扬弃了简单抽象的对物的批判或对社会关系的批判。这种政治经济学批判不同于外部层面的抽象否定,是从资本主义生产的内部矛盾运动规律开始的自我扬弃。马克思对资本的理解不再是简单意义上的货币或金银财富,而是在更深层次上指认了物与社会关系的发展及其矛盾运动过程中的客体。资本的本性就是完成价值增殖并在此基础上推动社会内在矛盾运动的发展而又引起社会历史变革。在资本逻辑的支配下,人与人之间、物与物之间以及劳动与资本之间因自身存在的辩证法而片面地转变为对立关系存在。从根本意义上来说,马克思在唯物史观视域下进行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其核心贡献在于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主义生产的矛盾运动规律。

三、马克思道德批判与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关系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存在前后相继的两种向度。学界一般认为,青年时期的马克思是以道德批判或哲学批判为主,成熟时期的马克思则是以政治经济学批判或科学批判为主。事实上,尽管马克思的理论从道德批判转向科学批判是不争的事实,但即使以科学批判为标志的成熟时期,马克思亦并未抛弃道德批判的维度。道德批判作为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起始点和内在意蕴,始终贯穿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它的作用和意义不能被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光芒”所掩盖。二者所指向的目标都是实现人的自由与解放,具有高度的内在一致性。

(一)对道德批判的误解

对于马克思的道德批判,学界存在两种观点:一是认为通过马克思文本中的“反道德”语言可以发现,马克思哲学不存在伦理道德思想及道德批判;二是认为马克思对社会伦理的存在基础并未彻底否定,他追求规范伦理学的道德价值,并对资本主义社会展开道德批判。

目前大多数英美马克思主义研究者认同后一种观点。为了调和第一种观点中关于“反道德”与“道德批判”矛盾的观点,卢克斯将马克思批判的资本主义道德概括为“法权道德”,指出马克思渴望与追求的是“解放道德”。“法权道德”正是代表了被批判的旧的落后的社会形态与生产方式;而“解放道德”代表的是人类在未来可以实现的道德。尼尔森主张用语境主义的解释方式,认为社会中的大多数人都会被文化与概念束缚。因此,通过不同的语境去区分道德,可以侧面解释马克思是在何种意义上反对道德,而又在另一层面追求道德价值的,用这种语境主义可以理解其“矛盾性”所在。

通过对以上两种代表性观点的讨论,我们发现学界普遍承认马克思对伦理道德的理解是对传统旧道德的超越,并且马克思的道德批判与他的整体批判理论是统一的。至于其他人对马克思的误解,是因为他们没有把握辩证法的精髓而囿于传统形而上学的二分模式去理解马克思的道德批判。

(二)道德批判与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不同地位

道德批判与政治经济学批判在马克思思想发展和转变的过程中有着不同地位。作为两种不同的批判向度,它们之间的侧重点不同。

第一,道德批判与政治经济学批判是马克思哲学的重要表达方式,由于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中针对的历史语境与批判对象有所区别,批判的方式也就有所不同。从马克思自身思想的发展轨迹来看,道德批判是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的重要载体与价值旨归。但如果没有政治经济学批判,道德批判会显得苍白无力,很难走向深刻。

第二,道德批判侧重价值批判,政治经济学批判侧重事实批判。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既包含道德批判也包含政治经济学批判。早期马克思的思想以道德批判为主,从价值层面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合理、不公正,它在资本的控制下,使人成为异化的人。政治经济学批判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内部矛盾,并以矛盾运动的规律为基础,对社会现实运动的本质与过程进行逐步论证,其理论重心在于向工人阶级揭示私有制的运行规律,向劳动者表明资本主义社会矛盾运动的事实,这是一种事实批判。对于马克思而言,从表现风格看,道德批判比较直接,政治经济学批判相对间接;从方法论上,道德批判运用经验主义,而政治经济学批判则是通过历史唯物主义实现的。

第三,从理论地位来说,政治经济学批判是比道德批判更根本、更彻底的批判。道德批判是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重要方面,但因为缺乏对不道德现象之根本原因的分析,因而是不彻底的。在《资本论》之前马克思更多的是进行道德批判,《资本论》之后转为政治经济学批判。道德批判与政治经济学批判同为马克思伦理思想的表现形式,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通过道德批判,马克思的人道主义精神与人本主义关切被彰显出来了。

(三)道德批判与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统一

虽然前文中阐述了道德批判与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不同理论地位,但是成熟时期的马克思并没有抛弃道德批判,只是以政治经济学批判为主,这种转向在理论上更加清晰、更具有说服力。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以及对社会主义道德的人道主义构想始终贯穿在他的著作中。他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在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社会形态,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和历史趋势在于,通过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导致资本主义的最终灭亡。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就是在这种历史规律之下展开的。如果认为历史唯物主义对资本主义制度产生及灭亡的这种解释,没有为道德批判留下理论空间。这种对于历史进程的理解是片面的。即使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和道德批判也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他不仅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秘密、资本生产的内在矛盾、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走向灭亡的规律,而且对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进行了道德批判。资本家作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执行者,主要工作是剥削、掠夺和生产剩余价值。创造剩余价值是为资本服务的,履行资本主义的功能和使命,剥削和掠夺为创造剩余价值服务,这是不道德的行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还确立了消灭阶级达到人类的自由解放的道德理想,其历史革命和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最深刻动机也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解放。他通过对资本的层层推进式分析,论证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对立的前提下,人类道德状况和道德发展变革的根源所在,对劳动、分工协作、剩余价值生产的历史分析来论证其伦理思想。

马克思道德批判与政治经济学批判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视域下实现了现实与理论的统一。马克思抛弃了传统伦理学超验的道德基础,回到现实生活中展开了对社会政治经济体制的研究,其道德批判是从外在社会的道德基础深入到人的实践当中去寻求根本原则,在理论上克服了传统伦理学立足于抽象理念的弊端,建立了真正立基于人的劳动实践、着眼于现实社会的道德理论体系。同时,马克思道德批判与政治经济学批判完成了“价值尺度”与“事实尺度”的统一。传统伦理学研究的问题始终是“价值”与“事实”如何统一的问题,思考如何从“是”实现“应该”。马克思从实践的层面去解决其二分的问题,实践不能丢失价值维度,价值也要依赖于实践活动。现实社会中的人既是价值主体,又是实践主体。因此,事实与价值可以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完成统一。

马克思以唯物史观的理论视角将道德批判与政治经济学批判联系起来,赋予道德批判坚定的理论基础和坚毅的现实力量,为政治经济学批判指明了正确的价值方向。一方面,在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道德批判是以政治经济学批判为基础的。马克思不再用纯粹的道德语言去对资产阶级反人道主义的行为进行批评,而是将道德批判归于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理论基础之上。因为一旦脱离政治经济学批判而失去现实性基础后,理论就很容易落入唯心主义的泥潭。另一方面,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是以道德批判为内核的。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方式展开批判的时候,关注到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进行贪婪剥削的伦理问题。通过对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全部发展历程的考察,我们可以发现,马克思是以“批判”代替“道德说教”的方式来建构其理论版图的。在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中,政治经济学批判是更为基础的批判——道德批判是内蕴,政治经济学批判是对道德批判的升华,二者所指向的目标都是实现人的自由与解放,具有高度的内在一致性。

马克思认为伦理道德既不是某种应然的法则,也不是某种单纯观念性的存在,而只能是作为现实的存在。旧的伦理学革命只能在头脑中进行,以一成不变的道德律令去对人言说道德辞令和进行情感慰藉,通过抽象话语来构筑虚假的理想世界。在马克思看来,此种道德话语是传统伦理学的根本缺陷,因为仅仅依靠道德辞令的批判与设想并不能改变现实。因此,马克思抛弃了这种旧的叙事方式,对伦理学作出了自己的全新阐释,提出了一种区别于旧伦理学的劳动伦理学。这种批判式的伦理学具有伟大的革命性意义。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从真正意义上将伦理学建立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两大发现基础之上,奠基于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之上。马克思把伦理关系和伦理观念置于劳动特别是生产劳动实践基础之上,通过对资本和劳动的关系的解读以及物与物掩盖下的人与人的关系,揭示了人的异化的存在,强调了重建个人所有制的必要性以及阶级斗争的重要性。因此,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实现了伦理与实践的高度统一。

猜你喜欢

拜物教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论政治经济学方法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建构
马克思的拜物教批判与形而上学——对鲍德里亚资本主义批判理论的批判性反思
《资本论》视域下马克思自由观的再探讨
从商品拜物教到景观崇拜: 德波对马克思批判理论的新推进
张异宾(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构建更确当政治经济学刍议
黑格尔、马克思与古典政治经济学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