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皮内针联合虎符铜砭刮痧干预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效果分析

2023-02-14许红丽王红霞

临床医学工程 2023年1期
关键词:虎符刮痧反流

许红丽,王红霞

(河南省中医院1肝胆脾胃病科,2护理部,河南 郑州 450002)

胃食管反流病是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引起不适的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烧心、胸痛、嗳气、恶心、反流等[1]。目前临床常用西药治疗辅以护理干预,但疗效一般且复发率高[2]。中医认为,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关键是肝胃郁热、气火上逆[3]。虎符铜砭刮痧通过刺激全息穴、经络腧穴,起到疏经通络、活血化瘀、调节人体脏腑气血的作用,但单一效果不佳。皮内针可长时间刺激穴位,最终达到调节气血平和、阴阳平衡的目的。本研究分析皮内针联合虎符铜砭刮痧干预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68例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参照《胃食管反流病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4]诊断为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②对本研究内容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有腹部手术史;②无法正常沟通;③伴有恶性肿瘤及全身严重感染;④有药物滥用史。通过红蓝双色球法将入选患者分为传统组和联合组,各34例。传统组男性19例,女性15例;年龄22~57岁,平均年龄(40.08±11.57)岁;病程8~32个月,平均病程 (20.11±5.91)个月。联合组男性17例,女性17例;年龄22~58岁,平均年龄(40.10±11.60)岁;病程8~32个月,平均病程(20.13±5.90)个月。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获得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传统组应用虎符铜砭刮痧干预。先开四穴大椎、大杼、膏肓、神堂穴,然后背部取督脉、膀胱经进行长刮,再取上肢 (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重点左心包、右尺泽穴、双内关穴)、下肢 (胃经、脾经、肝经、重点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三阴交、太冲穴)进行寸刮,最后胸部取膻中穴、上脘、中脘、下脘进行长刮。其中病灶部位反复刮痧,直至毛孔张开不出痧为止。1周/次,共干预2次。联合组在传统组基础上采用皮内针干预。取天枢、足三里、气海、支沟、上巨虚、大肠俞穴进行消毒后,选择0.22 mm×5 mm皮内针,右手用止血钳夹住针柄对准穴位与皮肤成15°,刺入穴位皮内,针柄用一次性使用针孔贴贴敷固定,4次/d按压,1 min/次,留置24 h后取出,隔1 d再进行皮内针干预,共干预7次。

1.3 观察指标①临床疗效:痊愈:中医证候积分减少≥95%,临床症状消失;显效:中医证候积分减少≥70%,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有效:中医证候积分减少≥30%,临床症状好转;无效:中医证候积分减少<30%,临床症状无变化或恶化。干预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②中医证候积分: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5]从反酸、嘈杂、胸骨后灼痛、两肋胀满、心烦易怒、口干口苦、大便秘结评价中医证候积分,每项分值范围0~6分,评分越高则症状严重程度越高。③并发症及复发情况: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皮肤不适、针口感染等;统计干预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复发率。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联合组痊愈13例,显效11例,有效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06%(33/34);传统组痊愈3例,显效11例,有效1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6.47%(26/34)。联合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传统组(χ2=4.610,P=0.032)。

2.2 中医证候积分干预后,两组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且联合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低于传统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s,分)

注:与该组干预前比较,*P<0.05;与传统组比较,#P<0.05。

中医证候 联合组(n=34) 传统组(n=34)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反酸 4.05±0.87 1.42±0.38*# 4.03±0.86 2.03±0.51*嘈杂 3.97±0.81 1.36±0.35*# 3.95±0.82 1.97±0.49*胸骨后灼痛 3.90±0.78 1.33±0.33*# 3.92±0.79 1.94±0.46*两肋胀满 3.90±0.77 1.31±0.32*# 3.91±0.78 1.93±0.45*心烦易怒 4.07±0.90 1.50±0.40*# 4.09±0.91 2.10±0.55*口干口苦 4.10±0.92 1.58±0.42*# 4.12±0.93 2.13±0.58*大便秘结 3.93±0.80 1.49±0.38*# 3.94±0.81 2.05±0.59*

2.3 并发症及复发情况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3个月,联合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传统组 (P<0.05)。见表2。

表2 两组的并发症及复发情况比较[n(%)]

3 讨论

胃食管反流病是临床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且近年来呈逐年增长趋势[6]。目前临床上常用药物治疗辅以护理干预,但尚无特效药,主要治疗目的为控制症状、治愈食管炎、减少复发和防止并发症,效果一般,易复发。

中医认为,胃食管反流病属于 “吞酸” “反酸” “食管瘅”范畴,是由于肝气郁结、脾胃失养,导致气机壅滞上逆,加上饮食积滞、湿热内生、酸腐之气上逆造成的[7]。虎符铜砭刮痧是在砭石疗法基础上将黄铜制成虎符铜砭代替砭石,刺激穴位、皮肤经络,将皮下乃至深层组织、内脏之邪气呈现于表、通达于外,从而达到祛除邪气、疏通经络、行气活血、增强脏腑功能、调动卫气的作用。皮内针通过将针具刺入皮内,固定后留置一定时间,利用其持续刺激作用治疗疾病。本研究结果显示,联合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传统组。分析原因为,虎符铜砭刮痧将全身穴位、经络及深层组织的邪气经皮肤渗出,有效疏通经络,祛除邪气和体内湿热,调节脏腑,恢复肝胃脾功能;加上皮内针长期刺激天枢穴起到理气止痛、活血散瘀、清利湿热的作用,刺激足三里穴起到燥化脾湿、生发胃气的作用,刺激气海穴起到温养益气、强壮体质的作用;刺激支沟穴缓解便秘,刺激上巨虚穴联合大肠俞穴起到外散大肠腑之热的作用。长期留针刺激,可调节气血平和,加速肝胃功能恢复,进而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本研究结果显示,联合组干预后的反酸、嘈杂、胸骨后灼痛、两肋胀满、心烦易怒、口干口苦、大便秘结评分等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低于传统组(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个月,联合组复发率明显低于传统组(P<0.05)。

综上所述,皮内针联合虎符铜砭刮痧对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干预效果明显,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提高安全性,降低复发率。

猜你喜欢

虎符刮痧反流
虎符:古代军事权力的象征
循经刮痧法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观察
头痛不用愁 刮痧来解忧
年轻人不要盲目刮痧
8个月的胃酸反流经历 苦难终于熬出头了!
虎符的下落
为什么刮痧要避开脖子这个区域
古代持虎符者真能号令全军吗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30例
中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