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财政补贴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

2023-02-14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23年1期
关键词:财政补贴约束补贴

肖 珩

(海口经济学院,海南 海口 571127)

一、引言

绿色技术创新是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抓手,更是中国达成双碳目标的主要支撑[1]。在2019 年国家发改委出台的《关于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的指导意见》中,首次提出构建绿色技术创新体系,体现出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2021 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中强调,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解决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基础之策,抢占绿色发展的制高点在于大力推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指出,经济社会绿色化、低碳化发展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在此背景下,探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关键影响因素,对于中国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对于理性经济主体来说,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研发与投入显得不经济[2]。一方面,企业绿色创新技术的研发风险高,预期收益不确定性高,后期可能会出现技术过时、技术升级难度大等问题,致使初始投资转化为沉没成本。另一方面,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往往需要大量资金支持。然而,出于对投资风险因素的考量,大量金融机构并不愿意为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行为“买单”。在双重因素作用下,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意愿不足。为解决这一问题,近年来各级政府通过贴息、环保补助、奖励等形式激励企业控制污染排放、研发绿色创新技术。那么,财政补贴能否为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融资环境,进而提高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呢?

立足于此,文章选取2011—2020 年沪深A 股上市企业数据,实证检验财政补贴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与已有文献研究成果相比,文章可能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利用企业当年享受到政府财政补贴金额对数,检验财政补贴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其二,探讨财政补贴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作用路径,发现财政补贴可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来提升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其三,研究财政补贴在不同产权、不同科技程度与不同投资结构下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异质性影响,为政府部门进一步完善财政补贴政策提供重要的实证依据。

二、文献回顾

1.财政补贴的经济效果研究

财政补贴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对指定事项由财政安排专项基金向企业或者个人提供补贴,包括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两个主体[3]。中国现行财政补贴主要包括亏损补贴、利息补贴、生活补贴、价格补贴等不同种类。补贴范围覆盖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建筑、生产、消费等领域。

现有研究财政补贴经济后果的相关文献较多,可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分析。就宏观角度而言,肖红叶、耿申(2022)研究发现,农业贷款财政补贴能够在短期内加大农业投资,且能引导金融支农,促进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4]。崔惠玉等(2021)指出,农业领域的政府财政补贴有助于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并提出增加资本密集型要素补贴力度、优化补贴结构等建议[5]。徐瑛等(2021)研究发现,加大财政补贴有助于抑制企业投机行为,推动城市绿色发展[6]。杨鑫等(2021)认为,林业财政补贴对农户林业投资产生显著挤入效应,且对劳动节约性资本的挤入效应要强于对增产性资本的挤入效应[7]。

就微观角度而言,程跃、段钰(2022)认为,财政补贴能够提高企业创新绩效,且外部政策资源利用能力能够在其中发挥调节效应[8]。孙阳阳、王冬梅(2021)研究发现,政府补贴主要通过提升企业和创新水平来推动企业要素生产率,且政府补贴对高端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效果更加显著[9]。陈冉等(2020)研究指出,政府补贴显著降低了企业的金融化参与程度,且对市场化水平低区域的企业更加显著[10]。李刚等(2017)认为,财政补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企业的资金缺口,进而缓解投资不足困境,对企业投资效率产生显著正向影响[11]。汪洋、刘潇(2021)则指出财政补贴会抑制企业金融化,随着财政补贴强度不断提升,其抑制效应将会不断削弱[12]。综合而言,现有文献就财政补贴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影响已经有所涉及,但鲜有文献聚焦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视角研讨财政补贴落实产生的经济效果,文章尝试在此方面进行拓展。

2.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影响因素研究

已有文献研究成果关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可从政府、市场、企业三个角度来解读。就政府层面而言,许丹丹、上官鸣(2022)研究发现排污费税政策的实施有效提升了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且该影响在实用新型绿色技术创新维度更加显著[13]。刘樑等(2022)研究认为环境保护税会阻碍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发展[14]。就市场方面而言,黄志斌、张涛(2018)认为,市场信息的不对称、绿色产品市场监管手段不足等问题,是导致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停滞不前的主要原因[15]。郭浩然、李松青(2022)实证检验发现市场开放度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有显著促进效应[16]。就企业自身层面而言,叶翠红(2021)认为绿色技术研发费用较高与融资约束障碍是影响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关键难题[17]。沈菲等(2022)发现“海归”董事更加重视企业声誉管理,会大幅度提升绿色技术创新在企业总体创新的比例,进而提升绿色技术创新的产出数量[18]。尽管有关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影响因素较为丰富,但仍有一定的研究空间有待进一步完善。就政府层面而言,现有研究侧重于考察税收治理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对于财政补贴的激励效应关注度不足。

三、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1.财政补贴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

在制定财政补贴制度的过程中,地方政府与国家相关部委会依据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与产业政策目标发布补贴项目。在企业发起相应政府补贴申请后,政府有关部门会对该企业进行评估,确定是否符合标准发放补贴资金。企业在享受到政府财政补贴政策后,政府相关部门还会进行监督,一旦发现企业对项目执行不力将会终止补贴申报。对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而言,财政补贴可能从以下两个方面产生促进作用。

一方面,拓宽创新资金的来源渠道。目前大量企业存在技术创新资金链单一、创新意识不强等问题,难以支撑其进行绿色技术研发创新活动[19]。为引导企业进行绿色技术研发、促进国家整体经济可持续发展,政府采取一系列的财政补贴项目给予支持。财政补贴在事前能够为企业增加绿色技术研发经费,打破资金链单一模式,提升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意识。除此之外,财政补贴还可向外部投资者传递企业未来绿色健康发展趋势良好的信号,为企业吸引外部投资资金。另一方面,扩大创新成果正向溢出效应。根据政府干预理论,相关政府部门制定绿色创新制度,会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行为产生激励作用。由于创新活动具有非竞争性特点,企业绿色创新的收益将会低于社会收益率,产生有效供给不足的市场失灵。特别是在知识产权制度不完善的背景下,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研发成果较容易被人盗取,影响到企业盈利效果。而财政补贴作为额外收益,能够弥补这一差额,强化创新成果正向溢出效应。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假设H1:

假设H1:财政补贴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

2.融资约束的中介效应

现阶段,日益饱和的市场需求导致企业产能过剩、投资回报率不断下滑等负面影响逐渐凸显,使企业融资压力日益增加。在此情形下,政府出台相关补贴政策,有助于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助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具体而言,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行为本身具备的高投资、高风险等属性使得大量金融机构缺乏投资动力。加之企业为保护自身知识产权、提升绿色技术壁垒效应,通常会选择减少相关信息披露。但这一举动无疑会加剧企业与资本市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加大企业融资约束,制约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发展。财政补贴具有资本市场上隐形信用保障作用,能够向社会资本发出优质企业的信号,引导市场资本跟投企业,有效发挥财政补贴的融资杠杆效果。换言之,财政补贴能够通过信号传递效应提高金融机构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研发活动的信心,增加面向企业的信用贷款,间接赋能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财政补贴认证效应不仅能够帮助企业获得外部融资,还有利于企业提升绿色创新的合法合规性。由此可见,财政补贴能够降低企业与市场信息不对称风险,缓解企业融资约束,进而提高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假设H2:

假设H2:融资约束在财政补贴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的正向作用中能够发挥中介效应,即财政补贴会缓解企业融资约束,进而提升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

四、研究设计

1.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文章以2011—2020 年为研究区间,选取沪深A 股上市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对样本进行如下筛选:剔除ST、*ST 与PT企业;剔除数据不连续或严重缺失的企业。最终获得17362 个有效观测样本。数据来源包括《中国统计年鉴》 《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中国环境统计年鉴》及国泰安数据库。数据统计及处理使用软件Stata17.0 完成。

2.模型设定与变量选取

(1) 模型设定

为检验文章的假设H1 和假设H2 是否成立,借鉴周天皓、张友堂(2021)[20]的研究方法,建立如下模型:

公式(1)~(3)中,GTECH 表示被解释变量企业绿色技术创新,SUB 为解释变量财政补贴,FC 为中介变量融资约束,i 为行业,t 为年份,ε 为随机扰动项。α0至α1代表相关系数。

(2) 变量选取

被解释变量:企业绿色技术创新(GTECH)。现有文献对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刻画方式主要有两种:其一是利用企业绿色专利申请数量占其当年所有专利申请数量的比重来衡量[21];其二是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从多个维度进行评价[22]。为综合考量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文章使用第二种研究方法,从绿色技术创新投入与绿色技术创新产出指标两个角度建立企业绿色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与此同时,借助熵权法全面测度沪深A股上市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发展水平。其中,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投入采用环境污染治理投资、R&D 内部经费支出、新产品研发经费占GDP 的比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发新产品经费、煤炭消耗量5 个指标进行衡量;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产出用新产品销售收入、每万元GDP 工业废气排放量、资产负债率、发明专利申请量、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6个指标进行表示。具体构建指标体系见表1。

表1 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评价指标体系

解释变量:财政补贴(SUB)。现有文献研究衡量财政补贴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采用年度、行业虚拟变量,测量某一领域或企业是否受财政补贴政策影响[23];二是采用政策工具的实施情况作为财政补贴的代理变量[24],若企业享受到财政补贴,则赋值1,若企业未享受到财政补贴,则赋值0。文章全面考虑企业是否享受到财政补贴政策与获取相应补贴金额,利用企业当年享受到政府补贴金额的对数来刻画。

中介变量:融资约束(FC)。参考Kaplan 等方法[25],以企业金融约束指数作为企业融资约束的代理变量。企业融资约束指数越大,代表受融资约束的程度越强。

控制变量:参考已有研究成果[26-28],选取企业年龄(AGE)、企业规模(SIZE)、资产负债率(LEV)、产业结构(FDI)、外商直接投资(STR)作为控制变量,具体变量定义与计算说明见表2。

表2 变量定义及计算说明

五、实证分析

1.相关性分析

表3 显示了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与其他变量的Pearson 相关系数,发现任意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均低于0.6。该结果表明变量之间多重共线问题不严重,故能够采用回归方式进行下一步检验。

表3 相关分析

2.基准回归分析

利用Stata17.0 软件对2011—2020 年沪深A 股上市企业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在建立计量模型之前,先检验VIF 值,发现VIF 值均不超过10,说明变量之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

表4 探讨了财政补贴和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发展水平的回归结果。结果表明,财政补贴(SUB)的回归系数在1%的显著水平上与企业绿色创新技术(GTECH)正相关,即财政补贴力度越强,企业绿色技术发展水平越高,假设H1 得到验证。究其原因,企业技术创新在很大程度上来说是谋求经济效益的活动,而企业在进行绿色技术创新过程中,面临着运营成本高、收益风险大等问题。因此单从利益角度出发,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意愿不足。政府财政补贴在为企业绿色创新技术提供资金支持的同时,亦提高了其主动创新意愿,进而提升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

表4 财政补贴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

3.中介效应分析

表5 展示了财政补贴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影响的中介效应检验结果。列(1)讨论了财政补贴(SUB)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GTECH)的影响,财政补贴(SUB)回归系数为0.031 且在5%的统计水平上显著,表明财政补贴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存在积极影响。列(2)讨论了财政补贴(SUB)对融资约束(FC)的影响,财政补贴(SUB)回归系数为-0.231,且在5%的统计水平上显著。该结果表明财政补贴的支持能够有效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程度,即财政补贴支持力度越大,企业融资约束压力越小。列(3)报告了财政补贴与融资约束、企业绿色技术发展水平三者之间的关系。财政补贴(SUB)的回归系数为0.028,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GTECH)在5%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融资约束(FC)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GTECH)的相关系数为-0.012,且在5%的统计水平上显著。该结果表明融资约束(FC)对提升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存在抑制效应。

表5 财政税收、融资约束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

总结列(1)~(3)检验结果能够发现,随着财政补贴力度加大,企业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宽,助力企业开展绿色技术创新活动。借鉴温忠麟等[29]的研究成果,对融资约束的中介效应进一步深入探讨。由列(1)的回归性结果可知,财政补贴(SUB)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GTECH)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与中介效应因果检验法的第一步假设相匹配。由列(2)回归性结果发现,财政补贴(SUB)与融资约束(FC)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与中介效应检验的第二步假设相匹配。最后分析列(3)回归结果可知,财政补贴(SUB)和企业绿色技术创新(GTECH)、融资约束(FC)的回归系数分别是0.028、-0.012,且均在5%的统计水平上显著。该结果证明融资约束在财政补贴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过程中发挥中介效应,即财政补贴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问题提高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假设H2 得到验证。

4.稳健性检验

为验证上述讨论结果的稳健性,文章采用三种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

第一,采用替换解释变量衡量方法对公式(1)重新进行回归检验。财政补贴(SUB)利用“企业利润总额(名义税率-实际税率)”公式进行表征,其中,数值越大代表财政补贴强度越高,反之亦然。表6 列(1)报告了回归结果,结果表明,财政补贴(SUB)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GTECH)的影响为正且在1%的统计水平上显著,说明结论稳健可靠。

第二,替换被解释变量衡量方法对公式(1)重新进行回归检验。企业绿色技术创新(GTECH)使用企业绿色专利授权数量来测度,具体测算结果如表6 列(2)所示。研究结果表明,财政补贴(SUB)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GTECH)的影响依然显著为正,进一步说明研究结论具有可靠性。

表6 稳健性检验

第三,增加控制变量。借鉴Yang[30]已有研究,控制市场化发展水平。市场化发展水平一般会影响企业融资的渠道,故使用市场化指数来刻画市场化发展水平。其中,市场化发展水平(DUMF)大于中位数时赋值为1,小于中位数时赋值为0。列(3)表明,在控制市场化水平的条件下,财政补贴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依然存在显著正相关。其估计结果与上文检验结论一致,即文章实证结果具备较高稳健性。

六、拓展性检验

1.产权性质

根据企业所有权属性,将样本企业分为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两组分别进行估计。理论而言,国有企业本身就具有竞争优势,更容易享受到财政补贴的优惠政策,在追求利益的同时,还承担着更多的社会责任与政治目标,因而绿色技术创新意愿相对较强。而非国有企业资金发展的压力较大,为了能够维持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他们对绿色技术研发的重视有待提高。在这一背景下,财政补贴向社会传达了积极的信号,有利于非国有企业拓宽融资渠道,使企业有更多资金投入到绿色技术的研发活动中。因此,相较于国有企业,财政补贴对非国有企业绿色技术研发的激励作用可能更强。表7 列(1)、(2)中报告了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之间的财政补贴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影响的差异。结果表明,非国有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受到财政补贴的激励作用更大,财政补贴增加非国有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意愿,缓解其资金问题,而在国有企业中促进效果相对较弱,说明财政税收对国有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引导性不强。

表7 分样本回归

2.技术水平

与非高科技企业相比,高科技企业呈现出创新活跃与潜力足等特点,因而更容易面临较大的创新压力。因此,高科技企业比非高科技企业更加需要拓宽融资渠道与融资支持。基于上述理论分析可推测,相较于非高科技企业,财政补贴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可能在高科技企业中更加明显。文章借鉴李莉等[31]的研究成果,依据《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目录》 《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22》等相关文件,将涉及电子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航空航天技术、资源与环境技术等领域的企业划分为高科技企业,其他企业划分为非高科技行业,分组检验了财政补贴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表7 列(3)、(4)报告了高技术企业与非高技术企业之间的财政补贴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影响的差异。结果表明,财政补贴回归系数为0.040,且在1%统计水平上正向显著,而对非高技术企业则表现为不显著。究其原因,与非高科技企业相比,高科技企业用于技术研发的资金需求更大,故财政补贴对高科技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促进效果更好。

3.投资结构

文章借鉴吴战篪、党昭澜(2021)[32]的研究成果,将企业投资持股比例依据年度和行业的中位数划分为企业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HIGH)与企业投资者持股比例较低(LOW)两组分别检验了财政补贴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表7 列(5)、(6)报告了企业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组与企业投资者持股比例较低组之间的财政补贴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影响的差异。结果表明,财政补贴对企业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组的影响在5%统计水平上正向显著,而对企业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组则表现为不显著。结果表明,与投资者持股比例较低的企业相比,财政补贴对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的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影响更加显著。究其原因,当机构投资持股比例较高时,意味着投资者将更加关注企业的持续竞争力,进而推动企业绿色创新活动开展。

七、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1.研究结论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讨论财政补贴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文章选取2011—2020 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数据,将财政补贴、融资约束、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三者纳入统一研究框架,探究财政补贴影响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财政补贴显著提升了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表明财政补贴会引导企业进行绿色低碳活动,从而激发企业自主创新。融资约束在财政补贴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之间发挥中介效应,即财政补贴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来提升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异质性检验发现,就产权性质而言,财政税收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在非国有企业中更加显著。就技术水平角度而言,财政补贴对高技术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强于非高技术企业。就投资结构角度而言,财政补贴对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的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更加显著。

2.政策建议

第一,加大绿色信贷补贴力度,降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融资成本。一方面,相应政府部门需要积极落实财政与税收优惠政策,通过构建绿色信贷担保制度、利用财政资金担保杠杆的方式,拓大商业银行在环保信贷上的投资规模。另一方面,相关的政府部门还需加强产业政策与金融政策的协调配合,严格把控对环境污染企业、高污染企业的资金政策优惠,支持商业银行创新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解决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融资难、融资贵难题。

第二,加强政府财政补贴监管力度,保障企业绿色创新技术财政补贴落实。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财政拨款经常会出现监管断层,导致资源被严重浪费。基于此,相关部门可以构建专门的产业管理机构,同时建立一套完善的监管体系解决监管难题。此外,政府部门还需注重日常监管问题,通过建立跨部门联合工作机制,推动业务主管部门加大补贴资金的监管力度,及时发现发放补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确保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补贴政策落地见效。

第三,构建数字化政府财政补贴管理平台,畅通政企补贴信息对接渠道。政府财务部门应加强数字化建设进程,依托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建设数字化政府财政补贴管理平台,缓解政府与企业供需信息不对称情况,进而提升补贴资金的效能度与触达性。一方面,主动对接各类企业,特别是重污染企业,及时发布并推送绿色技术创新相关的补贴政策信息。另一方面,加大收集企业绿色创新行为的数据收集力度,定期核查企业绿色创新数据,不断优化补贴政策,进而避免高投入、低绿色创新产出的情况发生。

猜你喜欢

财政补贴约束补贴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约束离散KP方程族的完全Virasoro对称
“三清一改”农民能得到哪些补贴?
“二孩补贴”难抵养娃成本
财政补贴不是产业发展的唯一路径
晏平要补贴有多难
今年财政补贴社保逾9741亿元
适当放手能让孩子更好地自我约束
湖北:村卫生室费用纳入财政补贴
财政补贴深水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