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高校大学生助力乡村振兴实践探究

2023-02-13方建斌

现代农业研究 2023年11期
关键词:助力育人农业

刘 璇,方建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陕西,咸阳 712100)

实践育人是使学习者从学科知识走向生活实践,以“做”为中心[1],开展与专业发展和个人成长相关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从而加强对学习者的思想政治教育。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实践育人的作用,曾多次指出要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将思政的理论课堂与社会的实践课堂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做到知行合一[2]。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农业高校聚焦实践育人与乡村振兴的结合点,发挥大学生的“生力军”作用,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优势和专业技术支撑,以此达到实践育人与助力乡村振兴的双重目的。基于此,探讨农业高校如何充分调动在校大学生助力乡村振兴的主动性,完善实践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农业高校大学生实践助力乡村振兴的价值意蕴

1.1 是落实农业高校强农兴农、实践育人理念的现实要求

强农兴农是农业高校的使命和目标,农业高校主动担当服务乡村振兴的历史使命,从自身办学特色和资源出发[3],建立多位一体助农矩阵,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服务乡村振兴的具体实践中,彰显自身价值。随着“新农科”“智慧农业”等学科的深入拓展,农业高校大学生能围绕“三农”问题,结合地域优势和专业背景服务乡村,帮助农业高校从理论和实践为“三农”提供新技术、新理念和新手段。因此,农业高校大学生实践助力乡村振兴不仅反映着实践育人的要求,而且通过这一方式实现强农兴农的目标,使农业高校在乡村全面振兴的征程上不断贡献新的更大的能力。

1.2 是实现农业高校社会服务职能拓展实践育人渠道的应有之义

社会服务既是农业高校应有的基本职能之一,也是实现其他职能的重要载体[4]。乡村振兴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农业高校必然要将其作为社会服务的关键领域。大学生通过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利用学校的资源,为乡村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在实践中助推乡村五大振兴。大学生在助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不仅实现了农业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提高了大学生的责任担当和思想觉悟,也丰富了农业高校实践育人内容,拓展了实践育人途径。

1.3 是创新实践育人方式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的实践路径

社会实践是实践育人的重要途径,是鲜活的教育素材,在育人过程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农业高校大学生实践助力乡村振兴是将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统一,在社会实践中锻炼创新思维、实践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农业高校大学生在投身农村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不仅科学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需求,又深刻体会到新时代推进“三农”工作的战略意义,也准确把握当代农业大学生的使命担当,达成全方位成长,进一步加强自身思想政治素养和“国之大者”的素质。因此,这是农业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更多懂农、知农、爱农人才的实践路径。

2 农业高校拓展实践育人途径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方式

2.1 “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项目

“三下乡”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方式之一。各高校通过组建多学科、跨年级的服务队伍,围绕不同主题,利用政策宣讲、产业帮扶、文化下乡等活动,为乡村振兴战略输送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精神。此外农业高校根据学科属性和人才培养要求,组建乡村振兴促进团,在重点帮扶村开展教育关爱、爱心医疗、农技推广、基层社会治理等领域的长期且重点项目,以期有效改善乡村环境和设施,促进乡村产业发展。

2.2 志愿服务项目

志愿服务是大学生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也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5]。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已经成为农业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农业高校积极组织大学生入村,利用社区志愿服务队、教育服务队、宣讲服务队等形式,实施例如为留守儿童支教、健康知识科普、校地结对“五育”志愿服务等项目,提高乡村儿童文化知识摄入,提高社区居民与农村老年人防范意识等。在此过程中使大学生更好地认识—走入—扎根乡村,建立良好的服务乡村意识,增强大学生毕业后扎根乡村的意愿与能力。

2.3 针对性实践项目

部分农业高校依托学校的乡村振兴研究中心(院)、“三农”工作理论中心、现代农业产业学院等智库平台,建立学校与基层之间的联系,部署“点对点”组织动员机制,构建符合农业高校自身属性的服务模式。比如有的农业高校组建“田园使者”科技支农、“研究生助力团”“本土优秀人才先锋服务队”新型的乡村振兴队伍,形成智力扶贫新模式;有的高校开展“稼穑青年”助力首都乡村振兴行动,通过电商推广、农药安全、美丽乡村等专项实践,组织千余名学生深入首都基层开展专业化服务;还有的高校巧用科技小院使科技与人才下乡,积极探索“1+1+N造血式”乡村振兴帮扶新模式,这些项目无不例外地体现了农业高校在服务乡村振兴时的特色。

3 农业高校拓展实践育人途径助力乡村振兴中存在的问题

3.1 实践意识存在“消极性”

大学生在助力乡村振兴中的主动意识相对欠缺。部分大学生在进行实践时没有深刻把握农村特点和农民特质,没有深入理解政策的要义和实践任务的目标,只是抱着“加分”“加荣誉”的心理。这种趋利心态,导致服务乡村时的行为方式、服务内容和结果有偏差,影响工作成效的同时,也削弱了实践育人的功能。究其主因是大学生的“三农”情怀淡薄,受传统观念和客观因素制约,农业高校大多数大学生思想认知仍停留在理论阶段,深入思考服务内容或者投身基层事业的还是少数。

3.2 实践实施存在“重复性”

近几年实践服务队伍的数量呈现着上升趋势,数量的上升便会造成服务对象冗余的现象,存在多个实践服务队对接一个村,多个实践服务队聚焦同一个点,使村干部疲于“接待”,学生疲于“应付”;同时部分访学实践、寒暑假课程调研存在“娱乐化”“应试化”的问题,访学重在“参观”,调研重在“完成报告”。基于这两点,实践质量与实践育人均未达不到预期目标与设想要求。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一是高校对于项目的统筹规划不到位,使实践内容“同化”;二是指导教师的作用发挥欠缺,对学生的指导不具体或不实际,没有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创新性。

3.3 实践过程存在“脱节性”

纵观农业高校大学生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活动,不难发现这样一个问题:针对同一个村的实践项目虽多但不精,同一个村不同期的实践服务队之间没有任何联系,每一次的实践都是一次全新的过程,是公式化的程序堆叠,没有衔接性和长久性;部分项目流于策划,实际操作中难以推进,这没有将大学生的助力作用发挥出来,也使实践育人的目的没有落到实处。出现这样的问题主要是大学生的实践活动以短期集中的时间为主,没有足够的时间深入理解实践项目的实际意义。除此之外经费和制度保障不健全也影响着实践项目的可延续性。

综上,农业高校大学生实践助力乡村振兴的问题及原因主要体现在服务意识与情怀、服务内容与制度以及服务团队建设这三方面。因此,要切实提高大学生实践助力乡村振兴及育人实效必须着力聚焦在这几部分,围绕其提出可行的措施。

4 农业高校拓展实践育人途径助力乡村振兴的完善措施

4.1 教育引导:促进实践意识与专业知识有机对接

大学生投身乡村振兴的主动意识以及“三农”情怀的培养,必然需要教育的作用。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教育和实践能力训练,深化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专业素质,使学生建立主动意识,改进服务态度,持续推进与乡村的共同发展。

一是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引领作用,提高农业高校大学生助力乡村振兴的主观能动性与情怀。农业高校要从思政课堂教育、理论学习教育和榜样示范教育入手,夯实大学生的信念。思政课堂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农业高校要有效发挥课堂教学的影响作用,将涉及“三农”及乡村振兴的政策和农耕文明等内容融入到日常教学中,突出“第一课堂”的重要性。如有的农业高校设置“大国三农”“九曲黄河”等系列通识课程,强化支农爱农教育[6];辅以课堂教学,亦要通过政策宣讲会、理论报告会等平台提高理论学习力度,强化对政策的领悟和对“三农”工作的理解;榜样示范教育有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说服力。农业高校要挖掘正面榜样的示范价值,将与“三农”相关的历史人物、优秀基层工作者或者本学校典型案例和榜样融入到课堂教学、宣传报道等方方面面,将助力乡村振兴的基因潜移默化地深入大学生的头脑中,以此提升大学生主动参与乡村振兴战略的积极性,厚植爱农情怀。

二是注重专业知识教育的技术支撑作用,全面提升大学生的专业素质。要想提升大学生的实践意识和本领,专业性基础知识和科学知识的教育是“硬本领”。农业高校的学科建设和学科知识的设置是一般性和特殊性相结合,既有相同于其他高校的内容,也体现着自身特殊的部分。农业高校要注重自身“特殊”知识体系的建设,立足于“新农科”,聚焦乡村振兴的“痛点”和技术难关,立足现代化信息技术与乡村振兴的结合点,建立相关研究中心和试验示范站,着力推进复合型学科和人才的培养,实现学生在农业知识和科技能力方面的全速高效提升,为助力乡村振兴奠定良好的专业知识基础。

三是重视实践育人环节的训练功能,提高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水平。农业高校要适时根据学生专业、政治面貌等情况,在教学调研实践、生产劳动实践、志愿服务等项目中,采取精确化教育,不断加强大学生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能力。比如人文社科类学生要在专业课基础上增强调查研究的逻辑性和处理力;理工科类的学生要注重科研技术与乡村具体实践结合;学生党员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起到带头作用[7]。

4.2 制度保障:推动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良性互动

大学生实践助力乡村振兴的成效依托于特色的项目内容和成熟的保障制度。农业高校在重视教育的影响力的同时,建立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和别具特色的项目,以此推动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的互动。

一是创建特色化品牌化的实践项目。在实践平台上,除去加强现有社会实践平台,还要搭建精品多元实践平台,建立产教学相融合的平台和乡村振兴专项平台;在实践内容上,农业高校应跳出“舒适圈”,除了目前统一且固定的实践活动,应根据学生专业、乡村需求以及学院特色,提前统筹部署实践项目,区分侧重点,避免重复冗余,同时实行项目本地化,立足学校所在之处,融合当地特有文化产业和产品,差异化把握项目内容;在实践安排上,应注重长短期社会实践方式结合,建立服务“台账”,增强同一地点不同时期不同服务队的联系,形成长效化可持续性实践项目,从源头建立乡村振兴与实践育人的良好衔接点。

二是构建全面有力的制度保障体系。农业高校要与基层党组织、各职能部门等有效联合,在原有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在实践项目实施的全过程中建构集保障制度与激励制度一体的制度体系。第一,制定明确的服务目标和保障体系。在实践策划之初确认实践目标,建立专门的乡村振兴助力保障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为乡村振兴的开展提供经济支持;配齐专业人员,建立校村共享链,为乡村振兴的开展储备有利人才和科技资源。第二,优化激励和考核制度。实践服务前农业高校要加大组织选拔力度,通过“个人意向+基础考核+项目匹配”的方式选拔服务学生,提前说明激励政策(不局限于加分)与考核标准;服务期间实时监测服务情况,明确下一步规划,记录服务时长与服务成果,创造性地发挥乡村的村干部、村民的监督作用;服务结束后建立梯队式考核标准,涉及长期实践项目深入考核成果、报告以及技术引入,涉及短期实践项目考察学生服务落地情况。最后将所有服务成果纳入学期评优评先细则中,不偏向于形式化成果,以期达到实践育人的预定效果与目标。

4.3 团队指导:实现实践队伍与传播载体有效优化

大学生实践助力乡村振兴在实施前要调动大学生的主动意识,在制度保障的基础上,实施时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力,体现指导教师的作用;实施后充分利用各类媒体载体,扩大成果转化和传播,多元化展示实践活动。

一是深化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以点带面的牵引作用[8]。农业高校大学生实践助力乡村振兴要重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战斗堡垒作用。院级党组织或学生党支部可与乡村党组织联合,设立党组织与乡村联合工作办公室,确立高校基层党组织与乡村基层党组织融合互通的机制体系,推动服务模式的更新。同时,要发挥党建引领和组织作用,塑造“乡村振兴先进工作者”,打造党建促大学生乡村振兴模式,动态地把握农村的变化,创设党建引领机制。

二是组建“思政+技术”科学性指导教师团队,为实践育人保驾护航。一方面,农业高校应根据实践项目内容与乡村特点,科学地组建助力队伍,并为队伍配备包括懂政策、懂心理、懂调查的思政教师和懂技术、懂专业、懂实操的专业教师以及具有相关背景的学工干部,针对大学生在实践中出现的专业技术问题和数据处理提供专业指导,以全面深入地把握实践项目实施和大学生服务方式的正确性,确保实践项目的顺利运行。另一方面,强化教师团队的指导能力。对指导教师进行定期的培训,明确实践目的,加强在指导中的沟通与设计能力。这两方面需要严格的选拔和考核制度,以防教师出现“懈怠”现象,无法起到指导作用。

三是创新传播载体,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耦合[9]。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和有关部门与人员开展工作时要善于运用各类媒体技术。相关人员要大力运用信息技术,利用全媒体的优势,结合乡村振兴工作,实现实践内容多途径、多形式的传播和成果的“线上+线下”的融合转化。同时拓宽校外宣传渠道,打通乡村与外界的互动空间,通过网络平台,融合AR、H5等技术,结合乡村的特点,探索“短视频直播助力产业振兴、融媒体助力文化振兴”等模式,打造立体化传播形式。

5 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的农业大学生要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为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才干[10]。当前,乡村振兴正处于关键时期,农业高校大学生实践助力乡村振兴要能基于学校特色、专业背景和资源优势,不断完善服务体系,使大学生更好地投身于乡村,提升实践育人效果的同时,促进农业高校与乡村建立深层次的联系,更好地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共创美丽新农村。

猜你喜欢

助力育人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助力成功七件事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助力“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自能”学习助力有机化学的学习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