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桃花源记》的传奇色彩及主题思想
2023-02-13马兴智
马兴智
《桃花源记》是著名田园诗人陶渊明的诗作《桃花源诗》的前序。作者展开大胆想象,运用浪漫主义手法描绘了一幅缥缈动人的美丽画卷,讲述了一个亦真亦幻的世外桃源的故事。曲折的情节,委婉的表达,亦真亦幻的情景,浓郁的传奇色彩,引发了读者无限的遐想。
一、奇特曲折的故事情节
《桃花源记》主要写渔人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寻找桃花源。结构严谨,情节曲折,环环相扣,浑然一体,引人入胜。
渔人“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事件看起来充满偶然性。文章起笔设下了疑障,增添了桃花源的神秘色彩,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一片生长于野外、无人打理的桃林怎么可能“中无杂树”呢?渔人不能不“甚异之”。这吸引着渔人继续前行,也吸引着读者。渔人进入桃花源的通道洞口小而“仿佛若有光”,路“初极狭”而可“通人”,好像在暗示:这里可能就是一个洞天福地。读到此处,不由让人产生错觉,此刻的渔人仿佛已经成了学道寻仙之人了。进入到桃源后,桃源中人也充满了神秘色彩。他们热情好客,若是仙,何以饮食起居、待人接物皆与外人无异呢?若是隐,就凭一山一洞就可以与尘世相隔数百年?又怎么能“男女衣着,悉如外人”?这恐怕是很难做到。是仙还是隐呢?这使桃花源更加扑朔迷离。
奇特曲折的故事情节,往往是由悬念的“结”到高潮的“解”构成的。前者和后者呈现出一种因果关系,前面的一个个疑问即“结”,在后面一般都能得到近乎合理的“解”即结果。但《桃花源记》不是这样。第一次的曲折,渔人发现桃花源到做客桃花源,是一个没有原因的结果,不是因为发现才去做客,一个“忽逢”强调了事情纯属偶然。故事的高潮和结局,渔人离开桃花源和寻找桃花源。渔人既出,“便扶向路,处处志之”,为何本已经做好的标记却又莫名地消失了?“遂迷,不复得路”。桃花源似乎又成了一个虚无缥缈的世界,无迹可寻了。故事的尾声。高士刘子骥听说此事,“欣然规往”,使得文章再起波澜,给好奇的读者带来了渺茫的希望,但刘子骥却又“未果”而“寻病终”,于是“后遂无问津者”。故事到这里完成了情节的第二次曲折,明明“处处志之”,刚做完的标志,很快找不到回路了,“遂迷,不复得路”;刚要去探寻,“欣然规往”,很快就死了“寻病终”。作者一路写来,层层置疑,屡屡打“结”,却始终无“解”,使得桃花源迷雾四起,愈显神奇。
二、细致传神的细节描写
陶渊明用细腻传神的笔触描绘了桃花源美丽的环境、美好的生活和美好的人性。
不论是桃花林还是桃花源,作者的描写都非常细致传神,笔下的景色充满了神奇与美丽。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描绘了一幅“夹岸桃花逐流水”的美丽景色。“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景色描写生动传神。抓住土地、屋舍、田地、池塘、桑竹、阡陌、鸡犬等事物对桃花源进行描写,用“平旷、俨然、良、美、交通、相闻”恰当地表现事物的特征;人物描写则涵盖男女老少,成年男女状态是“往来种作”,对人物衣着、神态的描绘极为生动,人物衣着“悉如外人”,人物的外貌、神态则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形象可感。至于对桃源人的描写亦是非常细致,“大惊”“要还家”“设酒杀鸡”“延至其家”“皆出酒食”等描写,具体而生动地表现了桃源人见到渔人的吃惊和热情好客的淳朴之风。
三、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
《桃花源记》中人物不多却性格鲜明生动。渔人是文章的线索人物,一开始一心求仙访圣,进入桃花源后,毫不客气,到各家作客。出得桃源,转身便将桃源人的叮嘱“不足为外人道也”抛到九霄云外,“处处志之”,直奔郡下,“诣太守,说如此”,背信弃义,逢迎巴结之态毕露。而“太守即遣人随其往”,一个“即”字,则生动地刻画出太守的急切贪婪之态。
桃花源里的人物众多,男女老少皆有,没有具体名姓,是一组群体形象。他们耕田凿池,植桑养蚕,设酒杀鸡,勤劳质朴,热情好客。勤劳淳朴、热情好客的桃源中人,背信弃义、追名逐利的渔人,贪得无厌的武陵太守,在作者的笔下都显得那么栩栩如生。
四、新颖独到的艺术手法
一是虚实结合的写作艺术。《桃花源记》虚构了一个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这个理想社会是虚幻的,但陶渊明的理想却是真实虔诚的。最为难得的是,陶渊明用写实的叙述将虚幻的理想社会写得很逼真。“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太守”“南阳刘子骥”,这些纪实性的语言似乎都在佐证这个理想社会的真实性,让人觉得真实可信。然而没有原因的“遂迷,不复得路”“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又暗示了这个世外桃源的虚无缥缈。文章虚实结合,故事亦真亦幻,陶渊明运用极具浪漫的想象虚构了一个美丽的社会。
二是新颖巧妙的构思艺术。《桃花源记》以渔人为线索,通过渔人的所见所感展现理想社会,通篇用第三人称的写法显得故事真实可信。在叙事之中,悬念频出,使得情节曲折丰富,引人入胜。渔人“忽逢桃花林”,因桃林美丽而“甚异之”,故“欲穷其林”,又因“林尽水源”,于是“便得一山”,再因“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渔人才会“从口入”进入桃花源。作者环环相扣,层层设置悬念,紧紧抓住读者心理,让读者也好似跟随渔人去桃花源游历了一番。
五、简洁朴素的语言艺术
《桃花源记》的语言简洁朴素,平中见奇,淡而有味。围绕渔人行踪,勾勒一个生动的世外桃源图景,委婉表达了作者的理想。不论是写景还是叙事,用笔极为简洁洗练。文章开始,“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简单介绍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及其职业身份。描写桃花林,仅用“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就将桃林的规模和优美静谧的特点写了出来。写渔人面对询问时,用“具答之”“一一为具言所闻”,简洁如斯。当渔人向太守禀报桃源情景之时,则用“诣太守,说如此”一语概括了自己的所见所闻,可谓言简意赅。
《桃花源记》全文没有一处比喻、拟人等修辞,写人叙事、描景状物都是运用白描手法。如描写桃花林,“夹岸”的桃林,“鲜美”的花草,“缤纷”的落花,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描绘桃林的优美意境,令人赏心悦目。作者笔下的桃花源田园风光,是平坦开阔的土地,整齐的屋舍,美好的池塘,垂荫的桑竹,纵横交错的田间小路……在描写桃源人初见渔人之时,“乃大惊”三个字不仅写出了桃源人的惊讶之情态,也体现了桃源人的与世隔绝久远,就为下文的“咸来问讯”“皆叹惋”做了铺垫。“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中的“乃”和“无论”则有点睛之妙,既增添了桃源的神奇色彩又委婉表达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之情。
为了寄托自己的理想,作者取现实素材进行虚构创作。奇异的故事,巧妙的构思,生动的描写,简朴的语言,有机交融在一起,所以文章呈现出传奇色彩也就不足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