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单元教学的设计思路

2023-02-13刘桂金

中学语文 2023年36期
关键词:用书戏剧目标

刘桂金

与统编高中语文教材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在每一单元的后面都提供了单元教学设计的实例,供教师学习借鉴。分析《教师教学用书》提供的单元教学案例,单元教学的设计思路大致为:提炼好单元教学的学习主题,挖掘好语文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处理好单元和单篇之间的关系,设计好恰切的单元学习任务。以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中一、二单元为例,谈谈对单元教学设计思路的理解。

一、提炼好单元教学的学习主题

统编教材以人文主题与学习任务群的双线方式组织,这两条线索对应的具体内容自然是每个单元最大的两个教学目标。《教师教学用书》在这两个目标的统领下,对每个单元都提出了四项“单元目标”,每一项目标又可进行细分,可见每个单元都包含着多重教学目标。这些目标之间,或联系紧密,或相对松散,所以在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时,要努力寻找多重目标之间的联系,尤其是在人文主题对应的人文价值目标与学习任务群对应的工具价值目标之间建立起紧密的联系,以核心素养为根本进行整合,提炼好单元学习主题,实现单元的多重教学价值。一般情况下,提炼人文主题作为单元教学主题是一种便捷有效的做法。

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一单元所选的文本有先秦诸子散文、先秦历史散文以及节选自《史记》的《鸿门宴》。《教师教学用书》提出的单元目标中,有对传统文化重要理念的理解,对儒道思想的认识,对历史叙事的思辨阅读,对诸子散文说理特征、史传文章叙事艺术的把握,对文言阅读能力的提高等。可见,教材设定的教学目标比较多,也比较分散。

通过认真研究就会发现,虽然这些作品内容风格各异,但都在探讨个人之与社会、个人之与集体的关系。学习这些作品,应该让学生通过诵读、研读,揣摩作者不同的说理方式,思考、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在此基础之上形成自己对作品中的观点的看法。如果以“古人眼中的个人与社会”为单元主题,以“诵读与思考”为主要任务,就能联结起众多的教学目标,统领好整个单元教学设计。

二、挖掘好语文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文学即人学”,说的是文学与人的关系。不同的文学作品虽然产生的时代不同,社会背景不同,但一定都与人相关,与人的生活相关。所以教材中每个单元都一定和学生的生活有或近或远的联系,这就需要我们能够发掘出教材选文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如果我们能够充分挖掘好语文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依托学生的生活情境创设合适的单元学习情境,就能够使学生借助自己的生活经验深入理解文本,能够使学习内容与真实生活融为一体,也能够更好地设计单元学习活动,完成单元教学目标。

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二单元选入的是三篇戏剧作品,无论是《窦娥冤》中感天动地的冤屈,《哈姆莱特》中王子复仇的故事,还是《雷雨》中的情爱纠葛,都与学生现实生活情境有着一定的距离。高一学生还比较单纯,对人生和社会怀有的只是单纯而美好的期待,他们对社会的复杂、人性的丑陋的感受与认识还远远不够,对剧中人物所遭受的巨大痛苦还不能深刻理解。教师引领他们认识人性的美与丑,认识社会的复杂,感受人生成长中的坎坷与苦难,这既是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也是对生命内涵的丰富。以“生命中的苦难——假如我是……”为主题,能够让学生把对人生与社会的美好想象同人生成长中可能遭遇的坎坷结合在一起,由此出发,设计“假如我是窦娥、鲁侍萍、哈姆莱特,我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假如我是……,在……情境中,我会产生怎样的心理”等学习任务,让学生化身戏剧中的人物,有利于迅速进入戏剧情境,体察人物的情感,有利于他们对这些剧作有更深的理解,同时也能深刻感受悲剧的力量。

三、处理好单元和单篇之间的关系

单元教学与传统语文教学之间最大的不同在于,单元教学的视野更大,视野关照整个单元,以整个教材单元为教学的单位,而传统语文教学以单篇为教学单位。单篇教学中常常采用逐段讲解的教学方式,以知识点为中心的教学目标,而单元教学以任务、情境、活动为载体,以学生的主动参与为追求,突出了语文学习的综合性特征。但单元教学的“大”并不排斥单篇深入研读的“小”,对单篇文本的细读恰恰是单元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单元教学中要处理好单元与单篇之间的关系,既要体现出单元教学的“大”,也要兼顾好单篇深入研读的“小”。

比如教学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二单元,确定的教学目标是熟悉戏剧这种文学体裁,小的教学主题是分析戏剧中的人物、对白、冲突等。以分析戏剧中的人物为例,正如曹禺所说“写戏主要是写‘人’”,但其塑造人物的方式与别的文体不同,戏剧主要是以人物的台词刻画人物的心理,在戏剧冲突中表现人物的性格,这就需要要以该单元所选的剧本中的其中一篇作为范本,进行深入的解读,以此让学生把握戏剧的这个特征。可以选择《雷雨》中的一个角色,比如通过比较周朴园与鲁侍萍对话的前后不同,比较周朴园与鲁大海对话和他与鲁侍萍对话的不同,包括周朴园与鲁大海对话时前后态度、语气的不同,就易于把握周朴园的复杂性格,学生也就能够感受到戏剧冲突与人物台词对于塑造人物的作用。

四、设计好恰切的单元学习任务

单元教学以学习任务为载体,学习任务的设计以单元的内容为基础,故而要认真研究单元教学内容,探究《教师教学用书》设定单元教学目标的意图之所在。在此基础之上创设恰切的学习任务,这样才能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

以上文所述的分析戏剧中的人物形象为例,戏剧以台词表现人物,但教学时不能笼统地分析人物的台词,单元教学需要创设出恰当的学习任务,让学生主动探究。《教师教学用书》设定的教学目标是“体会戏剧语言的动作性与个性化”,《雷雨》在语言上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文中人物语言中使用了大量的破折号。基于此,可以创设如下学习任务:破折号有不同的作用,比如表语意的转折、语音的延续、语音的中断等,请找出文中使用的破折号,谈谈它在该处的具体作用,以及它在表现人物形象上产生的作用。这个任务就有效、充分地整合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的“语言运用与构建”与“审美鉴赏与创造”两个要素。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既能感受到语言的表现力,还能感受到标点在表情达意中的重要作用。由此,学生对于戏剧语言的认识会更加深刻。同时,这个任务凸显了语文学科的特征,学习语言是学习语文的基础,语文学科素养的养成是建立在语言构建与运用的基础之上的。

总而言之,单元教学的宗旨在于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探索高中语文单元教学设计的一般路径,有利于更好地实施单元教学。

猜你喜欢

用书戏剧目标
有趣的戏剧课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吃书与用书
吃书与用书
戏剧类
用书装饰心灵
我们的目标
关于农家书屋用书出版的几点思考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