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习描写景物”写作板块的教学实施

2023-02-13

中学语文 2023年36期
关键词:景物校园作文

李 丰

统编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选编了多篇歌咏山水、描绘自然景物的古诗文,展现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和古代文人的雅趣。编写者的意图是让学生阅读这些优美篇章后,获得净化心灵的审美感受和体验。教材编写者在课文后面安排了“学习描写景物”写作板块,是为了让学生将自身的生活体验和真实见闻以文字的方式记录和呈现出来,培养学生勤于观察的意识与书面写作的能力。在“学习描写景物”板块的教学中,要指导学生从生活中获取作文资源,强化他们的写作欲望和自主写作能力,提升其写景能力。

一、留心观察,获取作文素材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问河塘中的水为何如此清澈,正是因为有源源不断的活水。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生活便是写作的“河塘”,是写作素材的“源头活水”。当“河塘”中具备源源不断的“活水”时,自然会一直保持清澈的特点。在“学习描写景物”的作文教学中,要想增强学生作文的新意和感染力,教学的重点应落在引导学生寻找写作的“源头活水”上。何为写作的“源头活水”?从生活教育理论的视角出发,现实生活便是写作的“源头活水”。所以,教师要切实指导学生留心观察现实生活,以生活中常见的景象、自然景观等为主要对象,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和记录下景物的特征,将其作为作文中的主要素材,以此丰富作文的内容。

在观察景物的过程中,很多学生找不到着眼点,即不知将视线落到何处。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应及时介入,为学生提供基本观察方式,如观察记录单等,让学生在针对性引导下,源源不断地获取写景作文的素材。

以“校园一景”为例,学生在观察时不能面面俱到地放眼于整个校园,而是要将焦点集中在校园中某一处景物上。为了让学生全面了解景物的特点,为写作储备材料,教师可利用观察记录单,引导学生留心观察校园中的某一处景物。

“校园一景”观察记录单

姓名_____观察地点______所选景物______

①颜色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形状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气味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声音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触感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体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观察记录单为主要工具,学生聚焦于校园中的自然景物,并从颜色、形状、气味等多个方面,及时记录下景物的特点和变化,为作文储备语言材料,丰富写作视角。仿照以上形式,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制作“‘窗外’观察记录单”“‘四季的轮回变化’观察记录单”等。留心观察作为获取写作材料的一个跳板和支架,为学生描写景物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通过留心观察,学生能够获取写作灵感和素材。在留心观察的过程中,学生要遵循两个要点,一为抓住景物特征,二为细致观察。一方面,正如“‘校园一景’观察记录单”上所示,在观察景物时,学生应紧紧把握住景物的特征,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景物的特点。在观察过程中,学生既要观其形、察其色,同时要听其声、闻其味,必要时还可以亲自触摸和品味。若观察的角度比较全面,学生对景物的了解自然会更全面,如此一来,在写作时便可如数家珍、娓娓道来。另一方面,观察景物时要细致。观察时若走马观花、浮于表面,虽能大致了解景物的一些特征,却很难发现其独到之处,在写作时便很难细致入微地凸显出景物的特征。所以,观察景物时,学生要从形、色、声等不同的角度,发掘景物与众不同的美感。比如,观察山间的溪水,如果仅仅是远远地看一看它的形状,自然难以写出溪水的清澈、清甜。若是能够走上前去看一看,学生自然会发现溪水里游动的小鱼、品尝到甘甜清洌的溪水,那么他们在写作时也会知晓写什么、怎么写,进而创作出立意优、文笔美的作文。

二、置身情境,强化写作欲望

传统语文作文教学模式中,大部分教师倾向于直接提出要求,比如“以×××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记叙文”“阅读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等。这样的要求虽然简洁明了,但是略有强制意味,很可能会让学生被动地写作,影响学生写作的兴趣与作文的最终质量。为了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强化学生自主写作的欲望,教师要着重分析初中生的思维能力、写作水平,以他们易于接受的形式,设计和布置写作任务。经过一番评判和分析后,教师不难发现,情境化的教学方式能够加强学生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关联,有助于激活他们的直观体验,进而获得写作的灵感、产生主动写作的意识。所以,在“学习描写景物”的作文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之中,在生动的情境中展开巧妙构思、确立新颖立意。

仍以“校园一景”为例,在观察记录表的辅助下,学生已经从多个角度获取了作文素材。但是,如何将这些素材组合起来,如何构思立意和谋篇布局,还是学生尚未解决的问题。此时,教师可结合初中生的实际生活创设真实的写作情境。例如:

学校即将举办“家长进校园”的主题参观活动,现采取“1对50”的负责制度,由1名同学向50名家长介绍校园中的景物。如果你有幸当选了讲解员,你打算向家长们介绍校园内的哪一处景物?重点介绍景物的哪些特点?按照怎样的顺序进行介绍?请结合观察记录单中所列的内容进行简要说明和预设。

这一情境,关联了教材“学习描写景物”板块中的主要内容、生活的真实场景,能够引发学生的重点关注。当学生置身于情境后,他们会从内心深处认同“讲解员”的身份,并着重思考“你打算向家长们介绍校园内的哪一处景物?重点介绍景物的哪些特点?按照怎样的顺序进行介绍?”等问题。如“介绍校园内的一棵大柳树”“从颜色、形状等不同的角度,介绍大柳树的特点”“按照先远观再近观、先正面后背面的顺序进行介绍”等,进而明确作文的核心立意和主要内容。

在情境的感染下,学生不仅获得了写作的灵感,产生了写作的兴趣,还明确了写作的对象和写作的目的。在此基础上展开写作练习活动,学生能够获得更为强烈的体验,能够更为细致地展现出景物的主要特征。

三、谋篇布局,规范写作顺序

在确定作文的立意和写作对象后,学生还要做好谋篇布局的工作,规范写作的顺序,立足于整篇文章的内容,合理规划作文中各个段落的主要内容,即先写什么、后写什么,以此增强作文的逻辑性和顺序性。以“学习描写景物”教学为例,谋篇布局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若写单一的景物,如校园一角的一棵树、一株花,可以着眼于景物的整体,写出景物的形状、色彩等特点,而后再将视角拉近,进行细致地描摹和勾勒。当视角逐渐拉近后,便可自上而下或者自下而上地描写景物的特征。

若写成片的景物,比如写窗外的风景,便可以从近到远有层次地进行描写,先写窗外的花丛、草地,再写稍远处的树木、公园,最后写远方的河流、天空或者连绵起伏的山峰。与之相反,也可以先写远景、后写近景。

若写一个时间段内的景物,尤其是前后有明显变化的景物,写作时就要按照时间顺序展现出景物的特点。以《窗外》为例,若以日出为描写对象,则可以依照时间发展的顺序,从天空发白、云霞变红、朝阳升起以及光芒四射等几个方面,动态化地呈现出日出的场景。

当然,写景类作文的谋篇布局,不能拘泥于某一种形式。大多数情况下,学生可以将多种顺序融合起来、相互配合,以写出景物的特点。以《春天的百花园》写景作文为例,一方面学生可以按照从早春到暮春的时间顺序,写出百花园的景物变化,从春寒料峭一直写到花色正浓;另一方面,聚焦于花园之中,学生还可以综合运用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的空间顺序进行描写,写出整个花园或者某一株花不同时间段的鲜明特点。总之,学生要根据写作表达的需要,灵活地调整写作的时空顺序,生动准确地描绘出景物的独特性。

四、成果展示,强化写作意识

在景物描写的写作指导的最后一个环节,教师应重点指导学生在小组内展示自己的作文,如现场朗读、制作朗读音频等。当小组内的成员逐一完成展示任务后,学生可在组内进行传阅评改,找出每一篇作文存在的问题,并由写作者进行针对性修改。在做好修改后,选拔出小组内的最优作文,提交到班级中进行展示和点评。

以班级为单位的作文展示活动,教师要鼓励学生采取多种形式,如制作演示文稿、拍摄微视频、制作伴乐朗读音视频等,让学生借助现代多媒体手段,展示学生佳作。在展示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凸显景物视觉、听觉和触觉等方面特点,还要重点表现出自己的情感。比如,若以制作伴乐朗读音视频为展示模板,在选择音乐、录制音视频时,学生就要选取贴合自身情感的音乐素材。在朗读过程中,要灵活地调整语速、声调等,展现出写景作文中的真挚情感,打造一种情景交融的艺术形式。

经过班级评定后的作文,教师可以为学生争取更大的展示平台,如校园内的宣传板、广播站的“每日美文”栏目等,这样既可以促进写作资源、学生佳作的交流共享,也可以强化学生的自主写作意识。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传授给学生知识,不如传授给他们获取知识和学习知识的方法,让他们学会主动观察、发现、搜集、整合、探究现实生活中的各类知识、现象、规律,写作教学即可如此。在“学习描写景物”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从生活中获取鲜活的写作资源,置身于真实情境之中,产生强烈的写作欲望。经过扎实训练后,最终于班级活动内展示写作的成果,在互相交流和分享经验的过程中,锻炼景物描写专项技能,积累景物描写的写作经验。

猜你喜欢

景物校园作文
四时景物皆成趣
写写冬天的景物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景物描写要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