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2023-02-13陈真祥
陈真祥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互联网 +’教育”,要“全力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鼓励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教学水平、创新教学模式,利用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多种方式用好优质数字资源”。将“互联网+”运用于作文教学中,能为学生搭建积累素材、创设写作情境、提供在线指导、展示佳作的有效平台,有助于激发学生写作积极性,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一、借助“互联网+”积累作文素材
借助“互联网+”为学生搭建作文素材积累的平台,提供大量的、丰富多彩的素材资源。“互联网+”条件下的素材资源以图文并茂、影视音响等形式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能较好地解决学生作文素材贫乏的问题。
“互联网+”有助于学生积累作文的生活素材。互联网与学生的生活密不可分,笔者曾借助互联网平台,改进学生以纸质文字写日记与周记的写作方式,引导学生积累了大量的作文素材。一是引导学生以照片、视频等形式记录生活中的观察所得或者难忘的瞬间。二是在家长群动员家长帮助学生拍摄照片、录制视频,比如拍摄学生做家务、学生与同伴课外研学、学生与家人户外踏青等活动的照片或者视频,以此记录学生的生活。三是在班级或者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过程中,如演讲比赛、运动会、文娱演出等,将学生的精彩表现以照片或者视频的形式记录下来,上传到班级“5G+作文资料库”中。这样,既记录了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又为学生的写作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素材,还充盈了班级“5G+作文资料库”,可谓一举多得。
“互联网+”有助于学生积累作文的语言素材。学生仅积累作文的生活素材还远远不够,如何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悟等完美地表达出来,才是作文的关键。古语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积累的重要性。在“互联网+”背景下,笔者曾引导学生借助网络资源,为作文积累更多的语言素材,起到了预期的良好效果。具体做法是:引导学生有计划有步骤地搜集作文的各种语言素材,并告诉学生分类整理素材或者汇集素材的方法,然后让学生将整理好的写作语言素材上传到班级的“5G+作文资料库”,供全班学生学习与分享。如人物描写的语言素材,可以分为语言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活动描写、对话描写等;景物描写的作文语言素材,可以分为季节描写、天气描写、自然景观描写、人文景观描写等;情感描写的作文语言素材,可以分为勤俭描写、惜时描写、感恩描写、励志描写、快乐描写、悲痛描写、凄苦描写等。如此持之以恒,学生的作文语言素材日益丰富,作文时学生不再为怎样表达而愁眉苦脸了。
二、借助“互联网+”创设写作情境
借助“互联网+”,为学生创设写作情境。在“互联网+”背景下,要灵活运用网络资源,创设、优化学生作文情境,并提供必要的在线写作指导,有助于促进学生写作水平提高。例如,在引导学生写作话题作文“亲情”时,笔者借助多媒体设备连续播放了三首歌曲:耿为华演唱的《母亲》(音画视频)、齐旦布演唱的《人世间最美的慈祥》(音画视频)、柏文演唱的《亲情电话》(音画视频),让学生置身于浓浓的亲情中,感受母爱的无私与伟大,感受亲情的温馨与美丽,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再如引导学生写作话题作文“家乡”时,笔者曾运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家乡的宣传短片,介绍家乡的人文历史、家乡的巨变、家乡的发展前景等,学生由此对家乡产生了浓浓的自豪感,写作中抒发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三、借助“互联网+”提供在线指导
鉴于微课“短小精悍、主题突出”等特点,笔者常根据学生的作文特点与作文教学内容设计并制作作文方法指导微课,上传到班级的“5G+作文资料库”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选择地观看、学习,然后试写。微课视频的制作一般紧随文本阅读教学后的随文作文指导,比如教学完茅以升的说明文《中国石拱桥》后,布置学生写一篇介绍家乡桥梁的作文,于是在学生到户外勘察周边桥梁获取相应的数据等资料的同时,笔者制作“说明文写法指导”微课,并上传到班级“5G+作文资料库”供学生学习与借鉴。互联网上作文指导视频丰富,内容涉及各种主题、文体、不同写作方法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写作的需求有选择性地观看、学习。笔者经常在互联网上海量的作文指导视频中取其精华,然后上传到班级“5G+作文资料库”中供学生学习与借鉴。作文教学时,可以从互联网中精选与作文主题相关的文本或视频等运用多媒体播放,引导学生观看这些视频,激活学生的作文思维与表达欲望。
四、借助“互联网+”组织微写作及佳作展示
借助“互联网+”组织微写作活动。在“互联网+”背景下,微写作大量产生。将这些新型的网络写作手段与写作工具运用于作文教学中,定会拓展学生的作文类型,激发学生的创新写作意识,给作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鉴于此,笔者借助微博、微信等手段,引导学生开展微写作。比如除了教材文本中安排的作文教学内容、文本阅读教学中的读写结合、读书评价等小练笔以外,还引导学生运用互联网写作工具自制彩视、美篇以及绘本等,丰富学生的写作类型。部分学生自制的美篇,将文字、声音、图画、色彩等多种元素结合在一起记录生活、表达诉求,深受全班学生的喜爱。这些图文并茂、快捷方便的写作形式,有别于传统的日记或周记作文,能让学生在时间与空间均相对宽泛的作文过程中畅所欲言,使学生在趣味盎然的写作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提升写作水平。
初中生年龄小,表现欲望强,每有佳作,都希望能够在班级中展示,以此得到大家的肯定与赞扬。而传统作文教学因课时的限制,教师每次只能讲评与展示二三篇佳作,更多学生的佳作没有时间和机会展示。久而久之,多数学生的写作热情就会因之减退甚至消失。“互联网+”背景下,佳作的展示有了多种渠道。一是学生直接发表。QQ、微信等社交软件,学生早已熟悉并高频率使用。班级建有“5G+作文资料库”,学生每次作文后,只要有佳作出现,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上传到 QQ 日志、微信朋友圈、家人微信群、班级“5G+作文资料库”等,供大家欣赏与借鉴。二是官方发布。教师可以每隔一段时间将学生最近几次作文中的佳作整理出来,发布在校级网站或校级微信公众平台上,并配上小作者的照片与简介,以此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三是将学生佳作通过互联网中各大作文杂志社的投稿邮箱向外投稿,为学生的佳作提供更广阔的展示平台,激发学生写作热情。
综上所述,“互联网+”背景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特点,借助互联网的优势,为学生搭建积累写作素材、创设生动的写作情境、提供在线写作指导与展示佳作的平台,多维度激发学生写作积极性,切实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