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暴力技能培训提高精神科护士暴力防范应对能力的效果分析*

2023-02-13郑素芬冯明媚曹九英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3期
关键词:防暴暴力行为暴力事件

向 锋 郑素芬 冯明媚 王 莉 曹九英

广东省江门市第三人民医院关爱科 529000

暴力行为主要指的是伤害他人、自身躯体的攻击性行为,相关统计资料显示,住院精神病患者的暴力行为发生率高达38.1%,较之其他科室更高[1]。精神科的医护人员随时随地都面临着安全威胁,尤其是身处一线工作的医护人员受到的威胁更大。精神病患者的行为通常会受自身妄想、幻听支配,特别是反复入院以及既往有暴力史的患者,其出现暴力事件的概率相对会更高,严重威胁医护人员及自身生命安全[2]。另外,出现暴力事件的原因还包括护理人员评估自身实际能力有限,无法很有效地预见暴力风险,加之护患间欠缺有效沟通,未对患者实际的内心感受予以正确对待而导致暴力事件的发生[3]。防暴技能培训是一种面向精神科护理人员设置的知识及技能培训科目,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实际护理需求可得到较好满足,对于预防患者可能出现的暴力行为可发挥积极作用[4]。本研究观察应用暴力技能培训提高精神科护士暴力防范应对能力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20年4月—2022年4月本院180名精神科护士设为研究组,另选取开展暴力技能培训前的100名精神科护士设为对照组。研究组男27名,女153名;年龄22~43岁,平均年龄(32.46±1.51)岁;其中本科生136名,专科生38名,中专生6名;工作年限3~25年,平均工作年限(10.26±5.91)年。对照组男16名,女84名;年龄22~43岁,平均年龄(32.79±1.43)岁;其中本科生71名,专科生26名,中专生3名;工作年限3~25年,平均工作年限(10.32±5.75)年。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工作年限≥3年;研究期间仍从事本科工作;未接受过系统的暴力技能培训;对研究内容知情同意。经过伦理会批准。排除标准:休假或未在岗护士;受身体因素影响不宜参与培训。

1.2 暴力技能培训方法 对精神科护士开展半年的防暴力技能培训,人员组成:组长由护理部主任担任,由精神专科护士担任培训老师。培训内容由以下三部分组成:(1)理论知识培训:主要内容包括认识暴力、暴力定义、暴力类型、暴力行为的先兆表现、人体部位的认识、暴力风险评估工具、缓和暴力技巧、约束定义及使用原则等。(2)体能储备训练:建议护理人员借助自身条件开展自主体能锻炼,不作具体要求,每周2次为宜,保证健康体能,以便后续培训中能够保持良好的体能。(3)防暴技能培训:采用情景教学法以及理论讲解、视频观看、实操演练等形式,主要内容涉及单人脱身法,指的是面对危机和暴力行为时,能够借助一套技巧规避攻击者伤害,并能够安全地摆脱危险区域的方法。①双人及三人控制法,即在面对暴力行为时,2~3名护士通过共同配合技巧,有效控制患者暴力行为;②九大技巧脱身法,即借助抓手腕、拳击、扼颈、扯衣领、熊抱、扯头发等技巧摆脱患者暴力伤害;③床上控制法,即通过安全保护性措施把患者约束在床上,对一抓二扯三旋四推五稳加以着重强调。在上述培训中重点对控制法的操作技巧进行讲解,并指导参与人员分组练习,培训人员实施现场动作指导。培训周期为半年,每周培训1次,每月培训4次,每次保持1h左右。

1.3 观察指标 (1)暴力事件发生率:培训半年后随访统计暴力事件发生情况,并与培训前进行比较。(2)评估护士受伤程度[5]:按患者的攻击强度FottveⅡ进行三级分类,其中一级指未造成伤害,二级指产生轻度躯体伤害,三级指产生严重躯体伤害。(3)护士心境分析[6]:按简明心境量表(PDMS)和总体幸福感量表(GWB)进行干预前后的评估,其中PDMS包括30个项目,每项0~5分,涉及生气、紧张、抑郁、活力、疲劳、困惑6个维度,分值越高表示心境越差;GWB包括33个项目,1、3、6、7、8、9、11、13、15、16等项目进行反向计分,每项1~6分,剩下的项目每项计1~5分,分值越高表示幸福感指数越高。(4)评估两组暴力行为处理能力,包括暴力沟通技能、暴力评估技能、暴力操作技巧能力、暴力处置配合能力、暴力自我防护能力等5方面内容,每项1~5分,总分为25分,分数越高表示暴力行为处理能力越高[7]。

2 结果

2.1 两组暴力行为处理能力评分比较 研究组暴力沟通技能、暴力评估技能、暴力操作技巧能力、暴力处置配合能力、暴力自我防护能力等暴力行为处理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暴力行为处理能力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暴力事件发生率及护士受伤程度比较 研究组暴力事件发生率及护士受伤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暴力事件发生率及护士受伤程度比较[n(%)]

2.3 两组心境情况比较 研究组PDM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GWB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心境情况比较分)

3 讨论

精神科工作区域暴力是与患者密接护理人员经常会面临的工作风险,与精神病患者密切接触的护理人员可受到来自患者各种形式的暴力伤害,主要包括人身攻击及语言暴力[8]。相关调查资料表明,26%左右的护理人员会遭受眼外伤、骨折以及残疾等较为严重的身体方面伤害,而10%左右的护理人员在受到暴力攻击后发生创伤后综合征,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焦虑、自责、悲伤等负性情绪体验[9]。工作区域的暴力行为会导致护患关系遭到严重破坏,严重伤害医护人员身心健康,其对工作的满意度会大为降低,进而出现离职意愿。因此,预防精神科工作区域暴力事件十分重要。

护理人员在接受防暴技能培训前,由于不了解或不掌握防暴技能,在发生暴力事件后往往只能盲目应对,在这种情况下,不仅会导致自身受伤概率有所增加,而且很可能对患者造成刺激,致使其出现无意自残行为,还有可能因此引发医疗纠纷[10]。对精神科护理人员开展规范的防暴技能培训,是避免精神科护理人员遭受人身伤害的重要基础。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暴力行为处理能力5个方面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暴力事件发生率及护士受伤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PDM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GWB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防暴技能培训可有效提升护士防暴技能,降低暴力事件发生率,并改善其心理状态。针对精神科护理人员开展系统的防暴技能培训,有助于减少暴力行为事件并降低投诉事件发生率。同时借助防暴技巧应对暴力行为,可保证护理人员更快地摆脱暴力伤害,脱离危险区域,或通过有效制止暴力行为以降低自身受伤程度[11]。另外,当精神病患者实施暴力侵害时,护理人员借助防暴力技能对其加以快速、有效控制并及时脱离危险区域,以减少或避免伤害,不仅可保障护患双方人员的人身安全,还有助于改善双方关系。与此同时,护理人员在遭受到来自患者的暴力伤害后,非常容易出现不良情绪,进而产生较大的工作压力,十分不利于其开展正常的护理工作[12]。将防暴技能培训应用于精神科护理人员培训,有助于减轻其焦虑、抑郁状态,缓解负性情绪,减轻职业压力并促使工作满意度提升。借助多形式教学开展的防暴技能培训能够改善精神科护理人员应对防范意识及工作积极性,促使团队稳定性、工作效率提高,创造更和谐的工作氛围。

综上所述,对精神科护士开展暴力技能培训可有效提升其暴力防范应对能力,减少暴力事件,降低护士受伤程度,并有助于改善其心理状态。

猜你喜欢

防暴暴力行为暴力事件
2020式警用防暴头盔研发技术解读
一种可快速拆装防暴网设计
假如有暴徒
媒介分析:动画暴力对儿童的影响
国产新型18.4mm单管防暴手枪
第一次遭遇家暴该怎么处理?
社会戾气背景下极端暴力事件的影响因素探析
所暴力行为
暴力行为